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陳宮和曹操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從古到今,欲想一展抱負(fù)的人才或?qū)⒉粍倨鋽?shù),但是一生壯志難酬的更是大有人在。每一匹千里馬,都希望可以遇到屬于自己的伯樂。縱覽三國時期,謀士居多,但是遇到一位自己屬意的明主卻是難上加難,或許一敗涂地,或許自取滅亡,再或許有幸成就千秋霸業(yè),光宗耀祖。眾覽古今,但凡提到歷朝歷代的謀士,不得不提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司馬懿或荀彧等人,個個堪稱絕世奇才。在眾謀士之中,然有一位謀士卻是未盡其才,卻早早亡故,此人正是陳宮。由于其識人不明,導(dǎo)致早早了卻大好時光。
作者羅貫中曾在《三國演義》中評價陳宮“不管生死,只為救濟(jì)黎民百姓,至死不渝,實乃大丈夫之志。”如此高度的評價,足見陳宮的忠義。但是如此有勇有謀的忠義謀士,在魚龍混雜的三國動亂中,依然未尋得真正的伯樂,作為一位著名的謀士,陳宮看似忠心,其悲慘的命運(yùn)依舊使人感嘆。
本以為曹操可助自己一展抱負(fù),但“呂伯奢事件”使陳宮明白曹操的殘忍與暴虐并不亞于當(dāng)時的丞相董卓,陳宮曾言:“孟德心多,錯殺好人”、“知而故殺,大不義”,且曹操那句“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fù)我”的言語更是印證了其野心勃勃。
呂布雖乃一介勇士,但是對于陳宮而言,反而容易控制。但是陳宮并不知道,呂布之所以未得到其他諸侯以及謀士的跟隨或重用,其一重要的原因便是呂布的剛愎自用。李贄曾言,陳宮有鬼斧神工的謀略與才華,既可以抵擋袁紹以及曹操等人的千萬大軍,亦可以阻擋劉備的“暗度陳倉”,但是呂布卻無福享受其才之謀略。
很多人會說,陳宮欲想拯救黎民百姓,為何不追隨仁義之主劉備,反而投靠有勇無謀的呂布呢?與“狼心之徒”曹操相比,劉備乃當(dāng)今仁主在世,但是劉備的君王之心更是早就有之,看似為了拯救百姓,實則覬覦皇位,與曹操的最終目標(biāo)無異。這點(diǎn)或許睿智的陳宮早已明了。所以即便是在徐州的時候,劉備千方百計的要與呂布聯(lián)合共同抗擊曹操,陳宮還是諫言呂布,與劉備保持安全距離即可,切不可親近,當(dāng)然蜀漢的建立確實驗證了陳宮的所言不假。
三國時期的曹操與劉備,若將其二人比作池中的鯉魚,那么陳宮與呂布等人便是小小蝦米,焉如三國時期的過客。陳宮的一生,看似權(quán)衡利弊,實則相互矛盾。欲救蒼生,卻無法跟隨大眾,選擇雄主,反而固守本分,追隨全無謀略的呂布。然雖說:“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但對于陳宮而言,他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力圖與命運(yùn)相爭,欲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算是守得初心。就像陳宮臨終對曹操所言:“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其無論是膽識或是智略,確實卓越無窮;輔主忠義,更是可敬可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