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乾隆最心愛的女兒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清朝自努爾哈赤開始便有與蒙古各部聯(lián)姻的傳統(tǒng),除大量蒙古女子被送到紫禁城外,數(shù)不清的大清公主也被嫁到了蒙古各部。這些有著尊貴出身的金枝玉葉最終還是成了政治利益的犧牲品,幸運者,可得一個如意郎君,不幸者,紅顏薄命,經(jīng)常有之。
在最近播出的《后宮·如懿傳》中,蒙古科爾沁部向大清求婚,要求娶一位大清嫡出的公主,太后女兒恒媞長公主和皇后女兒和敬公主是比較合適的兩個人選,但太后和皇后都不愿將自己女兒遠嫁蒙古,于是乎,太后便與皇后產(chǎn)生了僵局。其實,史料中對這段婚姻有過詳細記載,當然真實的歷史與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當初,皇太極建立大清國,規(guī)定以后皇帝的女兒稱公主,皇后所生之女封固倫公主,皇后養(yǎng)女與妃嬪所生之女封和碩公主,由此奠定了皇帝女兒的稱謂和等級差別。而且,清朝皇帝的女兒只有在即將出嫁的時候才會被賜予等級封號,但乾隆第三女卻與眾不同。
固倫和敬公主生于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出生地點是北京紫禁城的西二所,即后來的重華宮,生母是乾隆原配孝賢皇后。由于乾隆對孝賢皇后情有獨鐘,和敬又是孝賢唯一僅存的女兒,因此,乾隆待這個女兒也是與眾不同的。就在乾隆繼位不久,他便下旨封和敬為固倫公主,而當時的和敬只不過是一個五歲的孩子而已。
在皇后去世之后,皇帝十分悲痛,自己日日思念皇后,還命令全國都要為皇后守孝1年,他對皇后充滿了不舍和愧疚,于是就將自己全部的思念轉(zhuǎn)移到兩人唯一的血脈身上,也就是這位公主。為了祈求自己的女兒一生平安順遂,皇帝親自賞賜了5240件護身符。
滿清的公主遠嫁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幾乎每隔幾年就要和蒙古聯(lián)姻。但是皇帝卻舍不得自己的女兒,于是從小就選定了一個駙馬,還將駙馬接到宮中撫養(yǎng),與公主一起學(xué)習(xí)長大。在這樣的推動之下,公主和駙馬從小就有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在長大之后就順理成章的成婚了。
為了讓女兒出嫁后也能隨時回宮探望,皇帝特地下令在京城為女兒修建公主府,這樣女兒和女婿就可以久居在京城。公主成婚后一直過得十分幸福,駙馬待她極好,兩人還一起生下了5個孩子,乾隆對外孫們也十分疼愛,經(jīng)常賞賜給他們一些珍稀的玩意兒。
固倫和敬公主一直留在京城,陪伴了乾隆61年。乾隆因為她的關(guān)系,對她的丈夫和兒子也非常好,她的丈夫牽扯進叛亂,乾隆赦免了他;她的兒子出生了,乾隆親自賜了一個很長的吉利名字??梢哉f,固倫和敬公主享受了乾隆最好的呵護,是清朝最好命最幸福的公主。
乾隆畢生最愛的就是他的原配妻子富察皇后,雖然后宮妃子眾多,但是他仍然只愛她一個人。不過富察皇后只有一個女兒最后平安長大,那就是固倫和敬公主,也就是乾隆的嫡女,富察皇后從小就對她嚴格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博覽全書,不僅遺傳了富察皇后的美貌還繼承了她的氣度,讓乾隆對這個女兒非常疼愛。
當時乾隆為了在她生日的時候積攢福分,下了圣旨讓專門為國家祈禱的國寺給公主求了5240個護身符,而這個數(shù)量恰好是公主的生日,乾隆知道女兒喜歡讀書,就命人建了一個莊園給她專門讀書使用,還派親衛(wèi)隨時保護公主,更是為了她的安全考慮增加近兩倍的人來隨行,這種待遇是任何公主都沒享受過的,可以看出這位公主在乾隆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后來這個公主到了婚嫁的年齡,乾隆特別舍不得她,所以就一直沒有給她賜婚,還讓她一直住在宮中陪伴自己,為了不讓別人說閑話,還特意建了公主府給她居住,據(jù)歷史記載,這個公主府非常壯觀,后來乾隆還是讓她嫁人了,并且與駙馬生了好幾個孩子。
可能在乾隆看來,任何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女兒,但是沒辦法,女兒大了總是要嫁人的,經(jīng)過他精挑細選后公主終于出嫁了,在公主生下孩子后,乾隆還親自給孩子取了名字,從這里可以看出,乾隆對待公主生的孩子也是非常疼愛的。
