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張遼以八百死士,打敗孫權(quán)十萬大軍
,孫權(quán)差點都沒用活著回去。可是評價一場戰(zhàn)役
,不僅僅只是看戰(zhàn)爭情景,還要看對手是誰
。張遼面對的對手
,是號稱“孫十萬”的孫權(quán)
。孫權(quán)多次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可是卻被魏國死死摁在合肥城下
,至死也沒有奪南一寸土地
。
孫權(quán)第一次打合肥,被蔣濟一封信嚇跑
。
孫權(quán)第二次打合肥
,即逍遙津之戰(zhàn)
。
孫權(quán)第三次打合肥,被滿寵伏兵打敗
。
孫權(quán)第四次打合肥,魏明帝御駕親征
,孫權(quán)不戰(zhàn)而退。
孫權(quán)的軍事能力差得沒邊,他又喜歡親征
,不愿意讓陸遜上,所以張遼能夠打敗孫權(quán)并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
,如果換其他四位上
,結(jié)果也肯定是差不多的,所以逍遙津之戰(zhàn)并不能說明張遼軍事才能高過于禁
。而且逍遙津之戰(zhàn)
,只不過是擊潰戰(zhàn)
,不是殲滅戰(zhàn)
,并沒有給東吳帶來多少實質(zhì)性的損失
。要知道東吳軍隊是由很多部曲組成的,這些部曲具有很強的獨立性
,這也是解釋了為啥東吳每次北伐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這些部曲都想著保存實力呢
,能跑就跑。這些潰敗的吳軍最后又會回到部曲
,進入編制。如果說論功行賞
,實際上于禁立的功是遠遠多于張遼的,當年他一舉擊敗黃巾軍
,也不比逍遙津之戰(zhàn)差
。
綜述
,比起張遼
,于禁才是五子良將第一人
。
曹操的五子良將中,誰的能力最高,誰的能力最低呢?
曹魏的五子良將是正史上的說法
,那就按正史的記載來分析了
。問題是歷史上很少出現(xiàn)武將單挑之事
,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來對比各人之間的武藝
,只能憑借著他們事跡上的勇武程度以及對人口中的描述來判斷了
,比如關羽和張飛就常常被提及
。而且
,在冷兵器時代,判斷武將武藝是否高強還有一個標準
,就是弓馬是否嫻熟
。所以
,大飛熊認為
,五子之中
,論勇猛和被敵人忌憚的程度,張遼毫無疑問排名第一
,其次是張郃
,樂進,徐晃
,于禁
。
第一
,張遼
,《三國志》里五子之中
,唯一一個提到武力過人的名將,先后在何進
,董卓
,呂布軍里歷練過。只有武藝高強的人
,遭遇敵人才越發(fā)有勇氣。比如
,張遼討伐叛賊陳蘭時
,由于陳蘭拒險而守,山路陡峭崎嶇
,眾將一籌莫展
。張遼卻說:?這是一對一也
,只有打贏的人才能前進
。?在跟隨曹操討伐袁尚時
,路上遭遇敵人,還是張遼卻曹操奮擊,最終都取得勝利
。但是
,最有說服力的還是合肥之戰(zhàn)
,張遼帶著八百人,把騎兵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
,先登殺數(shù)十人,斬二將
,直接差點沖到孫權(quán)面前
。由此,張遼成為孫權(quán)最為恐懼的敵軍將領
。
第二
,張郃,此將最善于機變
,自不必說
。張郃原本出身袁紹手下,在和公孫瓚的突騎作戰(zhàn)中
,立功甚多
。如果不是弓馬嫻熟
,武藝不凡的話,張郃何以能成為河北名將
?張郃進入曹操陣營后,又常常作為夏侯淵的副將
,在關中關西和?西涼軍?作戰(zhàn),要知道?西涼軍?幾乎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
,800部曲以少勝多打敗公孫瓚的鞠義部
,就是出身西涼。雖然張郃在巴中被張飛打敗
,可是畢竟那是張飛,加上地形不利騎兵展開
。盡管如此
,張郃依然也是五子中
,最讓蜀漢頭疼的名將
。
第三,樂進
,作為曹操早期的陷陣校尉,幾乎每戰(zhàn)先登
,武藝果斷不差
。而且
,樂進是以膽烈著稱
,毫無畏懼,即便面對關羽
,依然破走之,當然這里可能帶著其他客觀因素
,不能說樂進武藝比關羽高
。樂進是五子中
,最早去世的一位
,事跡比較少,這也可能和他長期先登入城
,損傷了身體有關
。
曹操的哪五員將軍最猛?
