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纳讨苤贫鹊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眾所周知,夏、商、周三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先出現(xiàn)的三個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奴隸制社會時期,那么,就是這樣的三個朝代,你知道它們都施行過哪些“奇葩制度”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夏商周時期的7種“奇葩制度”,總有一種,讓你意想不到。
1“酷刑制度”
讀過小說《封神演義》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這么幾個名詞,如“炮烙”、“蠆(chài )盆”、“碎醢(hǎi)、“梟首”、“金瓜擊頂”等等,它們都是商紂王所施行的酷刑的名稱。事實上,施行酷刑的朝代,絕不止商朝一個,夏朝與周朝也同樣如此,而且,所施行的酷刑,也絕不止這么幾種。
我們都知道“五行”這個詞,事實上,除了“五行”之外,還有一個“五刑”呢,所謂“五刑”,就是指極大摧殘人體的五種肉刑(墨、劓、剕、宮、大辟),且先不管這“五刑”到底是什么,單單看“肉刑”的這個“肉”字,我想我們就已經(jīng)要頭皮發(fā)麻了。
2“殉塟制度”
提起“殉塟”,我們都明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們只來說一說“殉塟”的分類。一般說來,“殉塟”可分為兩類,即“物殉”和“人殉”。所謂“物殉”,就是用物品為死者陪葬,而所謂的“人殉”,則是用人去為死者陪葬。
其中的“人殉”,又可分為兩類,即“活殉”和“死殉”,很明顯,“活殉”就是用活人去陪葬,而“死殉”則是把活人殺死之后再去陪葬。如果單單只是“物殉”也就罷了,要知道,“人殉”卻是何等的野蠻!
3“脫履制度”
所謂“履”,就是“鞋子”的意思,“脫履”就是“脫鞋”。在周代,大臣們上殿面君,或者是一個人去另一個人家中拜訪,那都是要先把鞋子脫下的,否則,就有傲慢不敬之意。
我們知道,現(xiàn)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很多人不但住上了“商品房”,而且裝修用的都是上好的地板,如果我們要去別人家里做客,基本上都是要先在門口把我們的鞋子脫掉的;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看起來古人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于是很早就開始為我們樹立榜樣了。
4“閹割制度”
據(jù)《周禮》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創(chuàng)了“內(nèi)廷機構(gòu)”,而在“內(nèi)廷機構(gòu)”當差的那些人,就是宦官,而想要當宦官,大多都是需要閹割凈身的,所以,宦官有時候也就被輕蔑地稱為“閹人”、“閹侍”、“閹豎”等。
5“搶親制度”
夏商周時期,君主獲得妃子的方法之一,那就是“搶親”。我們知道,那時候會時不時地發(fā)生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掠奪對方的人口,而在那些被掠奪的人口中,大部分當然就淪為了奴隸,不過其中那些年輕漂亮的美女們,自然就成為君主的妃子了。
6“侍寢制度”
深宮大院內(nèi)的“侍寢制度”,歷朝歷代都是有的,不過,周朝的“侍寢制度”卻最奇葩。在周朝,不同級別的妃子與君主同眠,那是要講究順序的,這個順序的依據(jù)不是別的,而是月亮的圓缺變化。
我們知道,在上半月,也就是從初一到十五,月亮是逐漸變圓滿的,所以,從初一到十五,侍寢妃子的地位,是由到高的;而下半月,則正好相反。
7“互換人質(zhì)制度”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如果兩個國家要結(jié)盟,那么在操作上往往會有兩種辦法,其一是“聯(lián)姻”,其二就是“互換人質(zhì)”。“聯(lián)姻”自不必多說,至于“互換人質(zhì)”,就是你派一個人質(zhì)來我這里,我派一個人質(zhì)去你那里,而充當人質(zhì)的,大多都是國君的次子或更小的兒子,雖然不是“太子”,但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所以這樣的人質(zhì),才有可能會起到一些作用。
比如,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子楚,就曾經(jīng)在趙國當過人質(zhì),他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呂不韋的,而且,呂不韋為了“投資”子楚,不但傾其所有,甚至把自己的愛妾趙姬,也都送給了子楚,于是,后來民間也就有了“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的傳言了。不過,這些都是后話,這里就不多說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5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