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敗走華容道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打敗袁紹之后,北方基本都屬于了他的地盤,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天下已三分有二”。在曹魏看來,這樣的形勢發(fā)展下去,統(tǒng)一天下已為時不遠。曹操擁兵百萬,而南方的劉備和孫權對他來說,理論上沒有一戰(zhàn)之力。所以曹操揮師南下,決定同孫劉聯(lián)軍決一死戰(zhàn)。
然而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zhàn)”曹軍慘敗,戰(zhàn)船被燒,將士折損過半。對于不習水性的北方人來說,“鐵鎖連船”雖然解決了暈眩嘔吐的毛病,但機動性受到限制也很明顯,在諸葛亮和周瑜這樣的智者面前,往往一點小的疏漏都會是滅頂之災。再加上諸葛亮精通天文歷法,充分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也是技壓群雄。
孫劉聯(lián)軍知道曹軍兵敗之后會逃走,所以早先就在各條路線上安排了精兵強將截殺。諸葛亮很懂曹操的心理,推斷他最有可能會從華容道逃走,所以安排了關羽在此守株待兔。對于這一項決策,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過人之處。為什么這么說,首先要確定路線和地點就很難,然后就是指定用誰也要有講究。
事件的結果眾所周知,關羽放走了曹操。表面上看這是一項失敗的任務,其實不然。華容道“放虎歸山”果真不明智?諸葛亮那么了解關羽,為何還要故意這樣安排呢?原因有二,后來都被龐統(tǒng)點明其用意。
以敵鉗敵,保全自己
曹操當時的實力,劉備和孫權任何一方都不能與之抗衡,哪怕是兩家聯(lián)手也比不了。曹操的失敗,不是軍事力量問題,而是策略問題。孫劉聯(lián)軍擊潰了曹軍,南方便可以安定一時。如果當時曹操在華容道被殺,那么魏軍在北方的主力還有曹真曹仁,勢必日后還會南下尋仇。等到下次曹軍再來,可能就沒有這么好的天時地利人和了。
另外,赤壁之戰(zhàn)中劉備只是輔助,主力都是孫權那邊的人。當時劉備是三股勢力中最弱的一部分,假如曹操被殺,孫權肯定會想辦法統(tǒng)一南方,那么單靠劉備手下那點兵力,根本就擋不住孫權的進攻。但是如果北方還有曹操,就算是孫權想打劉備的主意,行動期間,曹軍肯定會聞風而來,插一杠子,這就是用敵人來鉗制敵人。
還清人情,搓殺銳氣
諸葛亮派關羽守住華容道,真的是用意頗深。早年間劉關張三兄弟被打散,曹操讓張遼當說客,勸說關羽先到曹操那里安身,等到以后找到了劉備再走也不遲。說實話,曹操是真的偏愛關羽,日后也確實做到了放關羽回家,盡管自己還損失了好幾員大將。關羽也是感激曹操這份恩情,想著以后一定要報答這份人情。華容道,曹操請求關羽放他一馬,在忠義面前,關羽違抗軍令,放走了敵人。在關羽心里,就算自己死了也要報恩,放了曹操,以前的人情算是還了。
諸葛亮當然是知道關羽性格的,也猜到他會放走曹操。違抗軍令,關羽必將受到懲罰。關于這個人,說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傲慢,一般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種性格很要人命,弄不好就會引火燒身。劉備身邊本來就沒有多少能人可用,像關羽這樣的更少。諸葛亮想借這次“軍法處置”的機會搓搓他的銳氣,讓關羽日后更懂得收斂。
諸葛亮如此精心安排,顯然東吳理解不到,在孫權看來,完勝曹操就是想要的結果。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不可能只顧眼前,畢竟他的心愿是“恢復漢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2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