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黻惼綖楹蔚酵砟赀€能受劉邦器重?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今天沒事繼續(xù)聊一聊劉邦團隊,這次選擇的人物是陳平,劉邦麾下另一重要謀士。他與張良相比,可以看到另一階層的謀士。
對于陳平,歷史上對于其評價多有微詞,如果說張良是謀士中的完美,那么陳平就是謀士中不盡如人意。但從司馬遷將他列為世家,可見陳平對于劉邦,劉邦團隊以及西漢的影響。而他卻是為數(shù)不多的在劉邦晚年還受其信任的開國功臣,這一點看來似乎他有其不一樣的變通之道。
陳平
◎開局啥都沒有
陳平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寒門學子,除了讀書,他是啥也不會。連他的嫂子都嫌棄他,主要是陳平不為家里賺一分錢,耕一畝地。那時還沒有科舉,也沒有標準的教科書,所以他讀的比較雜,但主要以黃老之學為主。
那時讀書可得不到鐵飯碗,所以陳平現(xiàn)實目標就是娶妻生子。但陳家的經(jīng)濟狀況讓大多數(shù)人家望而卻步,陳平是個連地都不會種的讀書人,這一點在貧窮的地方是沒有一點找對象優(yōu)勢的。
其實秦末那個時期文盲率還是挺高的,所以陳平有文化還是有人看重的。一位富商想把家里的孫女嫁給陳平,富商當然不是覺得陳平是支潛力股才作出此決定,而是他的孫女是個寡婦,而且是個連死幾任丈夫的寡婦。
史書中寫富商說陳平“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這估計是司馬遷給陳平粉飾所用,但不管怎么樣,陳平擺脫了單身漢的身份。
不僅如此他還利用老婆娘家的財力來擴展人脈,此時的陳平不僅僅是讀書人,而且是個有錢的讀書人。
如果是一般讀書人,有了目前的生活條件,也就不會再折騰了,可陳平不一樣。用他老婆爺爺?shù)脑拋碚f就是日后定會發(fā)達,不知是為了心中的夢想,還是怕老婆娘家看不起,陳平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陳涉吳廣起義點燃了陳平那顆躁動的心,辭別家人,毅然決然加入起義團隊發(fā)光發(fā)熱。跟干工作一樣,陳平換了好幾個東家。后來換到項羽那里,在項羽手底下干的不錯。
秦末農民起義
◎再擇業(yè)一次
對于陳平這樣的謀士來說,他們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發(fā)揮所學,可實現(xiàn)這個目標有個前提就是遇到明主。
在沒有遇到劉邦前,項羽對于陳平來說還是個不錯的老板,陳平暫時也沒有想過要跳槽,可在鴻門宴上見到劉邦之后,陳平產(chǎn)生了換公司的想法。
其實,陳平想跳槽最主要的原因是想保命,因為項羽不但不相信他,而且隨時有可能要殺了他。
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
陳平想換公司是簡單,可劉邦團隊并不是那么好進的,畢竟也是當時最好的團隊之一,沒有推薦人和考核期是不行的。
陳平的推薦人是魏無知,經(jīng)過集團內部人員的推薦,陳平見到了新老板劉邦,靠著出眾的口才,陳平謀的不錯的職位。
一個寸功未立的文人靠著口才取得職位當然會引起部分人不滿,部分武將開始在劉邦翻陳平以前的黑資料。
首先跳槽太頻繁,其次有貪污前科,除了長得好看是一無是處。要知道三人成虎,武將們的話說的劉邦心里犯嘀咕,找來陳平的推薦人魏無知,又找來陳平。
魏無知是推薦人,當然不會說陳平壞話,一口咬定陳平是個人才。而當劉邦問陳平為什么履歷這么復雜時,陳平一頓馬屁拍的劉邦是身心愉悅,反而更加信任陳平。
平曰:“……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p>
劉邦
◎計助劉邦
找到明主后,陳平就一心無二用開始幫助老板劉邦奪天下。都知道劉邦最大的對手是項羽,也是陳平的前東家。
拿著劉邦的工資,陳平對付項羽沒有一點猶豫。因為陳平是從項羽那邊跳槽過來的,所以對于項羽團隊的核心機密是一清二楚。
計助一:瓦解項羽君臣關系
