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固倫端敏公主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順治帝收養(yǎng)三位養(yǎng)女,可能有情感上的追求,更多的卻是政治上的需要。順治帝是清朝入關(guān)以來的第一位皇帝,當(dāng)時(shí)清朝政府對中國的統(tǒng)治遠(yuǎn)沒有后來那么穩(wěn)固。
除了民間反清力量,三位異姓藩王也蠢蠢欲動(dòng),成為清朝統(tǒng)治一顆不知道何時(shí)會(huì)爆炸的地雷。為了保證自己的統(tǒng)治需要,皇室公主下嫁聯(lián)姻,成為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
順治帝三位養(yǎng)女中,有兩位嫁給了三藩之子,另一位遠(yuǎn)嫁蒙古。遠(yuǎn)嫁蒙古的這位,就是本文的主角固倫端敏公主。
固倫端敏公主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后活的都很順心,在順治帝所有女兒(包括親生女兒)中,她是活的最瀟灑最快樂的那一位。
固倫端敏公主是簡親王濟(jì)度和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之女,而博爾濟(jì)吉特氏也是順治帝第二任皇后的親妹妹。固倫端敏公主為嫡女,被接入宮中之后,也撫養(yǎng)在皇后膝下,地位尊貴。
順治帝的兩任皇后都是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一位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一位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無論自己的妻子與母親是何種關(guān)系,都不妨礙順治帝對兩段婚姻的不滿。
他的不滿,直接體現(xiàn)在對兩位妻子的忽略上。原配皇后被廢為靜妃,第二任皇后也無寵無子,成為后宮擺設(shè)。
因?yàn)樾⒒菡禄屎鬀]有孩子,所以固倫端敏公主入宮之后,被她視作親女,受盡寵愛。所以雖然公主是養(yǎng)女,但是待遇卻并不比親女差。在皇后的寵愛下,固倫端敏公主在宮中度過了自己快樂的童年。
順治十六年,孝莊太后最小的兄長扎薩克多羅達(dá)爾漢郡王滿珠習(xí)禮入京覲見。滿珠習(xí)禮的入京,使得固倫端敏公主的婚事也定了下來,她被許配給滿珠習(xí)禮年幼的長孫班第。
康熙九年,固倫端敏公主坐上前往科爾沁的婚車,當(dāng)時(shí)她十七歲。
雖然是遠(yuǎn)嫁蒙古,但因?yàn)橛H母和養(yǎng)母都是蒙古人的關(guān)系,公主很快適應(yīng)了在科爾沁的生活。而在她出嫁的第二年,丈夫班第就承襲了達(dá)爾漢親王的爵位。公主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當(dāng)家人。
手中有權(quán),又是大清公主的尊貴地位,使得公主在家里說一不二。而她的權(quán)勢后來甚至漫延到整個(gè)王旗,雖然有人不滿,但礙于她的地位卻只能忍下來。
所以婚前公主活的順心,嫁人之后,她同樣在科爾沁過上唯我獨(dú)尊的生活。
康熙四十九年,公主的丈夫去世,由她兒子繼承了親王的爵位,所以固倫端敏公主的權(quán)勢根本沒有受到影響。但這還不是她人生的巔峰之時(shí),她人生的巔峰是在雍正登基之后。
當(dāng)初九龍奪嫡之時(shí),公主的庶出弟弟和侄子站在八阿哥一邊。而公主心疼自己親弟年輕早逝,又痛恨庶弟繼承父親的爵位,所以連帶著對八阿哥也沒有好臉色。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主及其背后勢力選擇站在四阿哥一邊。而最后這場奪嫡之爭,是四阿哥胤禛獲勝。所以等到雍正帝繼位之后,對于這位姑姑,也是縱容寵信的。
一直到雍正七年公主去世,她的一生都是活得瀟灑自在的。相比于年輕早逝的順治帝親女,固倫端敏公主活了77歲,相比其他下嫁三藩之子的養(yǎng)女,固倫端敏公主有權(quán)有勢,也好過的多。
所以說在順治帝所有女兒中,過的最好的非固倫端敏公主莫屬。
愛新覺羅福全(1653年—1703年),順治次子,母寧愨妃,董鄂氏??滴跷迥旰蠓Q裕親王??滴跏窒麓髮④?。 愛新覺羅常寧是清世祖順治帝第五子,生于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母庶妃陳氏??滴跏辏?671年)封為和碩恭親王??滴醵拍辏?690年),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戰(zhàn)爭中,任安北大將軍,率領(lǐng)右翼軍出征??滴跛氖辏?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歲。 愛新覺羅常寧死后,第三子愛新覺羅海善襲貝勒爵,后被奪爵,后常寧第二子愛新覺羅滿都護(hù)襲貝勒爵,后被降為鎮(zhèn)國公,后愛新覺羅海善的孫子愛新覺羅斐蘇襲鎮(zhèn)國公。 承公府,歷史上曾稱為恭親王府,貝勒斐蘇府,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鐵獅子胡同,是清順治帝第五子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后的府邸。愛新覺羅常寧死后,由其子息襲承,后降為鎮(zhèn)國公后,稱承公府。后愛新覺羅斐蘇加爵為多羅貝勒后稱貝勒府。 順治帝木的子女 兒子(共8個(gè)有記載) o 皇太子(順治14年立)榮親王(順治18年立)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o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 o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四子榮親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o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o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o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o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 女兒(6個(gè)) o 皇長女(1652~1653),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陳氏,順治十年十月殤 o 皇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母庶妃楊氏 o 皇三女(1653~1658),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順治十五年三月殤 o 皇四女(1654~1661),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烏蘇氏,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o 皇五女(1654~1660),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o 皇六女(1657~1661),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yǎng)女(3個(gè)) o 和碩和順公主,承澤親王碩塞女。 o 和碩柔嘉公主,安郡王岳樂女。 o 固倫端敏公主,簡親王濟(jì)度女。
