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么退位一年就死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705年(武則天神龍元年),對于武則天來說,是災難性的。在女皇位置上坐了近15年的武則天,突然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為了永葆青春,武則天從張易之、張昌宗等小鮮肉身上吸引青春營養(yǎng)。因為有了武則天的恩寵,張氏兄弟一時權傾朝野,就連武氏家族的武承嗣、武三思等都爭著追捧二張,甚至為他們執(zhí)鞭牽馬。
由于武則天已進入暮年,精力大不如前,所以許多朝政之事,她都委于二張,讓二張成為自己的耳目與代言人。都說“小人得勢但猖狂”,二張兄弟也不例外,插手朝政,陷害忠良。
二張不僅害死宰相魏元忠,就連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因與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潤一起議論二張,也被構陷處死。更有甚者,二張不僅跟大臣結怨,還阻撓武則天還政李唐、傳位太子,從而引發(fā)武則天母子、君臣關系空前緊張起來。
俗話說,“月盈則虧,物極必反”,二張終于作到了頭,引起公憤。當時的武則天已是82歲的老人,且疾病纏身,再無當年的機敏與果敢。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在迎仙宮臥床不起,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一眾大臣交結禁軍統(tǒng)領李多祚,佯稱二張謀反,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隨即包圍武則天居住的迎仙宮集仙殿,逼她退位。
此時的武則天,身邊早已沒有得心應手之人,一個孤寂的老婦人只有“束手就范”,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李顯復位后,上武則天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隨后,武則天被徙居上陽宮(洛陽紫微城之西,亦稱“西宮”)。
一個人能否生存下去,除了有個健康的身體作保障外,還得要有精神動力作支撐。強勢了一輩的武則天,突然從云端跌入谷底,她受到的打擊是致命的。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晚年的武則天“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其衰老”。但是,等她退位遷入上陽宮后,卻不再梳妝打扮,整個人變得面容憔悴、精神萎糜。
專家們認為,人的身體與精神是有習慣性“記憶”的,就如戒煙與戒酒,斷得太突然,就會適得其反。武則天晚年的表現(xiàn),也正合此義。曾經(jīng)的權力沒了,曾經(jīng)的小鮮肉沒了,沒有了青春美少年的貼身陪伴,武則天的身體跨得飛快。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哀。再見兒子李顯時,武則天已徹底變成了一個孤苦無依的普通婦人。武則天對李顯哭泣道:“我從房陵把你接回神都,固然是要把天下托付于你,而五賊(指參與神龍政變的五王)卻貪求事功,把我驚動到這里。”李顯聽后,悲泣不已,跪地“拜謝死罪”。
“太后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衰老。及在上陽宮不復櫛頮,形容嬴悴。上入見,大驚。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來,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賊貪功,驚我至此?!鄙媳蛔詣?,伏地拜謝死罪(《資治通鑒考異·卷十二》。)”
人的精神一跨,就離死不元了。果然,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被逼退位10個多月后,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8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