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孝莊太后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甚至可以說,若沒有她,就沒有后來的康熙皇帝!而這個人,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孝莊太后。
孝莊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yǎng)、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時期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太后一生歷經三朝,輔佐了足足兩代帝王,可謂是大清的國母了。
自皇太極駕崩后,孝莊太后努力協(xié)調各方關系,積極爭取代善的支持,拿出了折中方案,迫使多爾袞做出讓步,最終使她的年僅6歲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
福臨在位十八年后駕崩西去,這時候,孝莊太后力排眾議,輔佐著年幼的康熙皇帝玄燁登上了帝位。
身為康熙的皇祖母,孝莊太后十分關心他的成長,對康熙的培養(yǎng)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
經常給康熙講述清太宗皇太極當年創(chuàng)業(yè)大清國的故事,激勵他將來要秉承祖先英烈之風,成為有抱負、有作為的人物。
孝莊太后一直以帝王的標準嚴格訓練康熙,教育他要“寬裕慈仁,溫良恭敬”,甚至連一舉一動都要“儼然端坐”,中規(guī)中矩。
就是在這樣長期的影響下,最終形成了康熙那剛柔并濟的性格來。
也正因為孝莊太后的輔佐,康熙親政六十一年間,勵精圖治,致使國力昌盛,開創(chuàng)了又一個盛世王朝。
在康熙親政期間,平定三藩時,孝莊太后更是把宮廷節(jié)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
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并支持兒孫的事業(yè)。正是因為她的鼎力支持,康熙才多次度過危機,成功平定三藩,鏟除鰲拜吳三桂……
轉眼間幾十年匆匆而過,孝莊太后對康熙這么多年的陪伴教誨,也讓這祖孫兩人的關系更加親密。
在孝莊太后病危之際,康熙皇帝更是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并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以增延祖母壽數。
然而天命難違,孝莊終于還是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世。
正是因為孝莊太后的嚴厲教導和殷切關懷,年幼的玄燁方才長成參天大樹,最后在孝莊太后的幫助下榮登帝位,在這帝位之上,一坐就是六十一載。
因此孝莊薨后,康熙在回憶中曾經說過:“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yǎng)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若無孝莊太后,又豈會有如今的圣祖康熙?若無幾十年如一日的嚴厲教導,圣祖康熙又怎會開創(chuàng)出如此波瀾壯闊的康乾盛世呢?
康熙為何三十年不葬祖母孝莊皇太后的原因:
史書記載,孝莊太皇太后在臨終之時,告訴圣祖康熙,由于太宗陵寢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為自己而輕動土木。
而且,自己心中還時刻惦念著順治與康熙父子,所以,應當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滴跄觊g認為這事難辦,難堵眾人悠悠之口。
終康熙一朝也始終未能安葬孝莊,孝莊的梓宮一直停放在順治孝陵之側。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服父喪27個月之后,才動工興修昭西陵。
擴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喪葬禮節(jié)中強調的是入土為安,但康熙卻三十多年不葬祖母,雖然雍正解釋為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這始終是說不過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隱衷。
在孝莊崩逝之后,康熙違反常規(guī)執(zhí)意要在宮中為祖母守三年之喪,后因朝臣反對,康熙也戴孝將近兩年。
康熙的言行留給世人的感覺是,在純孝之外,似乎還對祖母懷有一份非常濃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補償。而這份歉疚來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隱痛。
這隱痛就是孝莊為了保存皇太極的遺孤,保住皇太極一生奮斗而來的事業(yè),不得不做出有悖倫常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孝莊不僅沒有辜負太宗,而且應當為太宗諒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礙于世俗禮法,孝莊竟然不能與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負著不白之冤,這是康熙心中永遠的隱痛。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康熙為什么三十年不葬祖母孝莊皇太后?
孝莊太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但是他下葬的時間卻是在雍正三年,為什么康熙沒有將孝莊立刻下葬呢,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一是孝莊自己說的,皇太極早已入土為安,不宜再驚擾他,第二種就是,孝莊想要和自己的兒子順治皇帝一起,因為順治是清朝入關第一任皇帝,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孝莊太后曾下嫁與攝政王多爾袞,無顏面見皇太極,作為皇帝的康熙也無法決斷,只好把這個任務留給了自己的兒子雍正皇帝。
孝莊太后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政治家,康熙盛世的由來就是在孝莊太后前期的指導下完成的,在康熙時期孝莊太后為康熙提供了很多正確的決策和建議,前期鰲拜后期準噶爾,都是在孝莊太后的影響下才能夠順利的完成,康熙對孝莊太后有著十分的尊敬,但是面對孝莊太后臨終想要把自己安葬在和順至旁邊,并不想和皇太極同寢,康熙作為皇帝也是非常的為難的。因為他要考慮到孝莊太后自己的想法,也要顧及當時的封建禮儀,孝莊太后雖然下嫁與攝政王多爾袞,但也是無奈之舉,因此對于孝莊太后自己的想法,康熙也是非常尊重的,但是作為孫子他的抉擇還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康熙將孝莊太后的靈柩放在了清東陵。
這也就是種種原因導致康熙沒有下葬的狀態(tài)和囂張的狀態(tài),而是將這個難題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雍正皇帝,直到雍正三年,才叫孝莊太后下葬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