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勃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四個文學(xué)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個人最初都是以寫文章,譬如駢文和賦寫得好而聞名天下的,后來又把他們的詩歌也加入到了評選之中。
這個駢文就是指以四字句、六字句的句子工整對仗的寫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駢文的典范,你看它的句子都是很工整對仗的,有一種形式美。四個人在唐朝初年都很出名,人一出名,旁觀的好事者自然想要給他們排一個名次。
《新唐書》記載了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
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四杰。 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弊h者謂然。
這四個人都因為寫文章寫得好,所以大家就給他們議定了一個名次,最后大家辯論一番后,得出一個“王楊盧駱”的結(jié)果。王勃排在了第一名,楊炯排在第二,盧照鄰第三,駱賓王第四。
于是這就有了楊炯說的那句“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意思很慚愧排在盧照鄰的前面,但排在王勃后面就很恥辱了,而且不僅楊炯這么認(rèn)為,有些旁觀者也認(rèn)可楊炯的這個說法。
為什么楊炯會這么說呢?
這里面有一點文人相輕的意思,但并不是全部,大家知道自古以來文人和爭奇斗艷的女人也是差不多的,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覺得自己才是天下最有才華最有美貌的人。
楊炯之所以看不起王勃,除了文學(xué)上的輕蔑以外,還有就是不喜歡王勃這個人,而對盧照鄰比較欣賞。楊炯曾經(jīng)評價盧照鄰說他是“人間才杰”,至于楊炯說的是不是這么回事暫且不管它,但這種高度評價足見他對盧照鄰的欣賞。
對于王勃,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評價說“時師百年之學(xué),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jī),立談可見”,意思就是說王勃很聰明,學(xué)識很豐富,僅此而已,這和他對盧照鄰的評價比起來,立刻就顯得高下立判了。
《新唐書》里探討了這個原因說:
它日,崔融與張說評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鄰可以企之?!?說曰:“不然。盈川文如縣河,酌之不竭,優(yōu)于盧而不減王。恥居后,信然;愧在前,謙也。”
說的是崔融和張說聊天,崔融覺得王勃的文章宏大豪放,一般人比不上他,只有楊炯和盧照鄰可以一較高下。張說卻覺得楊炯的文采就像大河一樣取之不絕,只好過盧照鄰,也不遜色于王勃,他自己說慚愧于排在盧照鄰前面是謙虛,羞恥于排在王勃后面倒是真的。
這里的“盈川”就是指楊炯,他當(dāng)年在盈川縣(浙江衢州)當(dāng)過縣令,所以又叫他“楊盈川”,就像劉備當(dāng)豫州牧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劉豫州一樣。
為什么大家會認(rèn)為楊炯要勝于王勃呢?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導(dǎo)致的,這個張說后來又在散文《贈太尉裴公神道碑》中寫道:
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評曰:炯雖有才名,不過令長,其馀華而不實,鮮克令終。
這個張說也是唐代的一個文學(xué)家,還當(dāng)過宰相,他在那時候地位很高,有點作協(xié)主席的意思,他死后唐玄宗給他謚號“文貞”,這個不得了,可是歷代文人所能達(dá)到的最高榮譽。這個“文貞”就是“文正”,后來因為避諱宋仁宗的名字趙禎,所以改為“文正”。
比較出名的像范仲淹,大家都稱他為“范文正公”,所以張說的評價還是比較靠譜的。在他看來,楊炯有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能力,其它人都是華而不實。
這里的“華而不實”倒并不是說其它人沒有才華,而是另有所指,這個華就是指華美辭藻堆砌起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美文,文字倒是很美,但是很空洞,沒有什么價值。
明代許學(xué)夷在《詩源辯體》中評判說:
然析而論之,王與盧、駱綺靡者尚多,楊篇什雖寡,而綺靡者少,短篇則盡成律矣。
這個“綺靡”就是指艷麗浮華的意思,除了楊炯,其它人的文章都比較浮華,這可能因為其他三人更加偏向于浪漫主義,而楊炯偏向于現(xiàn)實主義的原因。像文學(xué)造詣同樣很出色的M主席也曾經(jīng)評價王勃說:這個人高才博學(xué),為文光昌流麗。
可見這是歷代文人都達(dá)成的一種共識。
這就是楊炯因為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不同看不上王勃的原因,就像韓寒看不上郭敬明一樣,讀過郭敬明小說的同學(xué)都知道,郭敬明的文學(xué)偏浪漫感性,韓寒的文風(fēng)較為現(xiàn)實理智。除了文風(fēng)浮華以外,王勃這個人的性格也比較浮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4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吳懿,蜀漢后期的大將,為何知名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