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劉禪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劉備死前可是很不放心自己的傻兒子劉禪,就進行了托孤,在這之后諸葛亮也是對劉禪忠心耿耿,換句話說,就是為蜀國的江山盡心盡力,但是最終卻北伐失敗,很多人認(rèn)為這和劉禪有關(guān),就是因為他的無能,才會使蜀國大大小小的事務(wù)都壓在諸葛亮身上,所以諸葛亮最后才會病逝。
其實劉禪是真的無能嗎?小編覺得諸葛亮確實對蜀國和劉備忠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深思熟慮過得,所以他不愿意把放權(quán)給劉禪,就是怕劉禪在關(guān)鍵時刻扯后腿,劉禪表面上也是對諸葛亮很是尊敬,但是他的心里真的沒有怨言嗎?
并不是,這點從劉禪最后清查諸葛亮的家產(chǎn)就能得知,在諸葛亮臨死前,劉禪還派人去問了諸葛亮一個問題:“你死后,你的兒子應(yīng)該怎么辦?”。
劉禪的這句話潛意思就是怕諸葛亮的兒子有野心,想篡位,諸葛亮在這個時候才醒悟,其實他小看了阿斗,阿斗一點都不傻,藏的太深啊!于是他回了一句話:“家中有八百棵桑樹,足以養(yǎng)活他”,劉禪得知后也放心了。
為何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難道他真的那么沒用嗎?
劉禪之所以獲得很低的評價,主要源于三個事件:一是劉禪投降曹魏后,司馬昭問他是不是思念蜀國?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倍莿⒍U像古代那些昏君一樣,信任宦官黃皓,造成黃皓弄權(quán)。三是當(dāng)鄧艾僅僅帶著2萬疲弱之兵打到成都的時候,劉禪沒有守城抵抗就開門投降。這第三個事件,再加上《三國演義》中趙云在長坂坡拼死救出劉禪后,劉備看見趙云渾身是血,阿斗卻睡得熟熟的,渾然無事的樣子,劉備因此非常生氣,做出“怒摔阿斗”的事情。因此,劉禪在歷史上就得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的評價。
不過,說起來,“劉備摔阿斗”本來是小說虛構(gòu),不必評價。再說了,就算劉備摔了阿斗,也不能就此說阿斗是“扶不起”的,畢竟那時候的阿斗,還是個小孩子。對小孩子做過高的道德要求,顯然是不恰當(dāng)?shù)摹?/p>
至于造成劉禪評價很低的三個歷史事件,似乎也是值得商榷的。
司馬昭問劉禪是否思念蜀國,這個典故出自于《漢晉春秋》,不一定真實。就算是真實的,明顯司馬昭是為了試探劉禪。劉禪如果表露他的真感情,說他思念,那他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劉禪其實也并沒有那么笨。
說劉禪重用宦官黃皓,但事實上,黃皓并沒有多少弄權(quán)的行為,沒有打擊過多少朝中大臣,對國家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所以說,黃皓弄權(quán),后人按照慣性思維,把它夸大了。
鄧艾抵達成都的時候,劉禪其實并不是不抵抗。當(dāng)時他曾派諸葛瞻帶著御林軍前往綿竹和鄧艾大戰(zhàn),可惜諸葛瞻全軍覆滅。那時候,成都城里已經(jīng)沒有什么軍隊,同時,鄧艾在經(jīng)過綿竹大勝后,他已經(jīng)不只是兩萬人。從保護城中百姓免遭屠戮的角度來考慮,劉禪開城投降,實在是“審時度勢”的選擇。
總之,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的那些證據(jù),似乎并不成立。反而劉禪當(dāng)了皇帝以后,堅持了40年。后來,諸葛亮去世后,劉禪一個人帶領(lǐng)國家,又還堅持了近30年。這在三國那樣的亂世中,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劉禪不但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反而是很有本事的。
那么,阿斗在諸葛亮去世后的三國亂世中,一個人治理國家,為什么還能堅持30年呢?
