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皇帝圣旨。
據(jù)曾國藩所著《經(jīng)史百家雜鈔》中記載,詔令類下列舉有誥 、詔、諭 、令 、教、敕 、璽書 、檄、策命等。
而在圣旨之中,最常見的便是明清時期的“誥命”以及“敕命”了,這指的就是皇帝對官員及其親屬進行封贈時所用的文書,蓋有“制誥之寶”或者是“制敕之寶”?,F(xiàn)在各地時常能夠發(fā)現(xiàn)的圣旨,基本上就屬于此類。
而一說到圣旨,相信喜歡觀看古裝劇的讀者們自然不會陌生,作為古裝劇中的一個重要的“配角”,圣旨的鏡頭可不少?;旧显谒械墓叛b劇中,都會出現(xiàn)有太監(jiān)或者是欽差大臣們宣讀圣旨的情節(jié)出現(xiàn)。
對于圣旨的“魔力”,相信各位讀者也是了然于心。所謂圣旨便是指古代中國社會中,由至高無上的皇帝所下發(fā)的命令或者是傳達其發(fā)表的言論,因此可以說圣旨就是中國古代帝王權(quán)力的展示以及象征。
圣旨一出便代表皇帝,多大的臣子都的跪伏在地上接旨,并且對圣旨中的內(nèi)容言聽計從,哪怕是讓接旨人提頭來見也沒有例外。
古人為什不偽造圣旨傳達命令?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一、圣旨與影視劇中看到的一般模樣嗎
在我國,皇帝制度曾延續(xù)了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而在皇帝制度之下,皇帝就是中央權(quán)力的突出代表,同時也是政府以及社會的核心,身為九五至尊的皇帝,享有國家中所有人類能夠擁有的最高的權(quán)利,同時還有無上的榮譽以及地位。
對于皇帝來說,所有子民都在其管理之下,一人管理無數(shù)人,這自然是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才有了作為輔助的大臣們的存在。然而,皇帝無論是對朝中大臣還是民間百姓,仍是需要傳達自己的命令以及想法的,而貴為皇帝也不可能沒下達一個命令就親自跑一趟,同時為了不讓他人假冒皇帝之名,因此圣旨應運而生。
在圣旨出現(xiàn)之后,圣旨代表的便是皇帝本人,因此在影視劇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在宣讀圣旨的太監(jiān)面前,無論是多么顯赫的臣子都必須下跪。所以說,圣旨其實是皇帝個人威嚴的縮影。然而,圣旨真的長得與影視劇中的一模一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先從最簡單的區(qū)別說起。影視劇中的圣旨往往由一人便能夠展開,因此并還沒有雙臂展開的長度。然而,實際上歷史是真正的圣旨均為三十三厘米寬,而長度最短的也有三米,長的甚至達到了五米。試問,一個太監(jiān)如何能夠展開?
此外,影視劇中的圣旨以皇族專屬的黃色為主色。而實際上,因朝代不同圣旨也大有不同。封五品官員以下的圣旨稱為賜命,只有一種顏色,稱為“單彩”,有的甚至還是白色的。而封五品以上官員的稱為誥命,誥命的顏色又分三色、五色和七色不等,稱為多彩。這也是跟影視劇中區(qū)別比較大的一點。
但是,我們也無需如何嚴格的要求影視劇做到面面俱到,能夠尊重歷史,制作出符合史實的作品來,就已經(jīng)讓人非常滿意了,而在圣旨方面做一些無關痛癢的簡化,是無傷大雅的。
而說完了圣旨的一些特征之后,我們再來深入了了解圣旨的精妙之處,從而討論:為何古代的人們不偽造圣旨?
二、為何不偽造圣旨
首先,先從歷史上的一次偽造圣旨成功的案例分析。
秦朝時期的趙高就是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偽造圣旨成功的人。在秦始皇病危之時,趙高偽造圣旨,逼扶蘇以及蒙恬自殺,從而讓胡亥上位,以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事實上,趙高所謂的偽造圣旨,是難度最低的篡改,也就是把秦始皇原本的圣旨內(nèi)容修改一下,其他方面并沒有更改。也就是說圣旨是真的圣旨,只不過內(nèi)容有一定的改變。
那么,為什么沒有人像趙高一樣篡改圣旨呢?
