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鳳陽,父母為他取名叫朱重八。
他放過牛、當(dāng)過和尚、討過飯。24歲時開始造反。
歷經(jīng)無數(shù)的磨難和痛苦,他從千軍萬馬中奔馳而出,從尸山血海里站立起來。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yīng)天(南京)宣布即皇帝位,定年號為洪武,國號為明。明朝建立。
同年8月,朱元璋一舉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滅亡。
朱元璋為鞏固政權(quán),幾乎殺光了開國的功臣,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如法律制度、科舉制度、文官制度、特務(wù)制度(錦衣衛(wèi)),大量鏟除腐敗。
同時,繼續(xù)遠(yuǎn)征沙漠鞏固邊疆。1398年,當(dāng)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崩,時年71歲。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朱元璋立長子朱標(biāo)為太子。
洪武25年(1392年),太子朱標(biāo)死,朱元璋遂立自己的孫子、朱標(biāo)次子、15歲的朱允炆為太子。6年后,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
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一登基,就進(jìn)行削藩,駐守北京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苦戰(zhàn)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成為千古之迷。
3、成祖朱棣(1360-1424)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1402年,朱棣經(jīng)過四年的戰(zhàn)爭,打敗自己的侄兒、惠帝朱允炆,奪取了明朝政權(quán),是為明成祖。
朱棣雖然冷酷、殘忍、權(quán)欲熏心,但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編修《永樂大典》、1421年遷都北京、派鄭和六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是在朱棣死后第6年(宣德5年))、縱橫天下鞏固邊疆。
1424年七月,朱棣在第五次北伐蒙古歸來的途中病逝,時年65歲。
4、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朱高熾為明成祖朱棣長子,1404年(永樂2年)被立為太子。
朱高熾身有殘疾(肢體,走路跛)、體態(tài)肥胖、仁慈寬厚,政治比較清明,采取了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
1425年5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崩,時年48歲。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朱瞻基是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休養(yǎng)生息、恢復(fù)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jì)、體恤民情,與仁宗并稱“仁宣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
宣宗死于1435年,時年38歲。
6、英宗朱祁鎮(zhèn)(1427-1464)
年號“正統(tǒng)”,1435年即位,第一次在位15年。
1435年,宣宗長子、年僅9歲的英宗朱祁鎮(zhèn)即位。英宗即位之初,雖有五位顧命大臣輔佐,再加上英宗祖母張?zhí)侍蟮淖嚕灾饾u被宦官王振專權(quán)。正統(tǒng)14年(1449年)8月,蒙古軍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成為人質(zhì),史稱“土木之變”。
1450年,英宗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7、景帝朱祁鈺(1428-1457)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1449年,明英宗被蒙古瓦喇大軍俘虜為人質(zhì)后,宣宗次子、英宗弟弟朱祁鈺被擁立為帝。
即位后,用于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jìn)攻,保住了明朝江山。
朱祁鈺在位時,囚禁了自己的哥哥(被瓦喇釋放的朱祁鎮(zhèn)),廢黜了自己的侄子(朱祁鎮(zhèn)的兒子、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jì)為太子。
景泰4年(1453年),太子朱見濟(jì)去世后,朱祁鈺又打壓“復(fù)儲之議”的大臣們,用棍棒為自己爭取了幾年的平靜生活。
景帝死于1457年,時年30歲。
8、英宗朱祁鎮(zhèn)(1427-1464)
年號“天順”, 1457第二次即位,在位8年。
1450年,被俘的英宗朱祁鎮(zhèn)被瓦喇放回。景帝將其軟禁,朱祁鎮(zhèn)過了七年屈辱的日子。
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趁景帝病危時,朱祁鎮(zhèn)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幫助下發(fā)動“奪門之變”,從朱祁鈺手中奪回了皇帝寶座,改年號“天順”。
英宗再次即位后,錯殺了大明王朝的功臣于謙,消滅了宦官曹吉祥及其侄兒曹欽發(fā)動的叛亂。
這位兩度即位的皇帝,寵信過奸邪小人,打過敗仗,當(dāng)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
但朱祁鎮(zhèn)在去世前,廢除了自朱元璋開始的、后宮為去世皇帝殉葬的制度,給他的人生添加了最為亮麗的一抹色彩。
天順8年(1464年),朱祁鎮(zhèn)崩,時年38歲。
