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矶蹂晚樦蔚鄣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清順治元年,多爾袞率八旗入關(guān)、定都北京并就此展開了平定中原,建立大一統(tǒng)封建王朝的輝煌征程。在多爾袞存在的順治朝,年幼的順治皇帝并無展現(xiàn)帝王素質(zhì)和治國能力的機會;但在多爾袞病逝以后,依然年輕的順治皇帝相當出色的肩負起了歷史使命,為清王朝于中原地區(qū)的穩(wěn)固統(tǒng)治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可在政治上“勤政愛民,孜孜求治”的順治皇帝,就像自己的父親——皇太極一樣,過度沉迷于兒女情長,甚至有過“痛愛妃之死而欲逃禪”的不負責表現(xiàn)。正因如此,順治皇帝在24歲便英年早逝以后,民間便迅速傳出了“順治帝遁入五臺山,削發(fā)披緇,皈依凈土,清廷謬謂病歿”的傳說。甚至,直到現(xiàn)在,諸多清史研究學者還堅持認為順治皇帝并不是“因天花駕崩”,而是悲痛于董鄂妃薨逝,削發(fā)為僧了。
其實,這種民間傳說并不是沒有依據(jù),順治皇帝在自己的寵妃——董鄂妃薨逝后,確實生出過舍棄江山、削發(fā)為僧的念頭。
順治十七年八月,原本就身體孱弱的董鄂妃,在痛失愛子的精神折磨下,未能陪伴順治皇帝終老,玉殞香消于承乾宮。正和董鄂妃之間有著火熱愛戀的順治皇帝,悲痛欲絕,精神幾乎崩潰。萬念俱灰以后,順治皇帝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zhí)意要出家為僧,并讓和尚溪森為他剃了發(fā)。后來由于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福臨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董鄂妃到底好在哪里,能讓堂堂一代帝王萬念俱灰到寧愿舍棄江山、遁入空門?
順治皇帝對待董鄂妃,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我們用其在董鄂妃喪儀上的幾個“超常規(guī)”表現(xiàn),來具體說明:
1、孝惠章皇后尚能正常履行中宮職權(quán)的前提下,順治皇帝將董鄂妃追封為皇后,并在禮臣擬定謚號的時候,“先擬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讓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不附帝謚的皇后。
2、董鄂妃病逝后,順治皇帝甚至以“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為由,打算將宮女、太監(jiān)30名悉數(shù)賜死。如果不是被朝臣勸阻,殉葬制度怕是又要重啟。
3、董鄂妃的梓宮從承乾宮移至景山觀德殿時,抬棺人都是滿洲八旗三品以上的高官,而非普通宮人。
4、清朝制度規(guī)定,“遇國喪,皇帝朱批改藍批,為時27日”,董鄂妃病逝后,順治皇帝改用藍批的時間長達4個月。
拋開董鄂妃從“妃”到“皇貴妃”僅一月有余的晉升速度;拋開順治皇帝對董鄂妃近乎偏執(zhí)的專寵;單就董鄂妃薨逝后,順治皇帝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超常規(guī)”行為,就足以說明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用情至深。
董鄂妃的好,順治皇帝在其病逝親自動筆,撰寫而成的《孝獻皇后行狀》中,有著極為細致的說明。
身為兒媳,侍母至孝
以“孝”治天下的清朝統(tǒng)治階層,向來以孝道為衡量后妃德行的基本依據(jù)。董鄂妃的“侍母至孝”,順治皇帝于《孝獻皇后行狀》的開端,就予以了“后倪靜循禮,事皇太后,奉養(yǎng)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后安之”的至高評價。順治皇帝對于董鄂妃的孝道評價并非虛言,有兩件具體事例可以明確說明:
1、順治十四年冬,正居于南苑的孝莊太后身體有恙,董鄂妃不顧自己身體虛弱,“朝夕侍奉,廢寢忘食”并親赴天地壇為其祈福。
2、董鄂妃病重之際,孝莊太后曾數(shù)次親臨視疾并在其薨逝后,“哀之甚”。要知道,孝莊太后并不喜歡這個奪得順治皇帝專寵的兒媳,如果不是被其孝心感動,又怎么真情流露?
獨得皇帝專寵的董鄂妃,非但沒有驕橫跋扈,反倒在孝莊太后跟前“奉養(yǎng)甚至,伺顏色如子女;左右趨走,無異女侍”,怎能不讓順治皇帝傾心,怎能不令天下男子嘆服。
身為賢內(nèi)助,董鄂妃無可挑剔
董鄂氏生前雖然未被封為皇后,但其身居皇貴妃高位,又得順治皇帝專寵,于后宮的實權(quán)一直和孝惠章皇后并存,甚至遠勝于孝惠章皇后。但擁有如此恩寵和權(quán)勢的董鄂妃,并沒有恃寵而驕,更沒有囂張跋扈,對待皇后“視之如母”;妃嬪有疾,“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妃嬪薨逝,“悲痛異常、哭泣感嘆”;甚至對待低微妃嬪和宮人,依然能“寬仁下逮、藹然相親”。
順治皇帝還專門列舉了董鄂妃對待孝惠章皇后的兩件事例,予以說明這位“賢內(nèi)助”于后宮之中無可挑剔的表現(xiàn):
1、順治十四年,孝莊太后身體有恙時,孝惠章皇后無動于衷,惹得順治皇帝大怒,打算以“孝道有虧”為由,將其廢黜?;屎蟊粡U,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時任皇貴妃的董鄂妃,但其并沒有落井下石,而是數(shù)次“長跪頓首固請”,并直言“陛下若廢皇后,妾必不敢生”。
2、順治十五年,孝惠章皇后身染重病,董鄂妃更是“五晝夜目不交睫,侍奉左右”。
得皇帝專寵,且能始終保持謙卑恭敬的處事方式,對待皇后、對待妃嬪乃至對待宮女下人,都能友愛有加,為忙于前朝政事的順治皇帝創(chuàng)作了一片寧靜祥和的后宮環(huán)境。如此“賢內(nèi)助”,怎能不讓順治皇帝專寵,又怎會不令天下男子向往。
身為妻子,她將順治帝視為唯一
真正令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用情至深的原因,來自于董鄂妃對待順治皇帝的方式,那就是身為妻子的董鄂妃將順治皇帝視為自己的唯一,絕對無可替代。
日常生活中,董鄂妃對順治皇帝關(guān)懷備至,“晨夕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無數(shù)個批閱奏折的夜晚,董鄂妃都默默的陪伴于側(cè),“抵夜分,后未嘗不侍側(cè)”。董鄂妃姿容絕代,但其并沒有紅顏禍國,而是經(jīng)常婉言善勸福臨要勤于政務(wù),愛惜臣民,對刑獄尤要慎重。
父親病逝,董鄂妃唯恐順治皇帝擔心,而“豈敢過悲”;兄長病逝,董鄂妃慶幸他未曾惹下大禍,給順治皇帝惹麻煩;甚至在自己臨終,董鄂妃依然規(guī)勸順治皇帝“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后必傷悼,奈何”。在董鄂妃的心中,順治皇帝就是唯一,就是生命的全部,由此來看,順治皇帝在其病逝后萬念俱灰、遁入空門也就情有可原了。
相較于順治皇帝“身染天花重疾而崩”,有董鄂妃這樣的一生摯愛,后世或許更相信順治皇帝真的是“痛愛妃之薨,而萬念俱灰、遁入空門”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實錄·世祖實錄》、《孝獻皇后行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9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