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沈萬三。
沈萬三,原名沈富,字仲榮。祖籍浙江湖州,父輩時徙居吳縣,后移居蘇州??此齐S意的喬遷沒想到給窮苦出生的沈家?guī)韯潟r代的財富。關于萬三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三種說法:
因為沈富在家中排名老三,又最有錢,所以習慣稱呼為沈萬三
古代的土豪,又被稱為“萬戶”,有錢人姓后多要被敬贈一個“萬”字,顯得身份尊貴。古代富豪也是分等級的,根據(jù)錢多錢少分別“奇、畸、郎、官、秀”五等,“秀”為最高。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巨有錢的意思。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是沈萬三有段時期在明朝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三,所以被稱為沈萬三。
那么沈萬三是怎么一步步做到富可敵國?他的致富之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搞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看起來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當然不符合那個時代的詞句是不會流傳,但是沈萬三就這么干了。元末烽煙四起,很多土地無人耕種,沈萬三就在這里發(fā)現(xiàn)商機,將這些無主、無人耕種的土地統(tǒng)一收購,自己在開發(fā)水利、改良土壤、優(yōu)質播種等。
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業(yè)弗替;嘗身帥其子弟力穡——《明初巨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記載
江南氣候適宜,農作物長勢很快,很快糧價下跌。沈萬三瞅準時機,囤積了幾萬石糧食,第二年,蘇北大旱,糧價飛漲。沈萬三將糧食運到蘇北,狠狠地賺了一筆。
第二階段:天降橫財
靠土地流轉沈萬三淘得人生第一桶金,隨后放寬眼界,從事多種商品經營,涉及的有白蠟、珠寶、蘇杭絲綢等行業(yè)。嘗到甜頭的沈萬三膽子也越來越大了,開始把生意延伸到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和山東德州等地方。由于沈萬三信譽良好、經營有方,生意做的是越來越大,這時認識了蘇州另一個土豪陸德源,陸德源覺得沈萬三這個后生年輕有為啊,與沈家結為姻親,后來盡然把家產大部分贈送給沈萬三:
沈萬三秀之富得之于吳賈人陸氏,陸富甲江左…盡與秀”?!吨芮f鎮(zhèn)志》(卷六.·雜記)
陸德源饋贈家產的原因,盡然是看破紅塵……覺得亂世錢多易招災,然后躲起來當了道士??上蛉f三沒有看透這個道理,不然也不會被朱元璋收拾,此時沈萬三的財富達到巔峰。第三階段:海上貿易
明朝時期,已經具備豐富的航海技術,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這時市場經濟已經具備互通有無,你來我往的需求關系。而對于民間,明朝經濟形勢還是靠農耕為主,而沈萬三的眼光已經發(fā)現(xiàn)海上藏著的巨大財富,依賴周莊有力的地形:
《吳江縣志》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
作為海外貿易的樞紐,把明朝的絲綢、瓷器、糧食等運往海外,又將國外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等賣到國內。這樣沈萬三把內地生意,拓展到世界各地,成功的實現(xiàn)資本轉型,這時候的沈萬三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金融大鱷。
至于沈萬三靠著撿了個聚寶盆,開啟錢生錢的發(fā)財套路,完全是民間杜撰出來的傳說,大家看著樂呵樂呵就好。
沈萬三作為商人成功的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可是再有錢,也得交保護費!而正是這次繳費的選擇對象,導致站到朱元璋的對立面!
因為收費的黑老大是———張士誠
沈萬三和張士誠的邂逅完全是偶然,同為江南商人出身,兩人在生意上或多或少的有些來往。然而憤世嫉俗的鹽販子張士誠選擇鋌而走險,造反!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張士城高郵起事,于1363年在蘇州自立吳亡。離張士誠最近的沈萬三很快看清形勢,在吞并和掠奪之間沈萬三選擇妥協(xié)。
當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沈萬三成了張士誠有力的經濟后盾,給張士誠的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歷援助,而張士誠也投桃報李,覺得這個朋友很夠意思,委派軍隊給沈萬三的生意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甚至在張士城投降元政府時期,還給沈萬三搭橋拉線,在元政府做起了生意。沈萬三和張士誠成了互相依附的合作伙伴,一個悶聲發(fā)大財,一個囂張鬧革命。兩人的貌合神離的曖昧關系,一直等朱元璋的出現(xiàn)開始打破。
朱元璋一開始主動聯(lián)合張士誠抗衡陳友諒,奈何富裕的張士誠看不上泥腿子朱元璋,雙方開始不可避免的軍事沖突,在雙方陸陸續(xù)續(xù)的摩擦中:
沈萬三這個角色成了幫兇!
