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秦宗權(quán)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要說率領(lǐng)軍隊大破敵軍、殺敵無數(shù)的勇猛將領(lǐng),中國歷史上自是不少。
但要說起純粹以殺人為樂,還縱容手下以人肉為軍糧的軍隊將領(lǐng),就不能不提唐代的秦宗權(quán)。
早年投靠黃巢
秦宗權(quán)早年不過是一個手下只有不到一萬士兵的小將領(lǐng),當時國內(nèi)時局混亂,各地不安,秦宗權(quán)就趁機占領(lǐng)了蔡州,逼走了剛上任的蔡州節(jié)度使并順勢自己頂上,成了蔡州當?shù)孛逼鋵嵉牡仡^蛇。
雖說是以軍隊將領(lǐng)的身份"發(fā)家致富"并順利地占據(jù)了蔡州,但秦宗權(quán)打仗實在不是什么好手。公元883年,黃巢率領(lǐng)起義軍打到了秦宗權(quán)的地界,自信的秦宗權(quán)主動派兵迎戰(zhàn),卻以零戰(zhàn)術(shù)低戰(zhàn)力被黃巢的起義軍打的落花流水。
不僅如此,秦宗權(quán)見戰(zhàn)況不妙,就主動投降,順利成為黃巢麾下一員。原本以為可以靠著大靠山、繼續(xù)以國難和戰(zhàn)爭為生的秦宗權(quán)萬萬沒有想到,距離自己投降還不到一年,黃巢就戰(zhàn)死在了狼虎谷。
駭人統(tǒng)治
沒了靠山固然悲傷,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沒有了規(guī)制與束縛,秦宗權(quán)看的很開。公元885年,秦宗權(quán)就在自己發(fā)家的地方蔡州正式建立了政權(quán),國號大齊,過上了土皇帝的生活。
秦宗權(quán)的野心當然也不止于此,他以黃巢正統(tǒng)的名義,陸續(xù)召集了黃巢舊部,繼續(xù)向著中原進發(fā)。而作為無人管束且四處征戰(zhàn)的土皇帝,秦宗權(quán)殘暴的一面就在征戰(zhàn)與統(tǒng)治完全暴露了出來。
征戰(zhàn)時,他實行"三光"政策,所到之處何止生靈涂炭,簡直是寸草不生,但是這樣的征戰(zhàn)政策勢必會帶來許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供應(yīng),沒有百姓在后方生產(chǎn)糧食,軍隊就寸步難行??汕刈跈?quán)到底不是一般人,既然沒有糧食,那他就創(chuàng)造糧食。于是他下令殺光當?shù)氐钠矫癜傩?,將他們的肉作為軍糧。
而后,戰(zhàn)場附近的百姓一聽到秦宗權(quán)的名字就會迅速逃跑,生怕自己就成了軍隊的盤中餐。秦宗權(quán)的名字也一度是恐怖的代名詞。
兵敗被處死,全城百姓圍觀
殘暴的政權(quán)注定是無法長久的,更何況秦宗權(quán)的統(tǒng)治之下根本沒有人民和基本的生產(chǎn),難以支撐"國家"的運轉(zhuǎn),他自己也只是以帶兵殺人為樂,并不懂用兵之道。公元888年,當時仍是唐朝軍隊將領(lǐng)的朱全忠圍攻蔡州,不出半年便打敗了秦宗權(quán)的軍隊。
秦宗權(quán)被俘獲并被押解至京都等待處決。這樣的殺人魔頭,唐昭宗當然是立刻下令斬首,全長安城的百姓聞此都紛紛跑出家門慶祝,恨不得近距離圍觀秦宗權(quán)的死亡現(xiàn)場,并在他的尸體上吐口唾沫。
如此殘暴的秦宗權(quán),落得如此凄慘下場,只叫人嘆息:惡有惡報!
