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諸葛亮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從晉代開始,歷代都在給諸葛亮升官晉爵,賜廟加號。晉封武興王;唐封武靈王,并賜廟;宋賜“英惠廟”,加號“仁濟”;元代則追封他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 ;明代朱元璋欽定“帝王高”,選從祀名臣37人,“忠武侯與擁焉”;清代不但把許多紀(jì)念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禮廟時還以諸葛亮從祀。
其實,很多時候,小說作品難免會對某些歷史人物夸大其詞,所以,考量一個歷史人物還需客觀地參考?xì)v史資料。今天我們就根據(jù)陳壽的《諸葛亮傳》來辯證地討論孔明先生的軍事能力。
陳壽對于諸葛亮的評價大體可分為兩點:
首先,高度贊揚了諸葛亮在蜀漢內(nèi)政中發(fā)揮的治國能力,且肯定了諸葛亮“依法治蜀”的內(nèi)政方針。但這種贊揚是有限度的,并未將孔明先生推崇到空前絕后的地步,而是稱其為“治世之良才”,這份評價非常中肯,也比較折中,至少歷史上有不少獲得這份評價的能臣。
其次,陳壽對于孔明的軍事能力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并推測軍事領(lǐng)域是諸葛亮的短板。陳壽引用了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的史實作為重要依據(jù),就是說,諸葛亮連續(xù)多次發(fā)兵北上,卻未能取得絲毫成效。
那么,孔明先生的政治水平,是否高于軍事水平呢?
筆者覺得,諸葛亮的政治天賦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他的軍事能力就算無法與曹操相媲美(史實中的曹操,我們今天不討論小說的范疇),也能算得上杰出,至少不像陳壽評價中那么平庸。之所以筆者會有這種想法,完全是建立在諸葛亮軍事生涯的基礎(chǔ)上并非臆想。
諸葛亮的首場軍事秀是在公元211年,當(dāng)時趙云、張飛、諸葛亮三人兵分三路,前往蜀地支援主公,但是,這場軍事行動中諸葛亮表現(xiàn)平平,沒有絲毫閃光點。真正使諸葛亮嶄露頭角的戰(zhàn)爭,是在四年后的南征之戰(zhàn)。
小說中將這場戰(zhàn)爭改編成曠日持久的“七擒七縱”,實際上并非如此,諸葛亮僅用了幾個月時間便擊敗了南蠻,平定了以孟獲為首的諸多部落。歷史告訴我們,軍事與政治是牢不可分的,軍事行動是政治活動的延伸。為何諸葛亮在南征的過程中所向披靡?
完全是因為他的政治能力太出眾了,懂得借助當(dāng)?shù)厝嗣竦牧α?,進而配合軍事行動。政治軍事雙管齊下,這才使南征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在短時間內(nèi)打下南中,同時出色地解決了困擾蜀漢多年的民族問題。從這我們能看出,諸葛亮的確有很高的軍事才能。
縱觀古今豪杰,不論曹操、李世民,他們都有這種軍政結(jié)合的能力,這是軍事家必備的素質(zhì)。僅拘泥于戰(zhàn)術(shù)、裝備、兵力等軍事因素,而毫無政治眼光與能力的將帥,根本無法在亂世立足。項羽之所以敗給劉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治能力的缺失,這才讓施行軍政結(jié)合的劉邦有機會在絕境翻盤。
說到這可能有朋友會問,懂得軍政結(jié)合的諸葛亮為何在北伐期間表現(xiàn)平平呢?這就不能怪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了,而要從綜合因素考慮。
打仗消耗的是雙方的綜合國力,財政、民生等均與國家的軍事水平掛鉤。從古至今,鮮有例外。蜀漢在綜合國力上尚有欠缺,從民生角度來看,蜀漢的人口數(shù)量遠(yuǎn)不及曹魏,領(lǐng)土面積更是遠(yuǎn)遜于曹魏。這意味著什么呢?蜀漢沒有充足的糧草供給,所以,大部分北伐均以“糧盡而退”告終。
并且,蜀漢缺乏將才。
雖然整本《三國演義》中蜀漢能人輩出,但這些畢竟只是虛構(gòu)的故事,有些小說中出現(xiàn)的將帥之才在歷史上根本沒有存在過。蜀漢北伐末期,能上戰(zhàn)場的大將只剩趙云、魏延兩人。反觀曹魏一方,既有司馬懿、曹真等智將,又有張頜、王雙、郭淮等勇將,效忠于曹魏的謀士更是多如牛毛。
不論諸葛亮想不想承認(rèn),在失去荊州后,當(dāng)年《隆中對》中的規(guī)劃已宣告破產(chǎn)。蜀漢想要跨越祁山難如登天,縱使蜀漢有著用不完的糧草,惡劣的山路也限制了他們的后勤補給。蜀漢滿朝文武根本沒人能解決糧草運輸問題,況且,后主平庸無能,朝中不乏暗流涌動,內(nèi)憂外患中諸葛亮難免回天乏術(shù)。
說到這,大家可能會疑惑,諸葛亮這么聰明的人難道沒意識到北伐兇多吉少嗎?
我們且來看看《后出師表》,雖然,這部作品的作者未必是諸葛亮,但是,里面有句話說得很對: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諸葛亮當(dāng)時也意識到局面不利,但是,他仍知難而進,這就是他的志向與氣概了,也是諸葛亮最有人格魅力的地方。
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諸葛亮仍收服了姜維這號大將,擊殺了敵將張頜、王雙,讓司馬懿沒有討到半分便宜。在逆境中能完成這樣的戰(zhàn)果,這也充分體現(xiàn)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由此看來,陳壽還是低估了諸葛亮的能力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