項羽團隊核心用陳平的理解來說就是“一加二”模式,老板項羽加軍師范增和將軍鐘離眜,所以只要讓項羽不信任他們二人,其團隊戰(zhàn)斗力將大打折扣。
在了解項羽為人的前提下,陳平的計策實施的異常順利,范增直接被炒魷魚了。至于鐘離眜也被項羽剔除團隊核心。
計助二:穩(wěn)韓信
在劉邦與項羽打的難解難分時,韓信趁機逼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氣暈了,要準備開罵,可是關鍵時刻,陳平踢了劉邦一腳,暗示劉邦暫時隱忍。
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
謀士的作用之一就是讓自己的老板處于時刻清醒的狀態(tài),陳平恰到好處的暗示,使得劉邦團隊在面對項羽時能暫時團結一致對外。
計助三:合謀韓信有他一份
楚漢戰(zhàn)爭結束后,劉邦開始了清除功臣行動,而韓信成為首要目標。當時劉邦的智囊集團只剩陳平還在,張良早已抱病退居二線了,所以主意需要陳平給劉邦出。
韓信由楚王被貶為淮陰侯,陳平絕對是首功。這才有了后來蕭何坑韓信,不然韓信天高皇帝遠誰能坑他。
計助四:走單于老婆后門
劉邦做了皇帝之后,在征戰(zhàn)北方匈奴時遭遇滑鐵盧,劉邦被圍白登,差點漢高祖就葬身塞外。關鍵時刻陳平獻上一計,那就是走單于大老婆的后門。
陳平了解女人,知道女人善妒,所以利用這一點去說服單于老婆,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單于也架不住老婆吹枕頭風啊,就這么幾十萬大軍沒有解決的問題,讓陳平解決了。
白登之圍
◎來自底層的信任
陳平在劉邦團隊中來說絕對不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也不屬于沛縣系功臣,他跟張良都屬于謀士,但是在安定天下之后,可以看到他與張良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張良看到了飛鳥盡良弓藏,難道陳平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嗎。從發(fā)展的脈絡來看,陳平一直深受劉邦信任,也就是說張良所擔心的事并沒有在陳平身上出現(xiàn)。陳平有什么獨特的魅力,讓劉邦獨寵他一人呢?
其一,相似的出身
秦末農民起義,把劉邦團隊與項羽團隊對比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劉邦團隊基本就是個草根創(chuàng)業(yè)團隊,其團隊成員的出身不如項羽團隊中人,連老板劉邦都是白手起家的草根。雖然劉邦是亭長,但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陳平的出身與劉邦相似,他家就是種地的,而且特別窮,不然當時也不會差點成為單身漢。而劉邦另一謀士張良的出身是貴族,這一階層如果不是天下大亂,劉邦和陳平他們也許一生都接觸不到。
其二,趁手的稀缺資源
謀士在任何帝王創(chuàng)業(yè)時都屬于稀缺資源,許多時候有一頂級謀士,往往就能在關鍵時刻翻盤。這也是陳平當初為什么要幫劉邦除掉項羽的謀士范增的主要原因。
安定天下后,張良的主動隱退使得劉邦身邊的謀士變得稀少,陳平似乎成為了唯一的謀士,此時他就是皇帝智囊團隊的首席,如果陳平再缺失,劉邦雖說是帝王,但是在知識文化水平這一方面是有待提高的,而陳平很好的彌補了這一切。
其三,所學科目和大環(huán)境
西漢初期帝王的施政思想主要來源于黃老之學,所以黃老之學成為主流學說。而陳平從一開始所學就是黃老之學,可謂是專業(yè)對口。
其四,不是最優(yōu)秀員工
陳平在劉邦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來說,絕對不是最佳優(yōu)秀員工。用劉邦的話來說,只有蕭何、張良和韓信三人屬于三個不同方向的最優(yōu)秀的員工。從謀士的角度來看,劉邦認為張良是表現(xiàn)最好的。
最好的員工做出的成績固然讓老板開心,但是也讓老板顧忌。韓信被殺,蕭何被關,張良提前退休,從這一方面來看,優(yōu)秀員工似乎發(fā)展都不好。
陳平正因為他不是最佳員工,所以稱為帝王的最佳備胎。當最佳優(yōu)秀員工用廢了,那么陳平就是頂梁柱,因為帝王有讓他上升的空間。
