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順治不殺多爾袞后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率領(lǐng)清軍入關(guān)的,究竟是清朝的哪一位皇帝?如果你不是一個特別熟悉歷史的人,或許會被這個問題給問住,似乎清初的歷史從關(guān)外一下子就跳到了君臨天下的圣祖康熙。
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嗎?其實都不是。他們雖然天縱英才,奠定清朝歷史,但終生也不過在關(guān)外逡巡。那么是順治皇帝嗎?順治雖然也算得賢明,但比起他的先輩和兒子來說,遜色太多了,況且入關(guān)的時候他年紀(jì)還小,根本想象不了一個孩子能帶領(lǐng)女真鐵騎在陣前廝殺。
真正確確實實地把滿族的隊伍開入山海關(guān)以內(nèi)的,并不是哪位帝王,而是大清的無冕之主,攝政王多爾袞?;侍珮O突然駕崩之后,大清群龍無首,威望最高,才能最出眾的就是多爾袞。正是在他的帶領(lǐng)之下,大清沒有停止蒸蒸日上的國運,沒有停止踏碎一切的鐵騎,才有了后來滿族人的萬里江山。
但也是他,把持朝政,專擅弄權(quán),雖無皇帝之名,卻行皇帝之實,年幼的順治皇帝無論是手段還是實力,都無法和這個多年的老狐貍相抗衡,對于這位所謂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順治皇帝恐怕要用恨之入骨來形容了。
順治皇帝一直到多爾袞死后,才逐漸掌控本應(yīng)屬于自己的權(quán)力,那么對于多爾袞的身后事,順治皇帝是如何處置的呢?
順治七年,多爾袞出獵古北口。當(dāng)年叱咤風(fēng)云的大英雄,卻最終迎來一個啼笑皆非的結(jié)局。多爾袞在出獵的時候不慎墜馬,這位執(zhí)掌國柄的攝政王,竟然就如此丟了性命。
得知多爾袞的死訊之后,初時,順治皇帝還表達了自己的哀悼和震驚。史書記載:“率王大臣縞服東直門外五里,迎多爾袞遺體。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yè)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喪禮依帝禮?!?/p>
但是沒過多久,眼看多爾袞的威望就已經(jīng)蕩然無存,在一堆審時度勢的大臣出來競相揭發(fā)多爾袞罪狀的時候,順治皇帝就逐漸開始肆無忌憚,對多爾袞進行了挖骨鞭尸,極盡羞辱。
公布了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尸,對他生前的親信近臣,一一進行了清算。
僅僅數(shù)月之間,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攝政王,就落得個樹倒猢猻散的結(jié)局,難怪有人懷疑多爾袞出去狩獵的過程中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多爾袞的死因是否如公開所說一般,我們還沒有確鑿的證據(jù)去反對,但是我們知道有一件事顯得很蹊蹺,順治對多爾袞的一切勢力都算了總賬,卻非常善待他的女兒東莪。
順治皇帝既沒有殺害東莪,也沒有降低她的生活待遇,而是將她嫁去蒙古,做一名和親的公主。這種歸宿雖不算的盡善盡美,但也總算是有個落腳之處,否則覆巢之下,又哪里有東莪的蔽身之所?
順治皇帝到底為什么對東莪網(wǎng)開一面呢?其實也不難理解,順治對多爾袞咬牙切齒不假,但該出的氣都出了。順治對多爾袞非常忌憚,但他的政治勢力都被順治皇帝一一瓦解,東莪只是一個小女子,掀不起什么風(fēng)浪。
再說東莪說起來,也是他的妹妹,有血脈之親。順治作為一個帝王,犯不上為難一個小女子,外加為了彰顯自己的仁慈,所以就沒有和東莪過不去,將她遠嫁蒙古,至今蒙古地區(qū)還有東莪后人的府宅。
結(jié)語:多爾袞一生橫行天下,死后自己的女兒卻需要別人的憐憫才能勉強保身,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不過從這也能看出政治斗爭的殘忍性和波折性,管你是什么威望再高的人物,一朝跌落神壇,終究還是落得踏上一萬只腳的結(jié)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