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怼皾h壽亭侯”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背叛曹操,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并占領了徐州。車胄本是曹操的人,劉備不僅殺了曹操的人,還占了曹操的地盤,這自然讓曹操十分生氣。曹操一直認為劉備是英雄,之所以沒有形成氣候,就是因為沒有穩(wěn)定的地盤。為了防止劉備站穩(wěn)腳跟,發(fā)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第二年,曹操在和袁紹官渡決戰(zhàn)前夕,抽空親自率領大軍擊敗了劉備,并且俘虜了關羽,并表他為偏將軍。
上圖_ 官渡之戰(zhàn),是東漢末年“三大戰(zhàn)役”之一
收拾了劉備之后,曹操才放心地率軍到達官渡,和袁紹隔河對峙。袁紹派名將顏良、淳于瓊等人,率兵十萬,攻打曹操地盤白馬。白馬告急,曹操于是親率大軍前去馳援,并派關羽為先鋒。
曹操謀士荀攸獻計,先在延津佯裝渡河,造成要偷襲袁軍后方的假象,迷惑袁紹,這樣袁紹必然要分兵前去把守。然后,再選精兵快速突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這樣不僅可以一舉解除白馬之圍,而且還可以初戰(zhàn)告捷,鼓舞士氣。曹操采納了荀攸的建議,而袁紹也果然中計。直到曹軍距離顏良軍營十余里時,顏良才知道這一情報,他不禁大驚失色,只得倉促迎戰(zhàn)。
上圖_ 顏良(?~200年),字公驥 ,安平郡堂陽縣(今河北省新河縣)人
關羽作為先鋒,急于立功,他遠遠地望見了顏良的麾蓋,就于亂軍之中快馬奔騰來到顏良面前,還沒有等到他反應過來,就被一槍刺死,關羽當眾割下顏良首級,袁紹軍于是大敗。《三國志》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p>
關羽戰(zhàn)場上刺殺顏良這一行為,真正做到了后世小說家筆下的“于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睘榱吮碚藐P羽,朝廷封他為“漢壽亭侯”。關羽也十分珍視這一封號,后來多次自我介紹時,他都會提到這一封號。
上圖_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
那么,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呢?
其實,“漢壽亭侯”并不是官位,實際上它是一種爵位,關羽之前被封的“偏將軍”才是官位。那么,關羽在自我介紹時,為什么不稱呼官位,而要稱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么區(qū)別呢?
古代講究職以能授,爵以功賞。官位屬于行政系統(tǒng),有具體的職務和對應的上下級關系,并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通過選拔人才方式來授予官位,而且官位不可世襲。爵位屬于榮譽系統(tǒng),沒有具體的職務,一般是皇室貴族或者有做出重要貢獻的大臣,才會被授予爵位。例如,劉邦在白馬之盟中曾說:“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上圖_ 漢朝官制
和官位不同,很多爵位是可以世襲的。而且,一般有爵位的人都會有官位,但取得官位容易,而取得爵位卻很難。
西漢著名的飛將軍李廣,一生都沒有取得侯爵(李廣難封)。例如三國的張飛,雖然一直和關羽齊名,卻在關羽被封漢壽亭侯二十多年后,才被封侯,而且還是劉備稱帝之后才冊封的。
而關羽的漢壽亭侯,卻是自己在戰(zhàn)場上通過軍功得來的,而且是大漢朝廷正兒八經(jīng)認證過的。所以關羽對于這個“漢壽亭侯”爵位,自然十分珍視。
上圖_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前256年—前195年)
劉邦曾經(jīng)做過泗水亭長,官很小,因此,很多人就有疑問,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是不是這個爵位也很小呢?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為了獎勵軍功,秦朝在商鞅變法時,曾經(jīng)設置了二十等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nèi)侯,二十徹侯。
上圖_ 商鞅變法
漢朝建立后,繼承了秦朝的爵位制度,并添加了王爵。漢武帝時,為了避諱其名劉徹,第二十等級爵位徹侯,改為列侯或者通侯。西漢初年,大封功臣,因為軍功受封列侯者很多,那時列侯封地領域也比較大,大者有數(shù)萬戶,小者也有五百戶。但是到了東漢時期,列侯封地逐漸變小,大者不過四縣、小者可能僅有一亭?!逗鬂h書.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因此,列侯根據(jù)封地大小,分為縣侯、鄉(xiāng)侯、亭侯。
雖然,關羽的亭侯,小于鄉(xiāng)侯和縣侯,但是卻屬于二十等級爵位中最高者——列侯,這個爵位已經(jīng)很高了。其實,三國有很多大臣,都是被封為亭侯的:魏國于禁被封為益壽亭侯 ,李典被封為都亭侯,荀彧被封為萬歲亭侯,荀攸被封為陵樹亭侯。三國蜀漢的建立者劉備,在建安元年(196年)時,也是被封為宜城亭侯,一直到219年,才進位為王爵(漢中王),做了23年時間的亭侯。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而在蜀漢景耀三年(260年),關羽又被追謚為“壯繆侯”。這時,距離他去世已經(jīng)40年了。