背后出錢買裝備幫助張士誠揍朱元璋,不得不說沈萬三在政治上的眼光失敗。很快證明他看走眼了,朱元璋出乎意料先打敗陳友諒,又活捉張士誠,最后滅掉元政府,建立大明帝國!此時的沈萬三真的很尷尬,但是他很清楚朱元璋一點不待解他,可事實證明一個恒古不變的道理,有錢可以使鬼推磨,沈萬三準備用金錢緩和自己和朱元璋的關系。
《吳江縣志》記載:洪武初年,沈氏家族獻給朝廷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三百斤,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費巨萬萬計。
沒有權利的庇護,任何財富都會不堪一擊,沈萬三知道這個道理,朱元璋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百廢待興的大明朝需要沈萬三這類人物出錢出力,這種在政治中升華的供需關系又成功的讓沈萬三暫時安全。沈萬三的投資也很快獲得朱元璋的回報,分別給幾個兒子謀得一官半職,按道理沈萬三已經成功打進組織內部,身份也轉變成半個自己人,可事情就在這時容易出現(xiàn)偏差。
沈萬三的拍了一個不該拍的馬屁!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開始筑城墻,沈萬三奉命筑洪武門到水西門一段城墻,沈家的工程量占整個城墻的三分之一。這次工程的投入雖然浩大,但是沒有動搖沈家根本,沈萬三的財力確實深不可測。這一階段沈萬三在朱元璋那里獲得好感,并不代表朱元璋徹底接受他,沈萬三作為一個商人,習慣用錢來辦事,于是慣性的商業(yè)思維繼續(xù)在沈萬三腦子里作祟。要想繼續(xù)和朱元璋搞好關系,還的需要不斷扔錢,然后超水準的馬屁上場了。
沈萬三準備出錢,犒賞朱元璋的軍隊
即使換另一個皇帝,沈萬三這個主意仍然是個昏招,自古財不外露,朱元璋本來就看他不爽,自己還巴巴的往人家眼前湊,沈萬三琢磨了下。自己也得錢還夠多,于是上奏皇上,我愿意出錢,給每位士兵一兩銀子作為補貼,朱元璋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商人了,沈萬三的馬屁顯得有點扎眼
《明史》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軍,此亂民也,宜誅之。后曰:其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云南?!?/p>
如果不是馬皇后求情,沈萬三的得腦袋應該當時就搬家。最后沈萬三被流放到云南病死,其五個兒子被賜死,沈家的財富也被沒收一空,沈家徹底敗落,屬于沈萬三的傳奇也徹底結束了。沈萬三錯誤的用金錢和權力互相博弈,可是錢不是萬能的,尤其對朱元璋這位專權的帝王來說,沈萬三的很多行為,就是不識抬舉。記得有一句話這么講: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對于窮慣了的朱元璋,沈萬三就是香餑餑。朱元璋不是商人,不用計較蠅頭小利,更沒必要慣著沈萬三。這一方面來看,兩個人不對等的身份才是矛盾的根源。朱元璋一輩子受了為富不仁的害,內心深處對富豪充滿了恨。此時天下輪到朱元璋翻身做主了,富甲一方的沈萬三日子能好過?甚至更多富豪!
結語:沈萬三的故事講到這里就結束了,至于和朱元璋的恩怨,正史并沒有詳細記載,反而乾隆年間說明:
《吳江縣志》記載:張士誠據(jù)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
沈萬三在張士誠造反后就死了,但是沈氏家族的沒落確實和朱元璋有很大關系。沈萬三的后人分別涉及到藍玉案、胡惟庸案被抄家斬首。至于為什么把故事蓋在沈萬三的頭上?難道是因為他就是個傳奇?還是因為他傳奇的致富能力讓人們神往,我更覺得這種傳說的由來是為了,給后人留下不要過度迷戀財富的警示,知足者才能長樂!!!
