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吳起生平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國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將,他們在不同時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說起來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擁有很多戰(zhàn)績的大將。不過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常說有“戰(zhàn)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王翦、白起、廉頗、李牧四人,但是在戰(zhàn)國時期,還有一個吳起,他一生從來沒有敗績,甚至曾經(jīng)以五萬人戰(zhàn)勝五十萬人,為什么這樣的一個人卻沒有辦法成為四大名將之一呢?
1.吳起生平簡介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吳氏,名起,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戰(zhàn)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nèi)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
著作有《吳子兵法》,傳于世,與兵圣孫武并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nèi),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起到底有多牛
我們都知道戰(zhàn)國七雄,那么誰才是戰(zhàn)國第一霸,誰鑄就了戰(zhàn)國第一霸呢?答案就是吳起。
公元前412年,齊魯爆發(fā)大戰(zhàn),魯穆公任命吳起為將,率軍大敗齊軍。但因為魯國內(nèi)部不穩(wěn),吳起遭到猜忌,且他的主公季孫氏被殺,所以吳起就離開魯國投奔了魏國,鑄就了戰(zhàn)國第一霸。
吳起來到魏國之后,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連戰(zhàn)連捷攻克秦國河西地區(qū),最終占領原本屬于秦國的河西地區(qū)(陜西黃河沿岸地),設立河西郡,缺少了這一塊戰(zhàn)略要地,秦國就永無出頭之日,二是吳起改革魏國兵制,創(chuàng)立武卒制——戰(zhàn)國第一支精銳,最終在公元前389年,吳起用新練之兵5萬人,大敗秦惠公的50萬人,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zhàn)。
自此之后,魏國成為戰(zhàn)國第一霸,起源在于魏國李悝變法,但關鍵起點在于吳起。
我們熟知的龐涓孫臏斗法,龐涓率領的就是魏武卒,曾攻破趙國都城邯鄲,當時齊國、秦國、楚國都不敢輕易與魏國交戰(zhàn)。當然,魏武卒最終覆滅于馬陵之戰(zhàn),10余萬人死去,導致魏國一下子變成了二流國家。
不過,魏文侯去世之后,吳起遭到魏國內(nèi)部猜忌,于是又來到楚國。
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所謂令尹,就是楚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最高官銜,是掌握政治事務,發(fā)號施令的最高官,其執(zhí)掌一國之國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對內(nèi)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zhàn)爭,總攬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一般是楚國貴族擔任,吳起能擔任令尹,顯示了他的能力。
擔任令尹之后,吳起在楚國國內(nèi)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簡單的說就是依法治國、精簡貴族官員、禁止私人請托、糾正官場不良風氣等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起變法”。
吳起變法之后,楚國迅速強大,率軍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率軍向北能與不可一世的魏武卒扳手腕,甚至楚、趙兩國聯(lián)軍還曾大敗魏軍。但毫無疑問,吳起變法得罪了一大批貴族,最終楚悼王去世當天,吳起就被楚國貴族刺殺,同時宣告楚國變法失敗。
從以上介紹中可見,吳起是戰(zhàn)國時代的一個超級軍神。根據(jù)史料記載,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精通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nèi)政軍事上成就驚人。尤其軍事上,著作有《吳子兵法》,與兵圣孫武并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nèi),成為武廟十哲之一。
既然如此,為何吳起無緣戰(zhàn)國四大名將?
