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怼芭P冰求鯉”的王祥的相關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二十四孝,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孝道文化的絕佳教材。二十四孝中,古人們?yōu)榱诵⒕锤改?,演繹了一出出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千百年后讀來仍然催人淚下,讓人為他們的孝心和孝行感動不已。二十四孝中的許多主角人物,不僅僅是人們心中的孝道典范,很多人還是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芭P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就是其中之一。
王祥,生于漢末三國時期的公元180年到184年之間,與大名鼎鼎的劉備曹操諸葛亮等名人,都是同時代人。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王祥與諸葛亮不僅年歲相仿,而且還是老鄉(xiāng),都是山東瑯琊人。只不過兩人日后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諸葛亮跟隨劉備創(chuàng)立蜀漢,位至丞相。而王祥則投奔曹魏,做到大司農、司隸校尉,位列三公,也是魏國一品當朝的大員,并不比諸葛亮差。
《晉書》記載,“祥性至孝”。王祥的生母死得早,他的父親又續(xù)弦給他娶了個后媽。后媽心如蛇蝎,用種種手段對王祥百般折磨惡待,王祥不僅挨凍受餓,小小年紀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歷盡艱辛。但王祥卻絲毫不以為意,一如既往對父親和繼母尊敬有加,“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但是讓王祥名垂千古的“臥冰求鯉”,在正史《晉書》中并未出現,而是出現在另一本野史《搜神記》中。
王祥成長過程中,時刻不忘苦心求學,年紀輕輕就已卓有才名,魏國的州郡地方官多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但他卻擔心父母年邁得不到照顧,堅辭不受,一直留在老家照顧雙親。直到父母相繼離世,他才接受徐州刺史呂虔的征召,從此踏上仕途。當時徐州一帶盜匪橫行,秩序混亂,王祥來到后,“率勵兵士,頻討破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顯示出卓越的用兵之才和行政管理才能。
魏文帝曹丕登基后,王祥踏上人生快車道,一路升遷,先后擔任裨將軍,封益壽亭侯,遷徐州刺史,加威虜將軍,大司農,關內侯,拜光祿勛,轉司隸校尉,位列文武百官之首的“三公”行列,位極人臣。
曹魏對王祥恩重如山,王祥也對曹魏忠心耿耿。甘露五年(260年),一手遮天的魏國權臣司馬昭,與魏國皇帝曹髦發(fā)生激烈權力沖突。野心勃勃的司馬昭兇相畢露,居然悍然出兵,誅殺了魏國皇帝曹髦,強盛一時的魏國轉眼來到滅亡邊緣。
王祥聞聽此事,大為悲慟。滿朝文武都懾服于司馬昭的殺氣,無人敢去哭拜祭奠曹髦,王祥卻不顧個人安危,前去祭拜曹髦,他痛哭流涕悲痛欲絕,“涕淚交流”,滿朝文武都面有愧色,司馬昭雖然心懷不滿,但王祥德高望重,影響力很大,他也不敢奈何王祥。
此后,司馬家族一步步加快了篡位步伐。眼看曹魏江山大勢已去,王祥心灰意冷,絕意仕途,不愿再為司馬家族效力。他接二連三向司馬昭提出辭呈,司馬昭就是不批準。司馬昭獲封晉王,文武百官都去登門道賀,王祥也被逼無奈來到司馬昭面前。但他卻堅決拒絕向司馬昭下跪,只是草草一揖了事。即使如此司馬昭也已受寵若驚,連說:“今日方知君見顧之重矣”。
公元265年,司馬炎正式取代曹魏,建立西晉。王祥不顧生死,七次向司馬炎遞交辭呈,堅決要求辭官歸鄉(xiāng),不肯為西晉效力。司馬炎不肯放他走,王祥就以年老體衰為由,不肯上朝,一直到壽終正寢。王祥的氣節(jié),贏得后世的一致贊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3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