二張徐于樂(張遼
,張郃
,徐晃,于禁
,樂進)
張遼
張遼
,原本姓聶
,字文遠
,雁門馬邑人。
張遼一生中有過四個主公
,古時候的人對氣節(jié)看得很重要
,多次投降的將領一般不會得到重用
。比如呂布曾經(jīng)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職
,后來就被人譏為“三姓家奴”
,依此類推,張遼豈不是要稱為六姓
?但他在諸次戰(zhàn)役中軍功卓著
,獲得了曹操的賞識。
在剛剛投降曹操以后
,他也是不得重用的
,只是一個中郎將。后來累積軍功也只做到裨將軍
,在夏侯淵手下任職
。攻打東海的他做了一件大事
,招降昌豨
。并且親自“上三公山,入豨家
,拜妻子”
。昌豨感激
,遂降。曹操這時候真正注意到了這位良將
,封他作了“中堅將軍”
。他終于成了可以帶領部曲將士的將軍。他“大破遼東賊柳毅”
,又升到了“蕩寇將軍”。柳城一戰(zhàn)中曹操遇到胡人的軍隊,他一力主戰(zhàn)
,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
,“大破之
,斬單于蹋頓”
。
張遼性情沉穩(wěn)
,心細如發(fā)。劉琮降曹以后
,荊州其實并不安定。當時他也在荊州
,有人在軍中造反
,營中喊聲大作,軍心大亂
。他說:“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那幾個鼓噪的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睢败娭胁环凑甙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親兵數(shù)十人,中陳而立
。”很快找出了主謀的人
,平息的叛亂
。
陳蘭作亂的時候
,他奉命前去征討
。陳蘭在灊中天柱山據(jù)險固守
,“高峻二十馀里,道險狹
,步徑裁通”,他說“一與一
,勇者得前”,奮勇爭先
,掃滅陳蘭諸寇
。曹操稱贊他那次是“蕩寇之功”。
張遼武力過人
,膽氣蓋天
。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
當時曹操赤壁大敗
,回北方休養(yǎng)生息
,留張遼,樂進
,李典守合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皩⑶р湃送秃戏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孫權(quán)率十萬兵挾赤壁余威攻打
,兵力是一比十四
。眾寡懸殊
,“諸將皆疑”,各自畏懼
,都欲堅守待援
。張遼挺身而出
,“比救至
,彼破我必矣。及其未合逆擊之
,折其盛勢
,以安眾心,然后可守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話深合兵法,自古圍城
,最忌士氣低落
。出城趁敵方兵力未曾合攏沖陣
,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但城外十萬之眾
,到底應該分多少兵攻擊
?張遼只挑選了八百。他又作對了
,兵貴精不在多
,挑選死士,當可以一敵百
。他的武勇在戰(zhàn)場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被甲持戟
,先登陷陳
,殺數(shù)十人,斬二將",其勇可比當年常山趙子龍長坂一戰(zhàn)
。他大呼:“雁門張文遠在此
!”一直沖到孫權(quán)麾下,以孫權(quán)這等一代豪杰
,尚且只有“走登高冢”
,不敢應戰(zhàn)
。這一仗,直殺得東吳人人膽寒。十萬大軍頓時沒了士氣
。孫權(quán)圍城十日
,見事不可為,引兵退走
。這還沒完
,張遼并不滿足守城的勝利,他要擴大戰(zhàn)果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奥手T軍追擊
,幾復獲權(quán)
。”典型的以少勝多
。曹丕登位二年的時候
,親自在洛陽召見了他,并詢問當日合肥戰(zhàn)況
,稱贊他是“古之召虎”
。
合肥之戰(zhàn)后
,他一直屯兵陳郡,遏制孫權(quán)
。他病了的時候,孫權(quán)都不敢少動
