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南陽公主,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提起隋煬帝楊廣想必所有人都不會陌生,畢竟這也是一位影視熱門人物,影視編輯中的心頭好。但是對于他的女兒想必有些小伙伴會覺得陌生。今天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的就是這位凋零于隋朝的帝女花,南陽公主。作為帝后的長女,南陽公主一出生便受盡萬千疼愛,便繼承了父母雙方是好樣貌,作為隋煬帝疼愛是女兒南陽公主并沒有養(yǎng)成驕縱跋扈是性格,在豆蔻之年由隋煬帝親自指婚嫁給寵幸的大臣的次子宇文士及。
初為人婦的南陽公主并沒有自傲與公主身份,反而一如普通女子,相夫教子,孝順公婆。作為公公的宇文述病重,南陽公主不顧公主之尊不僅親自打理飲食,還侍奉湯藥凡事親力親為毫不假手于人。公主美麗如此賢德,想來作為夫婿的宇文化士及也是愛之敬之。南陽與其夫宇文士及人也確實感情和睦,夫妻恩愛。很快便育有一子,并為愛子取名為禪師。這時候是南陽公主無疑是天底下最為幸福尊貴的女人。只可惜世事無常難以預料,想必這位嬌養(yǎng)與宮廷的公主無論如何也不會預料到,親手將南陽公主敬愛的父皇殺害并大肆屠殺楊氏血脈的的不是別人,正是夫婿的胞兄宇文化及。南陽公主的一生徒然急轉(zhuǎn),國仇家恨,殺害血親之仇全部都重重的壓在南陽公主的肩膀上。不知道當時的南陽公主與母親蕭后用一張張的薄席為父親以及血脈手足兄長收斂尸骨是何等的心情。
一夜之間與南陽公主而言天全變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天地之大何處才是她的容身之處。南陽公主作為隋煬帝的女兒,有兩個唯一名傳于世,隋煬帝唯一一個有封號的女兒,唯一一個登上烈女專的公主。前者對她而言對她是一種榮耀,后者而言對她是痛不欲生的苦楚。身處這硝煙亂世的南陽公主與其子年僅十歲是語文禪師很快就被竇建德抓住了。這亂世之中人人想要稱王,打著誅殺逆賊,匡扶正統(tǒng)無疑不是一個很好的名號。小編不知道這里的南陽公主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割舍了身為母親的不舍慈愛將年僅十歲的幼子交了出去任人殺害。也許歷史說了謊,倘若南陽公主真的遷怒惱恨與年幼的稚子憎恨他是宇文家的血脈,又為何獨自一人顛沛流離也要帶上孩子。
不管那一段真是的歷史究竟如何,宇文禪師終是在那一年逝世了,成為政治諸多的犧牲品之一。不管是自己選擇看忠孝大義交出了自己的孩子還是眼睜睜看著孩子死亡卻無力保護。對于一個母親而言都是無可言說治療的痛。時間經(jīng)傳,伴隨著新的王朝建立,南陽公主與宇文士及這對被命運玩弄陰差陽錯的夫妻再得以相見。
面對昔年的妻子,宇文士及仍心懷情意想要復合,南陽公主斷然拒絕。即使不恨也不愛了,隨著宇文禪師的離開,已經(jīng)帶走了南陽公主所有的情感。此時的南陽公主仍舊年輕貌美卻垂垂如同遲暮是老者,歷經(jīng)滄桑,看透紅塵。用一生的時間遁入空門,去懺悔,去悼念去為逝去的親人愛子祈禱。小編認為南陽公主便是亂世女子最真實的寫照,身如浮萍,漂泊無依。
南陽公主
南陽公主是隋煬帝的第一個女兒,母親是蕭皇后,南陽公主非常漂亮,氣質(zhì)也不錯,十分講究禮節(jié)有禮貌,絕對沒有身為公主的嬌氣與傲氣。南陽公主14歲的時候,嫁給了許國公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士及。而當時的宇文家族,是勢頭最旺的宇文家族,可見這位公主也是頗得煬帝恩寵。 南陽公主嫁給許國公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士及做兒媳期間,從宇文述生病到死均“親調(diào)飲食,手自奉上”精心侍奉,此莫說是貴為公主,就是平民之女能做到,也不能說不是不值得稱道的。 依此發(fā)展下去,我想她一定是一個好兒媳、好婆娘。歷史并沒有這樣發(fā)展,宇文士及的同胞兄弟宇文化及卻殺了她的父親隋煬帝,丈夫宇文士及也丟掉了煬帝給予他的恩德,歸降于唐。
當打敗了宇文士及,開始處置其了南陽公主的10兒子。竇建德說:“躬行弒逆,人神所不容,今將族滅其家,公主之子法當從坐。若不能割愛,亦聽留之?!? 固然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為做女人的準則,國破之恨、失父之仇全然壓在了她的心頭,還能如何遵從,對無辜的愛子南陽公主也只能悲悲憤憤地泣曰:“此事何須見問?!闭嬗悬c你讓我國破家亡,我讓你斷子絕孫的味道。 至此,國已破,家已亡,夫離叛,子已去,無牽無掛,南陽公主卻沒有選擇以死赴國難,而選擇了“削發(fā)為尼”。她這一選擇或許是想用自己的余生看一看這個紛亂的世界會變成什么,看一看那些背叛煬帝的人會有何下場吧。
南陽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卻是一個頗講夫妻情意的人,并沒有因為兒子死了而憎恨起南陽公主。在南陽公主隨竇建德敗退,也是尋找出家之所途中,他與公主相遇,“主不與相見,士及就之,立于戶外,請復為夫妻。主拒之曰:‘我與君讎家,今恨不能手刃君者。但謀逆之日察君不預知耳,因與告絕,訶令速去。’” 此拒沒有將國恨家仇全計在他的頭上,真是不錯了,可宇文士及并不識趣,仍“固請之”,終激惱了公主,送給他一句“必欲就,死可相見也”,方不得不拜辭而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6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