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夏侯惇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曹魏陣營中也有一位老將,他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從曹操在陳留郡樹立討董義旗,起事之初就投奔在帳下,多年來東殺西討,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大家知道夏侯惇這個人非常勇猛,性情彪悍,無論遇到多么強大的敵人,他都敢于主動發(fā)起攻擊,“挺槍躍馬”,直取敵將,頗具“亮劍精神”,是曹魏陣營中的“平頭哥”。
徐州一戰(zhàn),夏侯惇率先鋒部隊前出,正遇呂布麾下大將高順,兩人陣前交手,“兩馬相交,戰(zhàn)有四五十合”,高順敵不住悍勇的夏侯惇,敗下陣去,繞陣而逃,夏侯惇窮追不舍,卻被敵陣中的曹性偷放冷箭,“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忍痛拔出箭來,吞下眼球,再奮起一槍,將曹性刺死于馬下,這就是名震三分的一段傳奇――“拔矢吞睛”。
在曹魏陣營中,有兩位“超級猛將”:典韋、許褚。他們兩位的武力值與蜀漢五虎、顏良、文丑屬于同一層次,在曹軍中實力最強,緊隨其后的就是龐德、夏侯惇、曹彰、徐晃等人了。徐州一戰(zhàn),夏侯惇中箭受傷,成了“一目了然”的盲夏侯了,武力值比之前就要略有一些下降。
那么,如果夏侯惇的眼睛不受傷的情況下,與黃忠在陣前廝殺,結局如何?咱們就通過他們戰(zhàn)斗生涯中的具體表現(xiàn)來分析一下。
雖然黃忠沒有與夏侯惇有過直接的交鋒,但在定軍山之戰(zhàn)中,黃忠與夏侯惇的弟弟夏侯淵在兩軍陣前是有過一次廝殺的。
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一回中,黃忠與法正奉諸葛軍師的將令,率兵屯于定軍山口,與夏侯淵對峙。在戰(zhàn)斗中夏侯淵生擒了蜀將陳式,而黃忠生擒了曹將夏侯尚。雙方交換戰(zhàn)俘,黃忠玩陰的,陣后暗放冷箭,射中了夏侯尚后心,“帶箭而回”,激怒了夏侯淵,拍馬舞刀直取黃忠,兩將在陣前廝殺,“戰(zhàn)到二十余合”,曹軍陣中鳴金收兵,因為押陣官望見“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數(shù)處,恐是伏兵”,特此鳴金。夏侯淵“遂堅守不出”。
通過這場戰(zhàn)斗,我們可以知道,夏侯淵雖然“虎步關右”,也算是曹營中的一員猛將,而其武力值還進入不了“超級猛將”的行列,當在黃忠之下,否則以夏侯淵的彪悍的性格,決不肯“堅守不出”。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與黃忠陣前交鋒,夏侯淵在二十回合之內(nèi)是絕不會露出敗相的。
夏侯淵的武藝與張郃基本上屬于同一層次。瓦口關之戰(zhàn),張郃夜襲張飛大寨,中了埋伏,在戰(zhàn)場形勢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仍然能與張飛交手“三五十合”,因蒙頭、宕渠兩寨丟失后方才退走。張飛的戰(zhàn)斗力要無疑勝過黃忠,而與張郃武藝相近的夏侯淵硬扛黃忠五十回合也不在話下。
那么,眼睛未盲之前的夏侯惇的武藝與夏侯淵相比,又如何呢?咱們根據(jù)《三國演義》的原著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夏侯淵第一次與敵將單挑是在演義31回中的穰山之戰(zhàn):曹操在倉亭大破袁紹后,率兵攻打劉備,雙方在穰山對陣。曹操派夏侯淵率兵迂回劉備后方,截斷劉備糧道,夏侯淵斬殺了劉備的運糧官龔都,張飛趕來,“奮力殺退夏侯淵”。張飛在“奮力”的狀態(tài)下將其殺退,說明夏侯淵的武藝還是很不錯的。
夏侯淵在曹操帳下時間并不短了,他是與兄長夏侯惇同時歸附于曹操,為什么此時才有第一次單挑廝殺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在夏侯惇眼睛未受傷之前,夏侯淵從來沒有在陣前獨自與敵將廝殺過(只參與過一次在濮陽城外六將圍毆呂布的戰(zhàn)斗)。
原因很明顯,夏侯惇對弟弟的人身安全還是非常在意的。他總是沖鋒在前,盡量不讓夏侯淵冒矢石之險,這也是夏侯惇悍勇之外對弟弟的一片關愛之情。同樣的情況,曹仁、曹洪兩兄弟,也是弟弟曹洪屢次陣前搏殺,而曹仁很少單挑。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透露出:夏侯淵的武藝不及兄長夏侯惇,正如曹洪陣前單挑的能力在哥哥曹仁之上。直到夏侯惇左目中箭受傷之后,夏侯淵陣前廝殺的次數(shù)才逐步多了起來。
既然我們確定了夏侯惇雙目健全時的武力值在夏侯淵之上,我們就不難分析出夏侯惇與黃忠對陣的結果。夏侯惇的武藝和悍勇都在夏侯淵之上,他若與黃忠陣前單挑,表現(xiàn)肯定要比夏侯淵更好。同時,夏侯淵會拖刀計(南鄭之戰(zhàn)拖刀詐敗斬楊任),作為他的兄弟,夏侯惇肯定也對這種戰(zhàn)術非常了解。
但黃忠還是個神箭手,“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fā)百中”,這項絕技對夏侯惇的威脅很大,以夏侯惇的避箭能力,不足以防范黃忠的暗算。
結論:如果夏侯惇雙目健全,以其悍勇無畏的性格和超過夏侯淵的武力值,若與蜀漢老將黃忠對戰(zhàn),七八十合之內(nèi),黃忠難奈其何。黃忠若用詐敗拖刀之計,夏侯惇也足以防住。黃忠若要取勝,必須要使用自己的神箭絕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7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