同是侯爵,“壯繆侯”和“漢壽亭侯”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國人向來講究蓋棺定論,一個人去世之后,要對其一生功績進行評價。而“壯繆”這兩個字便是蜀漢政權對關羽的評價。一般認為,武而不遂曰壯,名與實爽曰繆。也就是說,蜀漢官方認為,關羽在領軍方面很有能力,因為他曾經(jīng)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但是關羽的能力最后卻沒有發(fā)揮出來,有些名不符實,這是因為關羽最后敗走麥城,丟失荊州,給蜀漢帶來非常重大的損失。這個謚號整體來說,評價比較客觀中肯。
上圖_ 三國荊州版圖
雖然蜀漢官方認為,關羽名不副實。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關羽是以荊州一州之力,敗于曹魏和孫吳兩國聯(lián)手之下的,可以說雖敗猶榮了。而“漢壽亭侯”這一封號,也是對他武功方面最好的證明。
侯爵并不是官職,而是爵位,是一個人臣在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漢朝規(guī)定,非軍功不得封侯,這里的軍功是很大的軍功,比如李廣將軍征戰(zhàn)一生,都沒有得到封侯的機會,原因就是他的軍功不夠。關羽在曹操麾下效力,于萬人之中陣斬河北名將顏良,遂解白馬之圍。曹操將關羽之軍功報漢獻帝,受封漢壽亭侯,這是關羽獲得的中央官方爵位,非蜀漢地方政權所封,故關羽十分珍惜。
爵位跟官職是不一樣的,爵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官職是所管職事的名稱。比如說,同樣是丞相一職,商鞅的爵位是大良造,張儀的爵位是武信君。再比如說,同樣是上將一職,白起的爵位是大良造、武安君,王翦的爵位則是武成候。關羽被大漢朝封為漢壽亭侯,官職是偏將軍。蜀漢政權給關羽的爵位是壯繆候,官職是前將軍。關羽在漢朝和蜀漢的爵位等級一樣,但在蜀漢的官職要大一些。
關羽的官職一直在升遷,但他最看重的還是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因為含金量最高。最開始追隨劉備時,關羽的官職是馬弓手,也就是一名士兵,不過關羽以馬弓手的身份斬殺了西涼悍將華雄,一戰(zhàn)成名。劉備在任平原相時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統(tǒng)領部下,官職雖小但軍權很大。劉備當徐州牧時,關羽的官職是下邳太守,不久曹操擊潰劉備,關羽降曹。
關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在當時自己手下諸多親信大將還只是校尉中郎將的時候,就一下子封關羽為偏將軍,可見曹操對關羽十分看重。白馬之戰(zhàn)后,關羽因功取得侯爵,之后他拋下偏將軍的官職,投劉備而去。劉備拿下荊南四郡后,以關羽為蕩寇將軍和襄陽太守駐守荊州;劉備占有成都后,封關羽為前將軍。
在曹操東下奇襲劉備時候,袁紹因為小兒生病,沒有聽從田豐“舉軍而襲其后”的正確建議發(fā)兵攻擊曹操老巢許都。反而在劉備來投奔,實力有所增加的時候,急于南下一決雌雄了。
田豐堅決反對袁紹的輕舉妄動,他認為:曹操擊破劉備,許下不再是空虛之地。曹操善用兵,虛實相間,部眾雖少,但不可等閑視之。最穩(wěn)妥的辦法,無過于和曹操打持久戰(zhàn)、消耗戰(zhàn),“外結英雄、內(nèi)修農(nóng)戰(zhàn),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得安業(yè),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于一戰(zhàn),若不如志,悔無及也?!?/p>
曹操派出裨將軍張遼、偏將軍關羽二人為先鋒,發(fā)起攻擊。關羽在軍中,“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操發(fā)起的“斬首閃擊戰(zhàn)”大獲成功,關羽斬上將顏良于萬馬軍中立下大功,曹操不吝賞賜,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漢承秦制,侯爵分為縣侯、鄉(xiāng)侯、亭侯等,功大者為縣侯,小者為鄉(xiāng)侯、亭侯。關羽的漢壽亭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職官。另外,“漢壽”為地名,今湖南北部洞庭湖西濱,屬常德市轄。斷句應讀為漢壽、亭侯。不是漢、壽亭侯。
再細分一下,漢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最高一級的是二十級的“徹侯”。漢武帝劉徹時期,因避諱改“徹侯”為“通侯”,后來又改為“列侯”,東漢時“列侯”又分為縣侯,鄉(xiāng)候,亭候三等。由此可見,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最高一級爵位“列侯”里邊的第三等亭侯,也就是說,“漢壽亭侯”已經(jīng)是當時第三高的爵位了。漢武帝時大名鼎鼎的衛(wèi)青才被封為第二等侯,也就是十九級的關內(nèi)侯。其實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之前也是亭侯——宜城亭侯,諸葛亮是比“亭侯”高一等的“鄉(xiāng)侯”——武鄉(xiāng)侯。
由另一件事也可以佐證漢壽亭侯的爵位是很高的。那就是關羽經(jīng)常以漢壽亭侯自稱,兩軍對壘時,關羽每每以“漢壽亭侯關羽關云長”答話。以關羽孤傲的性格,如果這是一個很低的爵位的話,他是不會時常提及的??梢?,不但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很高,而且關羽也很看重這個爵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4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