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隆科多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隆科多在康熙五十年接替托合齊,出任步軍統(tǒng)領(lǐng),一直到康熙去世。步軍統(tǒng)領(lǐng)是從一品的職位,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擔(dān)任,負責(zé)整個京畿的軍事力量。那么,隆科多又是如何取得康熙的信任?
佟氏家族與康熙關(guān)系不菲
隆科多出生于清代的關(guān)外望族——佟佳氏。這個家族在康熙中葉,達到最輝煌的時候,有“佟半朝”之稱??滴醯纳感⒖嫡禄屎螅统鲎再〖咽?。孝康章皇后在康熙九歲時就去世,康熙把對母親的懷念給了兩個舅舅:佟國維和佟國綱。
佟國維與康熙的關(guān)系就更加緊密,他有十一個兒子,隆科多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康熙,長女被封為皇貴妃,后來晉升為孝懿皇后。康熙三十九年,佟國維的次女又被封為貴妃,成為康熙中后期后宮中地位最高的妃子。
佟家出的兩位女兒,先后執(zhí)掌后宮達三十年之久,這對康熙的表弟兼小舅子隆科多而言,自然是接近皇家的資本。在清朝的帝王中,康熙是最重視倫理親情的一位,從不避諱對外戚的提拔。隆科多的出生,會是他平步青云的重要條件。
不走尋常路
隆科多比康熙小十幾歲,周歲時還被康熙抱過,少年時就跟隨康熙。按照清朝制度,旗人不一定非要通過科舉才能博取功名,大多都是從侍衛(wèi)做起,憑借“武功”上位。更重要的是需要皇帝的信任,而信任的“潛規(guī)則”就看是否與皇家沾親帶故。
小多子的仕途起點有些“異類”,主要是給康熙牽狗。清朝在皇宮東華門內(nèi)長街設(shè)置了“犬房”,一共有十九間。這種狗是獵狗,皇帝出巡、狩獵時,在前面探路。后來隆科多跟康熙說“奴才自幼只是牽狗,跟隨主子行走”,指的就是這段經(jīng)歷。
畢竟是皇帝的親戚,又在康熙身邊辦差,所以隆科多近水樓臺先得月,二十四歲就升到一等侍衛(wèi),后來又被提拔為副都統(tǒng)。
就在隆科多一路高歌時,突然跌了跟頭??滴跛氖哪辏】贫鄮е鴮傧氯涡酝秊?,被康熙革去副都統(tǒng)、犬房頭領(lǐng)等職務(wù),僅保留一等侍衛(wèi)行走。行走,有“實習(xí)”“備胎”的意思,非正式職位。
康熙廢太子事件中,佟氏家族全部都是倒太子的力量,并全力支持大阿哥。大阿哥被圈禁后,佟家又調(diào)頭支持胤禩??滴跎瓿赓S:
“鄂倫岱、隆科多、舜安顏,與大阿哥相善,人皆知己。爾等又欲立八阿哥為皇太子,將置朕躬及皇太子、諸阿哥于何地耶?——《清圣祖實錄》”
然而,康熙五十年,支持胤禩的隆科多又東山再起,從一等侍衛(wèi)行走被提拔為步軍統(tǒng)領(lǐng)?!队赫醭分校】贫嘁蚪野l(fā)佟國維而被康熙刮目相看,這雖無事實依據(jù),卻很符合邏輯。
佟國維
秋媚說:隆科多被康熙點名批評后,佟家很有可能開了一次內(nèi)部會議,大家商量后決定,隆科多出面劃清與家族的界限并堅決遠離胤禩,然后向康熙輸誠,表忠心、表決心,立場上改弦更張,原則上懸崖勒馬,態(tài)度上唯康熙馬首是瞻。
關(guān)鍵是雍正帝無人可用,而且李德全確實做的漂亮,有人會問高毋庸哪去了,那么請聽我慢慢道來:
上一個回答我們提到了一個小人物張五哥,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忠誠實現(xiàn)了人生的轉(zhuǎn)折,并且在功成名就時全身而退,既保住了自己的名聲,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在《雍正王朝》中同樣也有幾個這樣的小人物,只不過他們的命運就沒有張五哥這么幸運了,那么他們又是如何落下悲慘的命運的呢?
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么殺掉自己府邸太監(jiān)高毋庸,而選用李德全?
