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子胤礽被廢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康熙十四年,(1675)在三藩之亂最焦灼之際,康熙向天下發(fā)布一道重要諭旨,立皇長子胤礽為皇太子,解釋說:“自古帝王繼天立極”,必須建立元儲,以此保證宗室社稷的“無疆之休?!币虼诉@次立長子為皇太子是“垂萬年之統(tǒng)”,“系四海之心”的大事。
胤礽被冊立后開始了更為全面的宮廷教育,以此為將來繼統(tǒng)做出準備。這個孩子八歲就能左右開弓 背誦四書,確實很優(yōu)秀,作為父親的康熙對他非常滿意,評價他:“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贝撕笤诳滴跞斡H征葛噶爾丹,讓他坐鎮(zhèn)京師 代表康熙舉行相關活動 各部院的奏章也都交給他處理 顯然康熙確實苦心孤詣的對他進行培養(yǎng)。
然而,樹大招風,帝國的風云就在許多人的投機之中開始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先是索額圖獲得高位,并且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由于他是胤礽母親是索額圖親侄女,所以索額圖愈加膨脹,由此一點點將胤礽拉下水?!皩?quán)用事,賄賂公行,人多怨之?!钡蔷驮谶@種情況下他開始利用胤礽的影響與明珠等人開始激烈競爭,最終造成胤礽被康熙所厭惡、失望乃至于防備。
胤礽在這個情況下開始出現(xiàn)越軌念頭,他說:“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由于早年被康熙的寵愛,愈加不知謹慎,甚至“剛愎喜殺人”,因此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時已經(jīng)總結(jié)把大清交給他“必至敗壞我國家,戕賊我萬民而后已?!币虼嗽诳滴跛氖吣?,老皇帝與太子發(fā)生直接沖突,甚至說出了:“朕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的話,因此在外出回京路上他宣布太子罪狀:“不法祖德,不遵祖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币虼怂安豢敖犹嫣?,太宗、世祖創(chuàng)立的基業(yè),將其廢黜,并加監(jiān)禁。”與此同時處死索額圖兩個兒子,然而讓康熙沒有想到的是,其他兒子看到太子被廢認為都有了新的機會,由此開始紛紛爭搶太子之位,進一步導致了事態(tài)的嚴重。在罷黜太子后,康熙親自祭天,并寫下文書說:“臣雖有眾子,遠不及臣”。因此可以看出,康熙對兒子們普遍是存在不滿的。
廢黜太子對康熙的打擊相當沉重。胤礽被廢之后經(jīng)?!昂銎鸷鲎?,言行失常,啖飯七八碗尚不知飽,飲酒二三十斛亦不見醉。”《清圣祖實錄》對此,康熙認為胤礽“竟類狂易之疾”,心生惻隱,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啊!
讓康熙沒想到,他的兄弟們開始希望他處死廢太子。大阿哥向康熙說:“父皇,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活著終究不成器,請您痛下決心……
“此后當如何?”康熙深鎖眉頭說。
“八阿哥還算是可靠之人?!?/p>
老皇帝聽完這番話心如刀割,他已經(jīng)感到事態(tài)極端嚴重,程度超過他最初的預判。
康熙召集諸皇子當面質(zhì)問八阿哥說,你想當皇太子嗎?八阿哥立即跪倒,語塞不出。九阿哥和十四阿哥替他解釋:八阿哥絕無此心,必有什么誤會,此事我等皆可作保。
康熙最后宣布說:“借此邀結(jié)人心,樹黨傾軋”否則段不姑容,并列舉之前總師褚英、莽古爾泰等人微例子,希望他們吸取歷史教訓。最后又告誡大臣們說:“凡非本王門上之人,俱不許在別王子阿哥處行走”?!肚迨雷趯嶄洝?/p>
在宣布完這些后,康熙絕望地說:“眾阿哥當思為君父,朕如何降旨,爾等即如何遵守,始是為臣子之正理?!庇终f:你們?nèi)羰菭幐偛幌?,等我死時,“必至將朕躬置乾清宮內(nèi),爾等束甲相爭耳!”他想到了英明一世的齊桓公卻在死后因為幾個兒子爭奪王位將其餓死的下場。
老皇帝的眼淚
聽說廢太子胤礽因被廢黜,以至于精神錯亂,老皇帝十分心痛,“日日不能釋然于懷”。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無日不流淚”。
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老皇帝決心再給廢太子胤礽一次機會。