臨刑前,秦宗權(quán)仍然是不放棄"生的希望",為自己辯解說自己不是謀逆造反之徒,對朝廷確是一片忠心不過無處投效。就是這樣可笑的辯護,秦宗權(quán)不僅死在了一片歡快的笑聲中,也徹底成了千古笑柄。
黃巢
黃巢(?~884) 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領(lǐng)袖。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yè)。家富于財,善擊劍騎射。唐懿宗咸通(860~873年)未至僖宗乾符(874~879年)初,連歲兇荒,黃河以南尤其嚴重。農(nóng)民起義紛紛爆發(fā)。乾符二年(875)初,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發(fā)動起義,唐未農(nóng)民戰(zhàn)爭爆發(fā)。五月,黃巢與同族兄弟、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募眾數(shù)千響應(yīng)。接著王、黃兩軍會合,協(xié)同作戰(zhàn),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不克,就西向進攻洛陽周圍地區(qū)。唐統(tǒng)治者急調(diào)大軍夾擊。王、黃乃于乾符三年十月間南趨唐州(今河南泌陽)、鄧州(今河南鄧縣),以后又活動于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復沖擊敵人。同年底,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刺史裴偓對王仙芝進行誘降,仙芝動搖,欲受唐官職。黃巢指斥他說:起初我們共立大誓,橫行天下,現(xiàn)在你獨自取官降敵,廣大群眾何所歸宿!因怒擊傷仙芝首。仙芝畏眾怒,不敢受唐命,遂與黃巢分兵作戰(zhàn)。黃巢率軍北上,攻克鄆州(今山東東平北)、沂州等地。以后王、黃雖曾一度臺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
乾符五年,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戰(zhàn)死,尚讓率余部奔毫州(今安徽毫縣)與黃巢所部會合,推黃巢為黃王,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署置官屬。從此,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最高領(lǐng)導人。兩支義軍會合后,勢力又見壯大。黃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后沿黃河南岸西進,“欲窺東都(洛陽)”,唐朝急調(diào)軍隊增援東都。黃巢知攻東都無望,于是引兵南下,渡過長江,東趨下游。在越州(今浙江紹興),遭到鎮(zhèn)海(今江蘇鎮(zhèn)江)節(jié)度使高駢部將張璘、梁纘的阻擊,義軍乃轉(zhuǎn)由浙江南進,開山路七百里,進入福建,攻克福州(今屬福建)。黃巢在福州大力打擊官僚,地主,殺了頑固不化的“處士”周樸。后率大軍沿海岸南進,于六年九月攻占嶺南重鎮(zhèn)廣州。經(jīng)過大約兩個月的休整,黃巢在這年冬又率領(lǐng)大軍北伐,自號“義軍都統(tǒng)”,并發(fā)表文告,宣布即將打入關(guān)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綱紀紊亂,朝臣與宦宮勾結(jié),賄賂公行;還宣布義軍禁令,禁止刺史廣殖財產(chǎn),縣令犯贓者全族處斬。他所指責的都是當時極弊,深得群眾擁護。義軍擁眾數(shù)十萬,從桂州(今廣西桂林)出發(fā),乘大筏沿湘江順流北上,攻克潭川(今湖南長沙),又下江陵(今屬湖北)。本欲乘勝進兵中原,直趨關(guān)中,但至荊門(今屬湖北)為唐將領(lǐng)劉巨客所敗,乃轉(zhuǎn)而東進。于廣明無年(880)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淮南(今江蘇楊州北)節(jié)度使高駢的驍將張璘。七月,自采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東岸)飛渡長江。高驕與唐廷有矛盾,又懾于義軍聲威,雖擁兵十幸萬,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戰(zhàn)。黃巢渡江后門破竹之勢跨越淮河,于十一月占領(lǐng)東都洛陽。進軍途中,義軍“整眾而行,不剽財貨”,沿途群眾紛紛參加義軍,眾達百萬。入洛陽城后,義至勞問冒民,間里晏然。黃巢北攻時,還特意轉(zhuǎn)牒唐朝各鎮(zhèn)兵將:你們各宜守壘,勿犯我兵鋒。我將入東都,到京師向皇帝問罪,與你們無涉。這些話分化了敵人營壘,所以兵行無阻。黃巢在東都并未久留,隨即轉(zhuǎn)旗西指,于年底突破潼關(guān)(今陜西潼關(guān)東北)天險,最后攻下了京師長安。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義軍入城之日,向貧民散發(fā)財物,并由大將軍尚讓向群眾宣布:“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黃巢即位于含元殿,國號大齊,改元金統(tǒng)。原唐朝官員,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罷宮。其中樞主要官員有: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為侍中;原唐官崔理和楊希古并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仆射,兼軍客使(掌管近衛(wèi)軍隊);翰林學士中還有著名詩人皮日休。黃巢在長安執(zhí)行嚴懲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義軍查獲降官張直方夾壁中隱藏的高官顯貴百余人后,全部處死。大齊政權(quán)還沒收富豪的財產(chǎn),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次年,唐軍曾一度攻人長安,義軍暫時撤出,當夜反攻,將唐軍驅(qū)逐出城。
