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趙煦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龍八部》中,不但有“北喬峰南慕容”的武俠傳奇,在小說的收官環(huán)節(jié),老先生特意對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進行了點睛:
他(宋哲宗趙煦)轉(zhuǎn)過身來走到窗邊,只見北斗七星閃耀天空,他眼光順著斗杓,凝視北極星,喃喃說道:“我大宋兵精糧足,人丁眾多,何懼契丹?他便不南下,我倒要北上去和他較量一番呢!”
而這番對話后,大宋太皇太后高滔滔終于在不安與驚恐之中,與世長辭。
小說充滿了對高滔滔的同情,也對趙煦的外強中干進行了嘲諷,老先生認為宋哲宗只是一個空有熱血,卻缺乏遠略的愣頭青,并不具備英明神武的實力,而這導致了后來北宋滅國的悲劇。
少年時代,每當讀這一段,筆者經(jīng)常為“女中堯舜”高滔滔的死不瞑目而哀嘆,直到翻開史冊,仔細審視這段歷史,才令人狂拍大腿:宋哲宗——是個爺們,牛!
一、元祐綏靖
得益于宋神宗末年的“識人之明”和“用人之妙”,宋帝國在西北戰(zhàn)場上,打了靈州、永樂兩場“漂亮的敗仗”,移交給哲宗朝一個爛攤子。
對于收拾這種爛攤子,在范純?nèi)省⑺抉R光等保守派的“建議”下,神宗的母親高滔滔,充分發(fā)揚了“勤儉持家”的鄉(xiāng)村風格——息事寧人、土地換和平,于是神宗時期對西夏拓取的戰(zhàn)略要地浮圖、安疆、葭蘆、定遠四寨拱手送給了西夏。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恢復千里疆土,這對西夏來說絕對是打了雞血一樣的獎勵,于是被喂飽了的野獸重新磨刀霍霍。如果不是有名將曲珍、趙卨等人的拼命抵御,大宋的西北邊疆早已是一團亂麻。而高太后和司馬光等人卻認為“邊境摩擦不斷”是我軍不夠友好造成的,告誡宋軍,必須對“友軍”時刻保持微笑,確保“友好”到西夏人舍不得打的程度。
這種國策之下,西夏士兵的日子簡直逍遙賽神仙,每天做夢都能甜醒。或許這個“女中堯舜”的名號就是這么誕生的。
至于對內(nèi),高滔滔對新黨新政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什么青苗法、保馬法、免役法統(tǒng)統(tǒng)作廢……此外更是把大宋朝堂變成了高滔滔撒潑打滾的一言堂。
待到高老太終于和這個世界含淚作別,“女中堯舜”反復折騰下的宋帝國,不但國際地位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低,而且基本掏空了國家財政,大宋帝國風雨飄搖。
而這一切,9歲即位的宋哲宗——都看在眼里。
綏靖、壓制、柔順這樣的熏陶教化之下,8年的時間,會教導出怎樣的皇帝呢?
很大概率是制造出另外一個綏靖分子,可是中國歷史就是有點“反?!保簭妱莸幕实劢?jīng)常制造文弱的下一代,而文弱的環(huán)境卻反而可疑催生出強勢的一代。
大宋帝國很幸運,這條規(guī)律在宋哲宗身上“應驗”了。9歲即位的宋哲宗是大宋三百多年歷史上最大的異數(shù),他的冷靜、早熟、沉著、隱忍、聰明都達到了極致:
元祐元年,遼國前來為神宗皇帝致哀,首相蔡確怕小皇帝沒見過彪悍的異族人,被嚇到,反復向哲宗講解遼國人的服飾、外貌、性格。說了老半天,哲宗皇帝隨口問了句:這個遼國人也是人吧?是人,有啥好怕的?哲宗皇帝打小就不是嚇大的!
而在被高滔滔嚴格控制和架空的8年里,哲宗皇帝時刻隱忍,對大事,幾乎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任由舊黨破壞國家,毀滅變法,糟踐國力,推行所謂的“元祐更化”,他始終表現(xiàn)出一副乖寶寶的模樣。這表現(xiàn),想廢立都找不到理由啊!
二、怒懟舊黨
元祐8年,17歲的宋哲宗望著北天的星斗,終于握緊了手中的權(quán)力,他親政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啟新法!
