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影帝司馬懿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很多人都喜歡把司馬懿稱為影帝,司馬懿的確很會演,他曾兩次裝病,一次騙過曹操,另一次騙過曹爽。而司馬懿兩次裝病的理由也具有一些諷刺的意味,早年司馬懿看不上曹操,于是謊稱生病想借此逃過入仕。結(jié)果到了司馬懿晚年,他再次裝病卻是為了奪權(quán),直接要了曹氏宗明的命脈,兩次反差耐人尋味。司馬懿裝病為何屢試不爽?可能曹家注定要被司馬家克制,如果當年曹操能放過司馬懿,也就沒這個隱患了。
如果要說三國中最會隱忍的人,大家肯定會想到“老謀子”司馬懿。
司馬懿屬于曹魏三朝元老,兩次被授以托孤重臣之責。更令人稱絕的是,特別能忍的司馬懿兩次裝病,一次在出山時想騙以奸詐著稱的曹操,結(jié)果數(shù)年后,曹操派人用刀架脖子的方式把他請到麾下;另一次在政治斗爭中,裝成病入膏盲的樣子,結(jié)果成功騙了“楞頭青”曹爽,從而乘其不備,于公元249年,發(fā)動了高平陵之變,一舉鏟除把持朝政近十年的大權(quán)臣曹爽,還屠殺曹氏宗族數(shù)千人。曹魏江山被司馬氏篡奪過去了。
令人不解的是,司馬懿密謀篡權(quán)時,為什么不見曹操當年的老部下阻止呢?要知道曹操當年在用人方面不是任人唯親,而是任人唯賢,不論出身是高貴還是貧賤。也不論之前是敵對還是同盟,只要是賢能之士,曹操都破革重用。
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逝者如斯夫。
65歲的曹操于公元220年病逝,而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是在29年之久,而曹操手下的老部下大抵年齡和他相仿,在近30年的歲月洗禮中,當年跟隨曹操的很多舊情都相繼去世了。比如說名將夏侯惇于220年病逝、曹仁于223年病逝、張遼222年病逝。
再加上當年曹操愛才是真,但喜歡猜忌也不假,如蔡瑁、張允、荀彧、許倏、楊修等功臣都死于曹操之手。因此,一次部將看了很寒心,或選擇離開,或選擇歸隱,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幸存的部將要么不能言——歸隱山林,要么不敢言——明哲保身。
另外,曹操雖然有很多優(yōu)秀的兒子,但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曹芳這一代時,說曹魏皇室勢力已變得微弱起來。
第二個原因:曹爽有短板。
曹爽,字昭伯,他雖不是曹操的嫡系子孫,但和曹家有深的“淵源”。而當曹爽和司馬懿接受曹叡托孤輔政后,他將司馬懿架空,又采用鄧飏之謀將郭太后遷往永寧宮軟禁,任用自己兄弟為官,結(jié)黨營私,濫用私權(quán),仗著少帝曹芳尚幼,專政亂權(quán)。他將國家大片土地占為私有,隨意向州郡索要財物,敢有異議者直接被曹爽。找個借口免了官職。不僅如此,他還放縱欲望,崇尚奢侈享樂。眼看這樣下去,曹爽有“篡位”的可能。當時魏國朝堂還健在的高柔、王觀、蔣濟、王凌、郭淮等老臣都把曹爽視為大奸臣,而善于裝逼的司馬懿則成了大忠臣,是拯救曹魏的救世主。因此,當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時,這些敢怒不敢言的老臣都站在了司馬懿這邊,支持廢掉飛揚跋扈的曹爽?!度龂尽分邢嚓P(guān)記載如下:“(蔣濟)以隨太傅司馬宣王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進封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p>
第三個原因:司馬懿有本領(lǐng)。
司馬懿的仕途之路其實是很坎垠的,曹操早年最寵信的是郭嘉,他被晾在一邊,根本得不到重用。當郭嘉等人早逝后,司馬懿才漸浮出水面。但曹操對他并不放心,猜忌他有虎狼之心,結(jié)果聰明的司馬懿就靠勤于職守、忠于本分打消其顧慮。司馬懿因為支持曹丕在太子之爭中戰(zhàn)勝曹植而深受曹丕的重用。曹丕病逝后,司馬懿成了魏明帝曹睿的重臣。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是司馬懿領(lǐng)兵出征,使諸葛亮無功而返。此外,他還率軍平定過公孫淵的叛亂,而這都使他在朝中的威望有所提高。曹睿病逝后,他和曹爽成了托孤重臣。結(jié)果在權(quán)力斗爭中,司馬懿裝病躲過了曹爽的猜忌和打壓。并且逐漸讓曹爽失去了戒心。一路風雨,一路坎坷,都是憑著司馬懿的超級才干和高超計謀實現(xiàn)了“逆襲”。