西漢初期
◎變通是有原則的
毫無疑問陳平是受劉家信任的,這除了客觀情況外,更多的與其主觀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再次用張良跟陳平對比一下,會發(fā)展張良似乎太完美,而陳平顯得更真實,這一真實更多的是源于陳平一大內在特長——變通。
從陳平未發(fā)達前到功成名就后,變通無時無刻不在。
變通一:娶寡婦
前面說到陳平娶了一寡婦,擴大了人脈。寡婦在古代絕對不是什么好的結婚對象,況且陳平還是個讀書人。史料沒有記載當時陳平的內心,當從后來的表現(xiàn)來看,最起碼陳平?jīng)]有從表面上去介意這一件事,反而利用老婆娘家的財力讓自己的交際圈更上一個臺階。
陳平從一個靠兄養(yǎng)活的窮苦讀書人變成一個有產(chǎn)者,這是對現(xiàn)實最直接的變通。
變通二:送禮給單于老婆
對于劉邦在白登的困境,陳平給單于老婆送禮絕對不是什么高招,但絕對是最見效的計策。這一計策充分體現(xiàn)出陳平的變通,既然在軍事上找不到出路,那么在單于后院看看有沒有機會,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變通三,不殺樊噲
晚年的劉邦疑心病深重,連老哥們樊噲都要殺,而擒樊噲雖是陳平的計謀,但陳平并沒有殺樊噲。雖然劉邦著急要殺樊噲,但陳平并沒有著急按旨行動,陳平支將樊噲囚禁。
陳平之所以有如此舉動,一是考慮劉邦是一時之氣,二考慮到樊噲是呂后的親戚。從后來的事情的發(fā)展脈絡來看,陳平的舉動是正確的。
陳平
◎后來的陳丞相世家
陳平的變通讓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讀書人變成了后來的陳丞相,他安全的走過了劉邦和呂后的統(tǒng)治時期,而且在此期間都得到重用。
對比漢初三杰,陳平的職業(yè)生涯是不斷上升的,這一點除了客觀事實,多多少少與其出身底層的身份與其靈活的變通有很大關系。
與蕭何比,陳平不是沛縣系功臣;與韓信相比,陳平是文職,對于皇權威脅小;與張良相比,陳平出身低微。
底層的身份是陳平無法選擇的客觀事實,而靈活的變通能力也許是蕭何所不屑的,韓信所無視的,張良所不愿的。但恰恰這一能力是帝王所需要的,那么陳平被信任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僅僅是變通,陳平是無法被列為世家的,從后來做丞相治理天下來看,他的所學得到很好的實踐。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陳平對自己所謀有評價,稱其為“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從心中陳平也不喜這樣的謀略,但世上有陽就有陰,無論陰陽皆可成謀。
在亂世之中,在朝堂之上,憑借自己的“陰謀”謀的一條適合己身的生存發(fā)展之道沒有什么丟人的。
韓信被殺,蕭何被關,張良退休,而陳平在丞相位置上去世,如此善始善終,不能不說出身底層的陳平掌握了變通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漢文帝登基后,周勃兩次免相,退休養(yǎng)老期間,竟然無辜卷入謀反案,吃了幾個月的牢飯。很顯然,漢文帝對周勃充滿猜忌,時時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諸呂行動中的另一位功臣陳平,則要幸運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獨相,安度晚年。
二人做了同一件事,為何晚年的境遇差別這么大?漢文帝為何厚此薄彼呢?
二人壽數(shù)差異是客觀因素
漢文帝登基后,對三位最主要的擁立之臣,分別作了如下安排:周勃任右丞相、陳平任左丞相、灌嬰任太尉。
這個任命符合三人的貢獻,他們也是追隨高祖劉邦建立大漢帝國,僅存的功臣派,此番?安劉?,居功至偉。
不過,君臣關系離不開權力和利益的均衡問題,坐上龍椅的漢文帝,在心存感激的同時,必然產(chǎn)生新的擔憂:他們會不會如法炮制,再擁立別人上位?
