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張遼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比如說郭嘉、司馬懿等等。這些人對曹操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為曹魏建功立業(yè)的。曹魏的武將陣營中,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了,單單從曹操的兒子來說,幾乎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三國志中,作者陳壽出現(xiàn)了“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評價。
這就是后人熟悉的五子良將。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于禁、樂進、張頜、徐晃。按照五人的順序來看,張遼是名副其實的五子良將之首。這樣看來,張遼在曹魏的地位肯定是不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遼肯定是深得曹操信任的。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張遼真的深得信任嗎?首先來說,這種信任肯定是有區(qū)別的。不可否認的是,曹操肯定是信任張遼的,但是曹操對張遼的信任肯定是有限的。張遼的成名之戰(zhàn)就是逍遙津之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張遼變得盡人皆知。
現(xiàn)如今看來,分析逍遙津之戰(zhàn),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就是從人員的安排來看,根據(jù)《三國志·李典傳》記載來看,“(典)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zhàn)。進、典、遼皆素不睦?!笨此茮]什么的安排,其實內(nèi)涵玄機。
當時張遼與李典、樂進三人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換句話說,三人不和。曹操卻故意安排李典和樂進兩人,這樣就可以制約張遼。從這一點來看,假如張遼真的受信任,肯定是不會安排張遼的“敵人”與張遼共同作戰(zhàn)的。
值得一提的是,張遼鎮(zhèn)守合肥期間,兵馬僅僅七千人。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合肥可是江淮地區(qū)的重鎮(zhèn),這樣的兵馬數(shù)量未免太少了。合肥作為軍事重鎮(zhèn),按理說曹操派出的兵馬至少數(shù)萬人,可是僅僅給了張遼七千人,這就讓人浮想聯(lián)翩了。
通過逍遙津之戰(zhàn)就可以看出,李典、樂進是曹操的老部下,與張遼相比,曹操更加信任李典、樂進。值得一提的是,在逍遙津之戰(zhàn)爆發(fā)后,張遼沒有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反而是與李典、樂進握手言和,這一點肯定是能夠得到曹操欣賞的。
逍遙津之戰(zhàn)后,張遼一躍成為了四征將軍之一,成為了曹魏軍中僅次于于禁的外姓將領。張遼的功績是非常大的,為了收買人心,曹操從來不會吝嗇封賞。封賞是封賞,但是曹操對張遼的信任肯定是有區(qū)別的。根據(jù)《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復征孫權,到合肥,循行遼戰(zhàn)處,嘆息者良久。乃增遼兵,多留諸軍,徙屯居巢?!薄岸荒?,從征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p>
建安二十一年,同樣的時間,曹操在增兵張遼之后,又迅速將自己最信任的宗族兄弟夏侯惇調(diào)往居巢?,F(xiàn)如今看來,曹操這樣安排,就是為了制約張遼。張遼和夏侯惇雖然同樣擁有“假節(jié)”的特權,可問題是,夏侯惇領的“假節(jié)鉞”能夠制約張遼。
這就是本質(zhì)的區(qū)別。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根本不太信任張遼,或者說,張遼雖然地位很高,但是在受信任程度方面,根本不如其他武將。也就是說,曹操對張遼的信任程度是有限的。作為外姓,于禁的待遇就要比張遼高好多。
于禁作為曹操手下元老之一,于禁被加封為左將軍,與夏侯惇一樣,于禁也是有“假節(jié)鉞”的特權。關羽圍困樊城之時,張遼明明距離此地更近,可是曹操竟然讓于禁帶著三萬精銳前去救援。通過這樣的情況,就可以知道,曹操不太信任張遼。
史書記載了“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xié)?!本褪钦f,張遼與于禁、樂進、李典、武周等許多曹魏將領,關系都是極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曹魏的同僚都是巴不得他快死的,畢竟張遼充當了一個死對頭的角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