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朝寧古塔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延禧攻略》里,嫻妃的父親被發(fā)配到寧古塔,她一臉哀傷的送走父親,最后也因為這件事完全黑化,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不受寵,沒有任何權(quán)力,連至親都保護不了,去了寧古塔也就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
寧古塔到底是什么樣的地方,讓這位曾經(jīng)善良柔弱的后宮女子變得兇狠陰險?古人為什么一聽到寧古塔就仿佛到了地獄一般?
圖片:嫻妃一臉哀傷送走父親劇照
一、寧古塔在哪里
嫻妃為父親準備的行李中有厚厚的冬衣、護膝,即便這樣,她還是擔心自己準備的衣服不夠保暖,害怕老父親扛不住寒冷。由這就可以看出,寧古塔這個地方應該非常寒冷。
寧古塔在黑龍江牡丹江附近,這里常年冰封,天寒地凍,居住條件惡劣,并不適合中原百姓生活。寧古塔在滿語當中是“六個”的意思,傳說滿清皇帝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生了六個兒子,他們都居住在這里繁衍生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所以當時滿清皇室都將寧古塔看成是他們發(fā)家的地方。
但事實上愛新覺羅的發(fā)源地,應該是在現(xiàn)在寧安市旁邊的“覺羅”古城,在這里居住的人大部分都姓覺羅,寧古塔是愛新覺羅發(fā)祥地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歷史原因,滿清皇帝還是將寧古塔當作自己祖先發(fā)源地供奉了起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寧古塔的位置
但是寧古塔的地理位置實在太極端了,完全不適合長期生活在中原的百姓居住,可既然是皇家的發(fā)源地,怎么能是一片荒涼呢?
因此,從康熙開始,就將犯了錯誤的官員、百姓流放到寧古塔,通過這些人去開墾寧古塔。寧古塔的惡劣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如果能夠幸運地活著到達寧古塔,也不見得能夠在那里生存下去。
詩人吳兆騫被流放到寧古塔,他在寫回家的書信中寫道: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天寒地凍的惡劣環(huán)境,已經(jīng)讓許多還沒啟程前往寧古塔的人心驚膽戰(zhàn),然而在這漫漫的路途中也是險象叢生,能夠活著到達寧古塔就相當于重生了一次,方拱乾曾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圖片:百姓被流放到寧古塔劇照
二、可怕的寧古塔
寫下《寧古塔志》的方拱乾,一家子為寧古塔的發(fā)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生活在寧古塔的三年里,方拱乾帶著一家人做著最辛苦的農(nóng)活,吃著最簡單的飯菜,可是他依然苦中作樂,并且還將當時寧古塔的風土人情、繁華情形記錄了下來,成為一部非常重要的研究寧古塔文獻。
和許多被流放的人一樣,方拱乾也是在一夜之間變成“流民”的。原本書香世家的方拱乾,自己的兒子也是很不錯的,考上了舉人。這天,剛考上舉人的方家小兒子,在朋友舉辦的慶功宴上春風得意,難免有些得意忘形說了不該說的話,碰巧被幾個落榜的書生聽到了。
他們本來對于自己落榜就耿耿于懷,聽到一些只言片語就開始添油加醋,最后變成了:方家小兒子之所以能高中,是因為和主考官是親戚。
圖片:方拱乾資料截圖
當時清王朝剛建立,對于漢官的啟用還是有疑心的,皇帝聽到這樣的言論勃然大怒,也懷疑這些明朝留下來的臣子是否真的忠心于自己,疑心一起怎么解釋都沒用,不管方拱乾怎么表忠心,也抵擋不了皇帝的怒氣,最后直接下令讓方拱乾帶著全家去寧古塔報道了。
當時從京城到寧古塔相距4000公里左右,這段路程靠著雙腳不停的走也要走上至少4個月,何況東北在8月后就開始進入冬季,越往北就越寒冷,冰雪覆蓋道路,讓路途更加艱辛。
好在方家有錢,不停的賄賂一路押送的官兵,即便這樣,到了寧古塔一家子也都奄奄一息,這就是為什么他會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方家是有錢才能這樣一路受到特殊待遇,平安到達寧古塔。其他被抄家沒有銀子的流民,往往還沒到寧古塔,不是病死就是被野獸當晚餐,所以,去寧古塔就像是死一回,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夸張。