但黃巢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也沒有首先全力殲滅分鎮(zhèn)關(guān)中的唐朝禁軍,大齊政權(quán)也缺乏必要的經(jīng)濟政策,生產(chǎn)、財政均無著落,這樣,敵我力量對比就逐漸發(fā)生了不利于義軍的變化。關(guān)中地主堅壁清野,使大齊政權(quán)陷入嚴重的缺糧困境;中和二年(882)大齊的同州(今陜西大荔)防御使朱溫叛變降敵;沙陀族李克用應(yīng)唐朝的乞援,率勁旅一萬七千人南下;敵方軍力大大增強。這時,黃巢發(fā)現(xiàn)困守關(guān)中已很不利,乃于三年四月東撤,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節(jié)度使秦宗權(quán)戰(zhàn)敗,投降黃巢。六月間,義軍開始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守將趙犨頑抗,義軍久攻不克,朱溫和李克用又先后前來增援趙犨,黃巢遂于四年四月解圍,逾汴而北,又遇到唐徐州節(jié)度使時溥的阻擊,作戰(zhàn)不利,最后退至狼虎谷(今山東萊蕪西南),于六月十七日兵敗自殺(一作為甥林言所殺)。歷時九年余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至此結(jié)束。不久后,唐王朝即告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補充詩集: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關(guān)于黃巢的兩個傳說
正月十五掛紅燈的傳說
唐朝末期,黃巢帶領(lǐng)起義軍北上,攻打渾城。圍城三天攻不下來,黃巢氣壞了,指著城樓大罵,揚言攻破城池,定殺個雞犬不留。
這時,已經(jīng)快過年了,下了一場大雪,天氣很冷,士兵大多還沒有換上冬服,黃巢知道硬攻要受損失,只好先把隊伍拉到山里,等過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過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湯圓,歡慶上元佳節(jié)。黃巢想,兵書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蔽液尾怀巳藗冞^節(jié)的時候,進城摸摸敵軍的虛實,再定攻城之策。想到這里,他馬上召集眾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義軍交給師弟,自己挑上湯圓挑子出了大營,直向渾城走去。
黃巢進了城門,一直奔西街。走不多遠,見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劃劃地看什么。剛好,這時對面來了個賣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襖棉褲,手里不住地敲著梆子。黃巢上前施禮說:“請問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黃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邊,低聲說:“前兩天黃巢帶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過幾天還要來的。官家貼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糧,唉!要打大仗了?!?br>
兩個人正說話,忽聽一陣馬蹄響,黃巢抬頭一看,一隊人馬飛馳而來,當兵的邊跑邊嚷道:“眾家百姓聽著,黃巢進城了,現(xiàn)已四門緊閉,跑不了啦,有發(fā)現(xiàn)賣湯圓的馬上報告。知情不報者誅滅九族!”
黃巢知道軍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東跑,急急忙忙地鉆進一個巷子里。進了一家院子,隱在門后。等馬隊過去,這才出來往北跑。沒跑多遠,又聽見馬蹄響,知道馬隊又回來了,他一轉(zhuǎn)身鉆進一個小院。
黃巢插上門正要進屋,見一個老人從屋里走出來,正是十字街頭跟自己說話的那個老人,急忙走過去說;?!袄先思倚行泻?,把我藏起來吧?!崩先艘娏它S巢先是一愣,接著點點頭答應(yīng)了。
這時,街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接著有人打門。老頭著急了,話都顧不得說,急忙把黃巢領(lǐng)到后院,來到醋缸跟前,掀開缸蓋讓他鉆進去,說:“客官,先委屈一下吧!”老人拿把掃帚剛要掃地,大門撞開了,十幾個官兵闖進來,把老頭圍住。官兵頭目說:“大白天,為啥插門?”老人說:“我怕小偷進來偷東西。”頭目追問:“有個大漢,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說:“我家大門插著,沒人進來!”一頭目罵道:“胡說!他明明鉆到這兒來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說:“官爺,你不信,就請搜吧?!?。頭目下令去搜查,十幾個官兵馬上進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陣亂響,東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兩口,醋流滿了院子,幸虧他們沒接著翻。
官兵走了,黃巢從缸里爬出來,見滿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淚。他忙走過去安慰說:“老人家不要哭了,過兩天我賠你幾口就是了?!?br>
老人站起來說:“客官,你快走吧,他們前邊去了,找不到人還會回來的?!?br>
黃巢問:“老人家,現(xiàn)在天還不黑,到處都是官兵,我從哪里出城呢?”
