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董卓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末年,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的矛盾到達了頂峰,而兩者代表便是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外戚勢力想掌控朝政,而十常侍也想掌控朝政,兩者僵持不下,只有拉來第三方進行從中施力讓權力發(fā)生傾斜。而大將軍引進來的第三方便是董卓,只可惜還沒等董卓進京,何進就被十常侍處死了。董卓順利進京后便很快掌控了東漢朝廷,隨后董卓就廢了少帝,將劉協(xié)扶上皇位。
隨后董卓不再隱藏自己殘暴的本性,他無惡不作,給東漢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各地的勢力多董卓有著很大的不滿,便以袁紹為盟主,稱關東軍。在集結了11路的兵馬后討伐董卓,董卓因此挾持漢獻帝逃到了長安。董卓因為一直受到義子呂布的保護,所以有恃無恐。由于動作多疑的性格,他對呂布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再加上外人的挑撥,最終呂布也倒戈相向。
呂布之所以會依附于董卓,主要還是利益。之后在漢臣王允的游說下,利用美人計貂蟬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的關系,從此董卓和呂布的關系有了裂隙!后王允答應將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也決心配合王允除去董卓。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車前往皇宮計劃參加皇帝的慶祝會。
《三國演義》第九回:卓衷甲不入,傷臂墜車,大呼曰:“吾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后厲聲出曰:“有詔討賊!”董卓到死都沒有想到,日夜守在自己身邊的呂布,居然早已經(jīng)恨自己入骨。一代梟雄,就這么被結果在義子手上,也著實可悲不過,董卓的這六個字“吾兒奉先何在”卻被廣泛流傳下來。
割下董卓頭顱(董卓被誰殺死了)
董卓之死,是大勢所趨,眾人合計。前有王允連環(huán)計挑撥董卓呂布關系,后有呂布往董卓咽喉刺上致命一戟,而將事事小心,時時防備的董卓,引誘出重兵把守的郿塢,并親手割下董卓頭顱的人,則是李肅。
李肅此人,嘴巴忒厲害了。當初就是他哄勸得呂布殺死丁原,投靠董卓??上Ф恐赜脜尾?,卻忘記了當初的掘井人,李肅依然是原地踏步,當他的虎賁中郎將。李肅此人,并非什么君子,當初主動請纓,就是希望能謀得董卓信任,進而高官厚祿,享受榮華,董卓如此,讓李肅心中頗為怨恨。于是當呂布邀請李肅,希望李肅協(xié)同殺死董卓時,李肅立刻表示,早就想殺死董卓了,只是沒有遇上志同道合的人啊。
做一個說客,最重要的素質(zhì),就是了解人心,了解對方心中最隱秘的需求,然后借力打力,達成自己的目的。李肅當初勸說呂布,就是抓住呂布看重名利,愛惜寶馬,于是以功名動其心,以名馬堅其志,呂布當晚就主動殺死丁原。
董卓和呂布不同。此時的董卓擊退了關東聯(lián)軍,威勢更勝往昔,朝中大臣沒有一個人可以和董卓抗衡。董卓仿效姜子牙,逼迫獻帝稱其為“尚父”,進出朝廷用天子的儀仗,大肆加封自己的親疏心腹擔任各種要職,董卓一門,不分老幼,全部都被封為侯,而京城禁軍,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司空張溫有勾結袁術的嫌疑,董卓立刻將張溫誅殺,百官心驚肉跳,卻又無可奈何。然后在長安城二百五十里的地方,修建郿塢,城郭堅固,一如長安。郿塢里有二十年的存糧,有少年美女八百名供自己享樂,金銀財寶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世人所追求的名利、權勢、富貴、美女等等,董卓都已經(jīng)擁有,貌似董卓已經(jīng)什么也不缺了。可是要殺死董卓,就必須將董卓從重兵把守的郿塢中引誘出來,牽引到王允、呂布的勢力范圍中。
李肅了解董卓,董卓權傾天下不假,可心中一直渴望再前進一步,由權臣而帝王,是董卓長期的愿望。利用董卓的稱帝之心,就可以引誘董卓,但要董卓完全信任自己,跟隨自己離開郿塢,走進埋伏圈,依舊是一件很費腦子的事。
李肅來到郿塢,告訴看門人,天子有詔書。董卓心中哪里有什么天子,依然高坐,等待李肅進入。董卓問:“天子有什么詔書?”李肅說:“天子生病剛剛好轉(zhuǎn),想要在未央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議禪位給太師,所以才特意下了這道詔命?!倍侩m然不懼漢獻帝,可是對獻帝也始終懷著戒備之心,一聽是想禪位給自己,很高興,心中的防備就松弛下來。此時董卓已經(jīng)死了一成。