實際上,除非你跟趙高一樣能夠一手遮天,并且還有諸位大臣相助,再加上秦始皇當時正好是在皇宮在去世,周圍的侍從甚至都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時候病逝了,同時還有因趙高改圣旨之后被賜死的扶蘇因為傷心過度沒有想到驗明圣旨真?zhèn)?。如此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夠勉強篡改圣旨成功,由此可以想象想要偽造圣旨難如登天。
此外,想要偽造圣旨還需要通過多道難關。
1、技術方面
在圣旨兩端有兩條銀色巨龍,并且在錦緞上還布滿祥云圖案,這種圖案是宮中繡坊中人獨特的技藝,幾乎無法模仿。因此,若是沒有沒有高超技術的話,仿造出來的圣旨很容易出破綻。
并且,圣旨的第一個字就讓許多企圖偽造的人望而卻步。
圣旨中的第一個字為“奉”字,同樣的,這個字也是用特殊手法繡上去的,且必須繡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其細節(jié)讓人琢磨難定,就如同現(xiàn)代鈔票上的辨別暗紋一般,成功仿造的可能性接近零。
此外,對于偽造圣旨,不僅該技術舉步維艱,并且制作的材料也無法取得。
2、材料方面
圣旨作為皇帝御用之物,其布料都是用上好的蠶絲人工針繡而成,甚至還一些材料是由番邦進貢,只有皇室才能使用,非皇族賞賜,平常人無擁有的可能性。
此外,前文也有提及五品以上的圣旨為多彩,而不同的官位還有不同質(zhì)地的軸柄,可以說規(guī)矩非常的復雜,若是讓領旨的臣子看到與往常不同的軸柄軸柄,那么一眼就能分辨真假,此外這些軸柄的制作材料也非普通之物,單單是把這些材料找齊,就絕非易事了。
既然制作太難,還有其他的辦法達到偽造圣旨的目的嗎?
3、收買他人方面
制作太難,可以通過收買制作圣旨的人來達到目的。但是,這也是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的。
首先,制作、傳達圣旨需要涉及的人員太多了。
從制造圣旨、書寫內(nèi)容、蓋章再到宣旨,都需要相關人員的簽字,要是其中有一絲錯誤查出的話,就會找到相應的負責人問罪。甚至由于皇帝為防止曲解意思,通常由兩人共同完成圣旨宣讀,因此想要收買全部的人員難度太大。
然而,也不一定就能夠收買這些人,其中有一部分是權(quán)臣不說,甚至還有皇族存在,再加上偽造圣旨是謀逆大罪,多數(shù)人寧愿一死也不肯牽連家人,因此收買一事,幾乎是天方夜譚。
由此看來,偽造圣旨是困難重重的,并且?guī)缀趺總€困難都是沒有解決的方法的,因此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何古代幾乎沒有聽到偽造圣旨的事情發(fā)生了。
小結(jié)
綜上所述可以考究,圣旨根本就不像影視劇中看到的那么隨便就能夠偽造,甚至可以說一般人想要偽造圣旨是難如登天的。
作為古代皇權(quán)的代表物之一,圣旨擁有與其具有的效力相等的仿造難度。圣旨不僅在制作以及頒發(fā)程序是極其的嚴謹復雜,同時還具有長度精確、材料考究以及顏色多樣等等特點,即便是勉強仿造出來的圣旨也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
再加上其制作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與成本,也因此,如若不是對圣旨有著深刻考究的人,是難以將圣旨仿造出來的。
偽造圣旨更是的困難程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的話,可以說對于古人來說,造假圣旨要比現(xiàn)代人造假鈔票還要難得多。其中的精妙之處又豈是一個“奉”字那么簡單的?因此,除非挾天子以令諸侯,或是大量的權(quán)臣內(nèi)外勾結(jié)、沆瀣一氣,否則的話要想造出假圣旨,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當然了,更不要說造假圣旨一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一旦事情敗露,那么所有參與到此事件中的人自己自然是逃脫不了處死的下場,還很大可能會被株連九族,牽連都自己的家人。因此,偽造圣旨一事,向來是弊大于利的事情。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在歷史是幾乎沒有出現(xiàn)也就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了。