一、
我們看《雍正王朝》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疑惑,按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帝即位以后,本應(yīng)該大力扶持自己的人,可是為什么前期仍然選用康熙帝留下的老臣呢?甚至連身邊的貼身太監(jiān)都不肯更換,這不是很奇怪嗎?
要解釋清楚這件事,我們必須搞明白太監(jiān)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職位:
可以說太監(jiān)這個職位在中國 歷史 上有著濃厚的一筆,并不是說他們身體的特殊,主要在于有些時候太監(jiān)可以左右國家的命運。
比如中國第一個封建朝代秦朝的滅亡,就跟大太監(jiān)趙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我們熟知的“指鹿為馬”成語就是出自這位大太監(jiān)之口;比如漢代的十常侍之亂,也間接地打開了三國紛戰(zhàn)的序幕;比如明代的大太監(jiān)魏忠賢,權(quán)力之大令人恐怖,號稱“九千歲”!
歷史 上也不乏太監(jiān)殺害皇帝的事件,到清朝時,為了制約太監(jiān),更是下達了嚴令,禁止太監(jiān)干政,比如康熙帝下達的“鐵牌禁令”:
所以,清朝的太監(jiān)還是比較悲催的,又是常年跟在皇帝身邊,但凡說錯一句話,辦錯一件事,那都是掉腦袋的下場,能做到太監(jiān)總管,那更是具備相當(dāng)大的智慧。
所以,李德全能做到太監(jiān)總管,也說明這個人非常不一般!
二、
在《雍正王朝》中除了大太監(jiān)李德全,還有一個半大太監(jiān)高毋庸,這可是雍正帝的府邸太監(jiān)總管,按理說,雍正帝即位,高毋庸的好日子應(yīng)該來了,可是為什么后期劇中再也沒有出現(xiàn)高毋庸呢?
難道是導(dǎo)演把高毋庸的戲都給剪了?
之所以說《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經(jīng)典,也正是經(jīng)典在這里,很多人物沒有必要交代后事,要想知道他的后事,需要動動腦筋。
高毋庸最后一次出場是在康熙帝駕崩之后,當(dāng)時他是身穿白衣跪在地上的,之后就再也沒見過他了。
有人說,他是不是還在雍親王府呢?
這是太可笑的,雍親王府的所有人員,凡是主人,都搬進了皇宮,剩下的下人殺的殺,走的走,進宮的進宮,哪里還有人在王府?
那么他是不是一看形勢不對,選擇告老還鄉(xiāng)了呢?
看劇中他的年齡并不大,不至于以這個理由還鄉(xiāng)。而且以雍正帝的多疑心思,自然不會放一個知道太多秘密的太監(jiān)還鄉(xiāng)。要知道連對他恩情最大的鄔思道他都不放心,本想殺了鄔思道,結(jié)果鄔思道提出了半隱這條路,才勉強撿回一條性命。
排除了這兩種可能性,且在皇宮也再也沒有見過高毋庸,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高毋庸被殺了!
其實他的死也非常好理解,但凡參與到不光明的事情的太監(jiān),都沒有好下場。雍正帝繼位以后,那是正大光明的化身,怎么可能還會用知道太多秘密的太監(jiān)呢?而且用了他,誰能保證他不會參與到下一次奪嫡之爭呢?
在劇中也并不是沒有提醒,比如高毋庸殺害坎兒的時候,他就應(yīng)該想到自己會有那么一天。比如鄔思道臨走時跟老十三胤祥說,留心雍親王府的下人,估計都活不了了。
三、
高毋庸知道太多秘密,雍正帝可以不用,可是為什么仍然選用康熙帝的大太監(jiān)李德全呢?
這就是李德全的為人之道了:
李德全作為康熙帝身邊的貼身太監(jiān),知道康熙帝的太多秘密了,也知道自己的話的分量。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皇帝身邊呢?