9、憲宗朱見深(1447-1487)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正統(tǒng)14年(1449年),英宗朱祁鎮(zhèn)被俘后,英宗之母孫太后在立朱祁鈺為皇帝的同時,立英宗長子、年僅兩歲的朱見深為太子。
景泰3年(1452年),朱祁鈺廢朱見深太子地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jì)為太子。孫太后指派一位比朱見深大17歲的姓萬的宮女照料他,他們相依為命,一直生活在一起。
18歲的朱見深繼位后,正式立這位萬宮女為妃子,萬貴妃從此橫行后宮二十多年,朱見深對她也是唯唯喏喏。
憲宗好方術(shù),溺于女色,再加上懦弱之極,致使宦官“奸欺國政”,帝國妖邪橫行,昏暗無比。
1487年,被春藥、仙丹毀壞了身體的明憲宗死,時年41歲。
10、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成化年間,萬貴妃橫行后宮,后宮妃嬪宮女無一生子。成化五年(1469年),被朱見深寵幸的一紀(jì)姓宮女偷偷懷孕,在宮女太監(jiān)的保護(hù)下,得以幸存。
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紀(jì)姓宮女產(chǎn)下一男嬰,就是后來的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出生不久,為保全性命,就被迫離開母親,被宮女、太監(jiān)們藏著收養(yǎng)。只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朱見深才得以和皇子相認(rèn)。
朱佑樘在繼位前歷盡了人生艱險,從險被墮胎的嬰孩,到安樂堂中的幼童,幾乎被廢的太子。
1487年朱佑樘繼位后,面對仇恨,他選擇了寬恕。
同時,他“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dāng)?shù)赖木置?,得以改觀,被譽(yù)為“中興之令主”,在他的統(tǒng)領(lǐng)下,大明王朝迎來一個輝煌繁華的盛世。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年僅36歲的朱佑樘,這位從黑暗和邪惡中走出來的一代明君,永遠(yuǎn)離開了這個世界。
朱厚照荒淫過度而亡
11、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朱佑樘去世后,他唯一的兒子朱厚照繼位。
他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
1519年,寧王朱宸濠叛亂,一代忠臣王守仁(王陽明)平定了叛亂。
正德十六年(1521年),荒淫過度的朱厚照死,時年31歲。
12、世宗朱厚熜(1507-1566)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朱厚照沒有兒子,他死后,皇位無子嗣繼位。
正德皇帝去世后的四十余天里,大明王朝的皇位空缺。內(nèi)閣經(jīng)過挑選,決定由興獻(xiàn)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從子、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繼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三日,15歲的朱厚熜從湖北來到京城繼位,他就是明代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第二長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也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聰明,心眼最多的皇帝,自打登基后,無數(shù)人曾使用各種手段,試圖控制或是影響他,卻都未能如愿,大明王朝興旺發(fā)達(dá)前景看好。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嘉靖皇帝在睡夢中被宮女用繩子肋住脖子,差點(diǎn)送命。
可能由于驚嚇過度,心靈受到嚴(yán)重創(chuàng)傷,嘉靖帝從此不在上朝。內(nèi)閣、朝臣之間的爭斗達(dá)到白熱化。
明朝第一大奸臣嚴(yán)嵩粉墨登場,他父子狼狽為奸,排除異己、殘殺忠良、腐敗專權(quán),大明的美好前景蕩然失去。
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許多名垂青史的人物:為驅(qū)除倭寇立下功勞的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明代第一清官海瑞,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等。
1566年,長期服用丹藥的嘉靖皇帝中毒而死,時年60歲。
13、穆宗朱載垕(1537-1572)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嘉靖皇帝共有三個兒子,前二個兒子都沒能等到繼位的那一天,只有第三個兒子朱載垕,終于等到30歲時,父死子承,當(dāng)上了皇帝。
隆慶皇帝是個可憐的人,皇帝也當(dāng)?shù)母C囊,朝中大權(quán)被內(nèi)閣大臣徐階、高拱等先后左右。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循規(guī)蹈矩的穆宗把治理國家的大事全盤交給大臣,盡管他們之間勾心斗角,但國家經(jīng)濟(jì)得到發(fā)展,百姓安居樂業(yè),邊境基本穩(wěn)定。
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隆慶皇帝朱載垕病故,時年36歲。
明代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爭議最大的 萬歷皇帝
14、神宗朱翊鈞(1563-1620)
年號“萬歷”,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朱翊鈞是隆慶皇帝朱載垕的第三子。
他即位時才10歲,政務(wù)由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主持。從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起,大明王朝的幾位“天才”開始了角逐:嚴(yán)嵩、徐階、高拱、張居正。
