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肀皇窌驼{(diào)處理的鮑永是個怎么樣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秀征伐四方之戰(zhàn)中,唯獨奪取并州的戰(zhàn)爭被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這是因為鎮(zhèn)守并州的鮑永跟他同處于更始政權(quán),地位和經(jīng)歷相似,但所作所為完全把他比了下去,史官為尊者諱,只好淡化對鮑永的描寫了。
并州是天下雄州,包括今山西大部、陜西北部和內(nèi)蒙一部。這么重要的地方,在光武帝紀中卻幾乎只字不提。
鄧禹西征時,是由河內(nèi)直接開進河東的,而河東郡屬于司隸校尉轄部,所以他并未經(jīng)過并州。那么并州是如何納入劉秀的勢力范圍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鮑永。
鮑永為更始帝奪取并州
1
鮑永字君長,上黨郡屯留人,從小品學兼優(yōu),讀的也是《尚書》。他可能是個處女座,妻子僅僅在繼母面前罵了幾句家里的狗,就被他休掉了。
他的父親鮑宣,在哀帝時官至司隸校尉,后為王莽所殺。王莽忌恨鮑宣,準備斬草除根,而當時鮑永正在本郡做功曹,郡里的都尉揣摩上意,就密謀殺害他。
鮑永之父是大漢朝的烈士鮑宣
幸好太守茍諫敬佩他的為人,讓他做了自己的秘書,藏在府中保護起來。國難家仇使鮑永義憤填膺,經(jīng)常在茍諫面前說:“王莽篡漢之勢已成,太守還須早定興復(fù)大計?!逼堉G告誡他:“君長慎言,一旦泄露將大禍臨頭?!滨U永知道茍諫是為自己好,便默默地等待時機。
在茍諫死后,鮑永親自將靈柩護送回鄉(xiāng),都尉追之不及,就逮捕了他的弟弟。新任太守趙興更是個熱心人,嘆息道:“我也是漢臣,鮑宣殺身成仁,怎么能害他的子孫!”于是保下了他們兄弟,鮑永仍舊任郡功曹。
一天,有個自稱是朝廷侍中的人來到驛站中,趙興準備去迎接。但鮑永懷疑那人是騙子,對趙興說:“此人既無詔書,又無使節(jié),怕是假的。太守不可前往?!壁w興滿不在乎:“清平世界,誰敢冒充朝廷使者呀?”說完他就駕車往外走,鮑永急了,拔出佩刀攔住馬兒,高聲說道:“趙太守與我與再造之恩,今日縱使犯顏,也絕不能陷你于不義。”幾天后,王莽果然下詔搜捕假使者,鮑永因此以忠誠和機警而聞名。
更始二年,就在劉秀前往河北后不久,更始帝劉玄拜鮑永為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持節(jié)領(lǐng)兵,鎮(zhèn)撫并州、河東,官職地位和劉秀不相上下,而從領(lǐng)兵出征來看,劉玄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更始也是漢,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河東大破青犢農(nóng)民軍,被封為中陽侯。那段時間,河東人經(jīng)常會看到一位衣著樸素的“大將軍”,口口相傳,都知道這是鮑尚書的兵馬來了。
像劉秀有鄧禹一樣,鮑永也有一位“智囊”,不過這位“智囊”卻是東漢初年的著名嘴炮加倒霉蛋馮衍。
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他的曾祖父馮奉世,是宣帝、元帝時期的名將,曾平定莎車和西羌之亂;他的祖父馮野王,元帝時為大鴻臚,因為宦官阻撓,錯失三公之位。馮衍少有奇才,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jīng)》,二十歲時更是博覽群書。
新莽時期,很多高官舉薦他,他都堅決不肯出仕。后來更始將軍廉丹東征時,將他攬入幕府。王莽一個勁地催促廉丹出戰(zhàn),詔書語氣很不耐煩:“倉儲要盡了,府庫要空了,可以奮起了,可以作戰(zhàn)了。將軍身受重托,不為國捐軀,將無以報恩盡責!”廉丹惴惴不安,拿著詔書,連夜咨詢馮衍。
馮衍滔滔不絕:“(此處省略二百字)如今之計,不如割據(jù)一方,安撫將士,厲兵秣馬,多加賞賜,招豪杰之士,納忠智之謀,以待將來天下有變。興利除害,則福祿無窮,功勛不滅。何苦覆沒于中原,身死于荒野,攻敗名裂,辱及祖宗?圣人轉(zhuǎn)禍為福,智者轉(zhuǎn)敗為功,愿明公深思,不可囿于世俗之見!”可惜廉丹沒聽進去,與赤眉軍力戰(zhàn)而死。
鮑永到達并州時,劉秀在河北還沒打開局面。馮衍拜訪鮑永,縱論天下形勢:“(此處省略二百字)如今邯鄲王郎未滅,真定劉揚未附,而大將軍所部不過控制了百里的范圍,戰(zhàn)事頻繁,百姓不寧,難道大將軍就沒有深謀遠慮過嗎?并州之地,東臨河朔,北控匈奴,谷物豐熟,人口富庶,正是兵家必爭之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大將軍須選賢任能,簡拔精銳,鎮(zhèn)撫太原、上黨,收百姓之歡心,得良才之輔佐。天下無事,可以彰顯聲譽,一旦有變,可以建立功業(yè)。若大將軍審時度勢,講習文武,則伊尹、呂尚也不過如此?!?/p>
