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馬超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不管馬超結局如何,也好歹堪稱蜀漢王朝武將序列第一人。既然有第一人,自然也有第二人,這位武將不是別人,正是劉備的兄弟,叫張飛,字翼德。燕人張飛萬人敵的名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劉備最重要的幫手之一,年輕的時候,就跟著劉備出道,可以說是早期的合伙人,另外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關羽了。
劉備稱帝的時候,張飛還是很幸運的活著,不過當了一個車騎將軍。車騎將軍也是漢代時期的武將高階官職,《文獻通考》曰:“車騎將軍,漢文帝元年,始用薄昭為車騎將軍?!笔菑臐h文帝時期成為固定的高階武將,其地位僅次于大將軍及驃騎將軍。僅從武將官職上面來看,毫無疑問,張飛是要比馬超低,這也是很多朋友都在疑問:張飛很早就跟著劉備,怎么還不如半路投靠的馬超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很難回答,甚至可以說,很好回答,得看看張飛和馬超這兩位大咖到底領了啥職位。
《三國志》記載,馬超拜驃騎將軍的時候,“領涼州牧,進封斄鄉(xiāng)侯”,先不說侯爵了,就說這個涼州牧,當時也就是馬超曾經稱霸的地方,卻被曹操奪走了,并不屬于蜀漢王朝的領土。換句話說,馬超只是有著一個空頭銜而已。張飛就不一樣了,“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xiāng)侯”,司隸校尉這個官職,雖然官秩是比二千石,低于中二千石的九卿,當然更低于列侯和三公,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監(jiān)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jiān)察官。
先不說張飛本身就是車騎將軍,在蜀漢王朝有著執(zhí)掌四夷屯警、京師兵衛(wèi)、征伐背叛、出使宣詔等權勢,當時蜀漢王朝的京師無疑就是成都,張飛執(zhí)掌京師兵衛(wèi),又兼顧監(jiān)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可以說張飛是劉備稱帝后,王朝之中,武將權勢第一人。這才是劉備的對待兄弟的,對待親信的做法。
由此可見,馬超在蜀漢的地位,多半是虛的,張飛卻是實打實地坐了武將權勢榜第一把交椅。
張飛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為大哥劉備建立蜀漢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坐上武將權力榜第一把交椅也是實至名歸。劉備是涿郡出道的,走上政治舞臺,張飛也還是從這個時候,就開始跟著大哥,走南闖北,東征西戰(zhàn),無論是在北海救孔融,還是在徐州丟下邳,被呂布追殺,被曹操逼迫,被袁術阻擊,一路顛沛流離,一路戰(zhàn)戰(zhàn)逃逃,從公元184年,到公元207年,蹉跎半生,也沒啥起色。
直到公元208年,張飛才真正大放異彩,曹操逼近,劉備在長坂坡敗退時,張飛挺身而出,僅率二十騎斷后,打響了“當陽橋之戰(zhàn)”,使得曹操的虎豹騎無人敢逼近,從此一戰(zhàn)成名。接下來,在赤壁之戰(zhàn)中,張飛和東吳的周瑜又一次表現突出,重創(chuàng)曹操大軍,為魏蜀吳三國奠定了基礎。
劉備拿下荊州五郡,又開始西進益州,在西取西川的過程之中,張飛表現得有勇有謀,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zhàn)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守住巴西郡,為劉備進入漢中,奠定北方基礎。
萬萬沒有想到,張飛這位重情重義的漢子,在聽到自己的義兄關羽被東吳殺害的時候,義憤填膺,意欲報仇??上?,不敵自己的情緒太過厲害,在出征東吳之前,因喝酒大醉后,控制不住情緒,鞭打手下,激起兵變,導致被自己的手下斬殺,反投孫吳。
嗚呼哀哉,蜀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名將,就這樣被自己人殺害了,這離劉備稱帝,張飛上任車騎將軍,司隸校尉還才剛剛半年時間。
