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宋之問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初唐詩歌大咖宋之問的口碑歷來很差,這是因為他做人太不講究,基本上是誰有權(quán)有勢就依附誰,哪怕是張易之、張昌宗這樣的奸臣也無所謂,不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一點,是沒什么爭議的,但是筆者想說的是,加在他身上的有些劣跡,其實也有莫須有的嫌疑,是趁機往他頭上扣屎盆子。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寫了一首詩叫《代悲白頭吟》,宋之問看了贊不絕口,尤其喜歡其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就想據(jù)為己有,但劉希夷不肯,于是宋之問就用裝土的袋子將他壓死。
這個故事被很多人看成是宋之問一生的重大污點,但實際上,它的疑點很多,可以說是站不住腳的。
關(guān)于這件事最早的記載是唐代劉肅的《大唐新語》第八卷,原文是:“(劉希夷)詩成未周,為奸人所殺。或云宋之問害之?!眲⑾R谋蝗藲⒑Γ@是沒錯,殺他的人是誰呢?請注意這里的用詞,是“或云”,就是“有的人說”,這說明唐肅也并不確定,只是有這么一種說法。
《舊唐書》中的劉希夷小傳是這么寫的:
“時又有汝州人劉希夷,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diào)哀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
這里并沒有說劉希夷是被宋之問殺害的,沒有把那種未經(jīng)證實的傳言寫進來,這是一種比較嚴謹?shù)膽B(tài)度。
最早肯定宋之問為了奪那兩句詩而殺死劉希夷的是唐代的韋絢,但韋絢并沒有拿出什么過硬的證據(jù)來,所以他的說法是很值得懷疑的,很可能就是在劉肅所記的傳聞的基礎(chǔ)上添油加醋。
因為宋之問的名聲不怎么好,所以到宋元時期,韋絢的說法慢慢被很多人接受,覺得宋之問既然是個沒底線的小人,那么這種事他肯定也是做得出來的。宋代王讜的《唐語林》和徐松的《登科記考》甚至還增加了“以土囊壓殺之”這樣的細節(jié)。
我們從情理上來分析,宋之問寫詩是當(dāng)時的頂尖水平,絕對在劉希夷之上,《代悲白頭吟》不見得就比他的高明,他沒有理由非要去奪人之美。至于為了兩句詩去殺害自己的親外甥,這個腦洞開得有點大,反正筆者不相信。
正因為如此,后世魏泰、王若虛、王世貞等都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明代的胡應(yīng)麟一語道破其中的原因:“之問未必作爾許業(yè),人品污下而惡歸焉?!彼⒉幌嘈潘沃畣枙龀鲞@樣的事,而是認為因為他人品差,人們就把這種事加在他頭上,故意惡心他,這明顯是一種“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的心理。
《舊唐書·宋之問傳》記載,宋之問被貶為瀧州參軍后,沒多久就逃回洛陽,躲在張仲之家里。張仲之與駙馬王同皎等密謀除掉宰相武三思,被宋之問讓人告密,結(jié)果張仲之、王同皎等人被治罪。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正史都這么說了,應(yīng)該錯不了吧?其實不然,正史也有不靠譜的時候。
首先,在這個問題上,《舊唐書》自己就自相矛盾,書中《王同皎傳》就說是同謀的冉祖雍告發(fā)的。
其次,從時間來看,宋之問大概是在神龍元年(705年)年底或神龍二年年初從瀧州起程前往洛陽,一路從西江入桂水,經(jīng)靈渠、湘水,過漢江的時候已經(jīng)是春天,所以他在《渡漢江》詩中說:“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fù)歷春?!彼竭_洛陽的時候可能已是春末了。而王同皎等人計劃在神龍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即武則天靈駕還京的那一天,劫殺武三思,他們事敗被捕肯定在這之前,這時宋之問還沒到洛陽。
之所以有這樣的聯(lián)想,可能是因為王同皎等人被殺與宋之問被任命為鴻臚主簿在時間上比較接近,告密說剛好解釋了宋之問為什么由一個逃犯而很快就被起用。
但事實上,宋之問這次并不是逃回,而是遇赦被召回的,他的《初承恩旨言放歸舟》說得很清楚:“一朝承凱澤,萬里別荒陬。去國云南滯,還鄉(xiāng)水北流?!边@從他的《渡漢江》一詩也可以看出來,“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一種迫切的心理,而不是逃犯的凄惶。更何況,如果是逃跑,那應(yīng)該往偏遠、安全的地方去,又怎么會選擇去東都洛陽呢?