o 皇太子(順治14年立)榮親王(順治18年立)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o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
o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
o 皇四子榮親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o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o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o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o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
女兒(6個(gè))
o 皇長女(1652~1653),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陳氏,順治十年十月殤
o 皇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母庶妃楊氏
o 皇三女(1653~1658),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順治十五年三月殤
o 皇四女(1654~1661),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烏蘇氏,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o 皇五女(1654~1660),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o 皇六女(1657~1661),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yǎng)女(3個(gè))
o 和碩和順公主,承澤親王碩塞女。
o 和碩柔嘉公主,安郡王岳樂女。
o 固倫端敏公主,簡親王濟(jì)度女。
皇長子
愛新覺羅·牛鈕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生于順治八年十一月初一;殤于順治九年正月三十、
只活了89天
皇次子
愛新覺羅·福全
生母為寧愨妃佟鄂氏,時(shí)為妃。
生于順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時(shí),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卒,
憲
7女,6子
康熙六年(1667),封裕親王
皇三子
愛新覺羅·玄燁
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薨、
仁
子35,女25
康熙帝
皇四子
生母為孝獻(xiàn)皇后董鄂氏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生,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而殤,僅三個(gè)多月。
和碩榮
和碩榮親王
皇五子
愛新覺羅·常寧
生母為庶妃陳氏
生于順治十四年十一月,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月初七日卒。
僖敏
6子,7女、
康熙十年(1671)封恭親王
皇六子
愛新覺羅·奇綬
生母為庶妃唐氏即唐福晉
生于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殤于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
皇七子
愛新覺羅·隆禧
生母為庶妃鈕氏,即牛福晉
生于順治十七年四月,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卒。
靖
康熙十三年封為純親王??滴跏哪攴纸o佐領(lǐng)。
皇八子
愛新覺羅·永干
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即塞母肯額捏福晉。
生于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于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日?!?
皇長女
生母為庶妃陳氏
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順治十年十月殤。
皇二女
生母為庶妃楊氏
和碩恭愨公主
順治十年十二月生,康熙二十四年十月卒。
康熙六年(1667年)下嫁瓜爾佳·訥爾杜
初封和碩公主
皇三女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到十七年十二月
皇四女
生母為庶妃烏蘇氏。
(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皇五女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皇六女
生母為庶妃那拉氏。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yǎng)女
承澤親王碩塞次女,生母為碩塞嫡福晉那拉氏。
和碩和順公主
順治五年八月二十二生,康熙三十年十一月卒
下嫁尚可喜之子尚之隆。
養(yǎng)女
順治帝堂兄安郡王岳樂次女,生母為岳樂繼福晉那拉氏。
和碩柔嘉公主
順治九年五月生,康熙十二年卒。
順治十五年指婚給耿繼茂之子耿聚忠,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下嫁。
養(yǎng)女
簡親王濟(jì)度次女,生母為濟(jì)度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
固倫端敏公主
順治十年六月十三生。雍正七年去世。
康熙九年(1670)下嫁班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2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