呂氏一族權勢不可謂不盛,槍把子始終在手,竟然被無兵無權的周勃等人搞得家破人亡,這種殺傷力,恁誰坐在龍椅上都要膽寒。所以猜忌不可避免,君臣摩擦幾乎是俗套的演出。
陳平要比周勃?幸運?,因為在漢文帝登基的第三年,即文帝前元二年,就病逝了。又過了兩年,灌嬰又找劉邦匯報工作去了。剩個周勃?不自覺?,一直活到文帝十一年,孤獨地立在那里給漢文帝當靶子。
所以,不是陳平?高位不倒?,他早早地自己倒了。
當然,這個客觀因素絕不是主因,即使陳平跟周勃壽數(shù)等同,受打擊嚴重的還是周勃。
周勃的能力與崗位不匹配
嚴格來講,把周勃陳平放在丞相位置,都有點勉為其難。劉邦駕崩前就交代呂雉,說陳平?智有余,然難獨任?,需要用王陵跟他互補才可以勝任相位。
周勃呢?估計劉邦一臉懵逼:?怎么會用周勃為相!咋想的??
周勃行伍出身,善于治軍,長于軍事謀劃,可謂智勇雙全。但是如果放在朝政上,他這個吹喪出身的武夫,就顯得很拙劣。尤其是經(jīng)過二十年和平發(fā)展,文治的復雜程度大大提高,周勃連丞相的職責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勝任?
當周勃被漢文帝一問三不知時,漢文帝一臉失望。
陳平雖然沒有蕭何、曹參的治國才能,但是至少可以勉強勝任。漢文帝跟高帝對丞相的要求也不同,劉邦不懂治國,所以他必須將識人用人發(fā)揮到極致。漢文帝則不同,他本人就是治國能手,丞相于他來說只是助手,陳平這個能力夠用了。
很顯然,周勃連漢文帝的基本要求也達不到,成了占著茅坑的那個人,早晚要被人攆走。
二人對皇權的威脅程度不一樣
當然,第二個因素雖然讓漢文帝不高興,尚可以寬容一時,周勃對皇權的威脅,才是他遭受打擊的主因。相對于陳平來說,周勃的威脅程度更嚴重。
1.陳平是謀士,不具備核心地位
①陳平的附庸地位
陳平一生頗受劉邦欣賞,多次奉獻奇謀,但是劉邦很敏銳地指出,陳平當不了大任,到哪里只能充當敲邊鼓的角色,用他的智可以,讓他獨立做事,他沒那兩下子。
幫別人出謀劃策,和拍板做決策,以及執(zhí)行決策,這是三種不同類型的人。出謀劃策的人往往很聰明,能眼一看穿本質,也能找到對策,可是你要讓他做決策,他往往立刻陷入患得患失,做出跟自己想法相反的決定,甚至連思考問題也變得失聰。
這類人不光做不了決策者,甚至連執(zhí)行者也做不了。執(zhí)行人不需要?思想?,需要的是執(zhí)行力,出謀劃策的往往思想太活躍,執(zhí)行不力幾乎是通病。而且執(zhí)行過程的領導力,也恰恰是這類人的短板。
所以,陳平這類謀主,注定只能做附庸,做別人的腦補。平定諸呂行動,他扮演的也是這個角色,周勃才是決策者,和行動總指揮。
②陳平的計謀映襯為人短板
陳平曾經(jīng)感嘆說,自己一輩子獻了太多陰謀詭計,將來會禍及子孫??陀^來講,軍事對壘,陰謀詭計不違背道德,可是一個專長于陰謀的人,其格局肯定不會太高。
有人拿陳平跟張良作比較,認為陳平功不在張良之下。言過其實了,雖然陳平的功更顯性,但是從戰(zhàn)略高度上看,陳平跟張良的差距太大了??梢赃@么形容,張良謀的是戰(zhàn)略,是全局,是大勢。陳平謀的是戰(zhàn)術,是局部。
所以,陳平一輩子都上升不到視野最高點,不是他不夠聰明,而是他的格局有限制,做人有短板。因此這類人即使做壞事都做不成!