雍正帝還沒有繼位時,就已經(jīng)見識過李德全的本領(lǐng)了。要知道康熙帝很早以前就確定了儲君的人選,作為大太監(jiān)的李德全或多或少總能聽到一些或者看到一些什么,可是他一直守口如瓶,誰都沒有透露。
如果說他哪怕透露一點點,也不會有后來的老八一伙質(zhì)疑傳位詔書的真假,也不會在康熙帝對“死鷹”事件不處理時老四胤禛抱怨康熙帝老糊涂了。
甚至在太子胤礽當(dāng)紅的時候,他都能不偏不倚,雙方都不得罪。
比如有一次老八胤禩的人故意引見幾個官員面見康熙帝,李德全就建議他們別去,而且告訴他們是大爺值班,可以先見見大爺,然后那個官員就塞了銀票給他。
后來康熙帝接見外派的官員時,發(fā)現(xiàn)這官員滿口胡言,根本就不像是正兒八經(jīng)當(dāng)上的官。再一問身邊的大阿哥,原來這些官員是太子胤礽賣官選拔上來的,甚至連接見都沒接見過,這讓康熙帝大為惱火。
然后太子胤礽得到消息急得不行,馬上往康熙帝那跑,結(jié)果碰見李德全后,馬上停下來尊稱“李公公”,問他有沒有聽到什么話?
李德全絕頂聰明,說:
這個李德全真是睜眼睛說瞎話,明明剛才他就在殿里的!而且也明白了他剛才為什么要說是大爺值班呢,如果是李德全引這些官員到康熙帝面前,那么太子胤礽會不會收拾他呢?
而他這樣一說,就一下子置身度外了,把矛盾也轉(zhuǎn)移到太子跟大阿哥身上了。
四、
其實類似的事情太多了,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比如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賑災(zāi)回來面見康熙帝,李德全就拉他們到一邊講話,也算是善意的提醒了。比如雍正帝的兒子弘晝,每次見到李公公都會塞點銀票,所以趕上皇帝心情不好時,李德全也會提醒弘晝:
總之,李德全多邊都不得罪,能幫就幫,順便收點好處,至于想從他嘴里套出點什么,難!
既然李德全收受賄賂,為什么沒有皇子或者大臣們提出來呢?
有!確實有一個提出來的,結(jié)果倒了大霉了……
這個人就是自認非常聰明的雍正帝三子弘時:
雍正帝生病以后,幾個皇子都來看望,弘時來的還算早,李公公讓他跪等,結(jié)果這家伙把人家生財之道給揭露了,直接問李公公:
李公公都傻了,怎么還有這么楞的皇子?
但凡聰明點,就不要再說了,李德全都故意裝糊涂了,你弘時就老實跪著就是了,還非要揭短:
好嘛,這下李德全沒脾氣了,正趕上四阿哥弘歷也來了,李德全就去稟報了,稟報的很清楚,就只提到四阿哥弘歷來探望雍正帝,然后弘歷就進去了。
至于弘時,您就老實的跪著吧!
所以說,李德全這么有本事的人,不用他,用誰?
歷史 上并沒有“李德全”這個人,為什么在《雍正王朝》中李德全能夠侍奉兩朝天子,全因其說話辦事的火候掌握的很準確。
隨便舉兩個例子——
太子賣了6個官,老八故意趁老十惹得康熙發(fā)火的時候讓老大引薦,此時李德全就站在屋內(nèi),如上圖。
隨后太子問他的時候,他說沒在屋子里,只有大阿哥一人在,把自己推了個干干凈凈,也直接把大阿哥架上了火炕。
搬出老大轉(zhuǎn)移火力,使得太子不會懷疑自己。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李德全太明白了。
李德全巧答弘時的挖苦
弘時去看望雍正,李德全按照雍正的吩咐讓其 “跪等” ,就兩個字惹得弘時說了一堆“塞錢就磕空心磚,不塞錢就磕實心磚”的嘲諷李德全。
宰相門人七品官,更何況是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就這一點就看出弘時飛揚浮躁,眼里根本看不上“李德全”,遠不如他的弟弟弘晝。
現(xiàn)世報很快就來了,李德全回頭就玩了一手,表面上你是皇子自然得奉承一下,至于李德全究竟是否跟雍正說“弘時先到請安的”,恐怕只有李德全自己知道了,至于弘時嘛,你還是 原地跪等 吧。
反觀, 李德全對弘晝的態(tài)度 ,主動跟他講明“雍正的心情”,囑咐他小心一點,而弘晝進去之前也給李德全塞了銀子,假如真到了“下不了臺”的時候,請他多照應(yīng)一下。
不過這都是小說虛構(gòu)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鮮少有一個太監(jiān)侍奉兩代君王的情況。
《雍正王朝》中,康熙死了,雍正繼位,可是雍正的貼身太監(jiān)依然是他老爹康熙時就擔(dān)任皇帝貼身太監(jiān)的李德全。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李德全是個好太監(jiān)。李德全貫穿了《雍正王朝》整部劇,從康熙四十六年開始,伺候兩任皇帝,一直伺候到了雍正十三年,前前后后一共近30年,足可以說明皇帝對于李德全的信任與喜愛,一方面,李德全能長久的留在皇帝身邊,說明他的專業(yè)能力過硬,能夠很好的承擔(dān)起伺候皇帝的責(zé)任,另一方面,也說明李德全會說話、會做人、懂得人情世故,不僅讓皇帝喜歡信任,就連同后宮、皇子以及大臣們的關(guān)系都能都非常好的處理,這一點從劇中的零零總總就能看得出,再加上人品不差、不貪不臟,因而可以長時間的活躍在皇帝身邊。
