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總有人說劉備打仗不喜歡帶上諸葛亮,其實也就只有夷陵之戰(zhàn)諸葛亮有缺席。對于伐吳一事,諸葛亮和劉備的確有爭執(zhí),諸葛亮不希望劉備貿(mào)然行事,而劉備氣攻心頭已無人能勸阻,最后才義無反顧的踏上伐吳之路。當時蜀漢國力正值鼎盛,和東吳并沒有太大差距,可能誰也沒想到最后的結局會是劉備慘敗。如果諸葛亮在劉備身邊或許還能避免這樣的結果,但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諸葛亮也已經(jīng)盡力了。
《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以及《水滸傳》這四本書,并稱為中國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也十分了解故事情節(jié)。而《三國演義》這本書,則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在這個亂世中,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至今還讓人傳唱。
大家也都對諸葛亮這個人物十分熟知,他足智多謀、鞠躬盡瘁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他作為貫穿三國整個時期的重要人物,也算得上登場最早的一批。他也一直是古代文人的偶像,他憑借著自身的才能,得到劉備的青睞,同時他也對劉備報以赤膽忠心。
大家也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山離不開劉備。劉備的三顧茅廬才終于打動諸葛亮,這也開創(chuàng)了皇帝去請大臣的先例,之后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墒且恍┝私馊龂鴼v史的人卻發(fā)現(xiàn),自從諸葛亮跟隨劉備后,劉備上陣殺敵都沒有帶諸葛亮,這是為什么呢?
諸葛亮當時是隱居世外的高人,雖然年紀輕輕,但飽讀詩書。在古代文人最痛苦的就是空有治國之才,卻報國無門,也就相當于千里馬,沒有伯樂的賞識,終究與普通馬沒有區(qū)別。但在當時的亂世中,雖然還是漢朝的天下,但漢皇帝早已名存實亡。諸葛亮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他又該如何自處呢?
當時徐庶再投奔曹操之前,就像自己的舊主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這個人。而劉備當時正處于人生低谷,急需要大量人才來幫助自己。而且劉備和諸葛亮一樣,都是熱血青年,于是劉備立馬拜訪諸葛亮。一開始諸葛亮拒絕了劉備的請求,這才有了后來的三顧茅廬。
但是當兩個人真正在一起共事時,劉備身邊早已有了更加信賴的龐統(tǒng)和法正?!度龂萘x》中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十分密切,仿佛人和空氣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但真實的歷史卻是,在劉備入川、進攻漢中、親征東吳這三次重大事件中,卻都找不到諸葛亮的身影。
帶領劉備入川的是法正,這一次也奠定了劉備的基業(yè)??梢哉f沒有法正,就沒有劉備的立足之地,法正也算得上劉備的第一功臣了。而龐統(tǒng)則是帶領劉備進攻漢中,穩(wěn)定了當時的統(tǒng)治地帶??上У氖?,二人都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所以在劉備身邊只剩下諸葛亮時,他才開始重用起諸葛亮。
夷陵之戰(zhàn)是歷史上一場著名的戰(zhàn)役,它是劉備大業(yè)的轉折點,這場戰(zhàn)爭帶走了劉備前期的輝煌,使得當時的蜀國元氣大傷。當時早已有“臥龍先生”美譽的諸葛亮,卻沒有陪伴劉備左右。為什么諸葛亮足智多謀,劉備卻沒有把他帶在身邊呢。
曹操這個亂世梟雄,就洞察世事。他用了五個字一語道破,那就是“諸葛亮謹慎”。諸葛亮一向為人謹慎,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戰(zhàn)爭。而劉備和關羽、張飛一樣,為人豪爽干練,做事情也講究隨心。他們與諸葛亮做事總要考慮半天不同,一旦他們想做一件事,就會立馬著手。
諸葛亮謹慎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冒險,劉備為了減少兩個人的分歧,以及擺脫諸葛亮的束縛,所以把諸葛亮留在了后方,讓他處理后勤的工作,上陣殺敵的工作就留給劉備。而且,“兵者,詭道也?!逼嬲兄苿僖彩菓?zhàn)爭中多有的手法,劉備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