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范蠡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范蠡出生于楚國
,雖然身份低微,但勤奮好學,是一個很有才能之人,他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范蠡雖然是一個有才的人,但他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發(fā)展,在當時的楚國,能走仕途的都是貴族后代,像范蠡這種出身也注定了他在楚國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加上當時楚國統(tǒng)治者不怎么樣,所以范蠡和文種一起到了越國,輔佐越王勾踐。魯定公十四年
,吳越兩國大戰(zhàn)勾踐為了防止夫差找自己報仇
越國戰(zhàn)敗后,范蠡讓勾踐委曲求全
可勾踐答應(yīng)了,赴吳之時
初到吳國之時,夫差就想要把范蠡收入麾下,為自己所用
為了讓越國走向強盛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公元前476年
夫差本也想和勾踐一般
越王勾踐能重回越國
很多人對范蠡這種做法完全不能理解,直到后來文種死于非命
司馬遷曾這樣評價過范蠡
“范蠡三遷皆有榮名, 名垂后世
宋朝的黃震也說了,
“春秋戰(zhàn)國近五百年
, 以功名始終者惟范蠡一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從他們的評價中,我們也能看出范蠡的大智慧
,也正是因為他的智慧,才讓他成了為數(shù)不多有好下場的謀臣。形容功業(yè)成就后
,就退休歸隱的人。功成身退該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老子》:“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成語寓意——
俗話說:“有功而能謙者豫
,有才而恃顯者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人物實例——范蠡
范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早年因不滿楚國的黑暗,在越王勾踐窮途末路的時候,投奔越國。他向勾踐說出了“吳必敗,越必興”的斷言,諫言越王屈身吳國,等待時機。范蠡被封為上大夫后,陪著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三年后歸國,忍辱負重,厲兵秣馬,最終輔助勾踐二十年后滅掉吳國。滅吳后
子貢(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又叫端木賜,出生于商人世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1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