其二,李德全能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位置。在劇中,李德全保持了規(guī)矩和中立,八阿哥胤禩深夜進宮,沒有為了討好胤禩而叫醒康熙;三阿哥弘時來給雍正請安,李德全沒有違背雍正旨意,直接讓弘時退下,而弘歷來了卻讓弘歷進去面圣,這都說明,李德全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作用,就是要做只忠于皇帝一人的人,對于其他人,都是要按照皇帝的要求和心思去對待,去處理,這也讓李德全能夠一直的到皇帝的認可。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雍正的懷柔政策。雖然雍正之前兼領(lǐng)著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的職務(wù),工作職責(zé)也僅僅限于皇宮的防衛(wèi)工作,管理的也只是侍衛(wèi)而已,對于太監(jiān)們的管理并沒有參與,雍正繼位之后,并沒有大肆提拔自己的潛邸仆人帶到宮里,而是繼續(xù)沿用了康熙時候的宮人班底,意味深厚。一來,這是做給滿朝大臣和天下官吏來看的,告訴他們自己連先皇的太監(jiān)都可以直接照搬任用,不做替換,更不用說大臣們了,這是讓天下的官吏放心,安心做事而不要有其他想法;二來,自己可以放心大膽的啟用先皇的宮人,也說明自己得位的正統(tǒng)性和合法性,得位名正言順,一點不心虛,對得起先皇,才能這樣繼續(xù)使用先皇的人,也是要把這一點信息傳遞出去。
所以雍正繼續(xù)使用了李德全。
其實不僅僅是李德全,雍正基本保留了康熙時的大部分班底,上書房依舊是張廷玉、馬齊以及康熙臨終前指派的隆科多,八阿哥胤禩也被重新委以重任,各部門官吏基本都是原班人馬,就連侍衛(wèi)依然是圖里琛、張五哥等人,這也是為了皇權(quán)的穩(wěn)定過渡而為。
這個時候有人就要問了,高毋庸去哪兒了,是不是因為知道太多的秘密而被雍正殺掉了,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們都是這個觀點吧。
而我的觀點則恰恰相反,高毋庸其實并沒有死,本身《雍正王朝》就被人稱作一部“為雍正平反而又平反過渡的電視劇”,既然是“平反過渡”就不會讓雍正背上擅殺的罪名,回頭看看年羹堯和隆科多,對于這些功臣雍正再怎么恨也不會一下子就處死的,以此就能看出,高毋庸并沒有被殺掉。
那么高毋庸去哪兒了呢?別忘了,雍正繼位之后,雍正的潛邸也就是雍親王府成為了雍正的行宮,而行宮,也總要有人看守和管理吧,作為老管家,作為對于整個王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以及所有傭人宮女們最為熟悉高毋庸總管,繼續(xù)管理著皇帝的行宮和舊宅府邸,是非常合適人事安排,對于高毋庸來說,這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了。
(《雍正王朝》里的李德全)
按道理,雍王府大管家大太監(jiān)高勿庸,應(yīng)該雞犬升天,跟雍正進宮。然而并沒有,不但沒有,后來連高勿庸都再未出鏡。這其實是電視劇為了刻畫雍正正統(tǒng)性和角色安排合理而如此設(shè)置。
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雍正就是可以如此牛逼,不但用的是前朝舊臣,連奴才太監(jiān)都用的康熙的。
但真實 歷史 場景并非如此。
首先,這個李德全雖然出現(xiàn)在過很多電視劇里 ,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宮心鎖玉》、《步步驚心》、《食為奴》, 但此人在 歷史 上并不存在,是杜撰的人物;
(《雍正王朝》里的高勿庸)
其次,康熙的晚年近侍太監(jiān)有兩個,一個是梁九功,一個是魏珠。 但梁九功死在康熙前面,而他的繼任者魏珠絕對沒有“李德全”懂事,他其實也是擁立雍正有功之人 ,不過過于貪心,而且在大功未成之前,就討封賞,”但賞我一城就滿足?!焙髞砭偷教撼厣系囊粋€小島,叫“北海團城”的地方去當(dāng)“總管”去了。
(《甄嬛傳》里的蘇培盛)
再次,其實雍正朝真正得意的大太監(jiān) ,是《甄嬛傳》里的大太監(jiān)蘇培盛。 而這個蘇培盛恰恰就是從雍王府出來的,理論上是高勿庸的 歷史 原型。蘇培盛此人深得雍正恩寵。而且蘇培盛堪稱人精,他故意當(dāng)著雍正的面,對弘歷等皇子傲慢無禮,遭雍正呵斥。但之后,雍正卻更加信任他了。
而李德全人精的地方,在《雍正王朝》里也有多處表現(xiàn)。 比如胤礽問他胤褆告狀太子賣官鬻爵的事情,李德全明明在場,他卻說,奴才沒在,只有皇上和大爺在里面。這撇清關(guān)系的水平比圖里琛那種裝傻充愣真誠多了。
這里就不再展開分析了,至少來說,康熙留下來的誰又不是人精?不是人精誰能笑到最后?