一、劉禪有明確的治國方略。
劉備去世后,諸葛亮治國國家有近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的時間里,諸葛亮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堅持北伐,二是屯田生產(chǎn)。在諸葛亮帶隊時期,雖然北伐的成就并不大,不過,這種“以攻為守”的策略,卻也至少讓蜀國保持了平穩(wěn)的態(tài)勢,不至于被魏國、吳國很快滅掉。
總體來說,諸葛亮的治國方略,還算是正確的。
諸葛亮去世后,照一般皇帝的做法,為了獨掌朝政,都會對權(quán)臣的勢力進行嚴(yán)厲的打擊和分化瓦解,比如漢宣帝打擊霍光勢力,萬歷皇帝打擊張居正勢力,順治皇帝打擊多爾袞勢力等等。
但是劉禪并沒有這樣做。要知道,劉禪朝中的大臣,無論是蔣琬、費祎、董允,還是向?qū)櫋⒔S,都是諸葛亮給他安排的。但是他上臺后,還堅持重用,并沒有清洗他們。
同時,劉禪還延續(xù)了諸葛亮“以攻為守”的北伐政策,并沒有另行一套。當(dāng)然了,他也沒有完全照搬,他其實也是有調(diào)整的。這個調(diào)整就是規(guī)模變小了,不再是以舉國之力來做這件事。北伐的戰(zhàn)事并不大,投入的人力并不過,常備北伐軍隊,也就只有10多萬人。大部分時間了,老百姓還是主要在進行生產(chǎn)勞動。
這種小調(diào)整,既讓他保持了政策的平穩(wěn),又保持了國家的平穩(wěn)。
很多人都說劉禪是被他父親當(dāng)年為了籠絡(luò)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認(rèn)為,劉禪本來就是一個天生的扶不起來的阿斗,所以才導(dǎo)致了蜀國的覆滅。那么劉禪到底是不是就真的如人們所說,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廢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歷史的真相,去探索一下劉禪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吧。
很多人在中學(xué)的時候都學(xué)習(xí)過這樣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出師表》。這篇文章是蜀國的開國功臣,也是在歷史上受到人們最為追捧的人物,諸葛亮在出征之前寫給劉成的一份上表。這份表寫得可謂是字字泣血,寫出來一個作為長輩的人,對于晚輩的種種教誨,和一些關(guān)于治國方面的建議。從這個上表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雖然才智謀略都比劉禪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去做這個國家的皇帝,而是一心一意的想要輔助劉禪當(dāng)好這個國家的皇帝。
因為諸葛亮常年勞心費力,國家上上下下的事情都基本上由諸葛亮一人來操辦,所以他此次出行北伐還沒有結(jié)束,就在五丈原病逝了。諸葛亮死前他還不忘寫了一封信又給,劉禪說了很多,關(guān)于治國方面的經(jīng)驗和建議??梢娏鞒痰竭@個國家的皇帝,真的讓諸葛亮非常的費心,也不放心。不管劉禪是不是真的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廢物,又或者是他在其他方面有高人一等的地方,但是關(guān)于治國方面從諸葛亮的三番五次給劉禪寫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治國方面真的沒有什么可取之處。
剛才說過大大小小的事在諸葛亮活著的期間,一直由諸葛亮一手操辦,在這個期間劉禪也表示對這個職位沒有太大的欲望,把所有事情都交給諸葛亮經(jīng)手去做,這其實也大大的減少了諸葛亮謀反的想法。你要知道劉禪這個時候也是一個成年人了,他肯定有自己的思慮和想法,此番舉動說不定也是他智慧的一種體現(xiàn)。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劉禪不理政事,只顧玩兒樂,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諸葛亮去辦,其實這種情況正好可以達到避免和諸葛亮發(fā)生沖突的機會,如果劉禪也每天忙著料理國家的政務(wù),那么勢必會和諸葛亮發(fā)生一些不必要的沖突,從而引起更大的麻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6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