為了緩沖激烈的膠著狀態(tài),老皇帝向諸皇子和大臣開始做廢太子胤礽的平反工作。一是胤礽雖然有很多錯誤,但卻都是“鬼魅所屏蔽”。二是胤礽的罪行有些是胤禔誣陷的。三是胤礽的悖逆行事,是索額圖父子唆使,由此康熙信誓旦旦向皇子們和大臣們非常自信地作保說:“胤礽斷不復仇怨,朕可以立保之也?!薄肚迨プ鎸嶄洝?/p>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復立胤礽為皇太子,沒想到的是胤礽竟比之前更加狂妄,日常享受和服飾、陳設規(guī)格都超過康熙。
對此康熙說:“伊所奏欲責之人,朕無不責;欲處之人,朕無不處,欲逐之人,朕無不逐;惟所奏欲殺之人,朕不曾誅?!?/p>
康熙對此一面怒不可遏,一面似乎又無計可施。然而還是太子和他身邊的人會干出傷害自己“一世身名”的不測之事,最后老皇帝下決心徹底和以胤礽為代表的集團決裂:“今眾人有兩處總是一死之言,何則?或有深受朕恩,傾心向主,不肯從彼,寧甘日后誅戮者;亦有微賤小人,但以目前為計,逢迎結(jié)黨,被朕知覺,朕即誅之者,此豈非兩處俱死之勢乎!”《清圣祖實錄》
其實外界一些頗有見地的官員也對此早有預見,被提前罷斥回到家鄉(xiāng)的王鴻緒說:“我京中常有密信來,東宮目下雖然復位,圣心猶在未定?!标兾髯鬟^道員的程兆麟和一些中級官員都普遍認為“東宮雖復,將來恐也難定”。
基于對大清的責任感和自我安全感的基礎,老皇帝理性作出決定,宣布再次廢黜胤礽:“如此狂易成疾,不得眾心之人,豈可付托乎!故將胤礽仍行廢黜禁錮?!迸c此決斷說:“后若有奏請皇太子已經(jīng)改過從善,當釋放者,即誅之”。
這個皇太子給了他相當大的痛苦:“數(shù)年之間,隱忍實難,惟朕乃能之。并非從今往后不可再忍,倘若朕躬有不測之事,如何向祖宗交代。若因愛子之心切而毀壞累代聲譽見責,朕亦無言以對。”
經(jīng)此之后,康熙的身體日漸衰弱,六十歲后的康熙從此總是病病殃殃,精神頭極差。大部分日子都悶在房間里,那個壯年之時可以獨自來開需要五人合力才能拉開的大弓,射出的箭是普通的兩倍之長且能百發(fā)百中、威風凜凜,英勇善戰(zhàn),運籌帷幄的政治家,晚年在親情和政治之間的殘酷夾縫中完全被毀掉。
胤礽并不是不堪重任,主要是胤礽靠著實力故意找事兒,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第一次被廢,源于一件小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正值康熙西征期間,由于身體不適,加之思念兒子,康熙便召太子胤礽和三子胤祉前往行宮探望。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身為人子,看到父親生病,理應感到憂傷焦急,但不知為何,胤礽在見到康熙后,并沒有表現(xiàn)傷心之意,甚至隱隱還有興高采烈的神情。
對此,康熙自然是極為不滿,十分生氣的他,在訓斥了胤礽一通后,直接將他趕回了京城。不過,雖說康熙十分生氣,但此時還沒有廢除太子的想法,在他看來,太子只不過是一時犯錯,還是要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在此后,胤礽的所作所為,讓康熙終于忍無可忍。
首先是極為貪婪,不僅私自動用大內(nèi)庫銀,還毫無底線的向官員們索賄,并且,他還指使手下的人到各地收受賄賂,放縱效忠于自己的凌普,敲詐勒索屬下,完全不顧及臉面。其次,對待朝廷官員,甚至對待其他兒子態(tài)度傲慢,仗著自己是太子,隨意辱罵、責打兒子和官員,在回京后,憤怒加上失望的康熙,最終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廢而復立后,胤礽仍不自愛,反而行為愈加癲狂胤礽被廢除,讓康熙十分傷心,畢竟自己傾注了幾十年的心血,就這樣付之東流,讓他著實不甘心,抱著這樣的想法,同時也是為了緩解兒子爭儲帶來的朝局動蕩,在被廢掉太子之位一年后,胤礽再次被康熙立為太子。
按正常人的思維來說,能有這種廢而復立的機會,肯定要緊緊的抓住,想方設法的去彌補之前的過失,從而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但胤礽并沒有這樣做,依舊是我行我素,之前所犯的錯誤不僅沒有改正,反而變本加厲,公然拉攏黨羽,貪污腐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康熙的底線。
從胤礽的早期經(jīng)歷來看,很難用“爛泥扶不上墻”去形容他,甚至用可圈可點來形容都不為過,但由于他后期的胡作非為,導致康熙對他愈加的失望透頂,即便是曾給過他機會也沒能讓他有所醒悟,最終才讓胤礽以慘淡收場。
康熙時期,雖然出現(xiàn)了大家熟知的“九龍奪嫡”然而一開始儲君有人選的時候,大家是不會對儲君之位動心思的,因為當時的皇太子是康熙最愛的嫡子胤礽,其他皇子也只有羨慕的心思。
胤礽剛滿周歲就被確立為皇太子,從小就被康熙以儲君的標準來培養(yǎng)教育,治國謀略、文武騎射,都是為了把胤礽培養(yǎng)成一個最優(yōu)秀的君主,然而這位本來已經(jīng)是皇太子的胤礽卻一點也不爭氣,他已經(jīng)貴為儲君,卻還要一步步觸怒康熙,最后只能落得被廢的命運,這是為何?