文/炒米視角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在《雍正王朝》中,李德全似乎是個小角色,但是卻貫穿了整部劇。從伺候康熙在到雍正,得到了兩人皇帝的信任和賞識,這當(dāng)然不簡單。而雍正不殺李德全,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雍正是道義的化身
這點很重要。在整部劇中,雍正是兢兢業(yè)業(yè),一心為民,為了改革與代表改革阻力的八爺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是個正面角色。而雍正雖然有時處事決絕狠辣,但是也絕不會做出無端殺戮這樣的事。所以李德全雖是康熙留下來的人,但是雍正不會殺他。
2.李德全并沒有卷入皇儲之爭
這點也很重要。劇里的佟國維說過,如今的皇子們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作為能跟隨皇帝多年有能耐的太監(jiān),他是看在眼里,明在心里。相信八爺黨之前一定試圖籠絡(luò)過李德全,但是很明顯李德全選擇了誰也不依靠,只依靠于皇上。因為在這種局勢下很容易站錯隊,很可能導(dǎo)致自己后來遭到清算。李德全顯然非常清醒,從不會卷入權(quán)利的漩渦中去,這時他得以保全的根本。
3.李德全能力強
李德全之所以收到康熙和雍正的賞識,是因為他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還能時不時地和皇帝交交心。平時里把皇帝照顧的很貼心,比如說康熙連續(xù)翻牌子,李德全會苦口婆心相勸,雍正發(fā)大火時,李德全能在雷霆之怒中滴水不漏地做事。再加上李德全平時兢兢業(yè)業(yè),處事小心謹慎,辦事得體。這都是李德全受寵的原因。
4.此時的太監(jiān)威脅不到皇權(quán)
清朝由于是封建皇權(quán)專制的頂峰,所以權(quán)利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此時的太監(jiān)地位已經(jīng)很低下,不像之前的朝代一樣,皇帝要通過太監(jiān)去控制群臣,爭權(quán)奪利。到最后太監(jiān)尾大不掉,反而威脅皇權(quán)。這時的太監(jiān)其實權(quán)利很小,不會威脅到皇權(quán)了,所以即使是康熙留下來的太監(jiān),雍正也不用忌憚他的威脅。
5.李德全是個好人
從整部劇來看,李德全是個好人。最典型的就是當(dāng)小太監(jiān)收了秋月的銀子后,被李德全大罵小太監(jiān)沒有良心。說明李德全很有同情心,而劇中李德全的人緣也很好,從沒有什么黑點,更多的是看到誰受難了之后他急得團團轉(zhuǎn)的樣子。所以這樣的一個形象是比較容易善終的。
種種原因表明,李德全并沒有任何雍正要殺掉的理由,而是給予了較大的寵信。
老四胤禛繼承了皇位,成為了雍正爺。最高興的除了雍正,自然就是雍正前邸里的那些奴才。而作為雍正前邸里的總管,高無庸自然應(yīng)該也是雞犬升天,按理肯定要成為皇宮的大內(nèi)總管。可是事后我們看,李德全作為康熙時期的大內(nèi)總管,到了雍正朝還是繼續(xù)做他的大內(nèi)總管。而那個為雍正賣命的高無庸至此再也沒有出現(xiàn),結(jié)局可想而知。
為什么雍正上位后,還繼續(xù)用康熙的人,不用自己的心腹高無庸呢?
