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人們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她一生都在追求權力,垂簾聽政,無論是對自己的親人還是臣子,她都不屑一顧,但是有一個女人,從來都沒有進入過后宮當中,慈禧也從來沒有和她正式碰過面,但卻非常的羨慕她的名分,而且在她去世以后,還親自為她送葬。到底是什么樣的女人能夠有如此大的能力呢?她就是咸豐的皇后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
薩克達氏原本是一位參加八旗選秀的女子,本是要進入道光帝的后宮。她來自薩克達氏家族,出身也算是比較顯貴的,而且長相也是非常的美麗,舉止十分端莊,在眾多的秀女當中,薩克達氏可以說非常優(yōu)秀。如此優(yōu)秀的女子,道光帝卻并沒有把她納入自己的后宮,而是把它賜給了皇四子奕詝。為何道光帝會把她賜給皇四子呢?并非道光帝不喜歡她,正是因為十分喜歡,所以才把她賜給了自己的兒子。
道光帝此前一直都為了皇儲的人選而猶豫不決,最終決定冊立皇四子為太子,薩克達氏溫柔賢淑,舉止端莊,將來也必定能夠成為一位好皇后,所以他是愛屋及烏,為了太子的將來做考慮,才會做出這一安排。第二年,奕詝和薩克達氏就舉行了風光的婚禮,兩人感情也非常好,婚后一直恩恩愛愛,可惜薩克達氏福薄,還沒有等到奕詝坐上皇帝之位就去世了,當時她也只有19歲。薩克達氏去世不久,道光帝駕崩,奕詝登基繼承皇位,稱為咸豐帝。薩克達氏雖然未進入后宮,但也被追封為孝德皇后。咸豐登基第二年舉辦選秀,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后來的慈禧)進入后宮。葉赫那拉氏進入后宮時,薩克達氏早已去世,人們對此可能感到十分的不解,既然薩克達氏早已去世,葉赫那拉氏與她也從來都沒見過,怎么會參加她的葬禮呢?其實這需要考慮到三個層面的原因。
第一,名分。葉赫那拉氏對于薩克達氏的名分非常羨慕,畢竟只有薩克達氏才是咸豐帝真正的原配。第二,未入葬。薩克達氏雖然早已去世,但是卻沒有真正的下葬,因為考慮到國庫空虛的問題,咸豐帝的陵寢一直沒有動工,薩克達氏自然也就無法下葬。第三,補辦葬禮。咸豐去世以后,同治登基,葉赫那拉氏自然母憑子貴成為大清皇太后,她下令為咸豐和薩克達氏舉行葬禮,作為咸豐帝的妃子,她理所當然要為咸豐和薩克達氏二人送葬。
慈安太后即東太后,是清代咸豐皇帝之妻。她姓鈕祜祿氏,原是廣西右江道穆?lián)P阿的女兒,咸豐在未做皇帝前就與她結成夫妻。咸豐二年(1852年),鈕祜祿氏被封為貞嬪,又進為貞貴妃,不久立為皇后。她為人悠閑靜淑,舉止端莊,口木訥不善言辭,在眾妃嬪中從不爭寵,很得咸豐皇帝的尊重。1861年11月咸豐死后,她晉封為慈安太后,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
咸豐帝死后不久,慈禧與恭親王奕定計,發(fā)動祺祥政變,處死了肅順等人,奪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僅45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并列一下子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都有種種懷疑與猜測,成為二百多年清宮史上的又一疑案,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在朱壽朋的《光緒朝東華錄》中載有慈安的遺詔,說她在(1881年農(nóng)歷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但是這種因病致死是那樣的快速而又突然,連當時的當事者也大為懷疑。據(jù)《清稗類鈔》載,在慈安初感身體不適時,御醫(yī)薛神速辰為她診脈,認為微疾不須服藥,沒想到當晚就聽說東后上殯,已傳吉祥板(棺木),大為詫異,還以外間論傳。后來噩耗證實,他大戚日:天地間竟有此事,吾尚可在此?是不信慈安是因病致死。另一位當事人左宗棠,當時任軍機大臣,突然聽說慈安得病身亡,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第二種說法是因慈禧與慈安交惡,慈安被迫自殺說。據(jù)《清稗類鈔》另一種記載,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慈禧權欲極重,慈安卻倦怠少聞處事,并不與之爭權,因此倒也相安無事。但到了1881年初,慈禧患血崩劇疾,不能視事,慈安有一段時間獨視朝政,致使慈禧大為不悅,誣以賄賣囑托,干預朝政,語頗激,以致慈安氣憤異常,又木訥不能與之辯,惱恨之下,吞鼻煙壺自盡。