不過漢獻帝好糊弄,朝廷還有其他重臣,于是董卓問:“王允有什么意見嗎?”李肅說:“王司徒已經(jīng)命人準備建造受禪臺了,只等著主公到來呢?!倍恳宦牬笙?。王允此人,德高望重,在朝臣中擁有很高的人氣,只要王允也表示支持,董卓受禪的事情就八九不離十了。而王允很少公開反對董卓,不久前還親自獻上自己府中的歌姬貂蟬,獲得了董卓一定程度的信任,董卓估計在想,王允不也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富貴嗎,等我當了皇帝,給他加官晉爵。此時董卓已經(jīng)死了二成。
漢獻帝對曹孟德說的第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曹孟德能繼續(xù)輔佐我,那是你對我的恩德,如果你不能夠輔佐我,那就放過我吧。”漢獻帝說的另一句話是:“我自己的命都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時候?!?/strong>
漢靈帝劉辯登基為帝,但是此時朝廷的生殺大權,全部都在外戚手上,于是劉辯就想讓董卓帶領大軍滅掉外戚,重振朝綱。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雖然外戚被誅,但董卓不是啥善男信女,不僅廢了劉辯的帝位,還要了他的命。董卓雖然是個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兒,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稱帝,所以立劉協(xié)為帝,史稱漢獻帝。
漢獻帝劉協(xié)經(jīng)過七災八難最終來到曹孟德手里,劉協(xié)以為曹孟德會幫助他匡扶漢室,后來他才發(fā)現(xiàn)曹孟德只不過把他當作傀儡,只是暫守君臣之禮而已。劉協(xié)想要脫離曹孟德的控制,親自手書一道密詔,但是這事兒被曹孟德發(fā)現(xiàn)了,不僅殺死傳密詔的人,還跑去責問劉協(xié)。
漢獻帝畢竟是天子,如今雖然寄人籬下,但是骨子里還是有君王的傲氣,他憤怒的對曹孟德說:
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
曹孟德聽完此話,內(nèi)心甚是驚懼,此刻的曹孟德還沒有那么大的能耐,完全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曹孟德沒敢回嘴,轉(zhuǎn)身就走。劉協(xié)的媳婦把這一切都看著眼里,她立馬寫信給自己的老爸伏完,她想讓伏完出兵討伐曹孟德,但是這事兒又被曹孟德給發(fā)現(xiàn)了,說啥都要宰了伏皇后。
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伏皇后得知自己馬上就要死去的消息,哭天抹淚求助于夫君劉協(xié),劉協(xié)冷冰冰的回道:
我亦不知命在何時?
漢獻帝也是被逼無奈,才表現(xiàn)出冷漠的態(tài)度,被恥笑千年,何故被恥笑呢?到了這步田地,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經(jīng)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我覺得這句話里有幾分悲哀和落寞。
?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點天燈這一種刑罰,這是古代的一種慘無人道的酷刑,讓受刑的人在極端痛苦中掙扎死去。從歷史上來看,似乎三國時期的奸雄董卓是最早的被點天燈的人。董卓的死相非常慘烈,死后被人點天燈然后曝尸街頭。這令人十分好奇,他究竟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讓人恨他如斯?
在《三國演義》中,董卓手握大權,暗中操縱皇帝廢立,是名副其實的朝中第一人。權柄在手的董卓行事肆無忌憚,開始在朝堂中排除異己,大肆屠殺,這讓朝中大臣對他恨之入骨。而且董卓此人睚眥必報,氣量狹小,得罪過他的人甚至是他看不順眼的,他都會命人抓起來處死,他的上司張溫、皇甫嵩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而且董卓喜怒無常,嗜殺成性,有時候在開宴招待客人時,當眾表演殺人。手段十分殘忍,把降卒拉來挖眼斷舌斬手足,然后扔進油鍋中,把客人嚇個半死??啥繀s一派云淡風輕的樣子,若是客人中有人指責他,二話不說,就命人拖下去處死。
董卓為了斂財還干過一件令人發(fā)指的事情。就是讓部下記錄所謂的不孝之子,不忠之臣、不清之吏等,讓人檢舉揭發(fā),否則就處死。為了活命,人們只能互相構陷,弄的老百姓是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所以后來董卓被呂布刺死才那么大快人心,甚至董卓的尸身被隨意扔在大街上都沒人管。有人恨毒了董卓,連他的尸體都不放過,用來點了天燈,誓要讓董卓尸骨無存。正是因為董卓的橫征暴斂,暴虐狠毒所以最后被點天燈曝尸街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