參考資料:《經(jīng)史百家雜鈔》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時期,皇帝就是天子,是天下之主,皇帝的一條命令就決定人的生死,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被賜死的王公大臣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在那些古代官員們領旨之前,卻不會對圣旨的真實性產(chǎn)生絲毫懷疑,難道就沒有可能,圣旨是偽造的嗎?對此,專家進行了解釋:圣旨倒是可以造假,但難就難在第一個字,不信你看看。
圣旨自古時流傳下來,至今已經(jīng)被賦予了4種內(nèi)涵。第一種,就是指皇帝的旨意,《三國志·魏志·張遼傳》中有云: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圣旨, 豨必不敢害故也;第二種,便是諷刺的意味,浩然《艷陽天》第七章:他把馬之悅的每一句話都當圣旨來念;第三種,就是專指孔子的意旨,《文心雕龍·史傳》中寫道:若乃尊賢隱諱,固尼父之圣旨,蓋纖瑕不能玷瑾瑜也。
最后一種便是出自佛教徒的口中,他們所說的“佛諭”,就是他們眼中的圣旨。然而,真正意義上的圣旨,還是出自君王。圣旨是皇權(quán)的象征,如果皇帝想要發(fā)布圣旨,還要根據(jù)接旨官員的官銜大小進行軸柄質(zhì)地的選擇: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等等。
因此,如果造假的人不了解軸柄的質(zhì)地,往往一眼就會被看穿。然而,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只要造假者足夠細心的話還是會觀察得到。除此之外,還有幾處小細節(jié)才是真正避免圣旨造假的手段。第一,圣旨的寬度。歷朝歷代都沒有對圣旨的長度做規(guī)定,畢竟字數(shù)不一樣的話,長度也就不一樣,有時候長5米。有時候才2米,不過寬度都是一定的,都是33厘米左右。
第二,圣旨的材質(zhì)。制造圣旨的材料都是上好蠶絲制作而成的綾錦織品,圖案也都是經(jīng)過精心勾勒的祥云瑞鶴,一般只有宮廷之人才有如此手法,而且材料也是皇宮特供,并無其他渠道可以獲得。再者,圣旨并不是皇帝寫完字再蓋個章就結(jié)束了,其中還有多道工序,需要重重防偽,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負責人,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禍及全家。
第三,圣旨的顏色也很有講究,一般來說,圣旨顏色越豐富,就說明接旨官員的品級越高。根據(jù)明清時期的規(guī)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的圣旨都是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官員的圣旨顏色就比較單一,通常都是純白綾。
最后,也就是最核心所在,圣旨的正面的兩端會印有翻飛的銀色巨龍,就像現(xiàn)在鈔票的防偽標志那樣,只有在一定角度和光線下才能看到。其次,由于圣旨上印滿了祥云圖案,而所有圣旨開頭的第一個字,一定要寫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因此,偽造圣旨不但要搞到材料,還要買通為圣旨擔責的所有官員,還要把極為隱秘的銀龍制造出來,在一個字上又要多加小心,真可謂是難如登天。
電視劇里經(jīng)常會有仿造圣旨的情節(jié),但那些都不是真的。在古代,圣旨就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法律,是最高級別的政治文件,如果連圣旨都能夠偽造的話,那天下豈不是亂套了。所以圣旨還是有自己的一套防偽技術的。
首先,圣旨最關鍵的一個“防偽標志”就是所有人都模仿不來的,那就是皇上的玉璽印,皇上寫完圣旨后都要在末尾蓋一個玉璽印的。皇上的玉璽都是由雕刻界最頂尖的能工巧匠親手雕刻,其中的內(nèi)容、圖案也是十分復雜,一般人是模仿不出來的。而且印泥也是經(jīng)過特制的,圣旨上面的玉璽印是不會褪色的,而且也不會滲透到圣旨背面。
其次,圣旨布料的選取也是十分講究的,都是用上好的蠶絲制成,這種布料只在朝廷中供應。圣旨的布面上會有銀色的騰飛的巨龍,其制作過程也是非常復雜,需要各種各樣的女紅刺繡來完成。圣旨的長度也不僅僅是在電視里面的短短一頁,真正的圣旨最短的也有兩米,宣讀圣旨的時候也是需要三個人配合才能完成。一般人哪有這樣的財力、人力和資源來仿造一份圣旨呢?
而且,圣旨從制作到宣讀的過程需要經(jīng)過很多人來審核,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相關的負責人都會被砍頭。在古代那樣殘酷的法制條件下,怎么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頂風作案,拿自己和家人九族的生命開玩笑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