這樣看來,殺甥奪詩與賣友求榮這兩件事很可能宋之問都沒做過。這個答案說出來后,大家別不信。
當(dāng)然了,筆者不是要刻意替他洗白,而是覺得,雖然他的人品確實有問題,但也應(yīng)該實事求是,不能隨便給他潑污水吧。宋之問太有才了,詩寫得真是漂亮,對律詩的發(fā)展貢獻很大,他的人品其實也沒有那么不堪。這樣一想,我們在讀他的詩的時候也許心態(tài)就會更平和一些。
在我們中國古代歷史,武則天是有名的唯一的女皇帝,在性這方面的追求和男性皇帝并無差異,所以他也建立了后宮一說,擁有非常多的男寵。而薛懷義,張氏兄弟就是典型代表。當(dāng)時宋之問,也想要成為武則天的男寵之一,但是武則偏偏就是看不上,這樣集才華和外貌于一身的人,主要原因就是宋之問,能力不行,人品太差。
根據(jù)一些歷史記載,武則天的男寵大多數(shù)都是涂脂抹粉,穿著錦繡豪華衣裝,有權(quán)有勢。所以能成為武則天的男寵之一,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在當(dāng)時,宋之問看到成為男寵的好處,所以就非常努力的推薦自己,但是武則天對于這類人都是不屑一顧。因為據(jù)了解,雖然宋之問長得好看,才華橫溢,但是最致命的缺點就是人品太差。
在當(dāng)時,很多人都覺得宋之問,雖然有才有貌,但是心胸狹隘,貪圖名利,趨炎附勢,甚至?xí)驗橐恍┬∈?,就出賣朋友和親人。所以這種人在古代根本就是不屑一顧的,很多人都特別討厭,把他當(dāng)做是一種笑話,和恥辱。武則天說他有口臭,其實只是找一個借口,武則天根本就看不上這樣的人品極差的人。
還有一些推測,那就是宋之問的能力不行,具體是什么能力,大家都可以推測出來,當(dāng)然都是那種床上的能力。根據(jù)史料記載,像那些男寵張昌宗,是通過太平公主檢驗后才推薦給武則天的,具體檢驗的內(nèi)容就是,那種特殊的能力,而張暢中,就是因為那方面的能力特別卓越,所以才得到了武則天的青睞,而他的弟弟被他的哥哥稱之為能力更強,器具更大,也同時成為了武則天的男寵之一。
所以宋之問雖然才華橫溢,長得也好看,但是這兩方面的原因,都導(dǎo)致了他成為不了武則天的男寵。人品太差能力不行,這就是他的致命缺點。
說到詩人,我們會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對詩人的印象往往是那種才華橫溢,品德良好的形象,孰不知,有很多詩人有著才華,自身的道德卻敗壞不堪。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不是所有的詩人才華和品德可以相平衡,有才無德的詩人有很多。
第一位,宋之問,他最有名的詩是近鄉(xiāng)情怯,不敢問來人,這句詩勾起了多少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感情,因此流傳于世,但是宋之問本人人品很差,他是那種可以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榮華富貴而殺害親人的人,宋之問曾經(jīng)親手殺了自己的外甥,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前途,他曾經(jīng)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目的是為了榮華富貴,他曾經(jīng)想要做武則天的男寵,以身求榮,像他這種內(nèi)心充滿功名利祿,狠心毒辣,背叛朋友的人,沒有最起碼的良心,何來品德之談?