面對宋哲宗想要變天的舉動,舊黨立刻作勢反撲: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蘇轍:皇帝,這8年來,你和高老太一直做的很好,咱們國家也過得很好,你不要隨便更改自己的主張。當年漢武帝折騰來折騰去,弄得民不聊生、國家疲憊……到漢昭帝時期廢止苛政,才使得國家恢復元氣……
看著這樣的奏章,少年天子開啟了怒懟模式:蘇轍,你認為漢武帝是好皇帝還是壞皇帝?
蘇轍:英明神武、開疆拓土,是好皇帝。
宋哲宗:窮兵黷武、下罪己詔也是好皇帝?(言下之意,你這是在公然映射先帝宋神宗嗎?)
辯才無礙的蘇轍徹底愣了,自動辭職。
全體保守派也都愣了:少年天子裝孫子8年,一旦掌權(quán)就病貓變老虎!
哲宗皇帝真的認為父親窮兵黷武嗎?不,正好相反,他要沿著神宗皇帝富國強兵的道路,高歌猛進!他要除舊布新,再造一個強大的大宋!
三、重啟新政,重振軍威
8年來的冷眼旁觀、認真思考,宋帝國的羸弱現(xiàn)狀根本不符合少年天子的預期。宋朝最熱血的皇帝橫空出世:
對內(nèi),少年天子將章惇、曾布、張商英等一眾新黨從四面八方全部吸了回來,重啟新政,王安石的新法全面恢復!但是比起當年來,他比父親更加理性,更加的雷霆萬鈞!
對外,則召回名將章楶重新主持西北軍務!他憋了8年的大招,等待的就是踏平蠻夷,再造大宋!
一方面重啟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qū);另一面發(fā)動洪德城、平夏城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西夏主力,幾十萬顆西夏士兵的頭顱和梁太后美麗的頭顱,都成了這場戰(zhàn)事的祭品,蠻橫奸詐的西夏人摁在地上摩擦得幾乎斷氣,舊黨割讓過的土地盡數(shù)收回。作亂西北一百多年的西夏,第一次在大宋的軍威面前瑟瑟發(fā)抖!
對比前幾年的奴顏婢膝換和平,西北戰(zhàn)事證明:金戈鐵馬打出來的勝利,才是赫赫國威,才有永久和平!
四、慧極不壽
一個煥發(fā)新生的大宋巍巍屹立,一個強大的大宋冉冉升起!
有那么一瞬間,這段宋史令我們好像回到了熱血的漢唐時代。神宗、王安石、王韶的終極夢想已經(jīng)看到了曙光,但是,就在一切在好轉(zhuǎn)的時候,年僅24歲的哲宗卻突然暴病而亡!僅僅親政7年的皇帝駕崩,留給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豐亨豫大”的豐厚家底。
這樣一個英明神武、聰明睿智、鐵血強腕的皇帝,本應該在青史中濃墨重彩,可是在我們的歷史中,他卻平淡的好像不存在一樣。究其原因呢,有一個——樹敵太多,得罪人太多了。哲宗的變法,是得罪了大量的后族、王族和貴族,樹敵太多,甚至于他的突然暴斃,都隱約透露著詭譎、陰謀。
如果哲宗繼續(xù)駕馭宋朝的大船,再給他幾十年,一定可以締造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一個時代,也根本不會有幾乎導致中華民族滅種的“靖康之變”。
他死之后,北宋王朝如同過山車一般,迅速從輝煌的頂點滑落。宋哲宗的英年早逝,無疑是大宋之痛、民族之殤,或許這便是“情深必傷、慧極不壽!”他曾經(jīng)創(chuàng)造的輝煌有多么的令人振奮激越,他的死就有多么的令人扼腕長嘆!
