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硐特S和慈禧,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很多人對于咸豐為何不封慈禧為皇貴妃,帶有疑問,并不是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咸豐朝是有一位一進宮便被封為祺嬪的端恪皇貴妃,父親是頭等侍衛(wèi),同時也不是經由選秀納入宮中的,在迎娶她時,迎親使便是鼎鼎有名的肅順,他那時是禮部尚書,可見她的出身高貴和備受重視,聽說也非常美麗。
不過因為出身高貴,不太茍言笑,有些矜持,所以入宮后沒多久就失寵,并沒有再如初入宮時那樣備受重視和為皇帝所喜愛。她的地位晉升,則全賴她的長壽,從咸豐八年入宮,一直活到宣統(tǒng)二年才死去,大約在宮中生活了五十多年,歷經四朝,差不多每個新皇帝上臺,她就進封一次,約六十八歲才死去。另外一位皇貴妃,便是跟慈禧同時入宮、比慈禧還早升官、也比慈禧還早生小孩的麗妃莊靜皇貴妃,雖然她生的是位女兒,但這女兒備受寵愛,擁有著清代皇后之女才有的固倫公主封號,可見她這個母親在父親咸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宮中的地位相當尊貴?;寿F妃事實上等於副后,有清一代,有皇后的時候幾乎就沒有皇貴妃。
有皇貴妃的時候,也幾乎就是后宮發(fā)號施令者,也就是說當時并不存在皇后;少數例外的情況是為了皇帝或貴妃等人病重或死亡時所需要的加封。咸豐帝初即位時,把剛在潛邸里過世的嫡福晉追封為后,側福晉鈕祜祿氏,即是后來的慈安太后則為貞嬪,咸豐二年晉升為貞妃,那時慈禧太后才剛被選秀入宮。存在慈禧太后眼前母以子貴的榮華地位,嚴格說來在咸豐八年便已到頂,那年皇帝才廿八歲,正值盛年,兒子雖然還只同治一個,但被預期的未來可生養(yǎng)的皇子數應該不止這個數目,沒必要也沒道理只喜歡專寵著慈禧。
皇貴妃是地位很高,僅次于皇后。一般在后位空缺又不想草率立后的情況下才封個皇貴妃代理皇后職權。這樣干得好再封后順理成章;干得不夠好再怎么處置也比較方便,咸豐對現任皇后還是很滿意的,對懿貴妃自從她勸阻他逃離北京以后貌似就對她不是那么寵愛了。因為這些種種事情,所以最后咸豐皇帝才一直沒有封慈禧為皇貴妃。
按照清朝慣例,皇帝去世,除中宮皇后或嗣皇帝生母能夠被尊為皇太后外,其余妃嬪只能被尊封太妃或者皇太妃。
然而,在清朝歷史上,卻有一位皇太后既不是先帝的中宮皇后,也不是嗣皇帝的生母,只是因為撫養(yǎng)過嗣皇帝而晉尊為皇太后。她就是康慈皇太后,即道光帝的靜妃、恭親王的生母。
1、靜妃雖出身不高,但是頗受道光帝寵愛
靜妃,博爾濟吉特氏,比道光帝小三十歲。父親花良阿是從五品的刑部員外郎。道光五年,年僅14歲的博爾濟吉特氏入宮服侍已經44歲的道光帝,博爾濟吉特氏并非出身名門,初入宮僅被封為貴人。然而,她卻憑借自身的傾城之貌和聰慧,讓道光帝盛寵了七年。
于是,博爾濟吉特氏和烏雅氏并肩成為道光帝后宮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
道光六年,靜貴人生下皇次子奕綱;
道光九年,靜貴人生下皇三子奕繼;
道光十年,靜貴人生下皇六女壽恩固輪公主;
道光二十年,靜貴人生下了皇六子奕?。
短短的七年,博爾濟吉特氏為道光帝連續(xù)生育了三個皇子和一個皇女。對于清朝皇室而言,妃嬪為皇帝生育皇子,是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為了獎勵妃嬪為皇帝繁衍子嗣,一般都會將生育皇子的妃子晉升位分。因此,靜貴人有孕時就被封為靜嬪,皇次子奕綱剛誕生就從靜嬪晉升靜妃,在生育皇六子奕?以后,又從靜妃晉升為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出身并不高,其位分的不斷晉升除道光帝對她的寵愛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所生的皇子給其帶來的巨大榮譽。
當時,道光的后宮并沒有皇貴妃,因此,靜貴妃成為后宮的二把手。道光二十年,中宮皇后去世,靜貴妃獲封皇貴妃,攝六宮事,而實際上,博爾濟吉特氏就是不戴皇后鳳冠的皇后。
2、咸豐帝為什么晉尊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太后?
