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漢末三國時期,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不但涌現出了眾多頂尖謀士,例如諸葛亮、龐統(tǒng)、劉巴,蒯越,馬良等等,還有很多名將,例如火燒赤壁的黃蓋,兩敗關羽的文聘;陣斬夏侯淵的黃忠;以數百人守葭萌關,抵御萬余兵馬的霍峻;私兵出身,卻能獨當一面的魏延,等等。但是,論謀士的數量和質量,可能荊州無法跟豫州相比的,論武將的話,面對并州,荊州卻要甘拜下風了,畢竟并州民風彪悍。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盤點一下,當時的并州名將。
第五位:郝昭
郝昭,字伯道,并州太原人,三國時代曹魏將領,曾在諸葛亮北伐戰(zhàn)爭中防守陳倉,成功抵御諸葛亮的進攻。郝昭為人雄壯,少年從軍,屢立戰(zhàn)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鎮(zhèn)守河以西地區(qū)四十余年,當地人民和外族都服從他。太和元年(227年),麴英叛亂,殺臨羌縣縣令和西都縣縣長,郝昭與鹿磐前往討伐,斬殺麴英。
第四名:張楊
張楊,字稚叔,雖然比起其他人,他的知名度不算特別高,也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戰(zhàn)績,但是他年少時便因為驍勇,得到了州郡的提拔和認可,后來,漢靈帝設西園上軍校尉,征天下豪杰為裨將,他成為了其中的代理司馬?!度龂尽酚涊d:“張楊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能給并州,為武猛從事。靈帝末,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尉,軍京都,欲御四方,征天下豪杰以為偏裨。太祖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并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可見,張楊的確是一員悍將。
第三名:郭淮
郭淮,字伯濟,是太原陽曲人氏,也屬于并州。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非常窩囊的角色——姜維手中沒有兵器,也沒有箭矢,只有一張弓,卻能夠在戲耍他一番后,騙得一支箭,直接射中他的面門,使他不治身亡。但是在真實歷史上,他卻不僅在夏侯淵被斬后,能夠收攏殘兵,穩(wěn)定大局;在諸葛亮北伐時,兩度料敵先機,還曾在姜維北伐時,數度擊退姜維,差點斷了姜維的退路,可見他也是一代名將。
第二名:張遼
提起張遼,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他在投奔曹操之前,雖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為,但是投奔曹操之后,卻屢立功勛,不但在屯兵長社時,因性格穩(wěn)重,留下了“中軍而立”的典故,還在合肥之戰(zhàn)中,以八百破十萬,斬殺吳將陳武,擊敗徐盛,差點生擒孫權。之后,孫權退軍,他又威震逍遙津,不但再一次差點生擒孫權,還差點讓凌統(tǒng)丟了性命。后來,更是有了張遼能止小兒夜啼的說法。除了這些之外,張遼其實早就因為自身的驍勇,得到了重視——“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
第一名:呂布
相信,第一名是呂布,大約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他不僅年少時,曾與張遼、張楊等人一樣,“以驍勇給并州”,并得到了丁原的寵信,之后被董卓利誘,斬殺丁原后,轉投董卓,也被董卓“甚愛信之”。另外,《三國志》中曾不止一次提到,他“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以及他有“虓虎之勇”等。當初,他無奈投奔袁紹,斬殺黑山賊時,常沖鋒陷陣;逃離袁紹時,嚇得追兵不敢向前,也同樣證明了他的武藝,因此就算真實歷史上,沒有什么“三英戰(zhàn)呂布”,他是三國第一猛將的說法,也不容否認,他的存在也印證了并州出悍將的說法。
通篇分析之后,我們不難得知,雖然當時并州遠離中原,在群雄爭霸中,比起荊州、兗州、徐州地方,比較容易被忽略。但是因為當地民風彪悍,悍將的數量和質量,卻是其他州郡難以匹敵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