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陵墓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都知道,明孝陵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影響了我國明清兩代500多年20多位帝王陵寢的墓葬形制,堪稱墓葬界的精品,更代表了明清兩代建筑、藝術的最高成就。至今,它的壯麗依然無與倫比,更是擁有了當之無愧的“明代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據(jù)說,當年朱元璋動用了10萬工匠,歷經(jīng)18年才將地宮修建完成。直到他死后,地面建筑群還在繼續(xù)修建,直到朱棣永樂三年,整個陵園才算完工。從朱元璋一直修建到朱棣,這座巨大的陵寢總共修建了26年之久,因此,耗費的人力和物力可想而知。
然而,這樣一座大型的精品墓葬群,里面金銀玉器,四方寶物,一直以來都是被人覬覦的對象。無論是隱藏在黑暗之中的盜墓賊,還是明目張膽炸陵的大軍閥,亦或是一身書生氣的文人,都對明孝陵虎視眈眈。但是,跟中國很多大型墓葬被盜的命運不同,考古專家通過最新的技術探究發(fā)現(xiàn),明孝陵除了地面上的建筑墻體出現(xiàn)了坍塌和撕裂的情況之外,地下的地宮仍然完好無損。
這個結果無疑是考古界的大幸,也是中國文物之幸。雖然,歷史上明孝陵多次遭受被盜的危險,但事實證明,無論是盜墓者還是軍閥們,他們都未能成功。而這,無疑為明孝陵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
為何這樣一座大墓沒有被盜呢?這其中,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有人說:朱元璋為了給自己尋找好的墓葬地點,甚至,請了當時精通堪輿之術的術士和朝中重要大臣一起去郊外,通過“尋龍點穴”的方法,最終,找到了一處所有人都贊嘆不已的風水寶地:紫金山下。也有人說:朱元璋本身就是盜墓出身,對墓葬非常了解,所以,為自己設計了一個非常精巧的墓地。
此外,還有關于朱元璋下葬時的一些傳言。傳說,他為了掩人耳目,下葬當天,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棺。更有人說,明孝陵里葬的根本不是朱元璋。總而言之,明孝陵一直就是一個神秘的存在。直到1997年,考古專家們重新對明孝陵進行了全面的考古研究后,明孝陵的神秘面紗才終于被揭開了。
呈現(xiàn)在考古學家眼前的明孝陵,設計確實精巧至極。原來,在考古挖掘的過程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明孝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墓葬,雖然也承襲舊制,但卻是朱元璋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新。
古時候,所有依山為陵者,都是從上向下開鑿,達到所需深度后再左右延伸??偠灾?,古代的墓室主要是從山體縱向開口,向下延伸。但跟以往墓葬不同的是,明孝陵的整個墓室是從山體一側取點,橫向向內延伸。這種墓葬雖然工程浩大,但是,對于盜墓者來說,想通過挖盜洞盜墓幾乎是不可能。
因為,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按照盜墓賊的手段,都是無法打通的。因此,這種墓道設計,本身就給明孝陵設置了一條天然的山體屏障。同時,墓道也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過的,并不是直道。整個墓道迂回蜿蜒,非常復雜,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是很難找到主墓道的。
而且,還有更絕的,整個墓室周圍全是巨石環(huán)繞,上方和周圍全是細沙和碎石層。所以,這種墓幾乎就是盜墓賊的克星,甚至,比傳統(tǒng)的流沙墓設計更為精密。
可見,設計此墓者,提防盜墓賊的手段堪稱一流。
其實,明孝陵至今完好無損,除了自身設計精巧之外,還有很多外在的原因。
首先,明孝陵在建造26年間,都有大批軍隊和將卒把守,即使在建好之后,明代的各朝子孫都對自己的祖陵保護有加,重兵護衛(wèi),這對盜墓者來說,幾乎沒有可趁之機。
其次,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同為帝王貴胄,康熙和慈禧的墓都在民國時期被盜嚴重,而明孝陵卻無人能動。經(jīng)過比較,我們不難理解,康熙和慈禧的墓都在北京周邊的河北遵化,遠離政治中心,無論是盜墓者還是軍閥,都有恃無恐,可謂是天高皇帝遠。
然而,明孝陵卻在當時的民國政府首都南京的附近,對于此地無論是軍閥還是盜墓者都有所忌憚。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容易被察覺到,所以,即使在盜墓最為猖獗的民國時期,明孝陵也能夠憑借著自己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幸免于難。
朱元璋墓為何能保存至今,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些考究。
與此同時,它的神秘面紗,也隨著考古專家的深入,正在一點點被揭開。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科學一定能深入明孝陵,尋找到更多有價值的線索。但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覺得歷史的發(fā)展總會有一些巧合,明孝陵的完好,除了朱元璋的睿智、明清兩代的保護之外,也許恰好是歷史的巧合選擇。
比如:朱元璋恰好把墓址選在了南京附近,而民國政府恰好又在南京定都,若沒了政治中心外衣的保護,明孝陵會不會早就被覬覦者破壞了呢?再比如:若當時李自成攻下南京,后果會是怎樣?明孝陵能不能幸免于難?恐怕很難,連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他都敢燒,朱元璋的墓在他眼里又算什么呢?
然而,李自成始終沒有攻下南京,這是歷史的選擇,巧合性地保護了明孝陵。其實,類似這樣的歷史巧合還有很多,無數(shù)個歷史巧合的堆積,才成就了今天完好的明孝陵。
參考資料:
【《明史·太祖本紀》、《明史紀事本末》、《南京明孝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2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