總之,正是因為曹操的老部下多半已經(jīng)作古,而下一代在曹丕和曹叡兩代皇帝的打壓下,已是青黃不接。再加上剛腹自用的曹爽獨自把持朝政,其“奪權(quán)”之心已昭然若揭,犯了大忌,引了眾怒。因此,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時,魏國朝堂之上竟然沒有老臣站出來反對司馬懿,當真令人感嘆。
司馬懿是一個裝病的高手,是漢末三國把裝病作為政治斗爭手段的第一人。良好的心態(tài),強大的內(nèi)心,讓他能忍不可忍。十年磨劍、最后一擊,他取得了成功,成為三國群雄里最長壽的一位。
《晉書》說司馬懿少有奇節(jié),聰明多大略,博學(xué)洽聞,面對亂世,他常常心懷感嘆,以天下為憂。
建安六年(201年),司馬懿的家鄉(xiāng)河內(nèi)郡已經(jīng)成為曹統(tǒng)區(qū),22歲的司馬懿這時才參加工作,被推舉為本郡的上計掾,相當于郡 *** 駐京辦主任,處級干部,因而每年都要去首都許縣出差。這個時候曹操正四處網(wǎng)絡(luò)人才,他聽說司馬懿有點小名氣,于是征召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職。
由地方抽調(diào)到中央,而且工作在曹操的身邊,前途自然不可 *** ,這是別人打著燈籠也不好找的美事,但卻被司馬處長拒絕了。
據(jù)《晉書》記載,司馬懿拒絕曹操征辟的理由是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jié)曹氏,這種想法在當時并不是主流,即便如荀、孔融那樣內(nèi)心里十分忠誠于漢室的人此刻也都在許縣為官,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弟弟司馬孚也都在曹營做事,且事業(yè)一帆風順,而他卻特立獨行,非要耍點酷,讓人有些不解。
但司馬懿還要酷到底,據(jù)《晉書》記載,司馬懿以自己患風痹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拒絕曹操的征辟。曹操有點懷疑,認為可能有詐,就派人夜里到司馬懿家看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司馬懿果然躺在那里一動不動,于是就信以為真,不再強迫他應(yīng)征了。
風痹就是風濕病,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觀點來說,風痹既包括普通的關(guān)節(jié)痛、關(guān)節(jié)炎,也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guān)節(jié)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等嚴重的疾病。司馬懿說自己得了風痹,且嚴重到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那就不是普通的病了。
大概司馬懿并不精通醫(yī)術(shù),也不是一名老資歷的公務(wù)員,對于如何編理由請病假毫無經(jīng)驗,也就那么一說,并沒有多想,可是這未加思索的借口竟然把他害慘了,因為他必須就此一直裝下去,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大麻煩。
據(jù)《晉書》記載,有一天他們家在院子里曬書,突然來了暴雨,司馬懿一著急,忘了自己在裝病人,起身跑過去收書,這件事恰巧被家里的一個婢女看到了,司馬懿的老婆叫張春華,她很厲害,不僅親手把這個婢女殺了滅口,并且親自執(zhí)爨。爨的意思是燒火做飯,表面看來似乎是說婢女被殺之后,家里沒人做飯,張春華親自做飯。
這有什么好寫的呢?司馬懿那時候是個20多歲沒有工作的小青年,在外人眼里還是個重病在身不能動的殘疾人,老婆下廚房做個飯也值得寫進史書里嗎?仔細看看,這幾個字里恐怕隱藏著令人恐怖的事情。爨的意思還有燒和煮,張春華把人殺了,怎么藏尸滅跡呢?干脆把人弄到鍋里煮了,她親自燒火!