到隆慶六年(1572年)萬歷皇帝繼位后,明代最有名的大臣張居正開始把持朝政,成了實(shí)際的統(tǒng)治者,他強(qiáng)力推進(jìn)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等改革措施,在他的治理下,大明國庫充裕,邊界安寧,但他本著順我者昌、逆我者死的原則,鏟除異己同樣心狠手辣。
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后,萬歷皇帝正式執(zhí)政,他勤奮敬業(yè)、日夜不息、勵精圖治。但從萬歷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起,一貫勤奮的萬歷皇帝突然怠政,不再上朝,大明帝國進(jìn)入了一個奇怪的狀態(tài)。
朝內(nèi)無休止的爭斗和吵鬧,致明于亡的“黨爭”從萬歷開始,一股股暗流涌動,都欲操縱所有的一切。萬歷在無奈和妥協(xié)中深居宮闈,一生都沒走出京城一步。
萬歷二十年到二十七年,大明兩次派兵支援朝鮮,進(jìn)行了長達(dá)7年的抗倭援朝戰(zhàn)爭,終于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朝鮮。
萬歷年間,恰恰是明代經(jīng)濟(jì)最發(fā)達(dá)的時期,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正是興盛于此。
一個政治紛亂,經(jīng)濟(jì)繁榮,文化燦爛,生機(jī)勃勃的世界,在萬歷年間矛盾而真實(shí)的存在著。
萬歷后期,北方努爾哈赤崛起。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quán),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后,窺視中原。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代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爭議最大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鈞死,時年58歲。
15、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個月。
朱常洛是萬歷皇帝朱翊鈞的長子。
由于他的母親是一位宮女,被萬歷皇帝寵幸后又不被待見,萬歷并不想讓他繼位。
為立太子,萬歷皇帝與朝臣們進(jìn)行了十幾年的斗爭,直到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才被迫立19歲的朱常洛為太子,盡管如此,朱常洛一直生活在擔(dān)驚受怕中。萬歷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朱常洛繼位。
他繼位后僅十天就一病不起,九月初一,登基僅一個月的朱常洛逝世,時年39歲。朱常洛的死因大致是:萬歷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一直想讓萬歷皇帝立她生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
朱常洛繼位后,鄭貴妃一次送給新皇帝八個美女,“是夜,連幸數(shù)人,圣容頓減。”鄭貴妃的貼身太監(jiān)崔文升給皇帝診斷后開了瀉藥,使朱常洛雪上加霜。
有個叫李可灼的趁機(jī)向皇帝進(jìn)獻(xiàn)一種叫“紅丸”的所謂仙丹,朱常洛服用后第二天就氣絕身亡。
朱常洛死后,大明決定1620年的一月至七月為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的八月至十二月為泰昌元年。
16、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朱由校是明光宗長子。他在位時,熱衷于做木匠,被稱為“木匠皇帝”,基本不問朝政。
宦官魏忠賢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愚,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形成閹黨勢力,掌控朝中大權(quán)。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對以楊漣為首的東林黨趕盡殺絕,致使政治腐敗,一片黑暗。
為了達(dá)到永久控制朝政的目的,魏忠賢壞事做絕,甚至熹宗生的三個兒子,也被魏忠賢伙同客氏所害。
這一時期,遼東努爾哈赤乘機(jī)攻占沈陽,對大明造成極大威脅,孫承宗、袁崇煥奮力抗擊。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熹宗朱由校駕崩,時年23歲。
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
17、思宗朱由檢(1610-1644)
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明光宗朱常洛生了七個兒子,但活下來的只有兩個,長子朱由校,五子朱由檢。
熹宗朱由校的三個兒子都被魏忠賢伙同客氏所害,朱由校去世后,其弟朱由檢即位,是為崇禎皇帝。
朱由檢即位后,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鏟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崇禎頗為勤政,節(jié)檢異常,他的勉力振作,使大明似乎曙光再現(xiàn),無奈天災(zāi)人禍,積重難反,清軍入侵、民變四起、朝廷爭斗,大明氣數(shù)已盡。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三月十八日夜,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明朝滅亡。
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建國,定都于沈陽,定國號為清,定年號為崇德。一個新的王朝誕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6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