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豎刁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從過去還是公子小白的時候,就同自己的兄弟公子糾爭奪皇位。
在鮑叔牙的幫助之下,公子小白成功當上了齊國國君,而輔助公子糾的管仲本應該被殺死,但齊桓公念及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一改前嫌,選擇重用管仲。
在多年的經營之下,齊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在管仲的建議下,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開始以諸侯長的身份,召集各路諸侯攻打山戎,甚至那些不服的諸侯國,也會遭受他的征討。
那么在國力這般強盛的情況之下,齊桓公自然也希望過上美滿的生活。他也是歷史上較為好色的君主,后宮佳麗三千,而且子嗣眾多。
問題是后宮人太多了,有時候自己就特別苦惱,不知道該如何管理自己眾多女人以及孩子,更別說宮內還有許多宮女和太監(jiān)。
豎刁自愿凈身為太監(jiān),入宮為君主解憂
齊桓公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王姬,是當時周王的女兒,而第二位夫人就是徐姬,這個來歷就不太清楚,第三位夫人是蔡姬,她是蔡候的妹妹。
這三位夫人據(jù)說都沒有兒子,所以也造成他自己沒有嫡子,這對于他后面立兒子為太子這件事情上出現(xiàn)很大的問題。
在當時除開這三位夫人之外,齊桓公還有6位寵幸的小妾,她們的地位也幾乎等同于夫人,這就造成了后宮根本沒人主政。
齊桓公雖然重色,但他卻很厭煩于處理感情上的問題,他想找人管理后宮,但調出任何一個夫人或者小妾都很成問題,而且后面他的夫人也相繼去世,后宮更加難管了。
關鍵那時候,太監(jiān)雖然已經有了,但齊桓公是不放心將后宮交給自己的仆人打理,當時還可以說是奴隸制社會,這些太監(jiān)不但是仆人,更是奴隸。
正在齊桓公十分焦慮的時候,一個名叫豎刁的寵臣自愿凈身,幫助齊桓公管理后宮事務。
這對齊桓公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齊桓公很高興地接受他的奉獻,而且他覺得特別感動,甚至將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他,取名為公子刁。
豎刁擾政,齊桓公后悔莫及
其實當時齊桓公不單只有豎刁一個寵臣,畢竟齊桓公成為當時的霸主,很多小人都選擇攀附于他,身邊自然少不了阿諛奉承之人。
其中有個叫易牙的人,他就是因為齊桓公說沒吃過嬰兒的肉,他就將自己的兒子烹飪給齊桓公,桓公雖然感到不適,但也被感動了。
還有一個名叫開方,他是衛(wèi)國的公子,卻放棄繼承國君之位,只想討好桓公,這擺明是圖謀更大的利益。
管仲在臨終前,專門告誡過桓公,不要重用這些奸臣,一開始齊桓公也聽從了管仲的意見,只可惜后面管仲死了,再加上管仲的好友隰朋也死了,齊桓公就又開始任用這幫奸臣,這也為他的死亡埋下伏筆。
首先就是易牙和豎刁兩人,他們狼狽為奸,在齊桓公重病在身的時候,易牙掌管了朝廷的政務,而豎刁卻將齊桓公鎖在內宮,還專門加厚加高圍墻,不得任何人進去,連食物都不給送進去。
桓公早年沒設立嫡子的問題出現(xiàn)了,他的六個兒子在易牙等奸臣的挑唆下,相互斗爭,完全忽視他們的父親在宮內等死。
就這樣,齊桓公在內宮活活餓死,而且死后67天里,也沒人過問他,直到宮門長出了蛆蟲,人們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嚴重性。
后來豎刁被高傒等老臣設計殺死,易牙據(jù)說逃出齊國,這才阻止了齊國進一步內亂。
早年管仲就曾經對齊桓公講述:“易牙為了討好主公,殺害自己的骨肉,這種人不應任用,而豎刁為了取得信任,自愿廢除自身,這樣的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又怎么能愛國愛君主呢?”
但齊桓公卻因為易牙和豎刁做法犧牲很大,感覺有愧于他們,同時他們很能說讒言,這些話往往就是他晚年愛聽的話。
如果當時齊桓公沒有任命豎刁管理后宮,他也不至于被囚禁在自己內宮,甚至被餓死。只是他再后悔,也沒有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8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