三國時期,人才薈萃,即使是實力最弱小、人才最匱乏的蜀漢政權,也同樣有不少名將的出現,為了政權的穩(wěn)定,邊境的平安他們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眾所周知,提起蜀漢名將,首推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除了趙云一人之外,其他四人均被劉備封為四方將軍,趙云雖然是雜號將軍,但在正史《三國志》中,五人合并一傳,稱為五虎將毫不為過。
五虎將之外,蜀漢最著名的將領莫過于兩個人:一個是早期的魏延,一個是晚期的姜維,魏延是蜀漢政權出身最低,提拔最快的將領,沒有之一,從劉備的部曲提拔為蜀漢的鎮(zhèn)北將軍,相當于從劉備的隨從小跟班提拔為鎮(zhèn)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這個速度不亞于火箭提拔。
蜀漢五虎將
姜維是另一個被極速提拔的典型例子,從一個降將經過20年時間提拔為蜀漢政權全國軍隊總司令,這又是另一個極端,降將能被重用已經是不容易了,居然被提拔為大將軍,執(zhí)掌國家所有軍隊,這就是非常不容易了,因為信任才是將領被提拔的最優(yōu)先考慮因素,其次才是能力。
魏延與姜維的能力不用懷疑,絕對是三國一流的,蜀漢政權從建立鼎盛時期,光有幾個將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除了五虎將和魏延、姜維之外,蜀漢的名將還有不少,比如下面說到的蜀漢中期的平安三侯和蜀漢晚期的四大名將。
一、平安三侯
1、王平
王平是個傳奇人物,一是他的身份,他是巴西宕渠人,用今天的說法就是土家族人,先是隨著部落首領投靠了曹操,后來又在漢中之戰(zhàn)后投靠了劉備,成為蜀漢將領,王平雖然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但他的才能比那些讀過書的人強多了,比如馬謖。
王平
王平出名就是因為街亭之戰(zhàn),馬謖作為主將,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放棄城池上山扎營,顯然馬謖想以攻為守,但諸葛亮給的命令是據城死守,明顯馬謖違抗了諸葛亮的命令,王平身為副將,一眼就看出了馬謖的錯誤,向馬謖勸諫,可是馬謖一意孤行,最終導致了蜀軍街亭大敗,而王平因為早有準備,率領手下一千多士兵故布疑陣,擋住了張郃的大軍。
千萬不要小看王平在街亭之戰(zhàn)中的功勞,他擋住了張郃南下祁山道的路,也就是守住了諸葛亮從隴西撤退回漢中的路,如果王平也一潰千里,那么張郃順勢南下切斷祁山道,身在隴西的諸葛亮就被張郃切斷了后路,成為甕中之鱉,恐怕到時候諸葛亮能不能活著都是個問題,所以王平的功勞是很大的。
之后王平逐漸得到重用,一直到成為蜀漢鎮(zhèn)北大將軍,成為鎮(zhèn)守蜀漢北境漢中的最高軍事指揮官,而興勢之戰(zhàn)則再次成就了王平的英名,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率軍10萬突然南征蜀漢,鎮(zhèn)守漢中的蜀軍兵員不滿3萬,3萬對10萬是一場力量懸殊戰(zhàn)役,可是王平此役沉著冷靜,據守險要,拒敵于國門之外,大破曹爽10萬大軍。
王平與馬謖
因此,王平是除五虎將和魏延、姜維之外蜀漢的名將,因為王平常年鎮(zhèn)守蜀漢政權北境漢中,因此是蜀漢北方的邊境守護者,平安三侯之一。
2、鄧芝
鄧芝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的后人,也是蜀漢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將領,因為得到劉備的賞識被重用,因為受到諸葛亮信任而被作為出使東吳與東吳議和的使者,在劉備去世后, 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締結了和平協議,并得到了孫權的稱贊。
諸葛亮北伐時期,鄧芝與趙云率領弱勢兵力在箕谷牽制了魏國關中主帥曹真的數萬主力大軍,并與趙云成功地擋住了曹真的進攻,千萬別小看這一戰(zhàn),要知道曹真手下是曹魏關中主力,有數萬大軍,而趙云與鄧芝是一支疑兵,兵力不多,另外曹真如果打敗了鄧芝和趙云,就能順著箕谷打進漢中,這對蜀漢將是滅頂之災,就算是全軍覆沒,鄧芝和趙云也要擋住曹真,否則讓曹真進了漢中,諸葛亮還在隴西,將對魏軍前后包圍,那才是真的災難。
鄧芝
鄧芝在趙云之后常年鎮(zhèn)守江州,鎮(zhèn)守著蜀漢政權東部的邊境,還平定過涪陵國人的叛亂,守護了蜀漢東境,被稱為平安三侯之一。
3、馬忠