老人說:“你出了這條巷子,鉆進對面院子,從后面出去便是天齊廟,你先在廟里藏著。天黑后,順著城墻往南走,走出兩丈多地有個豁口,你就從那兒出去吧。”黃巢見老人厚道誠實,便進一步打聽說:“老人家,這座城有何妙處,黃巢十萬大軍攻了三天競攻不破?”老人說:“客官有所不知,這城建在始皇時期,城墻又高又厚,上有滾木,兩廂藏有弓箭手。”黃巢問:“那就沒法了嗎?”
老人說:“要打城,不能從城門進,得從天齊廟的豁口進?!秉S巢聽了很高興,轉(zhuǎn)身要走,又回過身來問:“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誰嗎?”老人猶豫了一下,說:“你是黃大將軍?!秉S巢說:“唐兵罵我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你不怕我嗎?”老人說:“那是官家說的,官家能有好話嗎?我們窮百姓正盼著你來呢?!秉S巢聽了很感動,想不到老百姓對自己這么敬重,就說:“老人家,你家有紅紙嗎?”老人說:“現(xiàn)成的沒有,店鋪里能買到的。”黃巢說:“你買幾張紅紙,扎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檐上?!?br>
黃巢走后,老人把消息傳給鄰居,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全城窮百姓都知道了,家家買紅紙扎燈籠。
黃巢回到大營,馬上召集將士商量,到了夏歷正月十五晚上,帶著五千精兵,摸過護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聲號炮,內(nèi)外夾攻,很快攻破城門,起義軍進城了!
這時,窮人家門口都掛起了紅燈,全城燈火通明。凡是掛河讜紅的的大門,起義軍一律不入;不掛紅燈的,起義軍沖進去抓贓官老財,只一宿就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殺光了。第二天,黃巢開倉分糧,還派人給那位老人送去二百兩銀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
端午“插艾草”的來歷
端午節(jié)本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至唐黃巾起義時,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qū),時值端午。當?shù)毓賳T于是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qū)某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婦人一人帶二小孩逃難,背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已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后頭。走不多遠,遇一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后甚為感動,道:“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言罷竟忽不見。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jié)。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y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并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謀士小施一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持,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于是將此傳統(tǒng)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jié)“插艾草”的風俗。
陸河人為客家人,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
黃巢簡介
黃巢(?~884) 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領(lǐng)袖。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yè)。家富于財,善擊劍騎射。
黃巢生平
起義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于騎射,粗通筆墨[1],進士不第,曾組織鹽幫,與朝廷緝查私鹽進行過多次武裝沖突。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起兵。黃巢在冤句(今山東菏澤市西南)與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起兵,響應(yīng)王仙芝。
黃巢軍最初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不克;轉(zhuǎn)攻山東、河南等地,攻占陽翟(今河南禹縣)、郟城(今河南郟縣)等八縣;進逼汝州(治今河南臨汝)。
乾符三年九月,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勛,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王鐐是宰相王鐸堂弟,王鐐為王仙芝寫信給蘄州刺史裴偓,表示愿意接受“招安”。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愿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jiān)察御史之職,黃巢堅決反對,大罵仙芝“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眾何所歸乎?”[2]隨后以杖擊傷仙芝頭部,頭破血流,其眾喧嘩不已。招安不成,蘄州刺史裴偓逃奔鄂州,不久兩軍分裂,三千余人從仙芝,仙芝乃大掠蘄州,黃巢引兵二千北上。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今山東鄆城),殺節(jié)度使薛崇。三月,又破沂州。
