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秦王嬴政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即嬴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13歲繼承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他把中國推向大統(tǒng)一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是首位完成華夏大統(tǒng)一的鐵腕政治人物,被后世稱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
中國在秦始皇之前有“三皇五帝”,而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時還只是“秦王”。這個稱呼和原來其它各國的“王”沒啥區(qū)別,與嬴政氣吞山河,一統(tǒng)天下的雄偉大志很不相稱。統(tǒng)一六國后,嬴政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要顯示自己的地位、權力、威望都比他們大,“王”的稱呼顯然是不匹配的。
二、秦王嬴政完成的霸業(yè)及其思想抱負
嬴政不想稱“王”,而創(chuàng)立“皇帝”的尊號,這與他的成長經歷、完成統(tǒng)一六國及宏偉思想抱負有極大的關系。
秦滅六國示意圖
嬴政1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子楚(莊襄王)去世,嬴政接替了王位。由于年少又剛剛即位,所以國家大事都由大臣來處理。呂不韋是丞相,又被尊稱為“仲父”,他獨攬大權,野心很大,想依靠秦國的力量吞并天下。
呂不韋不知道的是,嬴政這個13歲的小孩,雖然年紀小,但野心卻絲毫不比他小。當嬴政漸漸長大,呂不韋仍舊把持著朝政,不愿意把大權交還給他,這個時候可以想象嬴政心里是多么的憤怒。他一直在盤算著,怎樣除掉呂不韋這個眼中釘。最終嬴政借嫪毐“起兵謀反”之事,將與嫪毐有密切關系的呂不韋免去了丞相之職,并流放到了河南,最終逼迫呂不韋喝毒酒自殺了。就這樣,嬴政終于徹底清除了呂不韋等人對朝政的影響,開始走上了統(tǒng)一天下的道路。
呂不韋:從一代商賈到一代名相
天下剛剛統(tǒng)一,秦王嬴政就召見大臣們商討建立新王朝的事情。他說,前一段時間,韓王卑躬屈膝,又是獻土地,又是獻玉璽,說要做我的臣子,可是沒過幾天,他就聯(lián)合趙國和魏國來攻打我,所以我最后占領了韓國。后來呢,趙王派李牧來訂立盟約,我按照盟約放了他們的人質,結果呢?他們還是在太原起兵了。魏國、楚國和齊國也一樣,都是說話不算數(shù)的國家。最可氣的是燕國,太子丹竟然派荊軻來刺殺我,真是膽大包天!我照樣滅了他?,F(xiàn)在六國都已經認罪稱臣,天下總算是安定下來了。但是我不想再稱“王”了,因為那些諸侯并不把“王”這個稱號當一回事!這樣我就不能揚名天下、流芳百世了。你們好好商量一下,把名號改成什么比較好呢?
秦王嬴政與大臣們舉行朝會商議
要做到出師有名,這稱號可是大事。問題一提出,大臣們立馬就湊在一起商量了一番。統(tǒng)一思想后對秦王說,從前五帝的領土已經夠遼闊了,諸侯都來朝貢天子,但是總有一些人不服從天子的命令?,F(xiàn)在您率領秦國的大軍消滅了所有的叛逆之臣,在國內設立了郡縣,統(tǒng)一歸中央管轄,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功績,就連五帝也比不上您啊!我們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貴”,所以臣等建議,以“泰皇”作為您的帝號,天子的命令稱為“詔”,天子自稱為“朕”。嬴政說,我覺得五帝的“帝”字可以保留,這樣吧!去掉前面的“泰”字,保留后面的“皇”字,合起來叫做“皇帝”,其他的事情就按照你們說的辦吧。
后來,秦王嬴政又追封子楚為太上皇,自己則自稱為“始皇帝”,他說:“朕為始皇帝,后世按照數(shù)字順序排列,稱為二世、三世直到萬世,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無窮無盡”。?
書同文:統(tǒng)一為小篆和隸書
秦始皇還把十月作為新年的第一個月,十月初一為新年的開始;皇室的主要顏色是黑色,以黑色作為服裝和旌旗的顏色,普通人不得隨意使用;另外,秦始皇主張以嚴刑峻法來管理百姓,認為所有的事情都要依照法律辦理,如果犯罪就要實行殘酷的刑罰。
秦始皇創(chuàng)建皇帝及中央集權制度后,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為國家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前,各國的貨幣都不相同,有鏟子型的,有圓形的。秦始皇三十七年,重新發(fā)行錢幣,把原來的圓形方孔錢推廣到全國使用,廢除原來全國各地相異的貨幣,克服了過去商品流通使用和計算的困難,使貨幣在全國范圍內有更好地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統(tǒng)一貨幣
秦始皇為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大造天神,統(tǒng)一文字,強行教化。使小篆和隸書成為全國通用的字體。這和統(tǒng)一貨幣促進經濟發(fā)展是一樣的,全國寫一樣的字,使得全國各地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對中國文化、政治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秦始皇“車同軌”的思想,直到現(xiàn)在也依然為人們所沿用?!败囃墶笔鞘裁匆馑寄?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之前,車輛的大小不一樣,車道也有寬有窄。統(tǒng)一六國后,秦始皇就規(guī)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多了。
車同軌
三、總結
有了一統(tǒng)天下的霸業(yè)和宏偉的治國方略,唯我獨尊的嬴政怎么會滿足稱“王”呢?他為什么要將“皇”和“帝”合為一體呢?
一方面,嬴政認為過去的“皇、帝、王”等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崇高的地位,所以將“皇”和“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從而創(chuàng)立出“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顯然是希望透過這個尊號來顯示自己不亞于黃帝的地位和威望。
另一方面,“皇”的意思是指大或輝煌,通常是古人對“天庭”的稱謂;“帝”的意思是指“天帝”、“上帝”,是古人想象中宇宙萬物的主宰。嬴政自稱“皇帝”,是為了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即“受命于天”,反映出他并不滿足僅僅是做一個人間的統(tǒng)治者。
秦始皇兵馬俑
“皇帝”的尊號,充分滿足了嬴政唯我獨尊、至高無上的膨脹心理需求,也開創(chuàng)了古今中外自稱“皇帝”的先河。這使得后人十分眼紅,紛紛仿效,歷朝歷代的天子都稱作“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2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