③陳平染指不了軍隊
陳平雖然是平定諸呂的核心人物之一,但是他跟軍隊系統(tǒng)距離很遠,他甚至一輩子也沒有跟軍隊發(fā)生過直接聯(lián)系。
劉邦為何不打造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陳平?打造不了,陳平這種性格的人,在軍中不吃香,甚至被行伍出身的人看不起,估計到軍中一天都呆不下去就被轟走。
其實平定諸呂行動中,若非陸賈撮合,周勃一輩子都不會跟陳平合作,早在高祖時期,周勃和灌嬰就在劉邦面前,拼命詆毀陳平。
④陳平在朝中無勢力
陳平不光在染指不了軍隊,他在朝中也沒有勢力。陳平不是豐沛集團成員,又受到武將抵制,跟蕭何、曹參也沒有合作經(jīng)歷,與后族若即若離,所以,陳平是?無黨派?人士。
其實這也是陳平智慧的地方,像他這種以陰謀立身的人,倘若糾纏于派系斗爭,第一個受傷的一定是他。與其如此,他只抱定一棵大樹皇權!
所以,漢文帝登基后,陳平會很知趣地做新皇的附庸,他沒有威脅皇權的動機和資本。
2.周勃對軍隊的影響力,是亂源
如果把陳平比作狐貍,周勃就是老虎,狐貍見人會逃,老虎則是有可能主動傷人!
①周勃有控制軍隊的能力
呂后稱制時期,為了掌控軍權,以呂產(chǎn)呂祿為南北軍首領,周勃這個掛名太尉,連軍營都進不去。按理來說,這個安排萬無一失,可是周勃就有能耐,憑他的人脈關系,突破軍隊管理的鐵律,奪了兵權。
漢文帝對平諸呂行動中的這些細節(jié),不可能不掌握,周勃今天值得夸耀的功勛,卻正是皇帝深為忌憚的東西。漢文帝以庶系轉正,他對軍隊系統(tǒng)更陌生,雖然憑皇權掌握了軍隊,誰敢說周勃一張口,就沒玉璽管用?
②周勃是政治勢力的代表
到漢文帝登基時,劉邦的功臣勢力大多離世,周勃無疑是舊政治勢力的唯一代表,甚至是精神象征,影響力極大。
漢文帝無意中撿了個皇位,慶幸之余,最大的問題就是根基不深,外面遭受諸侯王質疑,內部不得不與政治勢力周旋。
就在灌嬰去世的當年,漢文帝為了削弱諸侯的影響,要求有封爵的全部離京就國,居然應者寥寥。漢文帝被迫釜底抽薪,逼周勃主動辭職,帶頭就國,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表面上看,這是周勃的大度,其實未嘗不是漢文帝與周勃的一次攤牌!
③周勃有個人野心
盡管史書把周勃陳平的軍事行動,說成是對諸呂反叛的平定,其實從頭到尾,諸呂既沒有反叛的動機,也沒有反叛的舉動。本質上,這是一次功臣勢力的政變,他們不甘心被呂氏排除在政治核心圈外,而發(fā)動的惡性政治事件。
漢文帝作為事變的既得利益者,必須承認事件的合法性,因此周勃戴上了正義的大帽子??墒菨h文帝不可能不清楚事件本質,所以,從骨子里講,他一定非常討厭周勃這一類亂臣賊子!
尤其讓人能以接受的是,周勃既然號稱?安劉?,請問為何謀害了包括少帝在內的,漢惠帝所有的兒子們?這哪是?安劉??分明是為了個人利益,對劉氏嫡系滅門!
周勃與漢文帝之間應該有秘密
史書沒講,筆者個人推斷,周勃之所以敢對漢惠帝一系滅門,很可能他與漢文帝之間有秘密協(xié)定。否則周勃沒理由冒險發(fā)動政變,把果實送給八竿子打不著的漢文帝。
就在漢文帝進京的當晚,周勃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與皇帝私下見面。我估計,當初雙方協(xié)議由薄昭代表漢文帝達成,周勃只不過希望在漢文帝登基前,得到親口承認。
漢文帝的韜略顯然勝過周勃,人家拒絕面談,并且推辭接受玉璽。這個舉動背后的潛臺詞,實際上是:我們之間沒有協(xié)議,你別怪我說話不算話,你也可以反悔,玉璽還在你手上,你可以改立別人做皇帝,要不要試試?
到這種地步,周勃哪有回頭路?他只好自嘆千年的狐貍遇上了萬年的妖,只好跪求奉上玉璽。
可是這個協(xié)議成了橫亙在周勃與漢文帝之間的定時炸彈,雙方一看到對方,就會想到協(xié)議,所以,忌憚不僅不能消除,反而加深。
周勃被迫辭官就國后,突然間莫名其妙地恐懼,總覺得到縣里來辦事的官員,是來抓他的,嚇得天天枕戈待旦。接著就有人小報告打到漢文帝案頭:周勃謀反!