第二位,崔顥,他最有名的詩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留黃鶴樓。他雖然有著滿腹經(jīng)綸,但是他卻沉迷于美色和賭博,沉迷于美色的他,見到自己喜歡的人就娶回家,如果之后不喜歡了的話,就會拋棄她,一點都不顧忌之前的情分,一點都不考慮曾經(jīng)的情人如何生活下去,像他這種沒有責(zé)任心,把責(zé)任當(dāng)成兒戲的人,人品著實不堪。
第三位元稹,他最有名的詩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他和崔顥可以并為一談,元稹愛了一生,但是并不是對于一個人,他也是一個花花公子,和很多女性都有著曖昧不清的關(guān)系,不感興趣也隨即拋去,品德十分敗壞。
所以,在發(fā)展才能的同時,也要有著良好的品德,做到德才兼?zhèn)洌拍苁苋顺绨?,受人尊重?/strong>
一、鐘會
鐘會這個人大家應(yīng)該都聽過,三國演義里他和鄧艾兩路伐蜀,之后構(gòu)陷鄧艾并將之殺害,此后又伙同假意投降的姜維起兵造反,結(jié)果很快就被平滅。嚴格上說鐘會雖然是政治家軍事家,但他也算一個文人,精通文賦、玄學(xué)、書法等。除了譖害鄧艾和起兵謀反外,他還曾經(jīng)構(gòu)陷過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只因為他結(jié)交嵇康未果而心懷怨恨,結(jié)果一代名士嵇康就這樣被他害死了。
二、王戎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王戎的私德是在不敢恭維。作為名士和高官,王戎十分吝嗇貪財,他家有李子樹結(jié)的李子很好吃,他賣李子怕別人得到種子,居然把李子核挨個摳出來;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后又要了回來。此外他投靠權(quán)臣,毫無氣節(jié),在太子司馬遹被廢一事上一言不發(fā)。
三、潘安作為我國古代最帥的男子,寫詩寫文章也十分出名,可以說潘安稱得上才貌雙全,而且他還事母極孝,最初的二十四孝了就有他??上У氖牵€是個無良文人,一生追名逐利熱衷仕途,投靠了把持朝政的國舅賈謐,替賈謐模仿太子司馬遹口氣作文,構(gòu)陷太子導(dǎo)致其被廢。此外每當(dāng)賈謐出行的時候,潘岳經(jīng)常望著車馬走過揚起的灰塵跪地叩拜,奴顏婢膝竟至于此。后世的金人元好問(就是寫“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那個人),就曾在他的組詩《論詩絕句》中諷刺潘岳“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fù)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四、魏收魏收是二十四史之一《魏書》的作者。這個人寫史書的時候夾雜了不少私貨,給他送錢的人就美化人家的祖宗,跟他有仇的就丑化對方先祖,完全不顧寫史書最重要的真實性原則,因此他寫的史書也被稱作“穢史”,而他本人堪稱無良文人。
五、宋之問作為文人詩人,宋之問堪稱才華橫溢,確實有水平。只不過他為官為人太過不堪,為了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竟然嫉妒的發(fā)狂,將自己外甥劉希夷殘忍殺害;為了升官,阿諛奉承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雖然張氏兄弟積極舉薦,奈何武則天嫌棄宋之問有口臭,就是不用。武則天倒臺后,張氏兄弟被殺,宋之問也受到牽連,流放偏遠地區(qū),他為了能免于流放,不惜出賣自己的好友以換取免罪升官。
六、東漢、唐朝、明朝投靠太監(jiān)閹黨的文人們東漢、唐中晚期和明朝是我國歷史上太監(jiān)權(quán)力極大的三個時期,太監(jiān)們大多沒什么文化,于是他們只能在文官中尋找政治代言人,因此這三個時期投靠太監(jiān)的文人,也都是卑劣不堪的。東漢的兩次黨錮之禍將文人的風(fēng)骨禁錮沒了,剩下的大多都是趨炎附勢之徒;唐朝中期以后,太監(jiān)權(quán)勢熏天,甚至可以廢立謀害皇帝,因此有文人投靠也就就不奇怪了;明朝從明英宗時期的王振開始,太監(jiān)再次登上歷史舞臺,最高峰當(dāng)屬“九千歲”的魏忠賢,自成一黨,把持朝政,時人稱之為“閹黨”。
1、鐵骨錚錚郭大蝦
這個各位已經(jīng)很清楚的。我朝的最典型的一位人品差的大師。不過人家文采確實厲害,我個人感覺和胡適不相上下。
人品差的分數(shù):89.