第三種說法是慈禧進藥毒死說。據(jù)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說,垂簾聽政的兩太后一天閑談起咸豐末年舊事,慈安對慈禧說:我有一件事,一直想跟你說。請你看一件東西。慈安從小箱子里取出一張咸豐留下的遺詔給慈禧看。內(nèi)容是他對慈禧其人很不放心,如慈安果然發(fā)覺慈禧有什么不安分守己的事,可以在眾大臣面前宣讀此詔,除掉慈禧。慈安笑道:我們兩姐妹相處久了,處得很好,何必留下它呢?當場把遺詔燒了。慈禧臉都紅了,謝過慈安,怏怏而去。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十一日,慈安在庭院中看金魚休閑,慈禧那邊來了一位太監(jiān),送來一盒點心說:這種點心,西佛爺覺得好吃,不肯獨用,送一點給東佛爺嘗嘗。慈安高高興興地當場嘗了一塊。于是,當天慈安忽然得病,很快就死了。
另外慈禧毒死慈安的原因還有一種說法,見于《清宮瑣聞》。光緒當皇帝后,雖說是東西兩太后同訓朝政,實際點慈安不大管事,在宮中吃齋念經(jīng),一切都是慈禧說了算。于是,慈禧得以為所欲為。當時有名伶楊月樓,被召進宮演戲。慈禧看上了他,經(jīng)常召他進宮,甚至留他在宮中過夜。一天,慈安有事找慈禧,慈禧不在,只見楊月樓睡在慈禧床上。慈安大驚而退。慈禧知道后,特別害怕,馬上讓楊月樓吃下一碗杏酪后出宮。楊回家后就死了。慈安并不打算追究此事,但慈禧一直忐忑不安。一次,朝廷討論表彰某大臣家人節(jié)烈的時候,慈安借這個機會好言好語地規(guī)勸慈禧。慈禧不安,心里更不是滋味。過了幾天,慈禧讓宮婢給慈安送去點心,慈安吃過后便暴卒,連太醫(yī)都來不及叫。作者說,這是當年在宮里的一位宮監(jiān)告訴他的。王無生《述庵秘錄》所記與此說相同,但有小異,同慈禧來往的名伶姓金。慈安發(fā)現(xiàn)他們二人睡在一起,痛責之,于是引起慈禧的殺機。
但是,總的來看,上述說法大多都出自傳聞與野史筆記,究竟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咸豐皇帝沒讓慈禧殉葬的原因:第一,沒忍心,畢竟對慈禧有感情,第二,兒子太小,賜死生母也怕孩子受不了。第三,也是擔心肅順等人大權獨攬,想牽制朝臣。
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不滿《南京條約》的既得利益,幾次要求清政府修約換約,但清政府都未加理睬,英法聯(lián)軍便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一路從廣州打到北京。當時,英法聯(lián)軍從天津登陸,順著運河一路往北京城打過來。咸豐嚇得帶著妃子們就倉皇出逃,遠避熱河,把京城防務都丟給了他最討厭的恭親王奕?。
在熱河期間,咸豐聽聞圓明園被燒,祖宗畫像被踐踏,心急郁悶,加上冬天,熱河條件有不好,不久,咸豐便病倒在床,并且一病不起。眼看不久于人世,他才不得不考慮身后之事。那時,咸豐一共也就兩個皇子。但由于次子夭折,也就只剩下載淳一個皇子,載淳無可爭議地成為下一任皇帝。
可是,載淳才6歲??v觀歷史,子少母壯,禍亂朝綱的事例可是不少。所以當時咸豐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肅順就提議效仿漢武帝立子殺母的舊制。咸豐猶豫不定,不知如何處理此事。
早就不滿慈禧干政的肅順,見咸豐猶豫,幾次進言,希望皇帝能下決心除掉慈禧,以免為國家?guī)淼溁?。盡管肅順再三勸說,但咸豐還是遲遲下不了決心,并且最終也沒有處置慈禧。
二、咸豐留下慈禧的原因分析
1、是和慈禧感情深厚。對于慈禧,咸豐還是很有感情的。畢竟專寵十幾年,再加上慈禧不光陪伴左右,還替他分憂國政這種種的好,都使他下不了手。2、不愿載淳年幼無父母。咸豐自幼喪母,盡管后來得到靜貴妃撫養(yǎng),但他卻一直因失去母親而悲哀,所以他不愿意看到年幼的載淳痛失母愛,因此他狠不下心來殺慈禧。
3、對大臣不放心。當時朝中以肅順為核心,集結在他身邊的朝臣眾多。因此,肅順在朝堂上頗為跋扈。咸豐雖然重視肅順,可臨終之際,卻不會不擔心之際那么小的兒子,如果能駕馭能力強,性情有鋼制冷酷的肅順。試想一下,清朝歷代的權臣如多爾袞、鰲拜等人,皆因權力過大,對皇權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所以他不得不防肅順等人。