這個事件唯一解釋得通的邏輯就是:周勃徹底離開中央,成了死老虎,由此非常害怕炸彈引爆。所以,每每看到縣里來人,就覺得是沖他來的,這才解釋得通。很顯然,周勃身邊有漢文帝的釘子,所以他反常的舉動,很快就被人告發(fā)。
漢文帝明知周勃已經(jīng)沒有反叛能力,為何非要把他扔進監(jiān)獄折磨幾個月呢?警告周勃唄:你天天披甲執(zhí)銳沒有用,我分分鐘可以搞定你,保守秘密你就安度晚年,瞎動心思沒好果子吃!
周勃也是聰明人,他找誰求情呢?薄昭,為何是薄昭?薄昭是當初協(xié)議的知情人吶!所以,薄昭絕不是簡單的傳信人,而是替周勃帶去了一份?承諾書?,由此雙方和解,周勃回家抱孫子。
所以,周勃受到漢文帝打壓,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你不能怪漢文帝寡情,也不能同情周勃的無辜。事實上,從周勃決定發(fā)動政變那一刻起,就注定他的結果不會好。周勃遇上的是漢文帝,倘若換做另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帝,恐怕早就被干掉了!
還是陳平識趣,盡管他相對安全,可是人家還是把安全工作做到了極致,早早跑到劉邦身邊尋求保護去了。
陳平是一名謀士,但他曾經(jīng)在項羽手下工作。因為項羽血肉之軀,終有一死,未能識其才,導致很多有能力的人離開了自己。項羽是剛愎自用,但他不知道,這個陳平和韓信,誰走得早,就讓自己輸了。
事情還得從陳平被迫逃往漢王說起。陳平被漢王封為太師。然而,周波、關英和其他大臣都詆毀陳平說:“雖然陳平是一個英俊的人,但他就像帽子上的珠寶一樣,里面可能沒有任何真實的東西。我們聽說陳平在家的時候和她嫂子有一腿。在王維沒有工作的地方,他逃了出來,投靠了楚王;依附楚王不符合,逃到漢王那里?,F(xiàn)在國王如此看重他,他是高級官員,被任命為衛(wèi)士。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軍們的錢,給錢多的人受益,給錢少的人處境不好。陳平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奸臣。希望國王遵守?!睗h王懷疑陳是的人,就叫魏無知去質問他。魏無知的說,“我說的是天賦。陛下問的是人品?,F(xiàn)在如果有人有孝順這樣的品德,卻對勝敗命運不利,陛下怎么會有閑情逸致起用這樣的人?楚漢對抗,我推薦一個運籌帷幄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能否真正造福國家。至于和你嫂子搞曖昧,收受錢財,有什么好懷疑的?”
聽了這話,漢王對陳平肅然起敬。漢王對陳平說:“天下這么亂,什么時候才能安定?”陳平說:“王祥彬彬有禮,關心他人,許多誠實、善良和喜歡禮儀的學者都喜歡他。論功行賞,冊封爵位,士子們對這些爵位都很吝嗇,所以不愿意加入他。如今君王驕橫,缺乏禮儀,清廉之士不來加入;但是國王愿意給人封號,給人食邑,那些圓滑、沒骨氣、不擇手段、有利可圖的人往往會加入漢王。如果你們中的任何一個能去掉雙方的缺點,采納你們兩個人的長處,那么這個世界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墒菄鯋垭S意侮辱人,清廉道德的學者他是到不了的。然而,儲君有一些東西要擾亂。像我父親范曾、鐘立偉、龍且和周胤這樣的人不多。如果國王愿意拿出幾萬斤黃金,就會訴諸反陰謀,離間楚國的王公大臣,使他們互相猜忌。襄王多疑,聽信讒言,會內部自相殘殺。漢軍可以趁機出兵攻之,打敗楚軍是一定的。”漢王陳平認為是對的,于是他拿出4萬斤黃金給了陳平,讓他使用,但問他的開支。
陳平用大量的黃金來疏遠楚軍。在百姓中,他威脅鐘立偉等人為襄王將軍,他們立下了不少功勞,卻劃不出封王之地。他們計劃聯(lián)合漢王,消滅楚襄王,瓜分楚國土地,各自為王。果然,項羽起了疑心,不再信任鐘離昧等人。王懷疑等人后,派使者到漢軍中打探。漢王準備了豐盛的酒席,命人帶進來。漢王見到楚王的使者,假裝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雅甫的使者,原來是楚王的使者!”并且讓人把酒和食物拿走,換上劣質的食物,帶給楚王的使者。楚王的使者回來后,把這些情況告訴了王祥。襄王非常懷疑起亞的父親。范增想迅速攻占滎陽城,但襄王不信任他,不肯聽。范增聽說襄王在懷疑自己,就生氣地說:“天下大事,基本都是定局。讓國王自己做吧!我要求辭職回國!”在他到達家鄉(xiāng)彭城之前,他死于背部潰瘍。
那么陳平是如何疏遠項羽的呢?