固倫和敬公主(1731-1792),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初封今位號;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因乾隆帝不忍愛女遠嫁,破例準其留駐京師,其府邸為清代唯一一個固倫等級的公主府。固倫和敬公主去世后葬于北京東郊,衣冠葬于今公主嶺市附近其領(lǐng)地內(nèi)。
和敬公主生于乾隆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其名字蒙古語為“耐日勒吐賀其楊貴”,母孝賢純皇后。為高宗諸女中最為長壽者。乾隆初年封固倫和敬公主稱號。
和敬公主于乾隆12年三月下嫁色布騰巴勒珠爾,但在乾隆十年十月指婚后就為她準備婚禮,選擇公主府邸。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是乾隆帝不忍愛女遠嫁,破例準其留駐京師,開創(chuàng)遠嫁公主留駐京師先例。她也是居于京師而享受1000俸銀的第一位公主(只有遠嫁蒙古的公主才可領(lǐng)取1000俸銀,留京公主只能領(lǐng)取400俸銀)。
和敬公主府與當時的親王、貝勒府為鄰,也是清代唯一一個固倫等級的公主府,它的另一個特點是體現(xiàn)了中國建筑的生活化、住宅化,特別是院內(nèi)的十字游廊,夏季可以遮陽擋雨,晚上能乘涼,冬季可以擋風擋雪。公主府共建房239間,用銀29880余兩。
《新還珠格格》陳恒飾演 和敬公主
額駙九歲就養(yǎng)育宮中,隨皇子們一起讀書,足見乾隆對他的重視。
乾隆八年封輔國公,為清朝歷史上最年輕的輔國公。
和敬公主與額駙婚后恩愛有加,至少有五個孩子,在乾隆五十四年檔案中有“大格格出聘在乾隆四十年前無案可查,三格格出聘,用銀3500兩,四格格出聘,用銀3000兩,聘格格用銀1300兩”。
至于和敬公主嫡子鄂勒哲依忒木爾額爾克巴拜所獲得的寵愛更是史書少有。清代文人姚元之的《竹葉亭雜記》如此記載,乾隆親自為公主之子命名為鄂勒哲依忒木爾額爾克巴拜,共12字,可以稱之為古代最長的命名,這樣命名的原因是“幼時期其有福有壽,結(jié)實如鐵,而又珍之若寶貝,故以是名之。鄂勒哲依,蒙古語有福之謂也?!罢芤馈倍旨弊x,音近追上聲。忒木爾,有壽也。額爾克,鐵也。巴拜,寶貝也,音讀若罷擺?!?/p>
將寶貝的諧音當做名字,可見乾隆有多么溺愛這個外孫。
乾隆時時憐念和敬公主是孝賢皇后留下的惟一骨血,因此對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也別有一番深情。乾隆十九年(1754年)皇帝從避暑山莊啟鑾,經(jīng)科爾沁蒙古往謁祖陵時,曾以《科爾沁固倫和敬公主額駙達爾漢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侍宴》為題,寫了一首紀景抒情的小詩:
世篤姻盟擬晉秦,宮中收養(yǎng)喜成人。
詩書大義能明要,媯溈叢祥遂降嬪。
此日真堪呼半子,當年欲笑議和親。
同來侍宴承歡處,為憶前弦轉(zhuǎn)鼻辛。
看著24歲的女兒,乾隆不由得又想到了她的已故的生母,心里又是一陣酸楚。
在平定準噶爾戰(zhàn)爭中,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縱容阿睦爾撒納,按律當誅,來保向乾隆請求道:“希望皇上念及孝賢皇后,怎么忍心讓公主守寡?”,于是乾隆帝免去了額駙的死罪。
事見《嘯亭雜錄》:事聞,上以色匿情不奏,欲立正典刑,文端公來保請曰:“愿皇上念孝賢后,莫使公主遭嫠獨之嘆。”上揮淚太息,其死,褫爵。額林沁多爾濟以元裔故,賜死,改命策楞、達爾黨阿由巴里坤速進兵。
前朝之上,他是赫赫君王,可以不動聲色殺伐果決,可以不念親誼鐵面無私,可是在這里,聽到皇后和女兒,他哭的那么傷心失態(tài),這是何等的深情才會如此失控。
和敬公主卒于乾隆五十七年,其遺體葬于北京東郊的東壩鎮(zhèn)附近,與色布騰巴爾珠爾合葬。當時根據(jù)色布騰巴勒珠爾家族政治、經(jīng)濟地位上的需要,將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領(lǐng)地,即今公主陵遺址。按照清朝的慣例,只有皇帝之墓稱陵,而此處之所以稱公主陵,其原因有二:一是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寵愛,又其夫戰(zhàn)功卓著;二是葬于科爾沁領(lǐng)地,距京遙遠,稱“陵”以提高其政治地位。
公主陵位于吉林省公主嶺市北郊5公里的土嶺上。土嶺有九峰,中峰最高,公主陵就坐落在“九鳳朝陽”的中峰腳下。此地原科爾沁左翼中旗,是科爾沁境內(nèi)地勢之冠,所以和敬公主墓建在此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7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