這其實是由于朱元璋在心中對與沈萬三這個人本來就并不是十分的認可,再加上沈萬三他在當時修好城墻之后,又自己出腰包去犒勞朱元璋的軍隊。那么朱元璋他在得知了這一件事情之后,其實心中就覺得非常的不舒服,認為沈萬三他這樣的舉動就是在去賄賂他的軍隊,所以說到后來的時候才會做出被抄滿門這樣的一個舉動。
提到沈萬三的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首富,不得不說這個人他其實是非常的有錢的。那么在江南的時候因為是首富,所以說大家就給他起了沈萬三這樣的一個名字,后來的時候,他其實在動蕩的狀態(tài)當中也是感到十分惶恐的。
畢竟他單單只是一個商人而已,那么商人想要做生意,想要繼續(xù)去積累更多的錢財,畢竟是需要平穩(wěn)的環(huán)境的。在那樣一種不斷有戰(zhàn)爭的狀態(tài)之中,其實他也是在不斷的去賄賂在周圍的這些官兵以求自保。
所以說在最開始的時候,沈萬三就想方設法的去巴結朱元璋,巴結朱元璋最為主要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朱元璋的手來保護自己。所以說后來朱元璋他在修繕墻的時候,沈萬三才會如此的激動,希望能夠主動的出資擔任起這個修建城墻的工作。當時的朱元璋其實心中非常的不愿意,可是由于他實在是沒有錢去修城墻,最后才答應了這樣的一個舉動,可是沒想到的就是后來他竟然有賄賂官員這樣的做法。
朱元璋不曾滅沈家,沈家滅門于建文帝與燕王之爭。話說朱元璋為建文請了位老師,老師退休回家。沈家重金請為先生,因而沈家與建文為同學。
后來削藩中沈家沒有理由不支持建文同學,同學的事要辦,皇上的事更要辦,二個加起來你沒有理由不辦。沈家都支持,江南大戶幾家會不從。誰曾想到這同學辦事不穩(wěn)把,玩起失蹤。
朱棣掌權后可想而之,一是敵人的朋友最起嗎不能當朋友吧,二是戰(zhàn)后急需錢殺肥啊。抄了沈家摟了江浙,穩(wěn)了江山。
沈家之事可視為江浙發(fā)洋財?shù)姆炙畮X,江浙從此元氣大傷,加上后期禁倭。江浙直下,幸江浙織造獲利仍豐,這才以維持繁華。從此海上貿易之棒易手漳州、朝汕人。
歷代江浙大戶眾多,牛于沈家大有人在。沈家發(fā)于元朝,末于永樂,那時江浙達到新的高峰,沈家實屬商道之雄。坐沈家之亂的江浙,因而記住并流傳幾百年。
你可能不知道美國的總統(tǒng)是誰,但你一定知道美國最有錢的的是誰。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目前的總資產大概是500億美金左右,而明朝首富沈萬三的資產換算成美元的話大概是40個比爾.蓋茨約2萬億美刀。2萬億美刀可以干什么?按照目前騰訊的市值,大概可以買十家騰訊。不用詫異,因為連坐擁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都嫉妒他。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做為巨富的別號。他是元未明初的商人、江南首富。自明代以來,關于沈萬三的各種傳說不絕于耳。這些傳聞都是關于他的財富,沈萬三也成了巨富的代名詞。其聲名遠播大江南北,婦孺皆知。民間甚至傳說沈萬三家中有一個聚寶盆,金銀珠寶可以從盆中取出,放進一支金釵,能取出一大把金釵,放進一只銀元寶,就能取出一盆銀元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當然也只是對其財富之多的傳說。沈萬三之所以能富可敵國,靠的是做海外貿易,把茶葉、瓷器、絲綢等中華物產販賣到南洋以獲得巨額利益??走冊凇对平桂^紀談》中寫道,沈萬三為海商,來往于江浙、南洋各地輾轉貿易,獲金數(shù)以百萬,由此成為巨富。
朱元璋為何處死沈萬三?