三國時期有2個馬忠,這個是蜀漢的馬忠,不是東吳抓住關羽的那個馬忠,蜀漢馬忠是巴西閬中人,也就是今天四川閬中人,也是受到劉備賞識而得以重用,劉備去世后,諸葛亮繼續(xù)用馬忠,并在南征南中的戰(zhàn)役中帶著馬忠。
在平定南中的戰(zhàn)役中,馬忠被任命為牂牁郡太守,在戰(zhàn)役中立下不少功勞,獨自率領一軍打敗叛軍拿下牂牁郡,并且恩威并濟治理當地,諸葛亮北伐時,又覺得馬忠有才能,把馬忠從南中召到漢中,協助處理軍務,馬忠還在汶山郡平定了作亂的羌人部落。
馬忠
由于南中再次發(fā)生叛亂,馬忠再次出任庲降都督,率軍平定南夷及獠人的叛亂,并治理地方,很有功勞,當時蜀漢小有名氣的將領張嶷都是馬忠的手下,馬忠在鎮(zhèn)守南中期間還有過兩次接受朝廷的使命,一次去漢中勸諫蔣琬不要從漢水北伐,另一次是留在成都,代替北上的大將軍費祎處理軍務,可見馬忠是個多面手與不可多得的大將。
由于馬忠常年鎮(zhèn)守南中,也是在任上去世的,他是鎮(zhèn)守南中時間最長的蜀漢將領,負責蜀漢南部邊境的安全,所以也被稱為平安三侯之一。
二、晚期四大名將
1、羅憲
羅憲是荊州襄陽人,蜀地大儒譙周的學生,從太子舍人一直做到巴東太守,鎮(zhèn)守永安,是蜀漢晚期鎮(zhèn)守東部邊境的將領,魏國伐蜀時,永安大亂,人心惶惶,各地騷亂,羅憲斬殺作亂者,穩(wěn)定軍心,一意鎮(zhèn)守永安,各司其職。
蜀漢曾向東吳求援,東吳派出盛曼前來救援,羅憲一眼就看出東吳是打著救援的旗號想占領蜀漢的地盤,因此堅決抵抗東吳,東吳軍隊無法前進一步,之后東吳還不死心,繼續(xù)派出步協、陸抗攻打永安,羅憲堅守六個月不投降,擋住了東吳軍隊的進攻。
羅憲
羅憲在國家傾覆、皇帝投降之際,仍然不忘使命,堅守職責,為蜀漢以及后來的西晉政權保住了永安,讓東吳無法逾越一步,客觀上促進了西晉統(tǒng)一天下的步伐,所以羅憲不失為一代名將。
2、霍弋
霍弋荊州南郡枝江人,他的父親是霍峻,霍峻當年隨劉備進入益州攻打劉璋,被劉備派駐在葭萌城,當劉備率軍攻打劉璋時,霍峻緊守葭萌城一年有余而不失,擋住了張魯及劉璋軍隊的襲擊,為劉備保住了戰(zhàn)爭期間益州唯一的根據地,霍峻去世后劉備親自吊唁并留宿墓上,而霍弋就是霍峻的兒子。
霍弋經諸葛亮的培養(yǎng)逐漸進入蜀漢官場,最終擔任永昌太守,鎮(zhèn)守南中,多次平定南中地區(qū)的局部叛亂,263年,魏國伐蜀,霍弋多次請求率軍救援,但被劉禪拒絕,蜀漢投降后,霍弋因為魏國善待劉禪也歸隊了后來的晉朝,還曾率軍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的叛亂,這里就是今天趙南的中北部地區(qū)。
霍弋
霍弋出生將門,又是蜀漢晚期南中的守護者,也是蜀漢最后的名將之一。
3、張翼
張翼是益州犍為郡武陽縣人,出身名門望族,劉備主政益州后,張翼出任江陽縣縣長,曾經隨同劉備參與漢中之戰(zhàn),在漢水與趙云一起擊敗了曹軍,最終升任蜀郡太守。
張翼后來出任庲降都督,鎮(zhèn)守南中,張翼執(zhí)法嚴格,鐵面無私,導致當時的蠻族頻頻作亂,張翼多次率軍平定叛亂,張翼還跟隨諸葛亮北伐,后來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駐守北部過境。張翼還多次跟隨姜維北伐,有勝有負,但對于北伐,張翼一直持反對意見,同時他也是蜀漢政權少見的參與了劉備、諸葛亮和姜維三人北伐戰(zhàn)爭的將領。
張翼一直活到了蜀漢滅亡的那一天,在鐘會之亂中,被作亂的魏軍所殺,張翼一生參與了蜀漢政權從建立到滅亡的全過程,也算是蜀漢名將了。
廖化
4、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話很多人都聽過,就是這個廖化,算是蜀漢晚期的一大名將,從參與關羽北伐戰(zhàn)爭開始,到夷陵之戰(zhàn),到漢中之戰(zhàn),再到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廖化基本上都有參與,堪稱蜀漢政權的活化石,并且廖化還有不少戰(zhàn)功。
廖化在隨姜維的北伐中,獨自率軍擊敗了魏國南安郡太守游奕,射殺了魏國廣魏郡太守王赟,這是廖化一生最大的戰(zhàn)功。公元263年魏軍伐蜀時,廖化率軍到陰平救援,與姜維合兵,在劍閣擋住了鐘會大軍,但由于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zhàn)死,劉禪投降,廖化最終也投降了,在被魏國遷往洛陽的路上病逝了,廖化是蜀漢最后一位名將,廖化死,蜀漢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2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