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方),不久又分兵,仙芝轉(zhuǎn)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jiān)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貪功,妄報戰(zhàn)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仙芝大怒,降敵之事再次未遂。朝廷以宋威“殺尚君長非是”,鎮(zhèn)壓“無功”,解除其兵權(quán),擢升曾元裕為招討使,又調(diào)西川節(jié)度使高駢任荊南節(jié)度使。
乾符五年初,張仙芝軍攻破荊南(今湖北江陵)羅城,由于沙陀兵援軍到達,焚掠江陵而去,轉(zhuǎn)至申州。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兵敗被曾元裕部斬殺,余部奔亳州(治今安徽亳縣)投靠黃巢,推黃巢為黃王,自稱“沖天大將軍”,轉(zhuǎn)戰(zhàn)黃淮流域,又進軍長江下游一帶。
轉(zhuǎn)戰(zhàn)江南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黃巢軍進攻汴(今河南開封)、宋(治今河南商丘)二州,為東南面行營招討使張自勉所阻,轉(zhuǎn)攻衛(wèi)南(今河南滑縣東北)、葉(河南葉縣)、陽翟(河南禹縣)等地,朝廷征調(diào)義成兵三千人守衛(wèi)東都附近的伊闕(今河南洛陽南)、武牢等地,河南一時勢壯。黃巢率軍渡江南下,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yīng),攻下饒、信等州。同年十二月,進入福州(今屬福建),轉(zhuǎn)入廣東。
乾符六年(879年)九月,攻克廣州,俘唐嶺南東道節(jié)度使李迢。又分兵西取桂州(廣西桂林),控制嶺南,自稱“義軍都統(tǒng)”,并發(fā)布檄文,斥責朝廷“宦豎柄朝,垢蠹紀綱,指諸臣與中人賂遺交構(gòu)狀,銓貢失才”。廣州是唐朝最大的對外貿(mào)易港口和重要的財賦供應(yīng)地之一,黃巢軍在廣州大肆濫殺無辜,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被殺者有二十余萬。
北伐
由于嶺表氣候濕熱,黃巢軍多患瘴疫死者,諸將“勸請北歸,以圖大利”,農(nóng)民軍士氣低落,黃巢乃決意北還。是年自桂州編木筏,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北向襄陽。唐廷得知黃巢將北上,遣宰相王鐸為南面行營招討都統(tǒng),屯兵江陵,又任命李系為行營副都統(tǒng)兼湖南觀察使,統(tǒng)兵十萬屯駐潭州(今湖南長沙),“以塞嶺北之路,拒黃巢”。此時農(nóng)民軍連下永州(今湖南零陵)和衡州(今湖南衡陽),抵潭州城下,李系驚恐,緊閉城門。黃巢揮兵力戰(zhàn),一日而下潭州,唐軍十萬人血染湘江。
尚讓乘勝追擊,以五十萬軍進逼江陵,王鐸奔襄陽(今屬湖北襄樊),黃巢兵不血刃占據(jù)江陵,北趨襄陽。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于荊門(今湖北荊門),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余眾渡江東走,這時劉巨容以“朝廷無信”停止攻勢,曹全晸正要渡長江時,朝廷命泰寧都將段彥謨代曹全晸為招討使,全晸攻勢亦止,段彥謨殺宋浩及其二子。詔任命段彥謨?yōu)槔手荽淌?。黃巢轉(zhuǎn)掠江西,饒(治今江西波陽)、信、池(治今安徽貴池)、宣等十五州。
廣明元年(880年)三月,高駢派驍將張璘渡江南下,狙擊黃巢,黃巢退守饒州(治今江西波陽)。張璘乘勝進軍,五月,黃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饒)。春夏之際,嶺南大疫,黃巢軍兵力損失慘重,“死者十三四”,張璘窮追不舍,黃巢佯降,又賄張璘大量黃金,懇求他手下留情,高駢上奏朝廷,聲稱黃巢軍“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
宰相盧攜以朝廷名義,遣散了諸道唐兵。黃巢得知唐諸道兵已北渡淮河,立即與高駢絕交,五月又北上,乘勝攻占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張璘于信州戰(zhàn)死,六月,相繼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貴池)、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和宣州等地,七月強渡長江,兵勢甚盛。
廣明元年(880年)八月,黃巢軍擊敗曹全晟,渡過淮河,淮北相繼告急。高駢懾于其威勢,坐守揚州(今江蘇揚州),保存實力。各州縣望風而降,十月,黃巢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入穎州(治今河南阜陽)、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徐州(治江今蘇徐州)、兗州(治今山東兗州)。十一月,黃巢至汝州,十七日攻下東都洛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迎接;十多天后從洛陽揮兵西進,僅激戰(zhàn)六日,十二月初三,攻下潼關(guān)(今陜西潼關(guān)東北),初四攻下華州(治今陜西華縣),后抵霸上。初五(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帶隨從宦官田令孜等倉皇逃奔四川成都,田令孜恐僖宗見責,獨歸咎盧攜,貶盧攜為太子賓客。盧攜仰藥死。
稱帝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軍進入長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群眾達百萬軍,入城后,軍紀嚴明,閭里晏然,曉諭市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毕蜇毭裆l(fā)財物,百姓列席歡迎。廣明元年十一月(881年1月16日),即位于含元殿,建立了大齊政權(quán),年號金統(tǒng)。
