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匡胤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其實呢,趙匡胤此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是在公元963年,趙匡胤先是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武將們的實際權力,接下來趙匡胤還需要在思想上、在精神文化上對武將進行洗腦,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光榮,這樣才能真正長遠解除武將的威脅。于是,趙匡胤便將目光拋向了歷代武將的聚集地——武廟。
武廟,它與祭祀孔子的文廟相對,主要是祭祀武成王姜子牙及歷代良將的廟宇,始置于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當時以姜太公為主祭,并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分別是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jì)、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他們又被稱之為“武廟十哲”。
后來,歷代君王對配享武廟的成員都做過或多或少的調(diào)整,等到北宋建國時期,在武廟享受祭祀的武將人數(shù),已經(jīng)增加到七十二人,又稱之為“武廟七十二將”。
在這一年的四月,趙匡胤來到了武廟,在去武廟之前,他先去文廟,在看完眾多配享孔子的文臣之后,趙匡胤臉色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后他又來到武廟。前面說過,趙匡胤來看武廟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目的的,他想要給武將們樹立一個新的思想風氣。
所以,當趙匡胤來到武廟之后,立馬就開啟了找茬模式,排在第一位的白起立馬被趙匡胤擰了出來,他指著白起的畫像說道:“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于此?”
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白起殺過降兵,這是為人所不齒的,所以不配待在武廟里受人祭祀,于是白起就這樣被趙匡胤踢出了武廟。
要知道,白起從武廟創(chuàng)建之時,就被放在武廟之中供世人祭祀,而且是排在左列第一個,這一晃僅三百年過去,沒有哪一個君王對此提出過異議,結果趙匡胤上來就拿白起開刀,顯然并不是真的因為白起殺過降,因為從軍事上來說,當時白起殺降是非常明智的決定,趙匡胤作為軍旅出身的皇帝,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事實上,趙匡胤之所以上來就拿白起開刀,主要是因為白起晚節(jié)不保,尤其是他曾忤逆過秦昭襄王。
對趙匡胤來說,白起的這種行為,本質(zhì)就是不忠的表現(xiàn),所以必須踢出。只有這樣才能讓武將們明白,哪怕你戰(zhàn)功再高,但只要對君王有一絲的不敬,也不配享受祭祀。總而言之,要以聽君王的話為榮,以忤逆君王的話為恥。
接下來,趙匡胤便以“功業(yè)始終無瑕者”為標準,大刀闊斧地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大調(diào)整。
于是又有22人被踢出了武廟,分別是: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后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杰、張齊丘、郭元振。
與此同時,趙匡胤又重新補進去23人,分別為:漢灌嬰、后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jiān)、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tián)、梁葛從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審。
細心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那些被踢出武廟的人,要么是沒有做到從一而終,要么是晚節(jié)不保,要么是在道德上存在污點;至于那些被補進武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皇帝從忠心耿耿,說通俗點,就是老實本分。
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匡胤通過這樣一番操作,也是向世人傳達了一種新的觀念,那就是北宋帝國需要的是老實本分、安分守己的武將,而不是有抱負有雄心有魄力的武將。總而言之,武將要以聽皇帝話為榮,以不聽皇帝話為恥。
明白這一點,大家就應該能明白,趙匡胤做的這一切,其實就是為了在思想上控制武將。
因為白起雖然戰(zhàn)功無數(shù),卻手染無數(shù)獻血,他殺敵手段十分兇狠,宋太祖對于白起的行為十分不贊同,所以沖著白起像發(fā)脾氣。但宋太祖的行為除了個人對白起的不滿,還是為了向當時的老百姓表明自己仁慈愛民,追求和平發(fā)展的態(tài)度。
首先,我們來談談白起這個歷史人物。白起是秦國有名的將帥,實力超群,有勇有謀,在當時有著無數(shù)的戰(zhàn)功,秦國的人民對他都十分的贊揚。但是在聲望顯赫的背后,卻是無數(shù)人的鮮血。白起在戰(zhàn)爭中勝利之后,對待敵方的投降將士從來不會心慈手軟,甚至狠心將萬人斬殺,他的手段非常血腥殘忍,所以很多人對他的行為都帶有批判性觀點。
其次,宋太祖對待白起之所以有這么大的脾氣一方面的原因是宋太祖性情溫和,不能夠接受白起的那些殘暴行為。宋太祖的性情從打下了大好河山之后就可以看出來,他在位的期間,一直有著非常文明禮貌的規(guī)定,對待先前的君主十分尊重,對待百姓也非常仁厚。所以宋太祖是無法接受白起的行為的,于是讓人把白起像從廟里抬了出去。
然后,宋太祖的這個行為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讓老百姓意識到現(xiàn)在的君主是一位仁慈,追求和平的人,不會隨意發(fā)動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動亂,更不會手段殘忍坑殺無辜的人。
最后,綜上所述,宋太宗看見白起的雕像享受香火時,非常生氣,認為白起如此殘忍血腥,是沒有資格站在那里接受來往老百姓的拜祭的。
趙匡胤看重的是將軍的義氣,而當年白起詐四十萬士兵做法令趙匡胤不齒,所以趙匡胤大罵白起不配站在武廟,并命人把白起搬出去,眼不見為凈。
白起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褒貶不一的人物。有一部分人稱他為戰(zhàn)神,因為他是秦國的開國功臣,為秦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同時也為秦國的統(tǒng)一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但是另一部分人認為,白起在長平之戰(zhàn)中,詐兵四十萬,這個做法太過殘忍,降兵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決定了投降于白起,白起就不該這么坑殺他們。
但是古今中外,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將領,畢竟只是在少數(shù),于是,在唐開元十九年的時候,唐玄宗建立了尚夫廟以此來紀念有功臣的名將。尚夫廟的主祭是姜子牙,副祭為張良,還特意選取了十個歷代良將作為十哲。
有趣的是,白起也位列于這十哲之中,在唐上元元年的時候,唐肅宗對唐玄宗的尚夫廟進行了改良,他把尚夫廟的名稱改為了武廟,再把姜子牙改成了武成王,與孔子并列,并且將武廟進行了翻新。
在宋朝剛開始建立的時候,趙匡胤平定天下并進行了統(tǒng)一,他也來到了武廟祭拜姜子牙,還對姜子牙進行了上香。就在他仔細端詳各位武領時,他看到了白起也在這上面,他非常憤怒,于是命人把白起搬走,填進了郭子儀。
趙匡胤覺得白起不配站在武廟的原因,主要是他覺得白起不仁不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7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