3.吳起為什么不是四大名將之一
一,在個人私德上,吳起有二大缺陷。吳起曾在孔門弟子曾參之子曾申門下學習儒術(shù),但他母親去世之后,卻沒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條回家奔喪守孝,而被曾申斷絕了師生關系;吳起妻子是齊國人,齊魯大戰(zhàn)時,為了表示不會偏向齊國而殺妻,顯示吳起為了功成名就不擇手段。
白居易評價這一段時指出,“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p>
二,除了兵家之外,吳起最大的身份是法家,這一點非常關鍵。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用的都是法家這一套,思想源于魏國李悝。這就涉及到了道統(tǒng)之爭,儒家對法家恨之入骨,自然不會給吳起好評價,所以可以看到后世對他惡評如潮,比如漢朝班固評價他“彼孫、吳者,上勢利而貴變詐,施于暴亂昏嫚之國,君臣有間,上下離心,政謀不良”等等。
2000年來,儒家一直掌握著輿論陣地,盡管軍事上一生不敗戰(zhàn)績輝煌,但私德有虧、法家身份的吳起,自然不如戰(zhàn)國四大名將純粹,也自然不會得到后世好評,不被儒家列入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也就不足為奇了。(儒法思想分歧很大,儒家厚古薄今,法家厚今薄古)
其實,以筆者觀之,相比戰(zhàn)國四大名將,吳起能力明顯更勝一籌,不被列入反而是正確的,后世有人將他與兵圣孫武并列,這反而才體現(xiàn)出了吳起的真正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戰(zhàn)國之際的改革派,基本都是法家,三位著名改革家李悝、吳起、商鞅,都是法家代表,且都實現(xiàn)了強國目的。商鞅變法的思想成就,與此前的李悝、吳起密不可分。
關于戰(zhàn)國時期,有兩種分法:一種是司馬遷記敘六國的分法,選取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開始記敘六國史事;
另一種是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時,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分封韓魏趙為諸侯,作為戰(zhàn)國時期開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為止。
一、戰(zhàn)國四將之說,最早見于學生識字課本《千字文》
戰(zhàn)國四將的稱謂,來自于南梁周興嗣(?--公元521年)的《千字文》: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
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白起生卒年為:?-公元前257年。
王翦生卒年為:生卒年不詳,基本與白起同時。
廉頗生卒年為:生卒年不詳,基本與白起同時。
李牧生卒年為:?-公元前229年。
從《千字文》選取的四將,都是戰(zhàn)國末期秦滅六國時期的將領。而吳起生卒年為: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比上述四將要早將近200年。
戰(zhàn)國初期的吳起、孫臏、樂毅、田單等將領的軍事才能不一定比末期四將差。但《千字文》是古代學生的識字課本,注重押韻、對仗、不重字即可,而非歷史教科書。所以在總結(jié)歷史將領的才干、軍功等方面不具有權(quán)威性。
二、范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采用了司馬光的分法,即前403年為戰(zhàn)國。
這樣,起翦頗牧,就成了戰(zhàn)國四將。
三、戰(zhàn)國四大名將,并非意味著戰(zhàn)國最杰出的四位將領,而只是秦滅六國時期的名將。
如春秋末戰(zhàn)國初的吳起,從秦國手中奪取河西之地,多次打敗秦軍和魏軍,吳起一生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其余是平手,無一敗績,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吳起還著有《吳起兵法》一部,可算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的軍事天才;還是有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是與孫武齊名的軍事大家,受到歷代好評,并被列為"武廟十哲"。
但只因《千字文》的影響和局限,反而戰(zhàn)國四將中無名。
戰(zhàn)國時期名將輩出,其中白起、李牧、王剪、廉頗四人因為戰(zhàn)功赫赫被譽之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不過有一人論戰(zhàn)功不在四人之下,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就是唐肅宗時武廟十哲之一的名將吳起。
論戰(zhàn)功,吳起和白起一樣也是一生七十余戰(zhàn)未逢敗績,而且吳起還是練兵奇才,最后還得以出將入相,這一點四大名將沒一個比得上他,那為何他卻不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吳起是兵家亞圣,和孫武齊名,且有兵法傳世,同樣是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曾說過:“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眳瞧鸫蛘瘫却呵镂灏灾椎凝R桓公還厲害,如果說白起等人是名將的話,吳起則堪稱是名帥,吳起的歷史地位高過戰(zhàn)國四大名將,而且吳起出將入相成就也高過戰(zhàn)國四大名將,一句話把吳起和戰(zhàn)國四大名將相提并論有點低估了他。
第二,嚴格來說,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是橫跨春秋、戰(zhàn)國兩個歷史時期的人物,這個和戰(zhàn)國四大名將顯然有所不同。
第三,吳起在歷史上是毀譽參半的人物,后世在肯定他軍事才能的同時,也對他母親去世后沒有回家奔喪守孝、以及殺妻求將頗有非議,這可能也是他未能位列戰(zhàn)國四大名將的原因之一。
吳起可謂是秦國的克星,不僅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整個河西之地,陰晉之戰(zhàn)又大敗秦國50萬大軍,可惜吳起棄魏奔楚給了秦國喘息的機會,如果魏武侯有他父親魏文侯那么大度,吳起留在魏國不走的話,秦國就要難受了,不說被魏國所滅,至少想要崛起就要難得多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5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