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反秦共主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秦朝末年,趙高弄權,胡亥昏庸,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最終,以陳勝吳廣起義為開端,各地紛紛起義,以圖推翻暴秦的統(tǒng)治。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秦國明明是取代了周天子建立的秦朝,可是在秦朝末年勢力比較龐大的起義軍中,卻都是以楚國為旗號的。
比如陳勝吳廣起義就是號稱“張楚國”,項羽就更別說了,本來就是楚國貴族,以楚懷王為起義標志。
那么,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
一、戰(zhàn)國時期,周天子早已名存實亡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是有一定權威的。因此,春秋時期的主題也是爭霸,其樹立的旗幟也是“尊王攘夷”。
可是到了春秋末期,三家分晉以后,周天子就徹底成為了傀儡。司馬光將此事作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足可見此事的影響有多么的大。
而司馬光也在《資治通鑒》發(fā)出嘆息:嗚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圣賢之后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類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是以,三家分晉不僅是戰(zhàn)國時代開啟的標志,更是周天子威嚴逝去的標志。
而戰(zhàn)國時期的周天子名號,可能還沒有戰(zhàn)國七雄的名號大。至少先秦百家前往各國游說的時候,不說完全不考慮周天子,至少也不會放在太高的優(yōu)先級別上。
二、楚國在戰(zhàn)國也是大國,甚至在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是領土范圍最大的國家
戰(zhàn)國時期,領土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最好的標準。而楚國的疆域,直到秦國派白起破楚國郢都之前,都是最大的。
而要衡量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最好的標準也正是領土范圍。
這也很好理解。我10個單位的領土,你只有一個單位的領土,你的國家影響力有我大嗎?
這種說法雖然有點過于理論化,但我認為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三、楚國楚懷王死得太冤,可以調(diào)動大家對秦國的仇恨
都說楚懷王死得太冤,才以楚懷王為起義標志,但是我對此持反對態(tài)度。我認為項羽等人之所以以楚懷王為起義標志,只不過是想利用楚懷王的可憐,來調(diào)動大家對秦人的仇恨罷了。
楚懷王的事情,指的是秦國秦昭襄王時期,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咸陽囚禁,最終老死他鄉(xiāng)的事情。
秦末起義的人,本來對秦國人就有相當程度的仇恨,再加上楚懷王被秦王無恥欺騙的事情,更能加深大家對秦國的仇恨,以此吸引大家投靠項羽,以此推翻秦國。
? ? 首先解釋一下“共主”的含義吧,“共主”指在國家形成過程中或產(chǎn)生后的各個部落共同體共同推崇的盟主或是各個王國效忠的中央政權。那么為什么楚國能夠成為天下共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第一,楚國的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其實力也最為雄厚。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地方五千里,軍士就有百萬人。這也是連橫即秦稱霸,合縱則楚國一統(tǒng)的說法來源之處。
? ? ? ? 第二,楚國率先起義,其他諸侯國能夠復國也主要因為楚國給予的力量。秦末之際,陳勝、吳廣等人將起義的熱潮在全國進行了煽動。作為根基異常深厚的六個山東諸侯國,他們具備著無與倫比的調(diào)動大家積極性的能力。當時的有勇有謀之人,都覺得六個諸侯國的后人可以成為對抗秦國的中堅力量,所以也都追隨后人進行了抗秦大業(yè)。
? ? ? ?第三,楚國在抗秦和滅秦大業(yè)中的貢獻最大,所以能夠為天下之共主。無論是起義先鋒的陳勝、吳廣,還是在當時的趙國力挽狂瀾大敗秦國主的項羽,或者是由于秦王投降之后能夠率入主關中地區(qū)的劉邦,他們都是楚國人。由于楚國在抗秦大業(yè)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楚懷王和能夠和各位將領進行約定,誰能先打破關中的關卡就能夠稱王。
? ? ? ?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擊敗了秦軍的主力部隊,也令諸侯佩服,項羽率領進入關中后,尊楚懷王為義帝,自號為西楚霸王。?所以,楚國能成為天下共主,靠的不僅是根基深厚,也與眾多義士、名將有密切的關系。
天下反秦義軍的共主并不是楚懷王,從來也不是,更不會是周天子了,周天子無論是勢力還是地盤,都已經(jīng)消失殆盡了。 自從周平王遷都開始,成為西周與東周的分界線,周平王由于擔心西戎的威脅,將都城從鎬京(今西安)遷到了洛邑(今洛陽),從此東周就以洛陽為都城,夾在一片諸侯國中生存。 陳勝建立的政權是張楚政權,打出的旗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秦國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舉行起義,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原來楚國民眾的支持,眾多支持也讓陳勝成為共主。 原來六國復僻的勢力,有一些原本就是陳勝的部下,比如武臣自稱趙王、韓廣自稱燕王,武臣與韓廣都是陳勝原來的部下,被派出攻打趙地和燕地,結果就自立為王了,原來就出自陳勝,陳勝也就是共主了。 楚國和其他五國不一樣的是,五國是處于中原,楚國處于南地,保留了大量的楚國習俗和思想,比如道家思想。這其實就與秦法格格不入,僅靠十幾年的時間去強行推行,是很難的。所以這秦法在楚國就引起了強烈的反抗。以致于爆發(fā)了陳勝吳廣起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4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