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丕篡漢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眾所周知,曹丕在其父曹操去世后繼任丞相、魏王,其篡漢之心日顯。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在曹丕暗示之下,其心腹大臣華歆聯(lián)合滿朝文武向漢獻帝劉協(xié)上書,逼迫其退位。由于漢室江山此時早已名存實亡,劉協(xié)為保全皇室血脈,最終主動將皇位禪讓給曹丕。至此,東漢王朝徹底宣告滅亡。
▲華歆及曹丕劇照
曹丕篡漢以后,許多大臣為表忠漢之心,紛紛退出朝堂。那么問題來了,劉備素來以漢室正統(tǒng)自居,在曹丕稱帝之后,他也在同年稱帝并建立蜀漢政權(quán)。這些素來忠于漢室的臣子們,為何不在劉備稱帝后前往蜀漢投效呢?結(jié)合當時情形來看,子淵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漢獻帝劉協(xié)劇照
第一,這些大臣即使忠于漢室,也得為家族考慮。曹操當初在迎回漢獻帝劉協(xié)時,打出的旗號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就讓許多漢室老臣放下警惕之心,紛紛追隨曹操。直到后來曹氏一族野心漸顯,這些人才明白過來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奈何為時已晚,幾十年下來,很多漢室大臣所在的家族已經(jīng)和曹魏政權(quán)牢牢綁在一起。比如荀彧,盡管他本人忠于漢室,但為潁川荀氏家族考慮,他只能犧牲掉自己的信念或者是自己的性命,也無法前往投奔。
▲魏文帝曹丕劇照
第二,蜀漢政權(quán)的正統(tǒng)性遭到一部分人的質(zhì)疑。曹丕雖然是篡漢稱帝,但是好歹舉行了漢獻帝禪位儀式,是從前朝接過法統(tǒng)的。劉備為了獲得正統(tǒng)性,竟然不顧事實公然宣稱漢獻帝已被曹賊殺害,所以在遠離中原的巴蜀地區(qū)另立政權(quán),這其中的動機在一些漢室大臣看來,難免有些不純。從這一角度而言,劉備其實和曹丕都是一丘之貉,誰也不比誰好。
▲三國時期全圖
第三,蜀漢政權(quán)的整體實力偏弱。眾所周知,在荊州一役后,蜀漢不僅失去荊州這等繁榮之地,而且還折損關(guān)羽等一批杰出將領(lǐng)。從實力上來看,蜀漢無疑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弱的一方。正因如此,不少人考慮到這一現(xiàn)實問題之后,難免會生出觀望之心。誰知劉備稱帝還沒過多久,蜀漢就在伐吳過程中損失慘重,蜀國大批精銳部隊和將領(lǐng)也因此傷亡殆盡。面對如此情形,一些持觀望態(tài)度的大臣也就熄滅了投蜀之心。
▲劉備稱帝劇照
第四,則與劉備錯殺雍茂有關(guān),這一舉動幾乎寒了天下人的心。如果說以上原因都只是客觀因素,那么劉備殺掉雍茂就是主觀原因了。據(jù)史料記載,雍茂本在劉備帳下任主薄一職。隨著劉備稱帝之心漸顯,大臣們都爭相勸進,唯獨劉巴及雍茂明確提出反對意見。此事后不久,劉備便借機發(fā)難除掉雍茂?!读懔晗荣t傳》對此評價道:“由是遠人不復至矣?!?/p>
▲三國時期大臣劇照
大意就是,劉備殺掉了阻止自己稱帝的雍茂,此舉讓很多忠于漢室的老臣感到寒心,同時他們也看清了劉備的梟雄面目,從此不再投奔蜀漢。恐怕劉備自己也沒預料到,雍茂這等無足輕重之人卻直接影響了天下民心。從當時情形來看,劉備因此擔心益州勢力抬頭,所以他始終不愿意重用蜀地人才,再加上后來他錯殺雍茂,失了忠臣之心,這才給后來蜀漢政權(quán)人才匱乏的窘境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零陵先賢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5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