但是司馬懿并沒有酷到底,他還是出來做事了。據(jù)《晉書》記載,曹操當了丞相后又想起了司馬懿,征他到丞相府任職,當文學(xué)掾,相當于文教處處長。這一次曹操不客氣了,命令說:若復(fù)盤桓,便收之。意思是,這小子要再敢得瑟就抓起來!司馬懿害怕了,乖乖出來就職。
上面講的這些事大部分記載在《晉書》里,《晉書》是唐代名臣同時也是著名史學(xué)家的房玄齡所主編,這部書以司馬氏為寫作主體,中間有不少對司馬氏的歌頌和吹捧,對于上述描寫不能說其全無,但也不能信其全有。
如果司馬懿真的在曹操面前裝過病,倒不一定說明他與曹操道不同不與為謀,而只能解釋為在做秀,通過拒曹抬高身價,增加知名度,目的是更好地事曹。從后面的事情看,司馬懿的目的也基本上達到了,同時這些故事還起到了一個作用,就是說明司馬懿早就有反曹情結(jié),可以用來解釋司馬氏最后取代了曹魏的合理與合法。
還有一個說法,曹操聽人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就是脖子轉(zhuǎn)動得特別靈活,別人要回頭必然先扭轉(zhuǎn)身子,而司馬懿不用,他可以像狼一樣在不轉(zhuǎn)動身體的情況下將頭扭到后面,有這種本領(lǐng)的人一般都很陰險,曹操親自試了一次,在司馬懿后面突然喊他,司馬懿果然像狼一樣回頭看人。
上面兩件事也記載在《晉書》里,但傳說的成份更大。不過,曹操對這個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輕人一直抱有警惕之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對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放心,司馬懿在這種環(huán)境下做事,只有小心謹慎不行,還要會裝,于是他開始裝虔誠,主攻目標是曹丕,盡管曹操不怎么喜歡他,但曹丕喜歡他,他成了 *** ,曹丕后來當了皇帝,司馬懿裝出了成效。
司馬懿在曹丕、曹睿父子手里逐漸掌握了兵權(quán),隨著忠于曹氏集團的重要將領(lǐng)們一個個死去,到曹睿臨死前司馬懿已經(jīng)成為軍中最有權(quán)勢的人,他完全可以公開叫板曹氏集團,但他沒有那么做,他仍然裝作很虔誠。他做的是慢功課,要一點一點地來。
曹睿死后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爽表面囂張,內(nèi)在里卻很虛弱,但司馬懿仍然沒有硬碰硬,而是裝可憐。任憑曹爽如何排擠打壓他,他都不反抗,有人在他跟前說曹家的壞話,他也不附會,讓大家覺得這樣一位德高望眾、為曹魏江山立下赫赫功勛的人,居然受到那些不公平待遇,都開始同情他,慢慢站在了他的一邊,而這正是他要達到的效果。
當時司馬懿已經(jīng)抱病不出,客人來了也很少接見,有人告訴曹爽這里面可能有詐,曹爽一伙的人里有個叫李勝的將赴荊州任刺史,按照規(guī)矩應(yīng)該向太傅及三公辭行,曹爽就派他借機去試探試探。
李勝來到司馬懿府上,說明來意,家人把他讓到客廳,過了好半天,司馬懿被2名婢女攙扶著進來,李勝看到司馬懿嚇了一跳,覺得他一下子老了很多,人瘦了,背也徹底彎了,目光呆滯,不說話都氣喘吁吁。
司馬懿披著件衣服,想伸出手扶一下衣服,結(jié)束反而把衣服弄掉到地上。坐下后,司馬懿似乎說不出話來,指口言渴,婢女拿來粥讓他喝,司馬懿拿不動碗,靠婢女喂,結(jié)果粥皆流出胸。
見此狀,李勝道:聽說太傅只是舊風發(fā)作,不想尊體竟然如此!司馬懿好像這時才打量了李勝一下,連喘帶咳地說:我已老了,疾病纏身,……死在旦夕。你屈尊去并州上任,……并州與胡人……很近,平時當妥善準備。今天一別,……恐怕今后難以見面了,……今以犬子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相托,請為照顧!