4、皇后慈安一向柔弱,不喜朝政,無法箝制肅順。所以思前想后,咸豐終于想出了對策,那就是把輔政大臣增加到8位,讓他們互相箝制;同時為了平衡權力,他又讓慈安和慈禧各持一枚他的印鑒。所有的諭旨,如果沒有這兩枚印鑒蓋章,就等同于廢紙。咸豐為了達到慈禧和肅順互相鉗制的效果,還故意將肅順提議要殺慈禧的話,透露給慈禧聽,以達到慈禧憎恨肅順的效果。
待做完這一切,咸豐認為載淳應該能安坐帝位無憂了。可惜咸豐沒想到,在他去世不久,慈禧便聯(lián)合一向不得他重用的恭親王奕欣發(fā)動政變,誅殺了輔政8大臣,奪取了政權,開始垂簾聽政,從此成為清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
咸豐帝一生之中,擁有三位皇后和諸多嬪妃。三位皇后分別為: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圣顯皇后?薩克達氏,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鈕祜祿氏,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葉赫納喇氏。嬪妃分別為: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端恪皇貴妃佟佳氏,婉貴妃索綽絡氏,玫貴妃徐佳氏,璷妃,吉妃王氏,禧妃察哈喇氏,慶妃張氏,云嬪武佳氏,容嬪伊爾根覺羅氏,璹嬪那拉氏,玉嬪那拉氏,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以上的這些妃子,也只是登記在冊的,在他一生這么多的女人中,哪個是他最愛的那個人之一呢?
最具盛名的就是莊靜皇貴妃,也就是麗妃。民間一直流傳著,咸豐帝最愛的便是這位他他拉氏。他他拉氏比咸豐帝小6歲,生于公元1837年,于咸豐元年入宮候選。莊靜皇貴妃選秀的時候,是和葉赫拉拉氏(也就是后來的慈禧太后)一起入的.宮。兩人一同被選中,他他拉氏后來被封為了麗貴人。
一起入宮,這使得兩個人有了特別的聯(lián)系。在后來我們說到麗妃,也就是莊靜皇貴妃,時常與慈禧太后捆綁在一起。這二人一同入宮,先后晉位,一直平起平坐。看到這兒,大家可能已經(jīng)腦補了一出宮斗大戲了。慈禧太后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想來與她一直平起平坐的麗妃,應該是她后宮的大敵。在現(xiàn)今的電視劇中,以及文學作品中,有許多慈禧太后因為咸豐帝寵愛麗妃,嫉妒成性,而加害麗妃的畫面。
但實際上事實并不是如此,麗妃身體虛弱,常常生病,根本不可能給慈禧太后構成威脅,因此慈禧太后實際上與麗妃關系很好。
咸豐皇帝的后代很少,只有1個女兒和2個兒子,他唯一的女兒就是由莊靜皇貴妃所生。咸豐皇帝的女兒出生的年份是1855年,那時莊靜皇貴妃18歲,她誕下了咸豐皇帝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女兒后令咸豐皇帝很開心,封她為麗妃。
1890年的時候,虛弱的麗妃去世,她的去世給了咸豐帝很大的打擊。她去世后依照祖制,被埋葬于定陵妃園寢,在園中也有其他的妃子,但是她的位置最尊貴,由此可以看出咸豐皇帝對她的喜愛程度。
另一種說法,則是慈安太后才是咸豐帝最愛的女人。咸豐帝去世之前,專門給慈安太后留下后路。因為他知道慈禧太后的心機,生怕慈禧太后憑借兒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慈安太后不利。臨死之前囑咐他,一定要好好保存這一諭旨,在慈禧太后對其有威脅的時候,拿出來??上У氖谴劝蔡笤诖褥蟮募倜嫦拢x擇了相信她,放松了警惕。甚至到最后的時候,還銷毀了那道諭旨。這之后不久慈安太后就不久于人世了,這也使得后世之人,一直猜測慈安太后之死,是慈禧太后的陰謀。
傳聞咸豐帝是一個瘸子,走路都不平穩(wěn)。所以他上位之后,便要求大臣們上朝之后,每日先走。等大臣們都走了之后,他才離開。可是有一次他著急,忘了這么一件事,搶先大臣離開,這個秘密才得以被世人所知。
對于咸豐帝是否是一個昏君,不在那一個時代的人,雖然沒有資格評價。但是只從史料中,可以知道,至少咸豐帝的所作所為的確擔得起昏君之名。面對太平天國起義和英法聯(lián)軍的入侵,咸豐帝軟弱無能,最終和外國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同時沉迷女色,沒有一國之君的姿態(tài)。雖然不知道他是有心無力還是無心也無力,至少他表現(xiàn)的就是一個昏君的姿態(tà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5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