骨氣不怎么樣,但確實沒干什么大的壞事。
2. 蔡京
大書法家,詩詞、散文的造詣也不錯,當(dāng)時的大才子。但也是一個大奸臣,“六賊之首”。年輕時候還也王荊公的得力助手。
人品差的分數(shù):99
這個已得歷史臭名,分數(shù)自然高。禍國殃民級別的。
3. 沈括
《夢溪筆談》的作者,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xué)家之一,博學(xué)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在諸多偉大稱譽之外,作為王安石手下的沈括,政治嗅覺異常靈敏,是一個檢舉揭發(fā)的“高手”,非?!靶∪恕钡馗蛇^文字獄的勾當(dāng)。
人品差值:94
坑壞了自己的朋友蘇軾,導(dǎo)致了著名的“烏臺詩案”,可恨啊。卑鄙的政治手段,嫉恨的蘇軾的才氣。
4. 大詩人宋之問
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詩才一流,為律詩定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宋之問在歷史上名聲很臭,皆因世人認為其品行惡劣,為人不齒。其對武則天阿諛奉承,寧為面首。甚至為了一首“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名句,害死自家的侄子劉希夷。
人品差值:91
一個典型的文高而品劣的文人。文不如其人,文人無行,在宋之問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 憫農(nóng)詩人李紳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钡淖髡撸坪跏窃缒昃驼J識到社會的真相,所以后來為官后“漸次豪奢”,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他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只,院后宰殺的雞堆積如山,與他同一時代的眾多文人皆對其嗤之以鼻。
為人卑劣,在政治上喜歡拉幫結(jié)派,敵視自己的恩師韓愈,并且制造“吳湘冤案”。
人品差值:95
年輕時和為官后的表現(xiàn),相差極大,錯的是誰呢?是社會還是自己。
(不過吃雞翅的事貌似有人出來澄清過了)
6. 漢奸趙孟頫
元代著名大畫家,大書法家,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被稱為“元人冠冕”。
鑒于古人的“忠孝”思想,為仕于二朝為人所唾棄,“薄其人遂薄其書”,很多人貶低趙孟頫的書風(fēng),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
人品差值:83
為了榮華富貴,毫無骨氣。他和顏真卿,可形成強烈對比。顏真卿是字如其人,正。趙孟頫,也是字如其人,美而不正。
7. 錢謙益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頗負盛名的詩人,是當(dāng)時公認的“江左三大家”之一、詩壇領(lǐng)袖。由于他的“首鼠兩端,居心反復(fù)”的人品,長為世人所鄙視,舊朋故人多與之絕交。
在清朝當(dāng)權(quán)者眼里他是“貳臣”,把他列入《明史.貳臣傳》之首,說他“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jù)?!?br>人品值差:90
秦淮八艷柳如是的老公,明滅時,柳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后說∶“水太冷,不能下”。極為喜感。
8. 怕老婆的漢奸—— 周作人
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才華比他哥哥更大。但思想境界不深。
因為怕日本老婆,導(dǎo)致和兄弟不和睦,因為怕日本老婆,自己委身于汪偽政權(quán),成為一個大漢奸。
人品值:81
什么叫遇人不淑,周作人是也!傳說是魯迅偷看弟媳婦洗澡,你信嗎?我看過周作人媳婦的照片,那樣子,我是肯定不相信的。何況,日本女人,相信大家看日本動作片也不少了,大概也了解一二吧。
9. 道德圣人——朱熹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孔孟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xué)的大師,人品極差的朱元璋似乎格外愛好這位異世知己,為其提升到圣人的地位。
嚴于律人,松于律己。道德文章做得漂亮,可個人私德卻并不怎么樣,他逼迫嚴蕊的行徑更加令人感嘆。因唐仲友的永康學(xué)派反對朱熹的理學(xué),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甚至娶尼姑。這個有歷史記載的。其它比如兒媳婦的,只是傳言。
人品差值:sss
這個就像臧克家的考試作文,可以給0分,也可以給100分。
10. 高適
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當(dāng)年他和李白,杜甫三位好基友結(jié)伴而行,游山玩水,絕對是我國文壇史上繼孔子老子相交之后的大事件。
三人感情至深,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程度??梢婈P(guān)系何其真摯!但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一失足成千古恨,入了李璘的幕府。而高適站在唐肅宗一邊,三人自此關(guān)系分裂,后李白被捕入獄,求救于高適。高適有能力解救,卻冷眼旁觀,無動于衷,甚至把兩人曾經(jīng)相交的詩詞都燒毀。
人品值:60
鑒于他對杜甫的幫助極大。但對李白卻是無情。所以在及格之間??蓢@是,政治使人格產(chǎn)生異化。
11. 余秋雨
余秋雨是繼承了中國當(dāng)今散文的大成者。
網(wǎng)上傳言對其爭論很多,說余秋雨的人品一般,一是自稱國學(xué)大師,二個是在四川災(zāi)區(qū)捐款假捐款、詐捐。三是:關(guān)于其曾為“四人幫”領(lǐng)導(dǎo)下的小組“石一哥”的成員的事情。
其實也沒什么,人家陳帥兒子小魯都認了。大家也沒怪他什么。過去了就過去了??煞裾J,好像就不太好吧。
人品差值:69
其實也沒什么。只是破壞了不少人心中的文學(xué)大師的完美形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0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