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須v史上的吳姓皇帝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最近小編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人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就是一直在對噴,說什么吳姓家族很厲害,吳姓天下無敵,還說什么五姓前前后后一共竟然出了36位皇帝,那么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首先還是給大家說說吧,其實吳姓皇帝一共有36位是假的,不知道是誰在瞎說,其實真正算得上吳姓皇帝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吳三桂,所以這個吳姓皇帝歷史上只有一位了,其他的都是假的哦。
但是有好事的網(wǎng)友給大家找了幾位,勉勉強強算是吧,大家可以看看。
1、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wèi)中后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滴跏?1673年),下令撤藩。
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fā)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滴跏吣?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
2、吳乞買
金太宗完顏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四弟,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即位,年號天會。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令六弟諳班勃極烈完顏杲為都元帥,統(tǒng)領(lǐng)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雙方訂"城下之盟"。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經(jīng)過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伐,再度包圍汴京,破除郭京"六甲法",史稱"靖康之變"。
天會十三年(1135年)正月,病死于明德宮,終年六十一歲,葬于和陵,其后代全被海陵王完顏亮所殺,海陵王遷都北京后,將其改葬于大房山恭陵,廟號太宗?;式y(tǒng)五年,加謚"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3、吳世璠
吳世璠(1666年?-1681年),吳三桂之孫、吳應熊的嫡長子。他是吳周第二任皇帝。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稱帝,不久病死。吳世璠繼位吳周皇帝,年號洪化,退據(jù)貴陽,吳世璠年幼,軍心渙散,敗逃昆明。
康熙二十年(1681年),定遠平寇大將軍趙良棟、彰泰、賴塔等從蜀、黔、桂三路入滇,吳世璠急令夏國相、胡國柱、馬寶移阻趙良棟,郭壯圖迎戰(zhàn)蔡毓榮,蔡毓榮縱火燒林,郭壯圖敗退。這時清軍逼近省城,吳世璠又調(diào)夏國相等人回援。吳世璠堅守五華山,拼死抵抗。清軍圍昆明城,兩軍相持數(shù)月。十月中旬,城內(nèi)糧食不繼,文武紛降。昆明城破,守將胡國柱陣亡,郭壯圖自殺,吳世璠自刎,妻子郭皇后投繯,殘部6700余人投降。吳世璠的首級及夏國相、馬寶等人被押解到北京。
4、吳元濟
吳元濟(783~817年),字元濟,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市)人。唐朝時期藩鎮(zhèn)割據(jù)將領(lǐng),淮西節(jié)度使吳少陽之子。
起家協(xié)律郎,遷監(jiān)察御史,攝蔡州刺史。父親去世后,自稱留后,勾結(jié)河北諸鎮(zhèn),威孚自用,成為朝廷心腹大患。
元和十二年,在宰相裴度支持下,唐鄧節(jié)度使李愬雪夜襲蔡州,成功俘虜吳元濟,押往長安處死。
總結(jié):也還有一些七七八八的人,但是都不能算皇帝,只是簡單的上過位,然后又下位了,所以姓吳的皇帝只能說只有一位了。
您好!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謝謝!新年快樂!
吳起、吳廣、吳漢、吳明徹、吳玠、吳璘、吳三桂等。1、吳起:山東菏澤人,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一生曾出仕魯國魏國楚國,幫助魏國收復河西之地,在楚國主持變法,富國強兵,但是也因此觸動了守舊勢力。吳起是與孫武齊名的兵法大家,著有《吳子兵法》傳世。
吳起、吳廣、吳漢、吳明徹、吳玠、吳璘、吳三桂等。
1、吳起:山東菏澤人,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一生曾出仕魯國魏國楚國,幫助魏國收復河西之地,在楚國主持變法,富國強兵,但是也因此觸動了守舊勢力,在楚王死后發(fā)起了對吳起的圍攻,被射死在楚王尸身旁。吳起是與孫武齊名的兵法大家,著有《吳子兵法》傳世。
2、吳廣:河南太康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和陳勝一起發(fā)起大澤鄉(xiāng)起義,以900戍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迅速攻占了大片地區(qū)。陳勝建立張楚政權(quán)后,封吳廣為假王。吳廣率軍久攻滎陽不下,后來被部下殺害(一說是陳勝所指使)。
3、吳漢:河南南陽人,東漢開國功臣,云臺二十八將第二位,歸順劉秀后,在平定河北、掃平關(guān)中、隴右和入蜀平定公孫述的戰(zhàn)爭中都立有大功,官至大司馬、廣平侯,死后謚號為忠侯。
4、吳明徹:南京人,陳朝名將,名門之后。早年結(jié)交陳朝開國君主陳霸先,陳稱帝后拜為大將,先后平定華皎叛亂,擊敗北周和南梁聯(lián)軍,擒殺王琳,大破北齊等,官至刺史、南平郡公。后來在一次戰(zhàn)役中因為背疾發(fā)作而被北周所擒,不過北周皇帝對其禮遇有加并未殺害。不久憂憤而死。
5、吳玠:南宋抗金名將,甘肅靜寧人。三代守四川,使金兵不敢窺視四川,與同時期的抗金名將岳飛齊名,比起“中興四將”在戰(zhàn)功上毫不遜色。官至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死后追謚涪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