當年朱元璋攻打蘇州時,沈萬三可是幫張士誠出了很多錢才讓他抵抗朱元璋達八個月之久。城破之后朱元璋可以說是恨死蘇州這幫”刁民“了,尤其是以沈萬三為代表的富豪。當朱元璋提出要修建南京城時,沈萬三覺得機會來了,主動要求幫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而且不問國家拿一分錢,現(xiàn)在南京城”聚寶門”至“水西門”就是沈萬三修的。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力,沈萬三修筑的城墻,廊坊、橋梁都比皇家修得結實牢固、華麗氣派,而且還比皇家提前三天完工。這商人的腦子賺錢好使,玩政治就真的差點火候了,這不是直接打皇帝的臉嗎?
修城的一事才完沒多久,沈萬三又跟朱元璋表示愿意私人拿百萬兩黃金犒賞三軍。我的天,沈萬三啊沈萬三你到底想干什么?有沒有腦子?這次馬屁拍到馬腿上了,朱元璋一聽之后龍顏大怒當即下令要處死沈萬三,還好一旁的大腳馬皇后及時勸阻,最終被發(fā)配充軍去了云貴地區(qū)。
禍從天降沈萬三有多少錢?
據(jù)說,沈萬三富起來后,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地,他曾支持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也曾為沈萬三樹碑立傳。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萬三因筑城墻有功,他的兩個兒子被朱元璋封了官。但不久,沈萬三卻被朱元璋發(fā)配充軍,在云南度過了他的馀生。
1979年修訂本《辭源》記載:“沈萬三,明吳興人,字仲榮。后移居蘇州。巨富,稱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見,令歲獻白金千錠,黃金百斤。甲馬錢谷,多取資其家。其后以罪發(fā)戍云南(一說遼陽),子孫仍為富戶。萬三豪富事,民間傳說甚盛,但諸書記載互有出入,已難詳定?!?/p>
民間普遍流傳的說法是,朱元璋開始并沒有找到沈萬三什么罪證,沈萬三的致富似乎并沒有什么違法行為。沈萬三大概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想主動報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1373)前后,當他得知京師(今南京)要筑城墻,就主動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修筑洪武門至水西門一帶城墻,還向朱元璋進貢了龍角,并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馬十匹,同時在南京建造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此外,沈萬三甚至還表示愿意捐資犒賞軍士。誰知朱元璋大發(fā)雷霆,要將沈萬三處死:一個平民百姓竟敢勞軍,這不是要造反嗎?幸虧馬皇后勸阻:我聽說法律只殺違法的,不殺不吉祥的。沈萬三一介平民卻富可敵國,是他自己不吉祥,這種人老天爺會降下災禍,何必由陛下去殺呢?朱元璋這才免他一死,發(fā)配云南。沈家的財產自然全部被查抄,據(jù)說光田地就有數(shù)千頃。
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財富也減去了大半。現(xiàn)在看來,即使沈萬三不主動捐款勞軍,他也逃脫不了被處罰的命運。在朱元璋眼中,沈萬三富可敵國就是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總之要將他的財產全部歸“公”。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就是在這年閏五月去世的,在二月間他病體纏身時仍作出“凌遲”在押成丁“胡藍黨人”和斷沒田口家財?shù)臎Q定,可謂至死方休。從洪武二十六年春到三十一年春,整整經過了五年,其間刑追逼供隱匿田產丁口的工作必定做得非常徹底,最后實在沒有油水了,沈萬三的曾孫沈德全等人也就被處以凌遲極刑。即便在朱元璋死后,洪武朝為數(shù)極多的冤案還是長期處于禁忌之列,曾經名馳四方的江南首富沈氏家族的真實故事逐漸被淡忘。除了個別史籍記載了建文帝即位以后赦免黨人,到成化、弘治年間沈萬三的六世孫沈洪以書法著稱當時以外,廣泛流傳的只是一些神話色彩頗濃的沈萬三傳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9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秦穆公和秦孝公相比,誰的貢獻更大一些
下一篇: 隋朝為什么會滅亡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