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硭纬瘹q幣,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方宿敵遼國出動大軍洶涌南下,攻入宋朝境內(nèi),攻州打縣勢如破竹,北宋邊防軍無法抵擋,告急文書像雪片一般飛到宋真宗的龍書案上。這也是自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的“雍熙北伐”之后,宋遼之間爆發(fā)的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事。
當時北宋皇帝是宋真宗。公元986年,他的父親宋太宗趙光義出動傾國之兵進攻遼國,企圖實現(xiàn)一舉收復(fù)幽云十六州的宏圖大業(yè)。誰知道宋軍先勝后敗,遭到遼國的殊死反擊,最終傷亡慘重大敗而還。宋太宗御駕親征,險些被遼軍活捉,腿上中了兩箭,連夜乘坐老百姓的驢車狼狽逃回。當時的宋真宗已經(jīng)18歲,親眼目睹了父親失敗的慘狀,給他留下刻骨銘心的陰影。
如今遼國大軍大舉入侵,毫無軍事經(jīng)驗的宋真宗嚇得膽戰(zhàn)心寒,束手無策。幸虧他有一個有膽有識的丞相寇準,在寇準的大力促成下,宋真宗硬著頭皮渡過黃河來到前沿陣地澶州城。雙方在澶州城下打成僵持對峙局面,最終膽怯心虛的宋真宗選擇了息事寧人的保守策略,雙方達成妥協(xié),宋朝每年獻給遼國十萬兩白銀、20萬匹絹作為“歲幣”,換取遼國退兵。
此后,宋朝老老實實每年向遼國進貢歲幣,一直持續(xù)不敢間斷。到了宋仁宗在位期間的1042年,局面突然有了變化。位于西北的西夏國悄然崛起,在一代梟雄李元昊的統(tǒng)領(lǐng)下,西夏多次與宋朝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遺憾的是,堂堂天朝大國宋朝,在面對西夏的戰(zhàn)事中,再次遭遇重挫,來了個定川寨之戰(zhàn)、好水川之戰(zhàn)、三川口之戰(zhàn)三連敗,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遼國的遼興宗非常精明,他注意到了宋朝當時處境困難,于是趁火打劫,也來分一杯羹。他派遣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xué)士劉六符出使北宋,明目張膽進行訛詐。遼國人盛氣凌人地提出,宋朝領(lǐng)土中的關(guān)南十個縣,本來是遼國的屬地,應(yīng)當歸還遼國。宋太宗當年發(fā)起雍熙北伐,給遼國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宋朝應(yīng)該予以賠償,等等諸如此類一大堆苛刻條件。
雖然遼國趁火打劫的用心昭然若揭,但他們選擇的時機非常精準,北宋確實無法同時與西夏和遼國兩線作戰(zhàn)。因此面對遼國的訛詐,宋朝不敢斷然拒絕,只能討價還價,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經(jīng)過一番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雙方最終約定,宋朝把歲幣金額從每年十萬兩銀子增加到三十萬兩銀子。作為交換,遼國也應(yīng)該表示誠意,協(xié)助北宋壓服西夏,讓西夏停止侵擾宋朝并向宋朝稱臣。
西夏當時是個新興小國,實力比遼國弱的多,而且屬于遼國的藩屬國和“小弟”。遼興宗在豐厚歲幣誘惑下,也滿口答應(yīng)了宋朝條件。此后,遼興宗派使者傳檄西夏,要求他們停止侵宋,并且對宋朝稱臣。
西夏國主李元昊,一看遼國人見利忘義,為了每年多得幾十萬兩銀子居然不惜出賣盟國,非常憤怒,斷然拒絕遼國的要求。遼興宗大怒,立即出兵討伐西夏,雙方在1044年、1045年、1049年三次爆發(fā)大戰(zhàn)。彪悍勇猛的西夏騎兵以小打大,三次全部獲勝、在河曲之戰(zhàn)中,遼國遭遇重大損失,吃了大虧,士兵傷亡將近十萬,元氣大傷,遼興宗只帶著十余個衛(wèi)士僥幸逃脫。
如此來看,宋朝向遼國交納的歲幣從十萬漲到三十萬,還是一次明智之舉。宋朝的兩大強敵遼國和西夏,從盟友翻臉成仇,大打出手,宋朝從此無須擔心受到遼國西夏的兩面夾攻。宋朝的百年宿敵遼國,在對西夏戰(zhàn)事中損兵折將,軍事實力大為受損,從此再不敢輕易挑戰(zhàn)宋朝。宋朝這次增加歲幣之舉,簡直太值了。
參考資料:《宋史》《西夏書事》《遼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7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如果是八阿哥登基,清朝會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