李勝說:我要去荊州,不是并州。司馬懿好像仍未聽明白,反問道:君才到并州?李勝大聲說:此去荊州!司馬懿不好意思地說:年老意荒,不解君言。這次你回歸本州,愿早建功勛!李勝見狀只好告退。
李勝回來向曹爽報告:司馬懿已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為慮。曹爽等人一聽心胸大寬,對司馬懿不復(fù)設(shè)備。其實李勝看到的又是假像,他不知道司馬懿是最有名的裝病高手,年輕時尚能一裝幾年,現(xiàn)在老了更錘煉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司馬懿眼里李勝是典型的不速之客,登門拜訪的原因不問自明,所以就給他演了一出戲,偏偏李勝又很容易騙。
不久,趁著曹爽等人放松警惕之機,司馬懿和2個兒子在洛陽發(fā)動了高平陵政變,一舉消滅了曹爽及其一黨,掌握了政權(quán)。
司馬懿在史書和歷史名人口中筆下的風評皆為不佳,雖說是與曹操被同視為“欺侮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者”,但大多數(shù)人心中,司馬懿是遠不及曹操的。司馬家四代人都和曹魏糾纏不休,司馬懿的父兄與曹操關(guān)系十分密切,時任中樞重臣的其父司馬防早在東漢靈帝熹平三年就推舉年僅二十歲的曹操舉孝廉為洛陽北部尉,因此曹操(當時曹家是被士大夫看不起的宦官之家)對這位貴人一直懷揣著感激之心。四十二年后的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為魏王,找來自己步入仕途的第一位恩師司馬防,特地邀請他來到鄴城敘敘舊聊聊天,沒多久司馬防長子、司馬懿長兄司馬朗就被征辟為司空掾?qū)伲蠊僦羶贾荽淌?,是當時曹魏軍政集團的重要人物。
生在與最高統(tǒng)治者關(guān)系如此緊密的家庭,司馬懿于情于理于功名于利祿,加入曹魏政治集團是理所當然、水到渠成的事。然而,事情并沒有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樣發(fā)展,司馬懿連續(xù)兩次拒絕天下第一大諸侯曹操的征辟書,一次是建安三年曹操為司空,一次是建安十三年曹操為魏王。史書猜測其兩次不愿出仕的原因是: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jié)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司馬懿可把自己折騰慘了。
七年之病不入仕
《晉書·宣帝紀》稱司馬懿:“少有奇節(jié),聰朗多大略,博學(xué)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挥袘n天下心?!彼抉R懿,字仲達,河南溫縣人。曹操網(wǎng)羅天下英才和念及與司馬防有忘年交,因而專門派人前去征辟他到自己府中任職。當時的司馬懿被推薦為上計掾(佐理州郡上計事務(wù)的官吏),若是一般官吏遇到帝國炙手可熱的人物征召自己去其麾下就職,肯定是二話不說就去了。司馬懿不一般,因而不愿前去,辭官裝病婉拒。
曹操詫異,竟有人能抵制住這樣的誘惑,忍不住好奇心,便派人前去查探,看看是不是裝病有所圖謀。打探來打探去,沒個結(jié)果,曹操就沒再放在心上,忙別的事去了。這病一裝就是七年,沒破綻是不可能的,但均被一一化解,沒被曹操發(fā)現(xiàn)怪罪。某日,天大晴,司馬懿命人曬書,突起大風緊接著下起大雨,愛書的司馬懿從床上蹦起、飛奔似去救書。哪有病人的樣子。這副模樣恰好被路過一丫鬟看見,目瞪口呆地目睹全過程。司馬懿不足十五歲的發(fā)妻張春華,擔心丫鬟走漏司馬懿裝風痹一事,心狠手辣地將她殺害。從此以后,司馬懿一家更加謹慎,下廚洗衣等雜事全由張春華操持。
一轉(zhuǎn)眼七年過去,建安十三年,曹操正準備南征荊州討伐孫吳,想起司馬懿這位老油條有點不放心,直接用十分強硬的口氣“若復(fù)盤桓,便收之”,還不來就把他抓過來。司馬懿被逼無奈,只好乖乖就范,遷往曹操府的世子曹丕屬官文學(xué)掾,即教導(dǎo)曹丕經(jīng)學(xué)的小文官。這一年,司馬懿二十九歲。司馬懿很快就與曹丕、陳群、吳質(zhì)和朱鑠打成一片,尤其是與后三位并稱“太子四友”。