讀史至此,仰望云天,在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閃耀的帝星之中,我們似乎能隱約看到一個堅毅的少年天子,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宋朝十八位皇帝中趙昚的政績最大。
在宋朝的所有十八位皇帝中,宋孝宗趙昚的政績最大,他是宋太祖的七世孫,出生于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三,也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及最杰出的一位皇帝,在位的27年時間中,宋孝宗平反了岳飛冤案,重用主戰(zhàn)派人士,在政治上積極整頓吏治,農(nóng)業(yè)上重視生產(chǎn),讓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世稱“乾淳之治”。
宋朝歷代國君一覽表
1.北宋(960年——1127年)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間960年—976年;
宋太宗:趙光義,趙匡胤二弟,在位時間976年一997年;
宋真宗:趙恒,趙光義三子,在位時間997年一1022年;
宋仁宗:趙禎,趙恒第六子,在位時間1022年一1063年;
宋英宗:趙曙,趙光義曾孫、趙禎養(yǎng)子,在位時間1063年一1067年;
宋神宗:趙頊,趙曙長子,在位時間1067年—1085年;
宋哲宗:趙煦,趙頊第六子,在位時間1085年一1100年;宋徽宗:
趙佶,趙頊第十一子、趙煦之弟,在位時間1100年一1125年;
宋欽宗:趙桓,趙佶長子,在位時間1125年一1127年;
2.南宋(1127年——1279年)
宋高宗:趙構(gòu),趙佶第九子、趙桓之弟,在位時間1127年一1162年;
宋孝宗:趙昚,趙匡胤七世孫、趙構(gòu)養(yǎng)子,在位時間1162年一1189年;
宋光宗:趙敦,趙昚第三子,在位時間1189年一1194年;
宋寧宗:趙擴,趙惇第二子,在位時間1194年一1224年;
宋理宗:趙昀,趙匡胤十世孫、趙德昭九世孫,在位時間1224年一1264年;
宋度宗:趙禥,趙昀之侄、榮王趙與芮之子,在位時間1264年一1274年;
宋恭帝:趙隰,趙禥次子、趙是之弟,在位時間1274年一1276年;
宋端宗:趙是,宋度宗的庶長子,在位時間1276年一1278年;
宋幼主:趙昺,趙禥第三子,在位時間1278年一1279年。
宋太祖 宋太祖 (927—976)即趙匡胤。宋朝創(chuàng)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原為后周殿前都點檢。 建隆元年(960年)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后周政權(quán),稱帝于開封,建宋朝,史稱北宋。自建隆三年 (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統(tǒng)一戰(zhàn)略,攻滅荊南等南方割據(jù)政權(quán),且在北方要地駐兵防守。又以杯酒釋兵權(quán)等策,削奪禁軍宿將及藩鎮(zhèn)兵權(quán)。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縣長官。中央增設副相(參知政事),又使樞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財,以分相權(quán)。在位時加強中央集權(quán),結(jié)束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但其重文輕武、“守內(nèi)虛外”的方針,對宋代的“積貧積弱”有較大影響。 宋太宗 宋太宗 (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趙炅。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參加陳橋驛兵變,擁立其兄為帝。繼承太祖各個擊破割據(jù)政權(quán)的方針,迫吳越王獻土歸降,又親征滅北漢,試圖收復幽云十六州。但在兩次對遼征戰(zhàn)失敗后,采取消極防守的方針。對內(nèi)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quán),擴大科舉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編《太平御覽》等。他注重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統(tǒng)治晚期剝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順起義。他背棄了“金匱之盟”,費其弟光美為庶人后殺掉,又費其長子楚王元左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萬授殿,終年五十九歲。 宋真宗 宋真宗 (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趙恒,原名趙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后立為太子。統(tǒng)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間因勤于政事, 經(jīng)濟發(fā)展,號稱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進犯澶州,真宗親征,澶淵之役訂城下之盟,開創(chuàng)納歲幣求和茍安的先例,以物質(zhì)換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后期任用王欽 若大興祥瑞,東封泰山,西祀汾陽,又廣建佛寺道觀,勞民傷財,導致社會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宮中延慶殿,終年五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 宋仁宗 (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趙禎,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時只有十三歲,由章獻太后垂簾聽政,十余年后親政,他的統(tǒng)治開始較為節(jié)儉。但對西夏戰(zhàn)爭屢敗,被迫以“歲賜” 銀、絹、茶妥協(xié),對遼也以增納歲幣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宮、冗兵、冗費現(xiàn)象日益嚴重,雖起用范仲淹等進行改革,但結(jié)果失敗。但總的來說,仁宗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宮中福寧殿,終年五十四歲。據(jù)《宋史》載,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劉德妃竊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認劉后為生母,李氏臨死也沒敢母子相認。劉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內(nèi)情,追封李氏為皇太后。后人根據(jù)這段歷史編寫了《貍貓換太子》。 宋英宗 宋英宗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仁宗無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宮撫養(yǎng),賜名為宗寶。