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唐代上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直以來,“武官騎馬,文官坐轎”是古代官員的上朝時標配,在我們的認知中,以為古人上朝時的方式都是這樣的。但事實上,“武官騎馬,文官坐轎”是在南宋以后才出現(xiàn)的,在這之前的北宋乃至唐朝,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上朝時都普遍喜歡騎馬。尤其是在民風開放、崇尚陽剛氣質(zhì)的唐朝,從皇帝到宰相再到文人學士,幾乎人人都以騎馬為樂趣,不管是上朝還是日常生活,能騎馬時大家還是更愿意騎馬。
在歷史上的大唐,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如果坐人力抬杠的交通工具出門,路上遇到同僚朋友,人家八成會以為是您身體不舒服。如果是一個正常人,乘坐轎子出門的話,一定會引起別人的嘲笑。因此作為一個年齡適中、身體健康良好的唐朝人,“騎馬出行”才是您的日常選擇。
南北朝以前,養(yǎng)馬、騎馬的傳統(tǒng)并不盛行,騎馬也算不上什么上流社會所推崇的活動,當時的貴族出行還是以坐車為主。南北朝之后,民族融合加強,進入了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少數(shù)民族彪悍的民風傳入了中原,同時傳入的也有馬匹的種類,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雜交改良的馬匹。到了唐朝,從西北地區(qū)引入的身材高大、脖頸纖細、四肢修長的“突厥馬”尤為被貴族所青睞,成為了中上層階級日常出行的首選。后隨著馬鐙的發(fā)明,使“騎馬”這一活動方式的舒適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到了唐朝后,騎馬的風氣便盛行了起來。
那么,唐朝人騎馬的風氣盛行到了什么程度呢?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例,人生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各種寶馬。在他的各種收藏品中,突厥馬占了很大的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駿”中,就有四匹是突厥馬。在他的帶動下,養(yǎng)馬自然成為了唐朝人的愛好,因此也就帶動了唐朝人騎馬風氣的盛行。
昭陵六駿
在最隆重的國家大典如祭祀上天,按照唐朝禮制,皇帝要乘坐最豪華最高級的馬車。但是,到了玄宗時期,當唐玄宗在參加儀式的路上勉強坐了一回馬車之后,給玄宗的感覺是,骨頭都快要散架了,最后實在受不了了,回來的路上,便騎著御馬回來了。從此以后,皇帝出行時,各式各樣的豪華馬車只是作為擺設(shè)跟在出行的隊伍里晃悠。
在統(tǒng)治者的提倡下,唐朝騎馬出行便成了主流。既然皇帝帶頭這么干了,那人們還有啥好擔憂的。于是,上到皇帝王公,下到農(nóng)民奴婢,均選擇騎馬出行,就連嬌滴滴的小姑娘們縱馬在田野里騎馬的場景都很常見。
而在唐朝,想要弄到一匹馬并非難事。唐朝建立之初,全國的馬匹數(shù)量僅有五千匹左右,后來打下了隴右,建立了官營的大牧場之后,經(jīng)過四十幾年的發(fā)展,馬匹的數(shù)量一度達到七十萬匹。有了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chǔ),使得唐朝馬匹的價格普遍較低,基本上用一匹絹就能換一匹普通的馬。如果您是在唐朝做官,找找熟人拉拉關(guān)系,弄幾匹不錯的官馬用來騎著上朝還是不太困難的。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唐朝官員普遍騎馬上朝的原因。一是統(tǒng)治者的提倡,二是馬匹的價格比較低,所以才使得騎馬上朝成了唐朝官員主流。
那么,您弄了一品相不錯的馬之后,就打算騎著去上朝了嗎?先別急,人出門時通常都要精心打扮一般,騎著馬去上朝那種正式場合,你的馬匹打扮怎么著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所以,在上朝前,你得做不少準備工作。
首先是馬本身,有了馬之后,你的精心飼養(yǎng),給馬吃一些比較好一點的草料或者豆子一類的好料,將馬養(yǎng)得膘肥體壯。因為在唐朝人審美觀念中,他們一般喜歡高大肥美的馬。馬養(yǎng)肥之后,您還得對它的外表下一番功夫,每天都要將馬洗刷干凈,把馬鬃修剪整齊,最好修個辮子之類的。這樣,您的馬匹才顯高大英俊。當您騎著出門時,人人都羨慕,這樣您才能在同僚之間顯得倍有面子。
其二,俗話說“好馬配好鞍”,但在唐朝,需要配齊的馬具可就不止好鞍了。
在馬頭方面,為了控制馬匹行走,您得給馬先配一副“籠頭”,就是往馬嘴上套一組繩子,從馬嘴邊引出兩條韁繩騎乘時握在手里,用來勒緊或放松。跟這組帶子相配的還有一根直棍,兩端有環(huán),可以套進馬嘴兩邊的帶子里,馬咬住之后可以防止嘶叫,這個棍狀物在唐朝叫做“鑣”,這是馬頭最基本的形制。當然,如果您是個大官的話,還可以在馬頭更豪華的裝飾一下。
在馬背裝置方面,正所謂“騮馬新跨白玉鞍”,想讓你的馬匹看起來更拉風,你得在馬背上多下一番功夫。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馬鞍和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差不多,基本的形制都是前端翹起,后翹傾斜,便于騎手上馬。大部分馬鞍是木胎的,外面用各種材質(zhì)裝飾。如果你想在人前炫耀的話,那就將你的馬鞍裝飾得更豪華些。
如果您是在在下雨或者下雪天出門的話,為了防止路上的泥水濺臟衣服,可以在馬鞍下面墊一層“障泥”,這個在有些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是用錦做的,比較寬大,一直能垂到馬腹。
當各項準備工作做完之后,晨交五鼓,坊門開啟,家奴牽馬,您就可以騎著這匹精心打扮的馬去上朝了。
最后,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那種“封閉式”的轎子,在唐朝也并不是沒有,但是極少,一般只有皇后公主這一級別的才用。除此之外,在崇尚陽剛之氣的唐朝,如果您不是年齡太大,出行時基本上都選擇騎馬。要指望在唐朝街道看見一具類似于“八抬大橋”的東西,可能性很小很小。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代的外來文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8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