仕途風波
曹操費盡心思征辟司馬懿來,其實心思很簡單,就是擔心司馬懿跑去敵對勢力那與自己作對,不如將他放置在自己身邊,更好看管。事實證明,曹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頭能夠多轉(zhuǎn)90度,用眼角余光看清楚事物,從面相上說:野心勃勃?!断嗬砗庹妗酚浻校豪悄?,低頭反顧,蹙眉而視,黑多白少,心毒多妒,貪婪好淫。一次論事,司馬懿退下,曹操叫“仲達,等一等”,司馬懿一回頭,果真展露出兇狠歹毒的鷹視狼顧之相。曹操因此常告誡兒子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慮汝家事?!辈茇Р宦?,還多次幫助司馬懿逃過死劫。
曹操死后,司馬懿擔任丞相府長史之位,參與策劃漢魏禪代,為魏國建立立下大功。曹丕登臨地位之時,司馬懿已經(jīng)是四十一歲的中年人,地位權(quán)勢不顯,但由于他是曹丕當年的潛邸之臣,黃初年間升官極快,一路從丞相長史轉(zhuǎn)尚書 、御史中丞 、侍中 、尚書右仆射、撫軍大將軍 、錄尚書事。曹丕帶兵出征,司馬懿留守后方執(zhí)掌國家軍政大事。曹丕駕崩,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共同輔佐魏明帝曹叡,為四大輔政大臣。
此時的司馬懿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只是一個沒有才能、沒有政績、沒有戰(zhàn)功的關(guān)系戶,官居高位只是因為和先帝曹丕關(guān)系好,所以不被人看起,位居四位輔政大臣末尾。魏明帝曹叡在位時期是司馬懿和司馬家地位急劇上升的時期,這時候魏國國內(nèi)的曹操時期的老將名臣死的死、退隱的退隱,只有司馬懿一人挑起大梁,負責東南的對吳戰(zhàn)爭和西北的蜀漢戰(zhàn)爭,南擒孟達、西拒諸葛亮、東平遼東公孫淵等等,軍事和政治聲望已至頂峰。而隨著其他三位顧命大臣、宗室元老和老臣們先后離世,司馬懿的地位已經(jīng)是萬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但盡管如此,魏明帝要罷黜司馬懿,只是一封詔書的事。但曹叡不會動司馬懿,因為一旦動他,國家不穩(wěn),外地入侵無人可制。位極人臣的司馬懿進一步謀朝篡位,退一步很可能身死族滅,保持這個地位有點困難。司馬懿的軍事上的才能功績和政治上的影響力,讓曹魏君臣不安。司馬懿的榮寵地位高至無以復(fù)加的地步,有許多事都可以證明。例如景初二年正月,領(lǐng)軍征伐遼東公孫淵,皇帝親出洛陽送行,特許司馬懿三弟司馬孚和長子司馬師同行至家鄉(xiāng)溫縣,到家鄉(xiāng)后由國家出錢糧舉辦宴會,當?shù)毓賳T必須赴宴作陪。試問,魏國境內(nèi),除皇帝曹叡外,誰能壓司馬懿的排場?面對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司馬懿卻感到危機,作一首悲涼之詩: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xiāng);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朝野對司馬懿極度不滿,包括魏明帝曹叡在內(nèi),用各種事情參諫和質(zhì)疑司馬懿(這些事的確是司馬懿做的)。青龍二年諸葛亮死后,蜀國已經(jīng)無力無勇氣發(fā)動北伐戰(zhàn)爭,司馬懿卻長期滯留西北,并未領(lǐng)兵回朝。魏明帝曹叡直接質(zhì)問:昔周公旦輔成王,有素雉之貢,今君受陜西之任,有白鹿之獻(司馬懿獻上白鹿)。周公代周天子攝政七年,犯下所有帝王的忌諱,曹叡的暗示,司馬懿應(yīng)當明白。朝中大儒高堂隆臨終前告誡曹叡:“宜防鷹揚之臣于蕭墻之內(nèi)?!柄棑P指統(tǒng)領(lǐng)武事的司馬懿。