1050年為岳州團練使,后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為嗣。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1067年,病逝于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楊延昭等。 宋哲宗 宋哲宗趙煦,原名傭,神宗第六子。曾被封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哲宗即位后,年僅九歲,由高太后執(zhí)政,1093年,親政后,任用主張變法的大臣,對守舊派、中間派進行打擊。追貶司馬光,并將蘇轍等人流放到嶺南?;謴兔庖鄯ā⒈<追?、青苗法等。終止與西夏的談判,加強邊境防御,屢敗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終年二十四歲,葬于永泰陵。 宋徽宗 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趙佶。統(tǒng)治期間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權(quán)閹,貪污橫暴, 掠奪民財。又尊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興木土、廣建宮觀庭院,設局搜刮奇花異石,稱“花石綱”。于京師筑“艮岳”,勞民傷財,導致農(nóng)民揭竿起義。宣和七年(1125年)傳位給欽宗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為金兵俘虜北去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至死不得歸。工于書畫,以花鳥畫和“瘦金書”書法名于世。書法初師薛稷,草書學黃庭堅??瑫輨啪悾小扒F斷金”之譽,自成法度,世稱“瘦金體”。傳世書跡有《真草千字文》、《臨寫蘭亭絹本》等。 宋欽宗 宋欽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趙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時受父徽宗之禪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戰(zhàn)派李綱抗金,斬殺罷黜了蔡京一黨。但仍答應以賠款、割太原等三鎮(zhèn)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滅亡。靖康二年 (1127年)與徽宗為金兵俘擄北去,囚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1161年,欽宗趙桓在金國被馬踩死,終年五十七歲,葬處不明。 宋高宗 宋高宗 (1107—1187)南宋皇帝。名趙構(gòu)?;兆谧?。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后,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zhàn)派抗金主張,南逃至臨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權(quán)。統(tǒng)治期間,雖迫于形勢以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后以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 條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韓世忠等三大將兵權(quán),殺害岳飛。1161年,金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茍安的國策遭到強烈反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傳位于孝宗,自稱太上皇。1187年,病逝與臨安宮中的德壽殿,終年八十一歲,葬于永思陵。著有《翰墨志》。 宋寧宗 宋寧宗趙擴,南宋第四代皇帝,年號慶元。寧宗即位后,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趙、韓兩派斗爭激烈。宰相趙汝愚倡導理學,引薦朱熹,企圖組織韓侂胄參政。寧宗罷免了趙汝愚,韓黨專權(quán)。又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這就是“慶元黨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寧宗還追封岳飛為鄂王,削去秦檜封爵,大快人心,打擊了投降派。1206年,韓侂胄冒然北進而大敗,被楊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與金訂立屈辱的“嘉定和議”。1224年,死于宮中。在位三十年,終年五十七歲,葬用茂陵。 宋理宗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寧宗養(yǎng)子。寧宗病死后,宰相史彌遠擁立其為帝,年號寶慶。理宗即位后,有史彌遠專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彌遠亡,理宗親政。1234年與蒙古軍聯(lián)合滅金。理宗崇尚理學,任用奸臣。1259年,蒙古軍攻打鄂州,,奸相賈似道稱臣納貢,劃長江為界國家敗亡之勢已成。1264年10月,理宗病死于臨安,在位40年,終年60歲,葬于永穆陵。 宋度宗 宋度宗姓趙名(礻基),理宗之侄,被收為養(yǎng)子1260年立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繼位。年號咸淳。即位后昏庸荒淫,重用奸臣賈似道,封其為太師,倍加寵信,朝政統(tǒng)統(tǒng)交給他。襄陽被困兩年,賈似道密而不報,還騙度宗說元兵已經(jīng)退去,此時的南宋已經(jīng)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1274年7月,度宗病逝于宮中,終年三十五歲,在位十年。葬于永紹陵。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北宋從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南宋的歷史從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公元960年,趙匡胤通過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公元1279年,元軍攻破崖山(今廣東新會南),陸秀夫背著帝昺投海,南宋滅亡,宋朝歷時320年。
希望采納
傳給 宋徽宗趙佶
宋哲宗趙煦,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
1100年2月23日,宋哲宗駕崩,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趙佶繼位。
趙佶就是宋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1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燕青只是家仆出身嗎他的真實身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