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為什投奔東吳,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之中,劉備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做到了蜀漢皇帝的位子可謂是一代傳奇。他之所以能創(chuàng)下如此盛舉,并不是因為他謀略蓋世,也不是因為他戰(zhàn)力無敵,而是他的仁義吸引來了很多賢德之人,畢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所向,萬物所指。在整個三國之中,劉備的名聲都是極好的,要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人愿意為劉備效命呢?
苦盡甘來
但是有人卻做了與眾不同的事情,在劉備最沒落的時候跟隨了他,卻在他最輝煌的時候離開了他。此人便是糜芳!熟知三國的人都知道,糜芳很早就跟隨劉備了,在劉家政治集團中,糜芳有著元老級別的地位,同時他也是劉備的小舅子,因為他是糜夫人的兄長。但是為什么在劉備稱帝之后,糜芳不選擇享清福,在這即將苦盡甘來之時選擇離開劉備轉(zhuǎn)投東吳了呢?
無勇無謀
首先,劉備在稱帝之后,讓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而讓糜芳成為荊州的二把手,糜芳此人武功不行,謀略不行,能坐上二把手之位全憑自己和劉備的聯(lián)姻關(guān)系和自己多年來的苦勞。而關(guān)羽此人又性情傲慢,對很多人都看不起,就別說這既無謀,也無勇的糜芳了,所以糜芳在荊州的生活并不好過。
勞苦功高
其次,在當年糜夫人長坂坡遇難之后,糜芳和劉備已經(jīng)沒有了糜夫人作為中間的紐帶之親了,要不是劉備念及舊情,加上糜芳多年的忠心和勞苦功高,也不會讓他官至如此。而劉備又是對關(guān)羽這等手足非常的親近,所以作為臣子的糜芳只是敢怒不敢言。
最后一根稻草
這第三點就是呂蒙偷襲荊州得逞后,如果自己去和東吳之人做殊死搏斗,并不能得到任何好處,甚至有可能要玉石俱焚,戰(zhàn)死于此,因為當時關(guān)羽北伐樊襄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荊州兵,糜芳當時的情況就是外無關(guān)羽之援,內(nèi)無兵馬相抗。更為可怕的是,關(guān)羽在糜芳丟失荊州的時候,說要攻下襄樊后回來便治糜芳守城不貸之過。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成為壓壞了糜芳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總結(jié)
綜上所述,糜芳好死不如賴活著,投降于東吳,或許還有生機。如果劉備當時重用自己,如果關(guān)羽當時放下自己的桀驁不馴,好生的對待糜芳,如果當時長坂坡死的不是糜夫人,而是甘夫人。所以,糜芳的投降,或許情有可原!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6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