先說高無庸。因為每個人都有秘密,都有見不得光的事,雍正也是。而雍正所有的秘密,高無庸都很清楚,甚至都是高無庸去操辦的。雍正上臺后,自然要把這些潛在的隱患全部排除,對雍正忠心耿耿的高無庸自然在范圍之內(nèi)。
而雍正還繼續(xù)啟用李德全作為大內(nèi)總管,頗有點讓人意外。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后,在關(guān)鍵崗位全部用自己人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況且雍正還是一位多疑的主。
其實雍正還留用李德全,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李德全專業(yè)能力過硬
很多人羨慕在皇帝身邊工作,殊不知伴君如伴虎,哪怕一個差錯說不定就會惹得龍顏大怒,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而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更是慧眼如炬,什么事都瞞不了他,而服侍康熙十幾年的李德全,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康熙會讓他呆這么久嗎?肯定不會。也正是因為這樣,雍正才留用了李德全。
二、李德全和雍正關(guān)系好
在康熙后期,雍正就做過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而李德全是大內(nèi)總管,工作中難免有交集。時間長了,李德全和雍正肯定都互相欣賞對方。但是基于結(jié)黨營私的嫌疑,二人估計不會太明顯,省的惹來康熙的猜忌。雍正上臺后,自然也就留用李德全了。
三、李德全情商和智商都高
這可以通過太子選派的官員被老大帶去面見康熙可知。太子再問起李德全,李德全可以把所有問題都丟到大阿哥身上,自己不在康熙身邊,什么事都不知道,他們本來也水火不容的。
四、雍正的懷柔政策
雍正通過繼續(xù)啟用康熙時期所有的大內(nèi)人員,包括李德全、圖里琛、張五哥等重要人物,向那些誠惶誠恐的官員表面自己的態(tài)度,從而達到穩(wěn)定時局。
我雍正連大內(nèi)人員都不換,還會換你們嗎?雖然你們以前都是支持老八的,但只要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做朕的臣子,朕就會對你們既往不咎。
記不清情節(jié)了??赡苁沁@個人設(shè)定就是忠心和能力吧?要不就是給導(dǎo)演塞錢了。(玩笑)
雍正母親和隆科多是一個家族的表兄妹關(guān)系,雍正母親是隆科多的姐姐。
佟佳·隆科多(1671—1728),清滿洲鑲黃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國維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tǒng)領(lǐng)、九門提督,掌管北京城內(nèi)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
隆科多隆科多是佟國維的兒子,佟國維的姐姐是康熙的生母,隆科多的姐姐又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隆科多既是康熙的表兄弟又是小舅子。雍正的生母是烏雅氏,雍正少年時被康熙指定給無子的佟皇后作為養(yǎng)子,所以雍正順著這層關(guān)系叫隆科多舅舅。
隆科多被雍正皇帝公開稱為“隆科多舅舅”。就是這個隆科多,生父佟國綱因被索額圖設(shè)計陷害致死,因此佟家與索額圖和太子黨結(jié)仇??滴跬砟曛T皇子爭嫡之際,隆科多的伯父佟國維和侄子鄂倫岱在加入“眾望所歸”的胤禩集團后,為了給自己佟家留下后路,讓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去捧當(dāng)時還是非?!袄溟T”的胤禛集團。
擴展資料:
雍正帝即位之后,因為隆科多擁戴有功,所以命他與大學(xué)士馬齊總理事務(wù),并且承襲一等公的爵位,被授為吏部尚書。很快就因為總理事務(wù)辦得好,加封為一等阿達哈哈番,并令他的長子岳興阿承襲。
而他的次子玉柱,從侍衛(wèi)的身份被授為鑾儀使。當(dāng)時隆科多極其受雍正帝的寵信,稱呼他舅舅而不稱呼其名。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銓選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經(jīng)奏請,任意挑選,當(dāng)時被稱為“佟選”。
雍正元年(1723年),隆科多與川陜總督年羹堯一起被加封為太保。雍正二年(1724年),隆科多兼領(lǐng)理籓院的事務(wù)。充任纂修《圣祖實錄》、《大清會典》的總裁,并且監(jiān)修《明史》。不久又與年羹堯一起被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6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