道光二十年,皇后鈕祜祿氏崩逝于儲秀宮。當時,奕詝只有十歲,道光帝命29歲的博爾濟吉特氏撫育皇四子奕詝。雖然博爾濟吉特氏子女眾多,但是前二子都先后夭折,所以,靜皇貴妃視奕詝如已出,奕詝也待她如生母,他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母子感情。
后來,道光去世,初繼位的咸豐帝,雖然面對內憂外患,安立不安,但是他沒有忘記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的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去世剛七天,嗣皇帝的登基大典還沒有舉行,他就發(fā)出了一道上諭封皇貴妃為皇貴太妃:
?皇貴妃侍奉皇考,淑慎素著,允宜加崇稱號,以申敬禮,謹遵封為康慈皇貴太妃。所以應行典禮,各該衙門察例豫備,屆期蠲吉舉行。?另外,咸豐帝還按照皇太后的禮遇對待博爾濟吉特氏。咸豐帝不僅對博爾濟吉特氏的生日格外重視,而且?guī)缀趺刻於家剿膶m中問安。按照清朝規(guī)定,皇帝只會對皇太后每天問安,行禮跪安。?咸豐帝甚至覺得這樣做還不足報答博爾濟吉特氏對自己的撫養(yǎng)之恩。于是,在咸豐五年,咸豐晉尊康慈皇太妃為康慈皇太后,諭旨是這樣說:
?諭惠親王綿愉等,朕維禮緣于義,首重慈闈之尊養(yǎng)。孝本乎誠,宜崇母范之鴻稱。欽惟康慈皇貴太妃,侍奉皇考廿余年,徽柔素著。撫育朕躬十五載,恩恤優(yōu)加。雖懿德?lián)种t,而孝忱難罄。今謹上尊號為康慈皇太后,福履無疆,長承愛日之暄。壽考有徵,永協(xié)億齡之慶。一切應行典禮,著該部察例具奏。?這大概意思說皇貴太妃撫養(yǎng)咸豐帝15年,待他如親生子,為了報答養(yǎng)育之恩,尊封皇太貴妃為皇太后。而實際上,在這之前也有撫養(yǎng)過幼帝的先帝的妃子,如康熙帝的愨惠皇貴妃撫養(yǎng)過乾隆、乾隆的慶恭皇貴妃撫養(yǎng)過嘉慶,但是她們并沒有晉封為皇太后,而咸豐帝卻破例晉尊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太后,這足以表明,咸豐帝對皇太后的感情十分深厚。
不過,也有史學家認為,咸豐帝之所以晉封康慈皇太妃為皇太后,是因為恭親王奕頻以宜尊號太后為言?,而博爾濟吉特氏又似乎不尊為皇太后不瞑目之意,咸豐帝迫于形勢,不得不晉尊其為皇太后。對此,你又是怎么看待呢?
慈禧太后,作為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大權的女性,她的一生也是非常的令人好奇。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她是怎么掌控了大局,她是怎么做到這些的?她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把所有阻礙她的人都消滅,然后自己獨攬大權的呢?