,孫權(quán)說:“張遼雖病
,不可當也
,慎之
!”其威風如是
。
他最后一仗是隨曹丕
,也就是魏文帝在江都征討孫權(quán)的時候
,“破權(quán)將呂范”。之后不久
,他就病死在江都
。
觀其一生,武勇過人
,謀略精深
,果不愧五子良將之首。
樂進
。
樂進,字文謙?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瓣柶叫l(wèi)國人。容貌短小
,膽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他是最早投奔曹操諸將之一
。當時曹操并無勢力,遠遠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閥
,他就此相投足見眼光卓越
。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并不詳備
,曹操有語稱贊:“計略周備,質(zhì)忠性一
,守執(zhí)節(jié)義,每臨戰(zhàn)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
,無堅不陷,自援枹鼓
,手不知倦
。又遣別征,統(tǒng)御師旅
,撫眾則和,奉令無犯
,當敵制決
,靡有遺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些都是極高的評價
。
他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擊濮陽呂布,打雍丘張超
,被封為“廣昌亭侯”
。
征宛城張繡
,圍下邳呂布於,殺射犬眭固
,攻沛城劉備
,“皆破之”
。又被封為“討寇校尉”。
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
,是他親自斬殺烏巢袁紹大將河北四大名將之一淳于瓊
。大戰(zhàn)黎陽的時候,他又斬其大將嚴敬
,被封為“游擊將軍”
。
定樂安郡,圍鄴定鄴
,破南皮雍奴袁譚,都有他的身影
。這時候他已經(jīng)做到了“折沖將軍”。
經(jīng)歷戰(zhàn)火的洗禮以后
,他終于可以獨當一面了
。他遠征袁紹余黨高干
,從北道進入入上黨
,從后面包抄。高干退守壺關
,他每戰(zhàn)必勝
,“連戰(zhàn)斬首
。”以后他又奉命征管承,破之
,一直追殺到海島
。荊州劉琮投降的時候,他屯兵陽翟。以后又協(xié)助張遼平定荊州叛亂,屯兵襄陽
。關羽
、蘇非都曾經(jīng)前來進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湯
。赤壁大戰(zhàn)
,他也有去
。曹操敗退后
,留他和張遼、李典一起守合肥
,足見對他的信任。
他也是病死的
,死于建安二十三年
。
人的手臂
,是最忙碌的,樂進就如最忙碌的手臂一般
,一生戎馬
,為曹操的魏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
張郃
。
張郃
,字俊乂
,河間鄚人。
黃巾之亂的時候
,他在翼州韓馥手下作軍司馬
。后來韓馥投降袁紹
。袁紹任命他為校尉
,和公孫瓚對峙。和公孫瓚爭河北的時候
,他功勞很大,做到了“寧國中郎將”
。
很快到了官渡之戰(zhàn)。他曾經(jīng)進言袁紹用包圍計策
,輕騎包抄曹操南面后路,袁紹不聽
。曹操派兵打烏巢
,袁紹很著急
,想用郭圖所現(xiàn)圍魏救趙的計策,派他和高覽一起去攻打曹操本營
。他又進言說應該先救烏巢
,烏巢一失
,軍心必亂,大勢就去了
,而曹操本營必定戒備深嚴
,一時半會是打不下來的
。袁紹又不聽。果然
,袁紹兵敗
。郭圖害怕袁紹責備,反怪他未戰(zhàn)而先言敗
,他不得已歸降了曹操
。
曹操一開始就很信任他
,封他做了“偏將軍,都亭侯”
。鄴城
,渤海
,雍奴
,柳城之戰(zhàn)后,他做到了“平狄將軍”
。
之后他又征東萊
,討管承
,破馬超、韓遂
,圍安定降楊秋
。張魯投降后
,曹操派他和夏侯淵等守漢中,抵擋劉備
。漢中也是軍事要沖
,其要害處不下于張遼所守的合肥。他采用了堅壁清野的策略
,“降巴東
、巴西二郡
,徙其民於漢中”。他屯兵廣石相持陽平劉備
。劉備用車輪疲兵戰(zhàn)術(shù)
