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世民遺言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皇帝的臨終遺言,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遺言當屬劉備,他在白帝城托孤給諸葛亮時,就說了一番很感人的話,其實作為四大千古一帝之一的李世民,他的臨終遺言同樣不可小覷。
公元649年,一代明君李世民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時有三人跪在他床前,一個是李治,也就是太子,他的接班人,另一個是長孫無忌,還有一個是褚遂良,這兩人都是托孤大臣,相當于劉備時代的諸葛亮和李嚴了。
李世民給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托孤之詞有一句話,他說:"李治是個仁孝的繼承人,你們倆要好生輔佐他。"從這句話可看得出來,李世民對李治是非常有信心的,而且他指出李治的"仁孝",這跟劉備不同,劉備直接讀諸葛亮說,我兒子比較蠢,要是他行就算了,他不行你直接上!
李世民第二句遺言是給李治的,他對李治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是棟梁之才,有他們倆輔佐你,必能使大唐江山興旺。"可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很信任,對他們兩人的能力也絲毫不懷疑,但這也看出李治沒有經驗,需要人輔佐,當年劉備對兒子說的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可見劉備對兒子說的話,比李世民檔次更加高,這也突出劉禪比李治更蠢。
李世民前面這兩句托孤之詞,都比較正常,可到了他第三句話,就顯得非常詭異了,甚至跟后來的武則天有關,他第三句話是對著褚遂良說的,他說:"無忌盡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這句話細細琢磨一下,就能發(fā)現其中有很多問題。
李世民第三句話翻譯起來,就是對諸遂良說:"長孫無忌對我十分忠心,我之所以能把天下管理得那么好,離不開他的功勞,我死之后,你不要被讒言欺騙導致跟他不合啊。"李世民為什么對諸遂良說出這話,他是擔心日后諸遂良聽信讒言嗎?還是怕兩位托孤大臣不能同心,不能好好輔佐李治?
其實劉備的兩位托孤大臣也不合,李嚴和諸葛亮雙方都有間隙,后來諸葛亮主張北伐,可李嚴卻不贊成諸葛亮的軍事方針,最終李嚴被諸葛亮罷官,難道李世民是擔心前車之鑒嗎?莫非他擔心諸遂良一心想要壓過長孫無忌,其實完全不可能啊,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諸遂良自然不敢跟他比,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從后來兩位托孤大臣的遭遇來看,就能看出李世民用心良苦,長孫無忌最后的結局是被李治流放,因為他反對武則天當皇后,李治就聽信讒言,最終把他逼得自殺,而諸遂良結局雖比長孫無忌略好,但也被李治貶了,可見真正聽信讒言的人是李治。
所以李世民最后一句話,其實是對李治說的,讓他要小心讒言,不要跟兩位托孤大臣有間隙,如果李治能理解父親的話,也就不會讓武則天慢慢強大起來,李唐的江山也不會被搶走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2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