圖片:一家子被流放到寧古塔劇照
三、女人為什么寧死也不去寧古塔
很多人覺得不管環(huán)境怎么惡劣,一家子能夠在一起總是好的,但是被發(fā)配去寧古塔的男人們可不這樣想,有些父親在收到被發(fā)配的通知后,會含淚讓自己的妻女自盡,寧死也不去寧古塔。
除了路途險象環(huán)生之外,到了寧古塔女人們就會變成工具,過著生不如死的凄慘生活。
寧古塔是有土著人的,歷史上寧古塔一直有兩種人在居住,分別是:披甲人和旗丁。旗丁指的就是滿清旗下的家丁,這些人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一直生活在寧古塔,而披甲人指的是女真人。
滿清四處征戰(zhàn)的時候,女真人投降,之后就通過牡丹江進入寧古塔生活。這些女真人的地位其實比旗丁還要低,平常在這里勞作耕地,一旦邊疆有敵情,他們就會披上盔甲去戰(zhàn)斗。
由于長時間在寧古塔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生活,這批女真人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勇往無前。
圖片:披甲人劇照
也因此,清王朝對披甲人在寧古塔的一些行為并沒有加以干涉,到了雍正時期,甚至還允許披甲人可以對這些流放而去的罪犯任意打殺。
也因為這樣,女性到寧古塔淪為奴隸是肯定的,對于一些稍微有些姿色的女人,他們則會霸占蹂躪,有些披甲人覺得有丈夫的女奴隸麻煩,甚至還會將丈夫解決干凈。
而這些被霸占的女子不僅無法保全自己,在被肆意蹂躪之后,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披甲人殺死。按照古人傳統(tǒng)的思想,讓自己的妻女遭受如此悲慘的境遇,還不如在家痛快結(jié)束生命,還能死得體面一些。
圖片:女子被發(fā)配去寧古塔劇照
當然,被流放的漢人對寧古塔的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勤勞的將寧古塔發(fā)展成當時黑龍江最繁榮的貿(mào)易古城,300年后,這里依然是歷史學家頻頻光顧的地方,因為在這里有太多值得人們?nèi)ネ诰虻膶毑亍?/p>
在很多清代影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皇帝盛怒下的經(jīng)典臺詞:“發(fā)配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guān)!”。一聽到這個法令,有些人寧愿自殺也不愿被送到寧古塔。為什么清朝皇帝喜歡把罪犯送到寧古塔,那里真的有那么可怕嗎?
寧古塔是一個古老的地名,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附近。從順治時期開始,寧古塔成為清朝流亡者的接收地。犯人的到來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可能。同時大量南方流人的涌入改變了當?shù)卦械臐O獵生活方式,使農(nóng)業(yè)得到發(fā)展。
清代寧古塔對流人的最大考驗是寒冷。八月中旬下雪,九月初河水結(jié)冰。雪到地上即成冰,千里便是茫茫雪。將罪犯流放到寧古塔有三層含義:其一是。清朝時期因為其他地區(qū)還沒有完全穩(wěn)定下來,南方也沒有得到充分控制,更不用說西北部了。此外,考慮到當時中俄兩國的關(guān)系,囚犯的防御需要守衛(wèi)邊境,以防止沙皇俄國的入侵。
其二是為了懲惡揚善,使犯罪分子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吃盡苦頭。最后一點是為清代皇室之家“添磚添瓦”。在清朝,中國有很多偏遠落后的地區(qū),但是為什么清朝沒有把罪犯送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選擇寧古塔作為首選呢?意圖很明顯,寧古塔是滿族的發(fā)祥地和清朝皇室的家。罪犯來到這里不僅開放土地種植農(nóng)作物,建立橋梁和道路,也可以改變清朝王室的故鄉(xiāng),這些犯人還要忍饑挨,淪為滿人的家奴,飽受屈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胡善祥被廢,天下人為什么都同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