,“以精卒萬馀,分為十部
,夜急攻郃”
,他親自上陣和劉備廝殺
,劉備不能勝
。
夏侯淵被黃忠在定軍山斬首后,劉備大嘆:“怎么殺的不是張郃
?”足見劉備對他的忌憚
。他接替夏侯淵的位置,做了總督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皠浔8呱讲桓覒?zhàn)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曹丕登基的時候,曾經(jīng)派他和曹真一起攻打東羌
。這時候五子良將只剩下他一人
。
曹睿登基以后
,又派他率領大軍抵擋出祈山的諸葛亮。街亭一戰(zhàn)
,馬謖扎營南山山頂
,“郃絕其汲道,擊
,大破之”
。
“郃識變數(shù)
,善處營陳,料戰(zhàn)勢地形
,無不如計
,自諸葛亮皆憚之
。”諸葛亮為了除他
,費盡心思
,在木門一役暗伏諸葛神弩
,射殺了他。
“手足頭顱皆喪
,唯軀干長存
。”茂兒不覺嘆曰
。
于禁。
于禁字文則
,泰山鉅平人
。黃巾之亂的時候
,他曾經(jīng)在鮑信下一起舉事
。后來在兗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職
。是王朗推薦他給曹操
,并稱贊他有大將之才。曹操要試他才能
,封他為“軍司馬”
,讓他帶兵攻廣威
,“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陳都尉”
。
以后他開始了漫長的征戰(zhàn)生涯
,“討呂布於濮陽
,破高雅於須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皬墓蹚垺⒍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離狐
,圍張超於雍丘
,皆拔之”
。
宛城張繡叛亂
,曹操軍敗。當時軍中騷亂,逃兵無數(shù)
,只有他所帶領的數(shù)百人
,“且戰(zhàn)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他斷后阻擋了追兵
。曹操對他十分贊賞
,說:“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jié)
,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于是封他做了“益壽亭侯”。
他善守
,官渡之戰(zhàn)
,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擋袁紹。“紹攻禁
,禁堅守
,紹不能拔”。之后他和樂進一起反攻袁紹
,大勝。
他法令嚴度
。昌豨是他從前的朋友
,昌豨叛亂,他前去圍住
,昌豨想投降,他說:“圍而后降者不赦
,豨雖舊友
,禁可失節(jié)乎
!”他哭著殺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
他是個不茍言笑
,治軍甚嚴的人
。士卒都怕他
,他在軍中也很有威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叭灰苑ㄓ?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甚得士眾心”
。
然而這位良將終于也有失節(jié)的時候
。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關羽大戰(zhàn)樊城
,曹操派他和龐德相助曹仁
。關羽水淹七軍,他被困水中
,無所回避
,被關羽生擒
。這時的他突然怕死起來
,主動請降,他已經(jīng)老了
。龐德不屈節(jié)而死
。曹操聽說后
,哀嘆了很久說:“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經(jīng)超過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難的時候
,還反倒不如龐德了呢?”后來孫權(quán)殺了關他又成了孫權(quán)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