原朝官員,四品以下留用,余者罷之,以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為侍中,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仆射,皮日休為翰林學士。不久,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唐室官員惶惶不可終日,《秦婦吟》言:“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又沒收富家財產(chǎn),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次年,唐軍曾一度攻入長安,齊軍暫時撤出,駐軍霸上,唐軍入城后燒殺擄掠,不得民心,齊軍當夜反攻,將唐軍驅(qū)逐出城[3]。這一次黃巢恨城民協(xié)助官軍,于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黃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讓唐軍有喘息機會,黃巢說到底只是一般流寇氣息,軍隊所過之地,只顧著吃糧,極少建設(shè),百姓凈盡、赤地千里。
敗亡
中和二年(882年),四川的唐僖宗反攻,九月,齊軍將領(lǐng)朱溫在同州(今陜西大荔)與王重榮交戰(zhàn)中,投降唐軍,被任命為右金吾大將軍,賜名全忠。沙陀族李克用又率援軍助唐,率兵一萬余人南下,齊軍大將趙璋戰(zhàn)死,華州、蘭田相繼失守。黃巢于中和三年四月撤出長安,逃入商山,沿途拋棄黃金珠寶,唐軍爭寶竟不急追。后以齊將孟楷為先鋒,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軍守將秦宗權(quán)戰(zhàn)敗投降,六月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遭遇刺史趙犨頑強抵抗,大小數(shù)百戰(zhàn),始終未能攻拔其城。齊將孟楷挺進河南途中,中俘犧牲。
黃巢聞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隊屯于溵水,“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為了應(yīng)付全軍糧食,黃巢以人肉為糧糗,數(shù)百巨錘,同時開工,成為供應(yīng)軍糧的人肉作坊,無論男女老幼,悉數(shù)納入巨舂,稱之為“搗磨寨”。[4][5][6]黃巢圍陳州幾三百日,啖食數(shù)十萬人。唐軍在陳州附近的西華(今天河南境內(nèi))大敗黃思鄴,齊軍退軍故陽里(今淮陽北部)。陳州之圍遂解。黃巢引兵向汴州行進,尚讓以五千精銳直逼大梁(今河南開封)。
中和四年(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齊軍于太康、汴河、王滿渡。黃巢只好轉(zhuǎn)戰(zhàn)山東。中和四年(884年)三月,朱溫大敗黃巢于王滿渡(今河南中牟北),黃巢的手下李讜、葛從周、楊能、霍存、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等投降朱溫;而黃巢殘部向東北逃亡,又遇李克用于封丘(今河南封丘),時遭大雨,黃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兗州,“克用軍晝夜馳,糧盡不能得巢,乃還?!盵7]。六月十五日,武寧節(jié)度使時溥派李師悅率兵萬人,與降將尚讓緊追其后。
是年六月十七日(7月13日),黃巢在狼虎谷(今山東萊蕪)為部下林言所殺[8][9](一說自殺[10],也有黃巢最后出家的說法[11])。清代學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黃巢死于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冢,俗稱黃巢墓。”
尾聲
黃巢殘暴毒虐,觀念狹隘,嗜好濫殺無辜,攻克長安之后不思進取,未消滅分鎮(zhèn)關(guān)中的唐朝禁軍,又缺乏經(jīng)濟政策,最后被唐軍擊敗。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號“浪蕩軍”。昭宗天復初年,進攻湖南時,為湘陰土豪鄧進思所伏殺。至此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結(jié)束。
唐僖宗中和四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武甯節(jié)度使時溥獻上黃巢首級,另有黃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問“汝曹皆勛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賊兇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于何地乎!”[12]上不復問,皆戮之于市。臨刑前,執(zhí)法人員可憐這些婦女,讓她們喝醉后再執(zhí)刑,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獨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從容就死。黃巢亂后,唐朝又勉強維持了二十三年的國祚。
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篡唐,建國號為梁。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論及:“……黃巢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這為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流寇發(fā)現(xiàn)唐帝國中有無數(shù)的罅隙可供他自由來區(qū)。各處地方官員只顧本區(qū)的安全,從未構(gòu)成一種有效的戰(zhàn)略將他網(wǎng)羅?!?/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6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