胤礽是康熙原配赫舍里皇后在坤寧宮拼了性命生下的嫡子,1674年,他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后兩個時辰后就去世,年僅21歲,康熙萬分悲痛,因此并沒有把胤礽交給其他人撫育,而是自己親自把胤礽帶在身邊撫養(yǎng)。
1675年,胤礽剛滿周歲,康熙帝舉行冊封大典,并冊封胤礽為皇太子,大赦天下,還設立專門為皇太子服務的詹事府衙門,并為其配備官員。同時期,并授予胤礽的外祖父赫舍里·噶布喇為一等公,世襲罔替。
1678年,年僅4歲的胤礽出了天花,即使當時天花是不治之癥,而且容易傳染,而康熙愛子心切,不顧自己九五之尊,下旨不理朝政大事,所有奏折全部送到內(nèi)閣,而自己全心全意看護在兒子身邊,陪伴胤礽度過病危期,后來胤礽身體痊愈后,康熙還特地去太廟祭掃,并向天下臣民宣布喜訊,這種感情特別像尋常老百姓家里的父子一樣,而身為皇族,體現(xiàn)了康熙對胤礽不同尋常的父愛。
胤礽作為康熙最喜愛的兒子,本來是萬千寵愛在一身,然而康熙因為太疼愛自己的兒子,而忘記了皇帝和儲君之間的規(guī)矩,康熙經(jīng)常在滿朝文武面前給皇太子胤礽樹立權(quán)威,而且讓他接觸了很多朝政大事,和大臣們來往密切。
時間一長,朝廷上就出現(xiàn)了兩個權(quán)力中心,而康熙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也受到了侵犯,康熙自然心存猜疑,而另一邊的胤礽在一些大臣以及外叔公索額圖的慫恿下,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體。
胤礽也認為康熙正在壯年,而自己的兄弟太多,擔心自己的儲君之位被搶奪,因此胤礽不再是以前的賢德能干的皇太子,他逐漸變得殘暴多疑,不得人心。
胤礽第一次被廢,是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當時大阿哥向出巡返京的康熙密報太子夜晚偷窺康熙皇帳動靜,意圖不軌,這件事讓康熙感覺到了太子對自己生命的威脅,勃然大怒,決意廢除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然而后來康熙不久又后悔了,因為胤礽畢竟是自己最愛的女人生的兒子,而且太子辯稱自己并沒有對康熙意圖不軌,康熙又心軟了,因此又力排眾議重新讓胤礽繼續(xù)做皇太子,然而胤礽還是辜負了康熙的一番苦心和培育,在復儲后,性格仍然暴戾,干了很多荒唐事。
胤礽一直認為自己做皇太子時間太長,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天下哪有四十年太子之事,言外之意就是認為自己的皇阿瑪活得時間太長了,他自己沒機會做皇帝,這些都傳到了康熙耳朵里,讓康熙對這個曾經(jīng)最喜愛的兒子失望透頂。
康熙五十年,皇太子胤礽底下的親信召集滿洲八旗中下級武官飲酒,被當時的其他的皇子舉報皇太子要策劃逼康熙盡早退位,康熙得知,當即向諸皇子宣布,不能把祖宗的江山托付給他,胤礽也在這次徹底被廢。
胤礽被廢以后,晚景凄涼,1712年被禁錮于咸安宮,一直到1724年病逝,活了51歲,他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曾經(jīng)是康熙最喜愛的兒子,可最終還是因為沉不住氣,以及殘暴多疑導致了自己的悲劇,如果他一開始沒有被立為太子,是不是人生又是另一番境遇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4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