曹叡臨終前幡然醒悟,明白是該抑制打壓司馬懿(但當時司馬懿成功征伐遼東準備班師回朝,需三個月時間),對自己身后事進行一系列安排: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lǐng)軍將軍夏侯獻、武衛(wèi)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元老級別的司馬懿不在輔政大臣一列,并在凱旋歸來時不允許進入洛陽,而是繞遠路由河內(nèi)郡西渡黃河回長安。詔令不是曹叡所下(曹宇 、夏侯獻頒下),當時他現(xiàn)陷入昏迷之中。醒來的曹叡聽聞此事,修改遺詔:保留曹爽,增補司馬懿。其余人等不在輔政之列。
但魏明帝還是擔心司馬懿,認為曹爽應(yīng)付不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便頻繁更改詔書,但直到曹叡駕崩,基本格調(diào)還是未變。
篡魏之路
后來發(fā)生的事,讓曹操、曹丕和曹叡知曉,定會大跌眼鏡,本是穩(wěn)操勝券、安全消滅司馬懿集團的局面,被司馬懿簡簡單單地用高平陵之變扳回。曹叡剛死事情還是一片大好局面,在軍隊和朝堂上有著巨大威望及影響力的司馬懿被明升暗降為太傅,高高捧起,輕輕放下,沒有剝奪其所有權(quán)力。司馬懿節(jié)節(jié)潰敗,故意放棄正面對抗,“稱疾不上朝”,開始暗地里謀劃政變、等待時機。曹爽集團大獲全勝,開始囂張跋扈起來,將滿朝文武和后宮郭太后(魏明帝曹睿之妻)全給得罪。
嘉平元年正月初三,曹爽兄弟與魏帝曹芳前去謁祭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司馬懿趁機奪權(quán),假借皇太后懿旨封閉洛陽城門,通過武力和智謀掌握中央禁軍,再洛水浮橋截斷,延緩曹爽集團回洛陽的時間。垂垂老矣的司馬懿領(lǐng)著大軍屯駐在洛水旁與曹爽談判,指著洛水發(fā)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權(quán)就可以回到洛陽與家人團聚享受榮華富貴。天真的曹爽相信,麾下大臣和將軍不相信還幫著司馬懿解釋。其實當時曹爽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挾天子以令各地大軍前來勤王,緊緊圍住洛陽城而不攻,逼著城中之人殺司馬懿投降。
雖然曹操認為司馬懿很危險,但是曹操也認為自己的兒子曹丕也不差,所以就把司馬懿就給了曹丕。已經(jīng)箭在弦上的司馬懿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畢竟再裝病自己就真的病了。曹爽趁機將蔣濟升為太尉,實則是削去實權(quán),任其弟曹羲代替,并把禁軍五營中兩營給他指揮。其父曹真沒帶他上戰(zhàn)場勵煉過,論智謀武功肯定不如司馬懿父子,在面臨生死存亡時驚慌失措也正常。
如果真這樣做了,魏國會元氣大傷,給吳蜀兩國可乘之機。三國歸一全國一統(tǒng)可能要推遲最少五十年。非菫卓和曹操之流可比,至于說竄魏建晉,被封為高祖是他的孫子司馬炎的功績。你死我活的斗爭他都沒看出來他怎么贏?最后被滅三族,老婆孩子老母一個沒留。曹爽的投降不僅害了自己及全家,還把皇帝及整個曹氏家族,夏侯家族都給害了,最終被司馬家族所滅。
而曹操出門有讓心腹重臣守城的習慣,不可能像曹爽這樣,沒任何安排和后手就出城去了。還敢造反?所以嘛,任何人都沒有機會獨攬大權(quán),也沒機會造反,也不敢造反。無法承擔托孤重任,多次戰(zhàn)略失誤讓魏國實力受損,不僅不收斂,反而趾高氣揚打壓異己。以謀反罪除掉了權(quán)臣司馬懿、并滅其家族、誅其黨羽,根本不會給他坐大成勢、發(fā)動政變的機會。
不會為了一棵樹木而失去一片森林。司馬懿更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收斂自己的勃勃野心。曹氏家族對司馬懿就一直提防,這也是曹操定下的一個規(guī)矩,曹氏后代都嚴格信封這條規(guī)矩。魏文帝曹丕由于對司馬懿很是忌憚,為了掌控司馬懿防止篡位。在一次宴會上曹丕把靜姝許配給司馬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9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