第一,知道項羽的脾氣。剛愎自用,聽不進朝臣的意見。雖然他手下有很多清正廉潔的人,但是士子們都不愿意加入他的行列,因為在論功行賞和授予爵位的時候,他們對這些爵位都很吝嗇。
第二,四問之下,必有勇者,四問之下,必有流言四起。項羽自己也不太信任他的大臣們。這時,陳平用大量的黃金來疏遠楚軍。在民間,鐘立偉等人作為項王的大將受到威脅,立下汗馬功勞,卻無法劃定封王之地。他們計劃聯(lián)合漢王,滅襄王,瓜分楚國土地,各自為王。果然,項羽起了疑心,不再信任鐘離昧等人。
第三,疏遠范增只是一頓飯。當年鴻門宴上的一頓飯,給了劉邦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王懷疑等人后,派使者到漢軍中打探。漢王準備了豐盛的酒席,命人帶進來。漢王見到楚王的使者,假裝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雅甫的使者,原來是楚王的使者!”并且讓人把酒和食物拿走,換上劣質的食物,帶給楚王的使者。楚王的使者回來后,把這些情況告訴了王祥。襄王非常懷疑起亞的父親。范增想迅速攻占滎陽城,但襄王不信任他,不肯聽。
自從項羽疏遠了范增、鐘離昧等人后,他就日漸走下坡路了。杜牧有詩說:江東子弟多才多藝,東山再起未可知。其實這句話并不成立。項甚至懷疑他忠誠的父親。還有誰愿意為他打天下?
因為與項羽志向不和,而劉邦能知人善任。出身草根百姓的劉邦與出身高貴的項羽不同,劉邦能奪取天下完全是靠著身邊一種誓死效忠的兄弟的幫扶。這充分展現(xiàn)了劉邦的人格魅力,當然也與劉邦能知人善任分不開。最重要的一點是劉邦能夠做到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大才大德,不管你出身如何我都會以禮相待。
一、陳平復雜的人生早年的陳平可謂是生活非常凄慘,經(jīng)常連飯都吃不飽,只能去哥哥家蹭飯吃還被嫂嫂嫌棄。后來陳平用了招婚的計謀娶到了曾嫁過五次丈夫家身亡的張氏美女。從此仰仗讓張家家大業(yè)大的特點從鄉(xiāng)里分肉的小官做起一步一步參加革命。開始時在魏王手下服役,但是他上述的真知灼見非但不能被為王采納而且還屢遭小人陷害,為了保命只能辭別投靠項羽。后來看不慣項羽的所作所為,轉而投到了劉邦麾下才開始了自己建功立業(yè)的生涯。
二、陳平轉投劉邦的原因陳平與項羽共事一段時間,之后雖然他比韓信幸運一步一步做到了官,但長此以往,陳平卻看不慣項羽的所作所為,認為項羽是一個志大才疏,而且肉眼凡胎不能慧眼識珠的人。他認為項羽的剛愎自用和狂妄自大是導致好多人才離開他的原因。而且陳平也是鴻門宴的見證者之一,也正是在鴻門宴上,他才看清了誰才是真正可以給自己未來的主人。于是與蕭何一同上演里應外合的計謀將韓信送到了劉邦麾下。同時自己也反水跟隨劉邦闖蕩。
雖然劉邦陣營里不缺足智多謀的人,但是陳平的計謀特點是變化多端無從捉摸和猜測。幫助劉邦打了許多勝仗,很快便成為劉邦的左膀右臂。受到了劉邦的信任自己也建功立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