慈禧太后,出自滿清貴族葉赫那拉氏,作為滿清貴族,她憑借家室很快在后宮得寵。咸豐皇帝去世后,慈禧的兒子載淳繼位,她成功借勢母憑子貴,一躍神壇被尊稱為圣母皇太后。
當時年紀尚幼的載淳,外加又沒有政治野心的慈安皇太后,小皇帝的生母的慈禧,自然一躍成為了后宮最有權力的女人。
慈禧心里的政治野心始終未被掩埋,在小皇帝繼位后,她就迫不及待讓心腹上書,請求自己垂簾聽政,卻遭到了八大臣的反對,慈禧斗不過他們,垂簾聽政的想法只能暫時被壓制。
小皇帝年齡太小,無法親自處理政務,咸豐就在臨終前任命了八位大臣為輔政大臣,讓他們輔佐小皇帝處理朝政,但這八大臣卻加深了慈禧的憂慮。
咸豐還未去世時,慈禧就以皇貴妃的身份替咸豐代筆奏章,當然也被允許提出意見,這無疑讓大臣們心生不滿。
咸豐的離世,也讓慈禧更加遭到諸位大臣的抵制反對,要想實現其最終垂簾聽政的目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不止一個,關鍵是那幾位持反對意見的大臣。
說到底,慈禧只是一宮太后,要想將這些大臣一網打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先拉攏對自己有用的勢力,這時候,慈禧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慈安皇太后。雖說兩宮并尊、相互牽制,但慈安皇太后身為嫡母皇太后權利自然要比慈禧要大一些,可慈安這個人性格軟弱,不喜歡玩弄權術,被慈禧三言兩語一哄騙就立刻站在了慈禧這一邊,成為了慈禧第一個幫手。
后宮解決了,前朝也必須有同盟才可以,慈禧又把目光投到了恭親王弈欣身上。弈欣是咸豐的親弟弟,威望自然不在話下,如果能拉到弈欣成為同盟,那么解決顧命八大臣基本上也就沒問題了。
慈禧命人找到弈欣,并許諾給他高官厚祿,弈欣答應了。最后,慈禧又得到了掌握兵權的醇親王的支持,自然也順利制定針對八大臣的策略。
慈禧等人表面順從八大臣的安排,不再要求垂簾聽政,八位大臣很滿意,對慈禧的打擊也停止了。
因為要為先皇扶靈,八位大臣回到京城要比慈禧晚上一段時間,此時的慈禧早已在京城做好了準備。1861年,是農歷辛酉年,慈禧聯(lián)合弈欣發(fā)動宮廷政變,等八位顧命大臣回到京城后直接行動,八位大臣不是被抓就是被殺。
八位大臣死后,慈禧兌現她的諾言,恭親王弈欣正式成為前朝第一大臣,而慈禧也順理成章地垂簾聽政。后來,慈禧借著中法戰(zhàn)爭失利為由撤了弈欣的職位,雖然最后再次被啟用,但弈欣的聲望早已大不如前。
慈安皇太后去世后,慈禧更是肆無忌憚,她牢牢地將大清江山握在手中,哪怕皇帝到了親政年紀也絕不交權。
執(zhí)掌大清國朝政已經三十年之久,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青年喪夫的寡婦,慈禧太后先是輔助親生兒子同治帝治理這個龐大帝國。親生兒子不在了,又抱養(yǎng)了這個小皇帝,現在小皇帝終于可以親政了,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治理國家了,作為母親,有什么可以去懷疑的呢?
無論怎樣眷戀權力的人都無法抵制歲月流逝,無法抵擋物質誘惑。慈禧太后屬實想要結束一個時代,確實有打算頤養(yǎng)天年,過上幾年輕松日子,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大清國的政治現實并沒有滿足慈禧太后的期待。光緒帝親政不幾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了,維新運動開始了,為了大清整體利益,慈禧太后不得不再次出山,幫助兒皇帝料理國家大事。
所以也正是因為中國封建的影響,慈禧太后的權力掌握才會這么順利,這么堅固。
慈禧太后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更是掌控晚清政府五十年,在封建社會歷史中慈禧也是少有的當權女性,清朝后宮女子上千之多為什么只有慈禧能夠殺破重圍被咸豐寵愛,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9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吳三桂不造反能善終嗎康熙會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