鮑永聽完很受用,表奏馮衍為立漢將軍,兼任狼孟縣長,屯兵太原郡,與南邊的上黨郡太守田邑遙相呼應(yīng)。他們指天發(fā)誓,約定相互支援,共同進退。
更始政權(quán)的最大版圖(土黃色)
不過,一來鮑永他忠于更始,二來手下也沒有杰出的將領(lǐng),所以并州雖被治理得井井有條,也僅能自保而已。
把劉秀比下去,所以被冷處理了
2
劉秀先派劉延攻打上黨要塞天井關(guān),與田邑大戰(zhàn)十幾回合,未能攻克。田邑將關(guān)中老家的母親妻子接到上黨,中途被劉延截獲,《東觀漢記》上則說被鄧禹手下的馮愔截獲。赤眉軍攻破長安后,馮異克天井關(guān),田邑觀察形勢,又擔心家人,急忙遣使請降,劉秀好言撫慰,讓他留任太守。
劉秀素聞鮑永之名,派諫議大夫儲大伯持節(jié)征召,儲大伯告訴他:“更始已亡,建武皇帝敬慕將軍,正虛位以待?!?因為道路斷絕,音信不通,鮑永不知道劉玄已經(jīng)死了,他把儲大伯扣押起來,派人去長安打探消息。
馮衍更是寫信訓了田邑一頓:“(此處省略二百字)如果你和鮑尚書同心協(xié)力,可以顯忠貞之節(jié),立超世之功;如果你顧念被俘的家人,也可以棄官而降,把上黨郡歸還尚書。如此則大義保全,既不損守土之責任,又可救老小之性命,理直氣壯,問心無愧。想來你聽了我說的話,必定心如刀絞?;蛘呋匦霓D(zhuǎn)意,或者不屑一顧,你自己看著辦吧!”
田邑反唇相譏:“鮑尚書跨州連郡,然而河東失陷,不出兵收復(fù),上黨被圍,不出兵救援。兵威喪盡,國權(quán)日損,四方背叛,赤眉入關(guān),也沒見你們?nèi)找辜娉蹋瑩]師勤王。主上去年就已經(jīng)音信全無,恐怕兇多吉少。主上活著的時候,你們都不能盡忠,還能為他殉節(jié)不成?難道你們不想做臣子,要自立為君嗎?這是蚍蜉撼樹,早晚事敗身危,還請三思!”
鮑永、馮衍聽到傳聞,說更始帝被赤眉軍脅持北上,就屯兵界休,向上黨郡發(fā)出文告,試圖挽回局面。鮑永的女婿張舒誘降涅縣,而張舒的家人仍在上黨,田邑立即扣押了他們,再次寫信勸降鮑永。鮑永不予理睬,從此與田邑決裂。
在確認了更始帝的死訊后,鮑永親自為劉玄發(fā)喪,而后歸降劉秀。士兵們散去之后,仍有一百多名部屬不愿離去,脫下官服與鮑永一道赴洛陽。
沒想到一行人在河內(nèi)遇上了劉秀的車駕,劉秀問道:“你的部隊呢?”鮑永離席叩頭:“臣侍奉更始帝,卻不能相救,實在不愿用他的部隊來換取富貴?!眲⑿阈闹胁豢欤焐线€是笑嘻嘻:“嗯,你說的都是大道理呀!”當時懷縣復(fù)叛,劉秀對鮑永說:“我攻懷縣三日不下,聽說關(guān)東人都敬畏你,就勞煩先生去城下勸降吧。”鮑永一到,太守便開城投降。劉秀大喜,賞賜鮑永一套首都房產(chǎn),他固辭不受。
后來鮑永出任魯郡太守、揚州牧,誅豪帥撫吏民,百姓安之。而他耿直的性格更適合做監(jiān)察官員,于是建武十一年,被征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是長安洛陽兩京地區(qū)的監(jiān)察官,劉秀曾做過此職,在東漢建立后,提升了司隸校尉的地位,成為朝會時“三獨坐”之一,人稱“雄職”。
鮑永在任不避親貴,劉秀的叔父、趙王劉良何等尊貴,他也敢彈劾,朝廷上下為之肅然。劉秀樂觀其成,常說:“貴戚且宜斂手,以避二鮑?!碑斎唬绻|及劉秀的核心利益,那立刻就是另一副面孔了。
一次,鮑永巡視京兆長安一帶,路過霸陵時,突然想起葬在那里的更始帝劉玄。他驅(qū)車前往墓地,手下急忙勸阻。他說:“親北面事人,寧有過墓不拜!雖以獲罪,司隸所不避也?!庇谑窃谀骨胺怕暣罂?,盡哀而去,又到扶風,在老上司茍諫的墓前殺牛祭祀。劉秀大為光火,太中大夫張湛勸解說:“仁者行之宗,忠者義之主也。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
劉秀稍稍意解,但后來還是借司徒韓歆一案,遷怒鮑永,外放為東海國相。不久又因度田不實被征還,途中接到詔書,改任兗州牧,三年后卒于任上。
曹操的老朋友鮑信是鮑永的后代
想當年,劉秀與鮑永同朝為官,一個是大司馬,一個大將軍,都是更始帝御筆親封的方面大員。劉秀一直培植自家勢力,背主自立;鮑永一直忠心耿耿,不忘舊主。雖說天下為有德者居之,但在士大夫的眼里,總是有些別扭,鮑永才是他們推崇的道德模范。相比之下,劉秀就顯得“小人”了,史家只好為尊者諱,低調(diào)處理了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6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