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矸街儆篮屯醢彩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一提到王安石這個名字,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兩個標簽:王安石變法、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變法使王安石成為一個政治家,唐宋八大家說明王安石文學(xué)家的身份!所以,我們要清楚,王安石首先是一個政治家,改革家。其次才是一個文學(xué)家!
王安石曾做過宋神宗朝的宰相,是唐宋八大家中官階最高的人。他的文章最大的長處就是文章立意高遠!政治家的立意,文學(xué)家的文采!此一點絕非其他單純文學(xué)大家可比!
王安石
那么,今天我們實際要說的是王安石寫過的一篇文章《傷仲永》,這篇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是描述天才方仲永是如何從一個“天縱奇才”一步步淪為“泯然如眾人”的經(jīng)過,學(xué)習(xí)這篇文章時,我們難免為方仲永的天才平庸化的結(jié)果感到割腕痛惜,當年的初中老師當時也曾極為巧妙地將這篇文章與愛迪生的名言結(jié)合起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筆者要說的是,方仲永的結(jié)局絕不是努力與不努力這樣簡單的原因,我們重讀《傷仲永》會發(fā)現(xiàn)很多細節(jié)發(fā)人深省!
01方仲永VS王安石:同歲同鄉(xiāng)神童
《傷仲永》
王安石與方仲永是什么關(guān)系呢?六個字概括:同歲同鄉(xiāng)神童;方仲永這個人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guī)缀跖c王安石同歲,《傷仲永》文中交代一個細節(ji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宋仁宗明道年間,明道這個年號是從1032—1033。而王安石是公元1021年出生,也就是說王安石第一次見到方仲永時,王安石不是十二三歲。而此時方仲永也是十二三。所以,兩個人基本同歲!
文章《傷仲永》就說到:“金溪民方仲永”江西金溪有一個叫方仲永的百姓。而王安石的老家什么地方的?今江西撫州!我們看地圖就清楚,金溪是縣,撫州是市,他們都是撫州市的,兩個人還是同鄉(xiāng)。
方仲永
方仲永是神童: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五歲就能提筆寫詩,那么,當時的王安石呢?據(jù)《宋史.王安石列傳》記載:“安石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彼裕瑑蓚€人又都是神童!
同歲,同鄉(xiāng),小小的撫州出了兩個神童,王安石與方仲永!按正常心理,兩個神童之間一定是彼此慕名,有互相比較,甚至有朝一日PK一下的想法!所以,自然彼此關(guān)注,互為榜樣,共同進步!那么,兩個人除了同歲,同鄉(xiāng),都是神童以外,還有什么不同呢?
咱倆還有什么不同?
02一門八進士VS八代貧農(nóng)那么,王安石與方仲永作為同歲,同鄉(xiāng)的兩個天才的出身就很不同,《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一句話,方仲永家“八代”貧農(nóng)!而王安石出身的家庭背景呢?一門八進士:
王安石的叔祖王貫之,北宋真宗咸平三年登陳堯咨榜進士;
王安石的父親王益,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登蔡齊榜進士;
王安石的長兄王安仁,北宋仁宗皇祐元年登馮京榜進士;
王安石本人,北宋仁宗慶歷二年登楊寘榜進士;
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禮,北宋仁宗嘉祐六年登王俊民進士;
王安石的五弟王安國,北宋神宗熙寧元年召試賜進士及第;
王安石六弟王安上,北宋仁宗歷慶六年登賈黯榜進士;
王安石的長子王雱,北宋英宗治平四年登許世安榜進士。
差距
家庭的差距巨大啊!
03以子求利VS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那么,出了家庭背景不同以外,王安石的父親與傷仲永的父親又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呢?
《傷仲永》: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很簡答,方仲永越來越出名了,很多人慕名來訪,很多人甚至花錢求詩,打算沾沾方仲永的靈秀之氣!方仲永的父親一看,眼眉都樂開了花,我的乖乖啊!都說養(yǎng)兒能防老,這兒子不就是賺錢賺名的寶貝嗎?于是,領(lǐng)著方仲永各處“走穴”,演出賺取出場費,不亦樂乎!
走穴演出
而王安石從小跟著父親在干什么呢?讀書自不用說!另外還經(jīng)常跟著父親王益宦游各地,接觸現(xiàn)實,體驗民間疾苦。
《王荊公年譜考略》:公自丙子以前,常隨宦游至韶州,丙子以后,年十七至江寧。旋居喪三年?!端问贰ね醢彩袀鳌罚喊彩h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王益則帶著兒子王安石讀萬卷,行萬里路,廣博見聞,厚積薄發(fā)呢!都說母親成就血脈,父親造就性格,此言不謬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04結(jié)果:再來找你PK,我們已不在一個檔次!那么,兩位神童并行發(fā)展,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在不同的父母培養(yǎng)下,出了什么結(jié)果呢?
《傷仲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p>
文中交代了兩次王安石來找方仲永切磋技藝的細節(jié):
第一次是明道中,就是宋仁宗明道年間,明道這個年號是從1032—1033,大約就是在王安石十二三歲時來找過一次方仲永,此時方仲永也是十二三歲。
似曾相識:魯迅與閏土
也是慕名而來,讓方仲永作詩與其切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方仲永已經(jīng)名不副其實了!
第二次是在七年后,王安石和方仲永都已承認時,也就是王安石進士及第的前兩三年,此時,方仲永已經(jīng)“泯然眾人矣”。
此時王安石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當年與自己齊名的天才方仲永跟自己已經(jīng)不在一個檔次了!
再讀《傷仲永》,作為家長,你能想到了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0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